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镭射人造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3589发布日期:2019-10-08 23:32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一种PVC镭射人造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造革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PVC镭射人造革。



背景技术:

PVC人造革在现有市场的多种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材料之一,比如手袋皮包、服装制品、家居用品等等;但传统的PVC人造革在外观上还存在颜色单一、图案装饰效果一般、无个性化追求多方面的缺陷,而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高层次的追求,对人造革的美观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设计出更具独特视觉效果的人造革来满足市场需求,另外对于一些实用性也需进行改善,比如在天气冷的时候容易在表面形成静电,造成触电和吸附灰层,影响用户体验,人造革表面不耐折曲,易裂或易形成褶皱等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VC人造革,表面加饰镭射效果,提高美观性,不易形成静电且耐折效果较好,实用性高。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PVC镭射人造革,包括人造革本体,所述人造革本体包括位于底层的基材层以及复合在基材层上表面的PVC层,所述PVC层包括与基材层复合的PVC发泡层以及复合在PVC发泡层上表面的PVC面层,所述PVC发泡层与PVC面层之间嵌入有多个无规则分布的导电金属丝,所述PVC层上涂覆有油柔层,所述油柔层上表面通过聚氨酯胶粘剂贴合有镭射膜层,所述镭射膜层上表面设置有成像保护层。

更具体的,所述基材层为针织布基布层。

更具体的,所述导电金属丝的截面直径为0.01mm-0.08mm。

更具体的,所述油柔层为硅油柔软剂材质涂覆而成的涂层。

更具体的,所述镭射膜层为经模压成像的聚酯共聚物膜层。

更具体的,所述成像保护层为防紫外线层或耐磨层。

更具体的,所述成像保护层上表面涂覆有手感剂层。

更具体的,所述手感剂层为改性的聚硅氧烷乳液材质涂覆而成的膜层。

本实用新型存在优点及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为一种PVC镭射人造革,设置镭射膜层是在PVC人造革表面加饰镭射效果,使其外观比传统人造革更具独特性和个性化,提高整体美观性及档次;再者PVC发泡层与PVC面层之间嵌入有导电金属丝,可中和静电,防止PVC人造革出现静电而导致触电或静电吸附灰尘的现象;另外油柔层作为镭射膜层的打底层,可对PVC面层的表面进行填充、流平及包覆,并小部分渗透PVC面层内使其柔软、耐折,不易出现褶皱现象,而表面的手感剂层使得表面手感细腻爽滑、柔软防粘,整体观赏性、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PVC镭射人造革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二PVC镭射人造革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此。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为一种PVC镭射人造革,包括人造革本体1,所述人造革本体1包括位于底层的基材层2以及复合在基材层2上表面的PVC层3,其中实施例一中基材层2为针织布基布层,当然也可为其他一些无纺布做基材层2。

更具体的,实施例一中,所述PVC层3包括与基材层2复合的PVC发泡层31以及复合在PVC发泡层31上表面的PVC面层32,所述PVC发泡层31与PVC面层32之间嵌入有多个无规则分布的导电金属丝4,其中更具体的,所述导电金属丝4的截面直径为0.05mm,也可为其他直径,但需限定在0.08mm以下,避免影响整体的柔软度,而导电金属丝4可起到中和静电的作用,使PVC人造革的表面在天气冷的时候不易出现静电,防止触电或静电吸附灰尘而形成污垢的现象,为PVC人造革增添附加价值。

更具体的,实施例一中,所述PVC层3上涂覆有油柔层5,所述油柔层5上表面通过聚氨酯胶粘剂6贴合有镭射膜层7;其中所述油柔层5为硅油柔软剂材质涂覆而成的涂层,油柔层5作为镭射膜层7的打底层,可对PVC面层32的表面进行填充、流平及包覆,并小部分渗透PVC面层32内使其柔软、耐折,不易出现褶皱现象;而镭射膜层7为经模压成像的聚酯共聚物膜层,可在PVC人造革表面加饰镭射效果,使其外观比传统人造革更具独特性和个性化,提高整体美观性及档次,满足市场需求。

更具体的,实施例一中,所述镭射膜层7上表面设置有成像保护层8,其中所述成像保护层8为防紫外线层,通过喷涂透明防紫外线液形成的涂层,可对镭射图案进行保护,提高耐晒性能,避免在阳光下出现较快老化现象。

如图2所示,实施例二为另一种PVC镭射人造革,与实施例一区别在于,所述成像保护层8为耐磨层,其中实施例二耐磨层为聚碳酸酯材质,提高表面防刮花能力,保护内部镭射膜层7不易受磨损。

另外实施例二中,所述成像保护层8上表面涂覆有手感剂层9,其中,所述手感剂层9为改性的聚硅氧烷乳液材质涂覆而成的膜层,可使得表面手感细腻爽滑、柔软防粘,整体观赏性、实用性高。

虽然上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前提下,依然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