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液化锂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3503发布日期:2019-04-03 00:04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液化锂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液化锂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锂电池等的普及,锂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又因为锂具有容易被打出中子的特殊属性,因此锂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但是因为锂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非常难以储存和运输,同时锂又有热负荷低的特性,很容易变成液体,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仅液膜形成部可暴露在其他系统、其他整体密封的液体锂循环系统,本实用新型可在使用时提前通过热交换器对锂进行预加热,等系统稳定循环后维持在恒定温度运行,从而为锂的实用化提供了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体积小巧、使用安全方便的小型液化锂循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小型液化锂循环装置,它包括电磁泵,所述的电磁泵通过连接管A与液膜形成部相连,所述的连接管A的外部设置有热交换器,所述的液膜形成部是由顶部可调漏斗板、底部可调漏斗板和底部漏斗板组成,所述的顶部可调漏斗板的顶端与连接管A的底端相连,所述的底部可调漏斗板设置在顶部可调漏斗板的正下方,所述的底部可调漏斗板的底端与底部漏斗板的顶端相连,所述的底部漏斗板的底端通过连接管B与锂槽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的锂槽的下表面通过连接管C与电磁泵相连,所述的液膜形成部设置在液膜靶室内。

所述的热交换器直接紧贴在连接管A的外侧面上。

所述的液膜靶室上设置有法兰。

所述的电磁泵、热交换器、锂槽及液膜形成部的顶部可调漏斗板和底部可调漏斗板均通过控制线路与控制平台相连。

所述的底部漏斗板内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

所述的顶部可调漏斗板和底部可调漏斗板的中心面位于同一垂直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因为具有只有很少部分的锂暴露在其他系统的优点,因此大大提高了锂使用的安全性,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带有循环装置和热交换装置,能扩大锂的使用和应用范围,如,和反应堆中子源和同位素中子源相比,使用锂作为束流的轰击对象靶,不但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能降低束流的能量,大幅降低束流注入器的造价;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液化锂循环装置中的每一个部件均不带有放射性,因此在运维上都比反应堆中子源和同位素中子源更安全、更便利、更容易普及、更紧经济、更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液化锂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液化锂循环装置中液膜形成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液化锂循环装置中液膜形成部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磁泵 2、连接管A 3、热交换器 4、法兰 5、液膜靶室 6、连接管B 7、控制平台 8、锂槽 9、连接管C 10、控制线路 11、顶部可调漏斗板 12、底部可调漏斗板 13、底部漏斗板 14、液位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小型液化锂循环装置,它包括电磁泵1,所述的电磁泵1通过连接管A2与液膜形成部相连,所述的连接管A2的外部设置有热交换器3,所述的液膜形成部是由顶部可调漏斗板11、底部可调漏斗板12和底部漏斗板13组成,所述的顶部可调漏斗板11的顶端与连接管A2的底端相连,所述的底部可调漏斗板12设置在顶部可调漏斗板11的正下方,所述的底部可调漏斗板12的底端与底部漏斗板13的顶端相连,所述的底部漏斗板13的底端通过连接管B6与锂槽8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的锂槽8的下表面通过连接管C9与电磁泵1相连,所述的液膜形成部设置在液膜靶室5内。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磁泵主要用来拉动液体锂在整个循环系统中循环流动,热交换器主要用于系统的热交换,液膜形成部即为锂系统和其他系统进行反应和热交换的部位,锂槽主要用来蓄积液体锂以及中和液体锂膜从其他系统带来的热,所述的锂槽还可以完全让在液膜形成部从其他系统进行热交换的液体锂在此中和温度;液膜靶室主要用于保护液膜形成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电磁泵通过电磁力拉动提升锂液体在整个系统内流动,热交换器可以通过预加热使得锂成为液体锂能流动起来,并能在整个系统稳定运行时把液体锂系统的热通过交换带出去,液膜形成部通过顶部的漏斗装置形成液体锂膜,液体锂膜在电磁泵的电磁力和其自身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呈瀑布状直接从液膜形成部的入口垂直流到液膜形成部的出口,并进入锂槽内,液膜形成部的液体锂的厚度在毫米尺度;液膜形成部的液体锂膜可以直接暴露在其他系统中,和其他系统进行反应和热的交换;液膜形成部由顶部可调漏斗板、底部可调漏斗板和底部漏斗板组成,顶部可调漏斗板和底部可调漏斗板均在垂直方向上,顶部可调漏斗板和底部可调漏斗板的尺寸可调,通过调整顶部可调漏斗板至合适的尺寸可以达到调整液体锂膜的厚度和流速的目的,通过调整底部可调漏斗板至合适的尺寸可以使其更为方便的接收流下的液体锂膜,形成的液体锂膜在两个漏斗之间和其他系统接触,可以进行反应和热交换等;本实用新型中的小型液化锂循环装置可以作为硼中子俘获癌症治疗的中子源使用,也可以作为无损探伤的中子源,也可以作为中子成像的中子源使用,也可以作为材料辐照用中子源使用,具有降低束流能量、和中子产额高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中的液膜形成部为整个循环系统中唯一和其他系统接触的部位;液膜形成部为整个系统唯一一个必须成上下结构的部件;总的,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巧、使用安全方便的优点。

