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前挡风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8789发布日期:2019-07-19 22:03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前挡风玻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前挡风玻璃。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车辆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也是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而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对于行车的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于传统的车辆前挡风玻璃,大多采用钢化玻璃,具有强度高,抗弯,碎片不易伤人等优点,但是其隔热性能差,使得驾驶员在行车时若直面太阳,皮肤可能会晒伤,并且阳光的直射也加剧车内装置的老化。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车辆前挡风玻璃,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可以对车内的人员进行有效的安全防护,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提高人们的驾车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前挡风玻璃,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可以对车内的人员进行有效的安全防护,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提高人们的驾车体验,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前挡风玻璃,包括挡风玻璃主体,所述挡风玻璃主体包括第一钢化玻璃基板和第二钢化玻璃基板;

所述第一钢化玻璃基板位于第二钢化玻璃基板的正上方;

所述第一钢化玻璃基板和第二钢化玻璃基板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

所述第一钢化玻璃基板的底面涂覆有第一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层;

所述第二钢化玻璃基板的顶面涂覆有第二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层;

所述第一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层和第二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层之间填充有一层聚酯缓冲层。

其中,所述第一钢化玻璃基板的顶面涂覆有一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

其中,所述第二钢化玻璃基板的底面还镀有一层透明导电薄膜。

其中,所述透明导电薄膜为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

其中,所述透明导电薄膜的上下两端分别具有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所述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分别与车辆上电瓶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通过导线相连接。

其中,所述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采用印刷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透明导电薄膜的上下两端。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前挡风玻璃,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可以对车内的人员进行有效的安全防护,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提高人们的驾车体验,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前挡风玻璃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前挡风玻璃应用于车辆时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前挡风玻璃,包括挡风玻璃主体10,所述挡风玻璃主体10包括第一钢化玻璃基板1和第二钢化玻璃基板2;

所述第一钢化玻璃基板1位于第二钢化玻璃基板2的正上方,即其为挡风玻璃主体10的外侧;

所述第一钢化玻璃基板1和第二钢化玻璃基板2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

所述第一钢化玻璃基板1的底面涂覆有第一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层3;

所述第二钢化玻璃基板2的顶面涂覆有第二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层4;

所述第一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层3和第二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层4之间填充有一层聚酯缓冲层5。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聚酯缓冲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构成,这是一种热塑性树脂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抗蠕变性,电绝缘性,满足该聚酯缓冲层的需要。

具体实现上,夹层玻璃用聚氨酯丙烯酸酯光固化胶黏剂,可将该聚酯缓冲层与第一钢化玻璃基板1和第二钢化玻璃基板2黏在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采用钢化玻璃作为基板,是因为钢化玻璃具有强度高、韧性强、抗弯等诸多优点,且钢化玻璃被外力破坏时,碎片会成类似蜂窝状的碎小钝角颗粒,不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钢化玻璃基板1和第二钢化玻璃基板2与聚酯缓冲层5,可以构成夹层玻璃,利用聚酯缓冲层的缓冲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玻璃的韧性,抗弯抗爆性,提高了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层3和第二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层 4中,所使用的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及可见光透过率。同时两层隔热涂料层之间的聚酯缓冲层也有隔绝紫外线的功能,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可使该玻璃具有极其优良的隔热防晒作用,且不影响行车视线。

需要说明的是,该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可采用一种名为ZS-311的透明隔热保温涂料,它是一种纳米半导体陶瓷材料,该材料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能,即在红外光区有高的屏蔽率,在可见光区有高的透过率,在紫外区有高的吸收率,利用这种纳米透明隔热材料,与高性能树脂混合,经过特殊的加工处理即制备出纳米透明隔热涂料。该材料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铟锡,含量达到 40%。生产厂家如北京志盛威华化工有限公司等。

