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性能测试系统用转台控制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1496发布日期:2020-01-07 13:0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导弹性能测试系统用转台控制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导弹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导弹性能测试系统用转台控制单元。
背景技术
:导弹地面测试装置是在导弹发射前,对弹上各分系统及其总体进行全面的功能检查与监视,装定飞行参数,使导弹处于待命状态。导弹在发射前,虽已经过全面、细致的单元测试和综合测试,但为了保证导弹可靠且安全发射,在进入发射场之后,仍需进行一次测试,但测试项目要少而精。主要关键的检查项目包括弹上电源供电系统检查、火工品点火通路检查、通路阻值检查、点火时序测试和小回路动态测试等,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参数超差或故障,应仔细分析,进行故障定位,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故障。早期的导弹地面综合测试系统采用手动测试或半自动测试,缺点是测试系统的体积大、便携性较差、测试过程复杂、所需设备较多、需要人为参与、效率低、测试与发射控制间隔时间长,并且人与被测导弹距离较近,存在安全性隐患。随着导弹自动测试技术的进步,由传统的手动或半自动测试转变为简洁的自动化测试势在必行。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故障诊断率和维修效率的导弹性能测试系统用转台控制单元。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弹性能测试系统用转台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控制单元包括转台控制单元箱体,第一交流输入接口内嵌到所述转台控制单元箱体上,第一交流输入接口经第一电源开关与第一开关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源处理电路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一直流电源插座内嵌在所述转台控制单元箱体上,所述第一直流电源插座与所述第一电源处理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处理电路的输出端分为三路,第一路与转台控制接口的电源接线端子连接,第二路与第一主控芯片模块的电源电压检测接口连接,第三路与can通信芯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模块与can通信芯片之间双向连接,can通信芯片与所述转台控制接口双向连接,通过所述转台控制接口与所述目标模拟转台上的转台控制接口连接,usb接口以及数据采集接口内嵌到所述转台控制单元箱体上,所述计算机测控单元通过所述usb接口与所述数据采集卡连接,导弹性能测试单元通过数据采集接口与所述数据采集卡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卡通过端口转换接插件与所述主控芯片模块的io口连接,所述端口转换接插件与所述数据采集接口之间通过io/cnt接口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测试系统采用上位机+下位机程序控制的方式,降低了系统对上位机软件及数据采集卡硬件资源的依赖。将系统功能进行划分,上位机软件负责总体流程控制、数据处理及显示,下位机程序负责本单元内部的控制;该模式便于后期系统扩展,新的测试单元内部主要控制工作由内部下位机程序实现,通过通信接口与转台控制单元内的数据采集卡完成数据传输,降低对公共单元(转台控制)的硬件依赖。确保后期扩展过程中,转台控制单元能够满足系统需求。目标模拟转台内放置控制电路板,将转台控制部分从公共单元(转台控制单元)内移除,精简了转台控制单元内部结构,降低了驱动部件对系统内部干扰,提高了测试稳定性。通过通信方式实现转台转速调整、光源调节及其他控制功能,转台的控制全部靠内部控制电路板实现,不受外部其他硬件资源的限制。同时将导弹上的声音及光信号检测设计控制电路板上,通过通信方式发送声音及光信号状态,简化了产品测试电缆结构,便于后期系统扩展。