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向炮孔爆破装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1990发布日期:2018-11-30 19:56阅读:8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矿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上向炮孔爆破装药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控制爆破在工程施工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优点,在冶金、煤炭、水电、隧道等工程系统中已广泛采用。随着矿山机械设备的快速发展,矿山爆破一次的落矿量也逐步增加,而由于前期开采环境比较好,对爆破的控制要求不高,但是由于后续开采的环境条件变差以及对工程技术的要求也变高,因此,爆破控制的难度也随之加大,特别是针对采用上向炮孔爆破装药的采场,与下向孔相比,装药难度相对比较大,而且如果装药不到位,会严重影响到爆破的效果。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还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矿山爆破对于上向孔的装药方法,一般主要是由人工将炸药塞进炮孔之中,然后再用软PVC管由工人向上挤压,对于浅孔爆破装药而言,难度相对比较小;然而遇到孔深为深孔时,炸药往往难以达到精确深度,导致爆破效果难以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向炮孔爆破装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装药装置装药难,无法使装入的炸药达到精确深度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向炮孔爆破装药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装药管本体,其中,在所述装药管本体外侧壁设置有刻度线,在所述装药管本体上还设置有反光带,所述反光带能够在所述装药管本体上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装药管本体的端部设置有导入件,所述导入件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导入件内套接在所述装药管本体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入件的端部边缘与所述装药管本体的端部边缘相齐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反光带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反光带外套接在所述装药管本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反光带包括透明环形护套,在所述环形护套内部包覆有反光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护套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凸部,所述凸部呈三棱锥结构设置在所述护套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护套的内侧设置有粘贴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护套的内径小于所述装药管本体的外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入件的外径大于所述装药管本体的内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入件的长度为45-60cm。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向炮孔爆破装药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装药管本体,其中,在所述装药管本体外侧壁设置有刻度线,在所述装药管本体上还设置有反光带,所述反光带能够在所述装药管本体上移动。通过在装药管本体上设置反光带和刻度线,使用时,工人可以测量装药的深度,并将反光带置于本体上所要求的刻度位置,使工人在井下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准确分清是否达到了装药深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人装药时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向炮孔爆破装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向炮孔爆破装药装置中反光带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向炮孔爆破装药装置中反光带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中10-装药管本体;11-导入件;12-反光带;120-护套;121-反光条;122-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向炮孔爆破装药装置。参照图1至图3。包括装药管本体10。其中,在所述装药管本体10外侧壁设置有刻度线,在装药管本体10上还设置有反光带12,反光带12能够在装药管本体10上移动。从而本实用新型的装药装置在装药时能够将反光带移动到装药管本体的所要求的刻度线位置,使得在井下光线较暗的环境下,人工通过反光带能够准确分清是否已经达到了装药深度,使得装药量更为准确。

进一步的,在装药管本体10的端部设置有导入件11。优选的,装药管本体10为内部中空结构。优选的,装药管本体10为软PVC管。

进一步的,导入件11为圆筒形结构。优选的,导入件11内套接在装药管本体10中,即导入件11设置在装药管本体10内部。优选的,圆筒形导入件11的外壁紧贴装药管本体10的内壁。优选的,导入件11的端部边缘与装药管本体10的端部相齐平。所述的“导入件的端部”或者“装药管本体的端部”是指沿其纵向的两端部或其中之一。优选的,导入件为硬质材料。优选的,导入件11为硬质铝块或铅块。优选的,导入件11的长度为45~60cm。优选的,导入件11的长度为50cm。优选的,导入件11的外径大于装药管本体10的内径。优选的,导入件11的外径略大于装药管本体10的内径,其中“略大于”是指所述导入件11的外径比装药管本体10的内径大出的范围仅仅是弹性装药管本体10所能扩大的弹性范围内。如此,导入件11可以在装药管本体的弹性作用下牢固的固定至装药管本体的内部,并且能够与装药管本体的内壁紧贴。在装药管本体10的端部设置导入件的好处在于:由于导入件的材质相对于装药管本体较硬,从而有利于炸药自装药管本体的装药入口进入,方便工人装药,提高了挤压炸药的效率。

参照图2,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反光带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进一步的,反光带12为圆环形结构。反光带12外套接在装药管本体10上,即,反光带12套接在装药管本体的外壁上。优选的,反光带12包括透明环形护套120,在环形护套120内部包覆有反光条121。

进一步的,在护套120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凸部122。优选的,凸部122呈三棱锥结构设置在护套上。三棱锥结构的凸部能够进一步反射光线,起到提示作用。进一步的,在护套120的内侧设置有粘贴带。从而使反光带直接粘贴在装药管本体的外壁上。

根据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护套120的内径小于装药管本体10的外径。优选的,护套120的内径略小于装药管本体10的外径,其中“略小于”是指护套120的内径比装药管本体10小的范围在护套的弹性范围内,使得护套依靠其自身弹性套在装药管本体10上,其内壁紧贴装药管本体的外壁设置,并且能够在装药管本体10上移动,使其置于所需要的位置。

进一步的,在装药管本体10外侧设置有刻度线,便于测量装药的深度。然后将反光带置于装药深度所在的刻度线位置,从而在井下光线较暗的条件下有利于工作人员测量装药深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向炮爆破装药装置由于设置了刻度线和反光条,可以随时将反光条移至所需要的装药深度,便于工作人员在井下清楚的确定和测量装药深度;而且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导入件,便于提高挤压炸药的效率。本实用新型的上向炮爆破装药装置结构简单,材料廉价,工人装药省时省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