具体实现上,在玻璃基板的自动化生产线中可直接涂覆(刷涂或喷涂) 该种纳米透明隔热涂料,涂覆厚度几个微米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所述第一钢化玻璃基板1的顶面涂覆有一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6。需要说明的是,该薄膜是一种良好的自清洁材料,在黑暗情况下具有超疏水性,在光照条件下具有超亲水性,在具有超亲水性时,可使水滴在表面完全铺展,形成水膜,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流下,带走挡风玻璃表面的污渍,具有自清洁的作用,不仅如此,在恶劣天气下,这种特性也可使挡风玻璃外侧的表面没有水珠的附着,具有使车窗外侧防水去雾的特性,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为了在第一钢化玻璃基板1的顶面涂覆一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可通过浸渍提拉法在第一钢化玻璃基板的表面涂覆二氧化钛薄膜,具体过程为:将整个洗净的基板浸入预先准备好的纳米二氧化钛溶胶之中,然后以精确控制的均匀速度将基板平稳地从溶胶中提拉出来,在粘度和重力作用下,基板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液膜,紧接着溶剂迅速蒸发,于是附着在基板表面的溶胶迅速凝胶化而形成一层凝胶膜。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所述第二钢化玻璃基板2的底面(即挡风玻璃主体10内侧)还涂覆有一层透明导电薄膜7。

具体实现上,所述透明导电薄膜7可以为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该薄膜具有透光性强、电阻小、传热导电性高等诸多优点,因此采用低电压便可快速加热玻璃,实现去除霜雾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为已有的薄膜材料,主要成分为AgNW(银纳米线)与氧化锌ZnO。制备方法为:利用旋涂法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基底上沉积得到AgNW导电网络,然后在 AgNW导电网络上面覆盖一层氧化锌ZnO保护层,得到AgNW/ZnO复合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生产厂家如:南京银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

具体实现上,所述透明导电薄膜7的上下两端分别具有正极导电条8和负极导电条9,所述正极导电条8和负极导电条9分别与车辆上电瓶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通过导线相连接。

具体实现上,所述正极导电条8和负极导电条9可以采用印刷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透明导电薄膜7的上下两端。具体宽度可以为15毫米。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正极导电条8和负极导电条9,可以将导电条通过热压的方法印刷在涂覆有透明导电薄膜的玻璃上,热压过程为:先将导电条贴在玻璃上,然后加热,最后加压,此时,导电条便与透明导电薄膜连接上了。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在有光照情况下,第一钢化玻璃基板 1顶面的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具有超亲水性,水滴在表面会铺展成水膜,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流下,带走污渍,达到自清洁的作用,且两层纳米透明隔热材料层和聚酯缓冲层,能达到很好地隔热效果。

同时,当黑暗情况下,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具有疏水性,使水珠极易滚落,同样可达到去水防雾效果,以应对恶劣天气情况。

此外,对于本实用新型,在冬季,挡风玻璃内侧起霜雾时,可用第二钢化玻璃基板2底面设置的透明导电薄膜,来对玻璃整体进行加热,去除霜雾。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1、强度更高。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车用夹层玻璃基础上,中间加入了聚酯缓冲层,提高了整个钢化玻璃的韧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外力造成的玻璃破碎现象,提高了安全性。

2、隔热性能更好。加入了两层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层,该涂料具有优良的隔热性能,且中间聚酯缓冲层也可部分隔绝紫外线,使其隔热性能大大增加。

3、自清洁功能。第一钢化玻璃基板1的顶面覆上一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该薄膜具有的优良特性,使其能够实现自清洁功能,去除污渍。

4、防水去雾,提高行车安全性。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超亲水性,可使水滴在表面完全铺展,形成水膜,避免了恶劣天气下在挡风玻璃表面形成水痕或者雾气的情况,并且,利用透明导电薄膜的加热作用,进一步可以快速去除车窗内表面的霜雾。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前挡风玻璃,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可以对车内的人员进行有效的安全防护,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提高人们的驾车体验,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