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导弹性能测试系统的原理框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台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台控制单元的原理框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台控制单元的通信网络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内部电源处理电路的原理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台控制单元主控电路原理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台控制单元内部程序流程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台控制单元内部掉电检测中断流程图;其中:1、系统箱体;2、计算机测控单元;3、转台控制单元;4、导弹性能测试单元;5、发射机构测试单元;6、目标模拟转台;7、气瓶;9、转台控制单元箱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导弹测试系统,包括系统箱体1,所述系统箱体内设置有计算机测控单元放置格、转台控制单元放置格、导弹性能测试单元放置格、发射机构测试单元放置格、目标模拟转台放置格、气瓶放置格、气路附件放置格、气瓶支架放置格、配套连接线缆放置格以及转台附件放置格。计算机测控单元2位于所述计算机测控单元放置格内,转台控制单元3位于所述转台控制单元放置格内,导弹性能测试单元4位于所述导弹性能测试单元放置格内,发射机构测试单元5位于所述发射机构测试单元放置格内,目标模拟转台6放置在所述目标模拟转台放置格内,气瓶7放置在所述气瓶放置格内,气路附件位于所述气路附件放置格内,气瓶支架位于所述气瓶支架放置格内,配套连接线缆位于所述配套连接线缆放置格内,转台附件位于所述转台附件放置格内,通过所述计算机测控单元2、转台控制单元3、导弹性能测试单元4以及气源组件的配合完成导弹性能的测试;通过所述计算机测控单元2以及发射机构测试单元5的配合完成导弹发射机构的测试。使用笔记本作为所述计算机测控单元的主体,所述计算机测控单元2作为系统的上位机实现系统中各部分硬件功能控制、数据采集、系统维护及数据库管理功能;计算机测控单元通过usb接口与转台控制单元或发射机构测试单元进行通信,实现数据传输。如图2所示,为导弹性能测试系统的原理框图,其中所述转台控制单元的交流电源输入接口以及导弹性能测试的交流电源输入接口通过交流电源连接线与交流电源插座连接,所述计算机测控单元的交流电源输入端接口通过电源适配器与交流电源插座连接;所述转台控制单元的直流输入接口以及导弹性能测试单元的直流输入端接口通过直流供电电缆与直流供电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计算机测控单元与所述转台控制单元之间通过串口进行连接,所述转台控制单元与所述目标模拟转台之间通过转台控制接口双向连接,进行数据交互;所述转台控制单元与所述导弹性能测试单元之间通过数据采集接口双向连接,进行数据交互;所述导弹性能测试单元与所述目标模拟转台上导弹的数据采集接口连接;所述气瓶通过管路与充气转接头连接,通过所述气瓶内的气体为导弹制冷提供气源。所述导弹性能测试系统的测试流程如下:1)将计算机测控单元、转台控制单元、导弹性能测试单元、目标模拟转台、气瓶及相关附件从储运箱中取出,在操作台上正确展开。2)将转台控制单元及导弹性能测试单元通过数据采集电缆连接。3)将目标模拟转台通过转台控制电缆与转台控制单元转台控制接口连接。4)将转台控制单元通过usb数据线接入到计算机测控单元的usb接口中。5)将转台控制单元、导弹性能测试单元通过交流电源线接入到市电中,也可通过直流供电电缆接入到24v直流电源(输出电流大于12a)中。6)运行计算机测控单元上的导弹测试软件,完成导弹测试单元及转台单元自检。7)自检完成后,将导弹按要求放置在目标模拟转台上,将拾音器放置在导弹蜂鸣器处,将筒光检测传感器卡入到瞄准器上的光源处。8)将筒测试电缆一端插入到导弹测试单元产品接口中,另一端两个接插件分别接入到导弹的发控接口及测试接口中。9)将气瓶通过气管、充气头接入到供气接口中。10)在测试软件上,进入导通测试界面,点击导通测试按钮,完成导弹的静态电阻导通测试,测试完成后,自动保存数据,同时给出导通是否合格的结论,导通测试不合格,不进入电性能测试界面,导通测试合格后,进入电性能测试界面。