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布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普通布防水透气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看重穿着,对于衣物、鞋等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质量好,保暖,更要求美观,传统的普通布料存在防水上的问题,后来出现了一些特殊布料,可以实现防水透气等功能,美观大方,但是这些布料的成本高昂,不能大范围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普通布防水透气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普通布防水透气结构,包括外层、保暖层、内层,所述外层包括外普通布,所述外普通布内侧设置有外透气膜,所述外透气膜内侧设置有外密封层,外密封层内侧设置有透气孔,所述外层内侧设置有所述保暖层,所述保暖层包括外保暖布,所述外保暖布内侧设置有保温隔层,所述保温隔层内侧设置有内保暖布,所述保温隔层内侧设置有保温绒,所述保暖层内侧设置有所述内层,所述内层包括内普通布,所述内普通布外侧设置有内透气膜,所述内透气膜外侧设置有内密封层。
上述结构中,所述外透气膜及所述内透气膜均为单向防水透气,所述外普通布及所述内普通布可以进行外观上的设计,所述外密封层及所述内密封层可以增强布料的密封性,同时可以保护所述保暖层,所述保暖层内的所述外保暖布及所述内保暖布一方面可以增强保暖性,另一方面能够组成所述保温隔层而且将所述保温隔层密封住,在所述保温隔层内填充所述保温绒后,各个所述保温隔层互相封闭。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水透气性,所述外透气膜的透气朝向为向外,所述内透气膜的透气朝向为向内。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水透气性,所述内密封层同样设置有所述透气孔,且所述透气孔在所述外密封层及所述内密封层内均匀间隔分布,且各个所述透气孔大小一致。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水透气性,所述保温隔层在所述外保暖布及所述内保暖布之间均匀间隔分布,且各个所述保温隔层大小一致,所述保温隔层之间封闭。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水透气性,所述外层及所述保暖层之间通过针织连接,所述保暖层与所述内层之间通过针织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水透气性,所述外普通布与所述外密封层通过针织连接,所述内密封层用于所述内普通布通过针织连接,所述外保暖布与所述保温隔层通过针织连接,所述保温隔层与所述内保暖布通过针织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防水透气性能更好,成本更低,保暖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普通布防水透气结构的主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普通布防水透气结构的保温层的主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普通布防水透气结构的保温隔层的俯视图。
1、内普通布;2、内透气膜;3、内密封层;4、外密封层;5、外透气膜; 6、外普通布;7、外层;8、透气孔;9、保暖层;10、内层;11、内保暖布; 12、保温隔层;13、外保暖布;14、保温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普通布防水透气结构,包括外层7、保暖层9、内层 10,外层7包括外普通布6,外普通布6用于外层7美观,外普通布6内侧设置有外透气膜5,外透气膜5用于对外防水透气,外透气膜5内侧设置有外密封层 4,外密封层4用于外层7的密封,外密封层4内侧设置有透气孔8,透气孔8 用于外层7透气,外层7内侧设置有保暖层9,保暖层9用于保暖,保暖层9包括外保暖布13,外保暖布13用于保暖,外保暖布13内侧设置有保温隔层12,保温隔层12用于增强保温效果,保温隔层12内侧设置有内保暖布11,内保暖布11用于保暖,保温隔层12内侧设置有保温绒14,保温绒14用于保温,保暖层9内侧设置有内层10,内层10包括内普通布1,内普通布1用于美观,内普通布1外侧设置有内透气膜2,内透气膜2用于向内透气防水,内透气膜2外侧设置有内密封层3,内密封层3用于密封内层10。
上述结构中,外透气膜5及内透气膜2均为单向防水透气,外普通布6及内普通布1可以进行外观上的设计,外密封层4及内密封层3可以增强布料的密封性,同时可以保护保暖层9,保暖层9内的外保暖布13及内保暖布11一方面可以增强保暖性,另一方面能够组成保温隔层12而且将保温隔层12密封住,在保温隔层12内填充保温绒14后,各个保温隔层12互相封闭。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水透气性,外透气膜5的透气朝向为向外,内透气膜2 的透气朝向为向内,内密封层3同样设置有透气孔8,且透气孔8在外密封层4 及内密封层3内均匀间隔分布,且各个透气孔8大小一致,保温隔层12在外保暖布13及内保暖布11之间均匀间隔分布,且各个保温隔层12大小一致,保温隔层12之间封闭,外层7及保暖层9之间通过针织连接,保暖层9与内层10 之间通过针织连接,外普通布6与外密封层4通过针织连接,内密封层3用于内普通布1通过针织连接,外保暖布13与保温隔层12通过针织连接,保温隔层12与内保暖布11通过针织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