一种压气式气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3877发布日期:2019-02-01 19:46阅读:32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气式气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气枪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气式气枪。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气枪一般采用撞击时击发,如专利号为20131103640221,专利名称为一种单次压气储能的气枪动力装置,其公开的储能装置中,在击发的时候采用直接撞击包胶的单向阀,从而使压缩气体出气,击发子弹;此种结构拥有多种弊端:

1、由于高压气体储存在储气室内,需要撞击单向阀的力比较大,撞击时产生的震动也就比较大,从而影响射击准度;

2、其内部击发装置的弹簧力比较大,产生的内部应力比较大,安装也比较麻烦,且内部结构的使用寿命短;

3、撞击单向阀后,储气室内可能还留存气压现象,可能造成多次击发,其安全性低;

4、单向阀的包胶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使用寿命比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气式气枪,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击发影响力小。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压气式气枪,包括枪身机座,及设置在机座上的枪管、压气组件、击发装置,所述机座内设储气室、出气室、挂机室以及子弹装夹室,枪管设置在子弹装夹室的一端,出气室与子弹装夹室连通;所述压气组件包括与机座连接的压气筒以及设于压气筒内的活塞组件;储气室内设高压气筒,其一端设压气孔,与压气筒连通,另一端通过密封垫圈一与出气室内的出气筒连接;高压气筒内压气孔处设单向阀组件;出气筒中间为通孔,通孔内设阀针,阀针与通孔一端设于密封垫圈一与出气筒之间的密封圈配合连接;出气筒的侧壁中部设多个出气孔,使得出气室与通孔连通;挂机室内设用于限位阀针的挂机装置,挂机装置与击发装置连接。

所述单向阀组件包括横截面为“十”字的阀芯,其头部与压气孔配合连接,肩部设密封垫圈二,尾部设弹簧。

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及与其连接的活塞杆;活塞与压气筒配合连接;压气筒与高压气筒的压气孔端配合连接。

所述出气筒在出气室内通过台阶配合,其后端通过压盖压紧,压盖中间也设有通孔,阀针贯穿该通孔。

挂机装置包括挂机座及后桥,挂机座及后桥之间设弹簧;挂机座侧壁为凹面,凹面处与击发装置配合。

所述击发装置包括机座下方设扳机座,扳机座内部设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包括联动一、联动二、联动三,且分别通过联动销定位在扳机座内;

所述联动三头部为:微露于机座内部挂机室且斜向下的挂机部;中部为第三横向支撑部,下方有弹簧支撑;尾部为:与联动二配合连接的第三触发部;中部与尾部之间设联动销;

所述联动二头部为:设于联动三的第三触发部的下方的凸形第二连接部,凸形第二连接部中间设联动销;中部为第二横向支撑部,其一端设有一台阶,为第二压制部,与联动三的第三触发部的上方部位配合连接;第二横向支撑部下方有弹簧支撑;尾部为一台阶,形成与联动一配合连接的第二触发部;

所述联动一头部为:与联动二的第二触发部的台阶上方配合连接的第一挂钩部;中部横向延伸为第一横向支撑部,上方有第一弹簧压制;头部与尾部之间设联动销;尾部向下从扳机座伸出,形成击发扳机部。

所述击发装置还包括保险装置;所述保险装置包括联动四及保险扣扳;

所述联动四中部为横向槽,其内部设有两个横向定位在扳机座内的联动销;头部为一台阶,形成第四触发部,与联动三的挂机部的下方第三挂钩部配合连接;尾部为纵向支撑部,其一侧连接横向的弹簧;

所述保险扣扳头部为保险触发部,通过横向弹簧,使其与联动四的纵向支撑部贴合连接;中部为横向连接部,下方设盖板;尾部向下从盖板伸出,形成保险扳机部。

所述子弹装夹室内设子弹顶针,方便装夹子弹。

本发明中压气组件压气通过单向阀组件至高压气筒内,形成高压气体;当挂机装置解除限位后,储气室内高压气体推动阀针移动后,阀针与通孔一端设于密封垫圈一与出气筒之间的密封圈解除密封配合后,储气室内高压气体顺着通孔从出气筒的出气孔至出气室,再至子弹装夹室,从而将装在枪管端部的子弹击发。

本发明在子弹击发后,储气室内不会留存气体,其安全性高,整个击发过程无撞击过程,无震动感,不会影响射击准度;击发装置与挂机装置采用斜面配合,不会出现击发失灵;且击发装置带自动保险功能,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联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压气式气枪,包括枪身机座1,及设置在机座1上的枪管2、压气组件4、击发装置5,所述机座1内设储气室11、出气室12、挂机室13以及子弹装夹室14;子弹装夹室14内设子弹顶针141,枪管2设置在子弹装夹室14的一端,出气室12与子弹装夹室14连通;所述压气组件4包括与机座1连接的压气筒41以及设于压气筒41内的活塞组件;储气室11内设高压气筒111,其一端设压气孔112,与压气筒41连通,另一端通过密封垫圈一125与出气室12内的出气筒121连接;高压气筒111内压气孔112处设单向阀组件;出气筒121中间为通孔124,通孔124内设阀针122,阀针122与通孔124一端设于密封垫圈一125与出气筒121之间的密封圈配合连接;出气筒121的侧壁中部设多个出气孔123,使得出气室12与通孔124连通;挂机室13内设用于限位阀针122的挂机装置,挂机装置与击发装置5连接。