11)打开气瓶阀门,在电性能测试界面上,点击开始按钮,开始电性能测试,根据软件流程,依次完成各项电性能参数测试,测试完成后,自动保存数据,同时给出是否合格的结论。12)测试完成后,关闭气瓶阀门。如图3所示,所述转台控制单元包括转台控制单元箱体9,箱体内部采用铝结构框架,其中五个面采用铝板折弯焊接后,与铝结构框架进行铆接,第六个面采用铝板安装密封条后,与框架通过螺钉安装。采用该种箱体结构,减少了箱体拼接面的数量,便于后期密封,起到防潮、防盐雾的效果。部分接插件通过密封垫安装,起到密封效果,无密封垫的电源插座及usb接口通过内部打胶的方式起到密封效果。转台控制单元前后两端安装尼龙罩,保持与便携式防空导弹装备综合检测系统中的单元外形结构一致,转台控制单元整体尺寸为330*225*110mm(不含提手),重量≯6kg。数据采集卡的ad接口、da、do、di及脉冲输出接口通过线连接到数据采集接口。机箱进行喷漆处理,颜色为gy06,设备侧面印有名称、研制生产单位等标志。如图4所示,第一交流输入接口内嵌到所述转台控制单元箱体9上,第一交流输入接口经第一电源开关与第一开关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源处理电路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一直流电源插座内嵌在所述转台控制单元箱体9上,所述第一直流电源插座与所述第一电源处理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处理电路的输出端分为三路,第一路与转台控制接口的电源接线端子连接,第二路与第一主控芯片模块的电源电压检测接口连接,第三路与can通信芯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模块与can通信芯片之间双向连接,can通信芯片与所述转台控制接口双向连接,通过所述转台控制接口与所述目标模拟转台上的转台控制接口连接,usb接口以及数据采集接口内嵌到所述转台控制单元箱体9上,所述计算机测控单元通过所述usb接口与所述数据采集卡连接,导弹性能测试单元通过数据采集接口与所述数据采集卡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卡通过端口转换接插件与所述主控芯片模块的io口连接,所述端口转换接插件与所述数据采集接口之间通过io/cnt接口连接。表1转台控制单元对外接口表2转台控制单元配套外部电缆序号电缆名称接口类型规格/型号1交流电源线三芯220v/10a3m2直流电源线y11b-1207tk-红、黑铜鼻子3m3usb线a型公头-b型公头1.5m4转台控制线y11b-1208tk-y11b-1208tk15m5数据采集线j36a-52tk-j36a-52tk1.5m交流电源线及usb线采用标准货架产品,直流电源线、转台控制线及数据采集线afk-250和afkp-250高温导线进行电缆制作,电缆尾部套装绿色的锦纶丝套管。转台控制单元配套电缆随转台控制单元一起放置在储运箱中,配套电缆总重量≯3kg。内部电缆连接:为了提高转台控制单元的可靠性,降低电装接线复杂度,对内部电缆连接关系及连接方式进行优化,提高装配、调试效率。将数据采集卡的sisi-68芯插头通过电路板转接为j30j-37芯的插座,采用j30j-37芯插头自带的导线将节点连接到箱体上的数据采集接口中。将数据采集卡do、di引出的2.54双排针通过电路板转接为j30j-15芯的插座,采用j30j-15芯插头自带的导线将节点连接到箱体上的数据采集接口中。安装在箱体上的各插座及开关,均制作单独的线束后,再将插座及开关安装到箱体上,内部通过接插件进行连接,取消各插座及开关间直接采用导线相互连接的情况,便于装配。表3内部转接电缆序号电缆名称接口类型备注1交流电源转接电缆三芯电源插座-3芯接插件afk-2500.752开关转接电缆开关-3芯接插件afk-2500.753直流电源转接电缆y11b-1207zj-4芯接插件afk-2500.754转台控制转接电缆y11b-1208zj-7芯接插件afk-2500.755开关电源输出电缆u型端子-6芯接插件afk-2500.756数据采集转接电缆j36a-52zj-j30j-37tj自带导线7usb数据转接线b型母座(带安装孔)-b型公头公头90度直角8数据采集卡供电电缆2芯接插件-2芯接插件afk-2500.3内部工作流程:转台控制单元通过数据采集卡,接收上位机(计算机测控单元)的控制命令,一部分命令直接通过数据采集卡的io口,实现后端硬件操作,另一部分命令通过主控芯片转发至目标模拟转台,实现与目标模拟转台的通信,同时数据采集卡将ad端口采集的数值返回至上位机进行处理。电路板上设计温度检测芯片及时钟芯片,上位机软件通过通信能够检测当前设备工作温度环境。