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韧性聚丙烯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8678发布日期:2019-07-19 22:02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强韧性聚丙烯薄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膜,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强韧性聚丙烯薄膜。



背景技术:

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聚丙烯为无毒、无臭、无味的乳白色高结晶的聚合物,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其中又以食品包装所占比例最大,比如饮料包装、速冻食品包装、蒸煮食品包装、快餐食品包装等。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公告号为 CN20724107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强韧性聚丙烯薄膜,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第一聚丙烯薄膜层和第二聚丙烯薄膜层,第一聚丙烯薄膜层和第二聚丙烯薄膜层之间设置有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和聚酯薄膜,第二聚丙烯薄膜层的上方连接聚丙烯与聚乙烯共混改性树脂,聚丙烯与聚乙烯共混改性树脂胶连接若干个粘结块,粘结块胶连接热剥离薄膜,本实用新型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作为聚丙烯薄膜的芯体,使得薄膜具有很强的韧性。

但是,聚丙烯薄膜表面张力较低,而水的表面张力较大,在冷藏或加热时,水蒸气会在薄膜表面凝结成雾气或者水滴,严重影响到薄膜的透明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韧性聚丙烯薄膜,同时能防止冷藏或加热两种储备条件下水汽在薄膜表面形成雾气和水滴,便于被包装物清晰可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强韧性聚丙烯薄膜,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芯层、改性PETG层、第二芯层和电晕层,所述第一芯层远离改性PETG层的一面设置有热封防雾层,所述热封防雾层为易揭改性聚丙烯和防雾改性聚丙烯共混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强韧性聚丙烯薄膜依次包括热封防雾层、第一芯层、改性PETG层、第二芯层和电晕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磨、耐油等优异的综合性能,加工性能好,提高了薄膜的韧度,热封防雾层为易揭改性聚丙烯和防雾改性聚丙烯共混层,具有在较宽的热封温度窗口,热封性能恒定,密封性能优异,便于易揭开;同时可以防止冷藏或加热两种储备条件下水汽在薄膜表面形成雾气和水滴,保持薄膜的高透明性能,便于被包装物清晰可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封防雾层、第一芯层、改性PETG层、第二芯层和电晕层由流延机五层共挤复合,所述热封防雾层、第一芯层、改性PETG层、第二芯层和电晕层的厚度比例分别为10:25:20:3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封防雾层、第一芯层、改性PETG层、第二芯层和电晕层采用流延机五层共挤复合,生产加工操作简单,强韧性聚丙烯薄膜各层的厚度比例为10:25:20:30:15,一方面使薄膜具有较好的韧度,另一方面可以使薄膜的透明性能达到最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封防雾层的厚度为50-80µ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封防雾层的厚度为50-80µm,易于加工,同时节约生产材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芯层和第二芯层均为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共混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芯层和第二芯层均为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共混层,均聚聚丙烯结晶度高强度较好,共聚聚丙烯综合性能好,强度高、刚性大、耐热性能好、尺寸稳定性好、低温韧性极佳(挠曲性好),透明性好,光泽度好,提高了薄膜的综合性能,使薄膜具有较高的柔韧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晕层为共聚聚丙烯和树脂混合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晕层为共聚聚丙烯和树脂混合层,共聚聚丙烯,可以套色印刷出各种绚丽多彩的精美图案,提高产品的附加产值,树脂具有阻燃的效果,薄膜遇到明火不易燃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封防雾层、第一芯层、改性PETG层、第二芯层和电晕层呈波纹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封防雾层、第一芯层、改性PETG层、第二芯层和电晕层的截面呈波纹状,薄膜向两侧拉伸时,波纹薄膜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提高薄膜的抗拉伸能力,使其不易断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封防雾层和电晕层设有若干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薄膜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凹槽,一方面可以增加薄膜表面的粗糙度,提高薄膜的防滑性能,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薄膜表面的强度,当拉伸薄膜时,凹槽可以分散应力,避免薄膜发生断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强韧性聚丙烯薄膜采用依次连接的热封防雾层、第一芯层、改性PETG层、第二芯层和电晕层,由流延机五层共挤复合,具有在较宽的热封温度窗口,热封性能恒定,密封性能优异,便于易揭开;同时可以防止冷藏或加热两种储备条件下水汽在薄膜表面形成雾气和水滴,保持薄膜的高透明性能,便于被包装物清晰可见;

