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汽车备胎盖板的竹纤维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1519发布日期:2018-09-14 22:51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备胎盖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备胎盖板的竹纤维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现行汽车内饰件(如顶棚、地毯、衣帽架、备胎隔板、行李箱侧围等)均采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复合、压制而成。这些材料均会不同程度的散发一定的刺激性异味,会在乘驾舱产生严重的刺激性的异味,让乘驾人员难受。

现行汽车内饰件,为满足相关性能指标,选用的材料一般无重量优势,徒增车辆重量,导致油耗增加。如备胎盖板,现行一般采用木制复合板,为满足其承重需求,重量无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备胎盖板的竹纤维复合材料,以纯天然竹纤维作为主体基材,原材料价格低、工艺简化;利用天然竹纤维自身的优点,改善车内异味;材料可回收再利用,对环境无污染,还增加了汽车备胎盖板的使用寿命,而且重量轻强度较高,降低车子的油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备胎盖板的竹纤维复合材料,包括复合材料主体,所述的复合材料主体共有四层,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无纺布层、第一毡状层、改性pp发泡板层和第二毡状层,四层复合形成为一体,其中的第一毡状层和第二毡状层均是由聚丙烯纤维和竹纤维混合形成且呈毡状结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第一无纺布层的厚度为0.3mm-1mm。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第一毡状层的厚度为1mm-5mm。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第二毡状层的厚度为1mm-5mm。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第一毡状层中的竹纤维与聚丙烯纤维的材料配比为3到7:7到3。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第二毡状层中的竹纤维与聚丙烯纤维的材料配比为3到7:7到3。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第二毡状层下方布置有第二无纺布层。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第二无纺布层的厚度为0.3mm-1mm。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改性pp发泡板层的厚度为2mm-20mm。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第一毡状层和第二毡状层中的部分聚丙烯纤维均位于竹纤维内。在竹纤维内安装聚丙烯纤维是通过针刺工艺完成,将聚丙烯纤维刺入竹纤维内,使得两者能够更好的混合。针刺可以是单面针刺,也可以双面针刺。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备胎盖板的竹纤维复合材料,以纯天然竹纤维作为主体基材,原材料价格低、工艺简化;利用天然竹纤维自身的优点,改善车内异味;材料可回收再利用,对环境无污染,还增加了汽车备胎盖板的使用寿命,而且重量轻强度较高,降低车子的油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图。

图示:1、第一无纺布层,2、第一毡状层,3、改性pp发泡板层,4、第二毡状层,5、第二无纺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备胎盖板的竹纤维复合材料,如图1-2所示,包括复合材料主体,所述的复合材料主体共有四层,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无纺布层1、第一毡状层2、改性pp发泡板层3和第二毡状层4,四层复合形成为一体,其中的第一毡状层2和第二毡状层4均是由聚丙烯纤维和竹纤维混合形成且呈毡状结构。

所述的第一无纺布层1的厚度为0.3mm-1mm。

所述的第一毡状层2的厚度为1mm-5mm。

所述的第二毡状层4的厚度为1mm-5mm。

所述的第二毡状层4下方布置有第二无纺布层5。

所述的第二无纺布层5的厚度为0.3mm-1mm。

所述的改性pp发泡板层3的厚度为2mm-20mm。

所述的第一毡状层2和第二毡状层4中的部分聚丙烯纤维均位于竹纤维内。

实施例

第一毡状层2和第二毡状层4的制造,首先将竹纤维、聚丙烯纤维(pp纤维)进行开松处理,(开松就是把大的纤维团、块扯散成小块、小束的过程。开松使纤维横向联系的规模缩小,为以后进一步松解到单根状态创造条件),开松处理后,将竹纤维、聚丙烯纤维进行多次混合,然后再进行成网工艺处理,就是气流成网或梳理成网,随后进行针刺工艺处理,将聚丙烯纤维刺入竹纤维内,使得两者能够更好的混合,最后将混合的竹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做成毡。(毡是用兽毛或化学纤维制成的片状物,可做防寒用品和工业上的垫衬材料)。

第一毡状层2和第二毡状层4做成毡后,再压成板状,在第一毡状层2上端布置第一无纺布层1,第二毡状层4下端布置第二无纺布层5,最后将第一无纺布层1、第一毡状层2、改性pp发泡板层3、第二毡状层4和第二无纺布层5五层复合在一起。复合过程无需其他粘合材料,利用毡状层3中PP纤维融熔后自然粘合。复合后应充分冷却,防止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