时间芯片上电后自动计时,每次开机时,主控芯片存储上次测试时间,将测试时间进行累计存储,同时主控芯片内的epprom存储设备累计自检及测试次数,便于后期对设备可靠性进行统计分析。如图5所示,为内部通信回路,转台控制单元与计算机测控单元通过usb接口实现通信,与目标模拟转台通过can接口实现通信,与xxx导弹性能测试单元通过io口实现通信。上位机软件的通信命令通过usb数据线传输至转台控制单元的数据采集卡。数据采集卡的一组io通过模拟spi接口与转台控制单元内部的主控芯片通信,主控芯片通过can接口与目标模拟转台内的can通信接口连接,实现与目标模拟转台的通信。数据采集卡的另一组io通过模拟spi接口与导弹性能测试单元内部的主控芯片通信,完成导弹性能测试单元内部的io扩展,实现内部硬件电路的控制。内部电源处理电路原理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电源处理电路包括+24v电源模块、+12v电源模块以及+5v电源模块,所述+24v电源模块包括继电器k3,所述继电器k3的线圈与第一开关电源的+24v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k3的单刀双掷开关的常闭触点与直流供电模块的+24v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k3的单刀双掷开关的常开触点与第一开关电源的+24v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k3的单刀双掷开关的公共触点分为三路,第一路为+24v电源输出端,第二路经电容c18接地,第三路经电容c16接地;+12v电源模块包括接插件p1,所述接插件p1的1脚和2脚接第一开关电源的+24v电源输出端,所述p1的3脚和4脚接地,所述p1的1脚和2脚分为三路,第一路经电容c4接地,第二路经电容c3接地,第三路与24v转12v电源转换芯片u1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u1的1脚接地,所述u1的3脚与继电器k1的双刀双掷开关的一个常开触点连接,所述u1的4脚与继电器k1的双刀双掷开关的另一个常开触点连接;所述k1的线圈一端与第一开关电源的+24v电源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k1双刀双掷开关的一个常闭触点与第一开关电源的+12v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k1双刀双掷开关的另一个常闭触点接地,所述k11双刀双掷开关的一个公共接线端分为四路,第一路为+12v电源输出端,第二路经电容c2接地,第三路经电容c1接地,第四路依次经电阻r1、电阻r2接地,电容c5与电阻r2并联;+5v电源模块包括电压转换芯片u4,所述u4的1脚分为三路,第一路经电容c9接地,第二路经电容c10接地,第三路与直流供电模块的+12v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u4的4脚接地,所述u4的3脚与继电器k2的双刀双掷开关的一个常闭触点连接,所述继电器k2的双刀双掷开关的另一个常闭触点接地;24v转5v电压转换模块u6的1脚接地,所述u6的2脚与第一开关电源的+24v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u6的3脚与所述继电器k2的双刀双掷开关的一个常开触点连接,所述u6的5脚与所述继电器k2的双刀双掷开关的另一个常开触点连接,所述继电器k2的双刀双掷开关的一个公共触点分为四路,第一路为+5v电源输出端,第二路经电容c14接地,第三路经电容c13接地,第三路依次经电阻r9、电阻r10后接地,电容c15与电阻r10接地;所述k2的线圈一端与第一开关电源的+24v电源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转台控制单元可使用外部交流电源或24v直流电源供电。当转台控制单元通过220v交流电源供电时,开关电源为转台控制单元提供+24v及+12v电源,经内部电路处理后,再转换一个+5v电源,一共三组电源,供内部电路及目标模拟转台使用。当转台控制单元通过外部+24v电源供电时,经内部电路处理后,再转换+12v及+5v两组电源,一个三组电源,供内部电路及目标模拟转台使用。采用三个继电器实现内、外部电源供电切换,继电器均采用24v继电器,继电器线圈与外部供电回路连接。内部电源供电通过继电器k1、k2、k3的常闭触点,送到后端电路进行处理;外部电源供电时,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外部电源接入到后端电路进行处理。