其二,电晕层为共聚聚丙烯和树脂混合层,共聚聚丙烯可以套色印刷出各种绚丽多彩的精美图案,提高产品的附加产值,树脂具有阻燃的效果,薄膜遇到明火不易燃烧;

其三,热封防雾层、第一芯层、改性PETG层、第二芯层和电晕层为波纹层,薄膜向两侧拉伸时,波纹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提高薄膜的抗拉伸能力,使薄膜不易断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封防雾层;2、第一芯层;3、改性PETG层;4、第二芯层;5、电晕层;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强韧性聚丙烯薄膜,如图1所示,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芯层2、改性PETG层3、第二芯层4和电晕层5,第一芯层2远离改性PETG层3的一面设置有热封防雾层1。可以防止冷藏或加热两种储备条件下水汽在薄膜表面形成雾气和水滴,保持薄膜的高透明性能,便于被包装物清晰可见。

第一芯层2和第二芯层4均为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共混层,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在230℃的条件下加入聚丙烯与苯乙烯接枝共聚物的相容剂充分搅拌然后自然风干。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共混共混后形成的第一芯层2和第二芯层4具有较高柔韧性。

第一芯层2和第二芯层4之间的改性PETG层3,采用称取配方量的聚酯多元醇、扩链剂和丁二醇,升温至120℃真空脱水,然后迅速加入已预热的快速搅拌均匀,倒入已预热的容器中,于120℃真空焙烘,再降温至100℃烘得浅黄色半透明聚氨酯产物,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磨、耐油等优异的综合性能,加工性能好,提高了薄膜的韧度。

热封防雾层1为易揭改性聚丙烯和防雾改性聚丙烯共混层,采用易揭改性聚丙烯和防雾改性聚丙烯熔融状态冷却至常温而形成,热封防雾层1具有在较宽的热封温度窗口,热封性能恒定,密封性能优异,便于易揭开。

电晕层5为共聚聚丙烯和树脂混合层,采用共聚聚丙烯和树脂混合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搅拌均匀,接着冷却至常温而成,共聚聚丙烯可以套色印刷出各种绚丽多彩的精美图案,提高产品的附加产值,树脂具有阻燃的效果,薄膜遇到明火不易燃烧。

具体地,强韧性聚丙烯薄膜的热封防雾层1、第一芯层2、改性PETG层3、第二芯层4和电晕层5各原料在230℃条件下通过挤出机塑化挤出,然后经过一个220℃的T型模头流延,热封防雾层1、第一芯层2、改性PETG层3、第二芯层4和电晕层5的厚度比例为10:25:20:30:15,由30℃的流延辊骤冷成膜,再以30m/min的速度收卷制得,热封防雾层1的厚度控制在50-80µm,具有在较宽的热封温度窗口,热封性能恒定,密封性能优异,便于易揭开;同时可以防止冷藏或加热两种储备条件下水汽在薄膜表面形成雾气和水滴,保持薄膜的高透明性能,便于被包装物清晰可见。

优选地,热封防雾层1、第一芯层2、改性PETG层3、第二芯层4和电晕层5的截面呈波纹状,薄膜向两侧拉伸时,波纹薄膜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提高了薄膜的抗拉伸能力,使薄膜不易断裂。

还有,为了增加薄膜表面的强度,热封防雾层1和电晕层5设有若干凹槽6,并且,凹槽6可以增加薄膜表面的粗糙度,提高薄膜的防滑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