实施例2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小型液化锂循环装置,它包括电磁泵1,所述的电磁泵1通过连接管A2与液膜形成部相连,所述的连接管A2的外部设置有热交换器3,所述的液膜形成部是由顶部可调漏斗板11、底部可调漏斗板12和底部漏斗板13组成,所述的顶部可调漏斗板11的顶端与连接管A2的底端相连,所述的底部可调漏斗板12设置在顶部可调漏斗板11的正下方,所述的底部可调漏斗板12的底端与底部漏斗板13的顶端相连,所述的底部漏斗板13的底端通过连接管B6与锂槽8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的锂槽8的下表面通过连接管C9与电磁泵1相连,所述的液膜形成部设置在液膜靶室5内;所述的热交换器3直接紧贴在连接管A2的外侧面上;所述的液膜靶室5上设置有法兰4;所述的电磁泵1、热交换器3、锂槽8及液膜形成部的顶部可调漏斗板11和底部可调漏斗板12均通过控制线路10与控制平台7相连;所述的底部漏斗板12内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14;所述的顶部可调漏斗板11和底部可调漏斗板12的中心面位于同一垂直面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磁泵主要用来拉动液体锂在整个循环系统中循环流动,热交换器主要用于系统的热交换,液膜形成部即为锂系统和其他系统进行反应和热交换的部位,锂槽主要用来蓄积液体锂以及中和液体锂膜从其他系统带来的热,所述的锂槽还可以完全让在液膜形成部从其他系统进行热交换的液体锂在此中和温度;液膜靶室主要用于保护液膜形成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电磁泵通过电磁力拉动提升锂液体在整个系统内流动,热交换器可以通过预加热使得锂成为液体锂能流动起来,并能在整个系统稳定运行时把液体锂系统的热通过交换带出去,液膜形成部通过顶部的漏斗装置形成液体锂膜,液体锂膜在电磁泵的电磁力和其自身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呈瀑布状直接从液膜形成部的入口垂直流到液膜形成部的出口,并进入锂槽内,液膜形成部的液体锂的厚度在毫米尺度;液膜形成部的液体锂膜可以直接暴露在其他系统中,和其他系统进行反应和热的交换;液膜形成部由顶部可调漏斗板、底部可调漏斗板和底部漏斗板组成,顶部可调漏斗板和底部可调漏斗板均在垂直方向上,顶部可调漏斗板和底部可调漏斗板的尺寸可调,通过控制平台调整顶部可调漏斗板可以达到调整液体锂膜的厚度和流速的目的,通过控制平台调整底部可调漏斗板可以使其更为方便的接收流下的液体锂膜,形成的液体锂膜在两个漏斗之间和其他系统接触,可以进行反应和热交换等;液膜形成部有底部漏斗板,通过底部漏斗板内的液位检测装置可确认蓄积的液体锂的位置,并反馈给控制系统来调节液体锂的流速;本实用新型中的小型液化锂循环装置可以作为硼中子俘获癌症治疗的中子源使用,也可以作为无损探伤的中子源,也可以作为中子成像的中子源使用,也可以作为材料辐照用中子源使用,具有降低束流能量、和中子产额高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中的液膜形成部为整个循环系统中唯一和其他系统接触的部位;液膜形成部为整个系统唯一一个必须成上下结构的部件;热交换器直接紧贴在连接管A的外侧面上,以方便把管道中液体锂的热交换出去,实现降低管道中液体锂温度的目的;液膜靶室上装配有法兰,通过法兰可与其他系统相连,控制系统线路和控制平台用来检测和调整循环系统中液体锂的流速、液体锂膜的厚度、热交换以及电磁泵的提升力;总的,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巧、使用安全方便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