外部直流电源供电时,为了提高电源的适应性,采用24v输入的dc-dc模块实现电源转换,该类型dc-dc模块具有19~36v宽范围的电压输入,能够较好的适应外部电源的变化。主控芯片外围电路如图7所示,所述主控芯片模块包括at90can32型主控芯片u7,所述u7的30脚经电阻r18与td501mcanfd型can总线芯片u8的1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7的31脚经电阻r17与所述u8的2脚连接;所述u8的3脚接地,所述u8的4脚接+5v电源,所述u8的5脚悬空,所述u8的6脚和7脚为总线连接端,所述主控芯片u7的48脚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阻r12接地,第二路经电阻r11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q1的集电极与蜂鸣器ls1的接地端连接,所述蜂鸣器ls1的电源输入端与+12v电源连接。主控芯片通过+5v电源供电,数据采集卡的io10、io11及ii3分别与主控芯片的pb2、pb1、pb3端口连接,该三组端口通过模拟spi通信模式,实现数据采集卡与主控芯片的数据传输。主控芯片通过can控制接口pd5及pd6连接can接口模块实现与目标模拟转台的can通信。主控芯片的epprom中利用30个字节存储转台控制单元累计运行时间、自检合格次数、自检不合格次数、测试次数、最后三次测试时间。数据采集卡:数据采集卡是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系统硬件控制及数据采集功能,需具备较多的资源以满足系统软硬件需求。数据采集卡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测控单元连接。数据采集卡,ad是16位,总采样率500ks/s,32个高密度通道,4ms(采样点)硬件fifo,满足实时采集和传输;1通道计数器/脉冲发生器(定时器),可产生数字脉冲波形,实现丰富的计数功能;16通道低速16位da,可用于需要多种控制电压的场合;数据采集卡还支持12路di和12路do。采用外置电源供电以降低计算机测控单元usb接口的输出功耗,软件支持vc、vb及labview,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资源能够满足软硬件需求。数据采集卡的32路ad通道、2路da、10路do、3路di及1路脉冲发生器均通过数据采集接口引出,能够满足各型便携式防空导弹测试单元的扩展需要。开关电源:为了减小电源体积及重量,采用开关电源加滤波的方式为转台控制单元内部控制电路及目标模拟转台提供电源。开关电源输入电压为交流220v,采用两路输出,一路24v电压输出,供目标模拟转台使用,输出电流不小于4a;另一路12v电压输出,供内部控制电路使用,电流不小于2a。开关电源采用北京承力电源有限公司生产的内置浪涌抑制及滤波电路的cea系列电源,输出电压为12&24v,输出电流为3.33&4.58a,总输出功率150w。该电源具有宽电压输入范围、输入宽频噪声滤波器、快速动态响应、输入浪涌抑制电路,方便的接线端子出现方式、符合ul1950及iec950安全规程等特性。输出稳压精度为±1%,电压调整率为±0.2%,负载调整率为±0.5%,温度变化率为±0.02%/℃。该电源具有工业级和军级两种规格选用,mtbf>500000hrs。工业级工作温度范围-25℃~+85℃,存储温度范围-45℃~+105℃。军级工作温度范围-40℃~+85℃,,存储温度范围-55℃~+105℃。根据系统环境适应性要求,选用工业级电源即可满足要求,后期需提高环境适应性时,采购军级的电源即可满足升级需求。dc-dc模块:为了便于在野外使用,转台控制单元增加了24v直流电源输入接口,内部通过两个dc-dc模块进行电源转换,提供+12v及+5v电源,可在无法正常提供交流电源的情况下,利用外置的直流电源进行供电。该电源模块具有18~36v的宽电压输入范围,输入端内置π型滤波器,电压输出精度为±1%,满载输出功率为10w,转换效率大于80%,采用金属外壳散热,能够满足使用要求。该dc-dc模块工作温度范围-40℃~+85℃,存储温度范围-40℃~+125℃,具有良好的屏蔽抗干扰性能及电磁兼容性,能够满足系统提出的环境适应性要求。该dc-dc模块mtbf为200000h,能够满足系统提出的可靠性要求。温度采集:利用lm75是一个高度iic接口的温度传感器,可以在-55℃~+125℃的温度范围内将温度直接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可实现0.125℃的精度。主控芯片通过iic总线直接读取其内部寄存器中的数据,并可通过iic对4个数据寄存器进行操作,以设置成不同的工作模式。