所述单向阀组件包括横截面为“十”字的阀芯114,其头部与压气孔112配合连接,肩部设密封垫圈二113,尾部设弹簧。

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42及与其连接的活塞杆43;活塞42与压气筒41配合连接;压气筒41与高压气筒111的压气孔112端配合连接。

所述出气筒121在出气室12内通过台阶配合,其后端通过压盖126压紧,压盖126中间也设有通孔,阀针122贯穿该通孔。

挂机装置包括挂机座131及后桥132,挂机座131及后桥132之间设弹簧;挂机座131侧壁为凹面,凹面处与击发装置5配合。

所述击发装置5包括机座下方设扳机座51,扳机座51内部设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包括联动一53、联动二54、联动三55,且分别通过联动销定位在扳机座51内;

所述联动三55头部为:微露于机座1内部挂机室13且斜向下的挂机部551;中部为第三横向支撑部552,下方有弹簧支撑;尾部为:与联动二54配合连接的第三触发部553;中部与尾部之间设联动销;

所述联动二54头部为:设于联动三55的第三触发部553的下方的凸形第二连接部541,凸形第二连接部541中间设联动销;中部为第二横向支撑部542,其一端设有一台阶,为第二压制部543,与联动三55的第三触发部553的上方部位配合连接;第二横向支撑部542下方有弹簧支撑;尾部为一台阶,形成与联动一53配合连接的第二触发部544;

所述联动一53头部为:与联动二54的第二触发部544的台阶上方配合连接的第一挂钩部531;中部横向延伸为第一横向支撑部532,上方有弹簧压制;头部与尾部之间设联动销;尾部向下从扳机座51伸出,形成击发扳机部533。

所述击发装置5,还包括保险装置;所述保险装置包括联动四56及保险扣扳57;

所述联动四56中部为横向槽561,其内部设有两个横向定位在扳机座51内的联动销;头部为一台阶,形成第四触发部562,与联动三55的挂机部551的下方第三挂钩部554配合连接;尾部为纵向支撑部563,其一侧连接横向的弹簧;

所述保险扣扳57头部为保险触发部571,通过横向弹簧,使其与联动四56的纵向支撑部563贴合连接;中部为横向连接部572,下方设盖板58;尾部向下从盖板58伸出,形成保险扳机部573。

其工作原理:

正常状态装夹子弹:联动一53、联动二54及联动三55,分别在弹簧的作用力下,联动三55头部挂机部51翘起,尾部第三触发部53低下,联动二4尾部第二触发部44翘起,联动一3头部第一挂钩部31翘起;联动四6在横向弹簧的作用力下,其第四触发部62处于联动三5的挂机部51的下方第三挂钩部54的下方,托住联动三5的第三挂钩部54,处于保险状态;子弹装入机座1的子弹装夹室14内,通过顶针141顶入枪管2端部。

压气挂机保险状态:活塞杆43推动活塞42,使气体从高压气筒111的压气孔112进入,形成高压气体,阀针122后移推动挂机座131,使挂机座131的凹面一侧作用力于联动三55的挂机部551斜面,由于联动四56的第四触发部562处于联动三55的挂机部551的下方第三挂钩部554的下方,仍旧处于保险状态。此时阀针122一端仍旧与通孔124一端设于密封垫圈一125与出气筒121之间的密封圈密封配合,使得高压气筒111内保持高压气体。

挂机解除保险未击发状态:推动保险扣扳57的保险扳机部573,联动四56沿着内部横向槽561内的两根联动销的方向横向移动,使联动四56的第四触发部561与联动三55的挂机部551的下方第三挂钩部554脱离配合,实现解除保险状态;高压气筒111内高压气体通过阀针122,再至挂机座131作用力于联动三55的挂机部551斜面,使联动三55的挂机部551沿斜面向下,联动三55的尾部第三触发部553上翘,勾住联动二54的第二压制部543,联动二54的第二触发部544上翘,抵住联动一53的第一挂钩部531,联动一53的第一横向支撑部532抵住盖板58;此时联动二54勾住联动三55状态下,实现挂机解除保险但未击发。

击发状态:通过扣动联动一53的击发扳机部533,联动一53的第一挂钩部531下压,联动二54的第二触发部544下移,其第二压制部543上翘,使联动三55的第三触发部553脱离联动二54的第二压制部543,联动三55的挂机部551的斜面在挂机座131的作用力下下移,使得挂机座131完全脱离联动三55的挂机部551,阀针122与通孔124一端设于密封垫圈一125与出气筒121之间的密封圈解除密封配合,高压气筒111内的高压气体从顺着通孔124从出气筒121的出气孔123至出气室12,再至子弹装夹室14,从而将装在枪管2端部的子弹击发。

击发完后,联动三55的第三横向支撑部552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其挂机部551一同上翘,联动四56在其横向弹簧的作用力下横向移动,使其第四触发部562处于联动三55的挂机部551的下方第三挂钩部554的下方,实现自动保险,回归正常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