计时时钟:采用ds1302作为转台控制单元的实时时钟芯片,ds1302是美国dallas公司推出的一种高性能、低功耗、带ram的实时时钟电路,他可以对年、月、日、周日、时、分、秒进行计时,具有闰年补偿功能,工作电压为2.5v~5.5v。采用三线接口与cpu进行同步通信,并可采用突发方式一次传送多个字节的时钟信号或ram数据。主控器:采用at90can32单片机作为主控器,该单片机是基于增强的avrrisc结构的低功耗8位cmos微控制器。at90can32有如下特点:32k字节的系统可编程flash,1k字节的导弹prom,2k字节的sram,53个通用i/o口线,32个通用工作寄存器,三输出比较或16位pwm输出,可编程串行usart,面向字节的两线串行接口,10位8路adc,具有片内振荡器的可编程看门狗定时器,一个spi串行端口,工作电压为2.7-5.5v,工作温度范围-40℃~+85℃,一个can控制器,能够满足使用需求。接插件:直流电源供电接口及转台控制接口,采用y11系列圆形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符合gjb101a-1997标准,适用于战略武器系统、航天卫星系统、航空航海运输工具、通讯和检测系统等的电信号连接。具有快速连接和快速分离、体积小、重量轻等诸多优点的内卡口式锁紧的圆形电连接器。接触件为焊接式,壳体具有密封、防尘和防雨的性能。安装方式选用法兰盘式安装。接插件对数2~61芯,能够满足实际需求。y11系列圆形电连接器的使用环境条件如下,工作温度:-55℃~125℃;相对湿度:40℃时相对湿度90~95%;防雨:降雨量5mm/min;机械寿命:插拔≥500次;1mm直径插针额定电流为5a;1.5mm直径插针额定电流为10a;绝缘电阻在潮湿及淋雨条件下不低于20mω;产品的环境条件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外部数据采集接口采用j36a-52zj矩形电连接器,该系列电连接器执行q/hd20038-2007详细规范,属于仪器式电连接器。具有体积小、密度高、规格齐全、双保险锁紧结构,可靠性高等优点,端接形式选用焊接式结构。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兵器、舰船、通讯、计算机等行业的设备仪器舱内部电信号连接。j36a系列矩形电连接器的使用环境条件如下,工作温度:-55℃~125℃;相对湿度:40℃时相对湿度90~95%;机械寿命:插拔≥500次;插针额定电流为5a;绝缘电阻在潮湿条件下不低于50mω;耐电压在潮湿条件下不低于500v;产品的环境条件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内部转接及信号传输采用j30j系列维矩形电连接器,该连接器符合gjb2446标准,采用铝合金外壳与各种铝合金尾夹;采用绞线式插针,单个接触件接触点达7个,提高了产品的接触可靠性。j30j系列微矩形电连接器的使用环境条件如下,工作温度:-55℃~125℃;相对湿度:40℃时相对湿度90~95%;机械寿命:插拔≥500次;插针额定电流为3a;接触电阻不大于10mω;绝缘电阻不低于5000mω;介质耐压为800v;产品的环境条件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内部软件设计:主控芯片内的程序采用c语言进行编写,使用avrstudio集成开发环境进行开发,该开发环境包括了编译器、调试功能、串行、并行下载功能和jtagice仿真等功能。它及汇编语言编译、软件仿真、芯片程序下载、芯片硬件仿真等一系列基础功能,与任一款高级语言编译器配合使用即可完成高级语言的产品开发调试,可在win7系统下运行。上电初始化完成后,主控芯片读取内部导弹prom上次运行时间存储数据,进行累计存储。转台控制单元内部单片机执行温度及电压自检程序,若自检异常则进行报警提示。自检正常,发出正常提示音后,等待上位机命令。主控程序等待上位机软件的命令,根据命令执行相应的控制程序。转台控制单元内部程序流程如图8所示。主芯片外部中断接有掉电检测电路,当外部掉电,触发外部中断时,进入中断程序,执行连续运行时间读取及存储程序,完成数据存储。程序流程如图9所示。导弹性能测试单元内置开关电源、dc-dc转换电路、控制电路板、起转模块等,通过筒测试电缆与连接,为工作提供激励信号,同时将反馈的信号输入到内部信号处理电路;通过数据采集电缆与转台控制单元连接,接收转台控制单元的控制,同时将信号处理电路处理后的信号传输到转台控制单元内进行模数转换,完成筒的控制及数据采集功能。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