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膜机的覆膜压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7927发布日期:2020-03-27 13:3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覆膜机的覆膜压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覆膜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覆膜机的覆膜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各类工业设备得到了广泛使用,覆膜机就是其中之一,覆膜压合装置是覆膜机上的核心部件,现有的覆膜压合装置在使用时,不能进行调节,使其只能对固定厚度物体覆膜后进行压合,不能根据生产需求进行调整,从而导致覆膜压合装置出现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大大降低了覆膜压合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覆膜机的覆膜压合装置,具备对不同厚度物体覆膜后进行压合的优点,解决了覆膜压合装置出现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覆膜机的覆膜压合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表面横向固定连接有架体,所述架体内腔两侧顶部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轴承座,两个轴承座相对应的一侧横向设置有上转动轴,所述上转动轴的表面套设有上转动辊,所述架体内腔底部的中心处开设有放置凹槽,所述放置凹槽内腔底部的中心处竖向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表面的顶部套设有转动齿轮;

所述放置凹槽内腔两侧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顶部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表面的底部套设有与转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螺杆表面的顶部套设有螺套,两个螺套相对应的一侧横向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螺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顶部表面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套,两个支撑套相对应的一侧横向贯穿设置有下转动轴,所述下转动轴的表面套设有下转动辊。

优选的,所述上转动轴的两侧均延伸至轴承座的内腔与轴承座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上转动辊的内圈与上转动轴的表面为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下转动轴表面的两侧与支撑套的内腔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下转动辊的内圈与下转动轴的表面为过盈配合,所述升降杆外侧的表面与架体的内腔为滑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螺杆表面的螺牙开设与从动齿轮的顶部,所述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从动齿轮的内圈与螺杆的表面为过盈配合,两个螺杆表面的螺牙旋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底部延伸至限位套的内腔并与限位套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转动齿轮的内圈与固定轴的表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升降杆、限位套、从动齿轮、螺杆、放置凹槽、螺套、下转动轴、下转动辊、支撑套、支撑杆、连接杆、转动齿轮和固定轴的配合使用,可对不同厚度物体覆膜后进行压合,这样覆膜压合装置的使用效果更好,解决了覆膜压合装置在使用时,因只能对固定厚度物体覆膜后进行压合,不能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进行调整,从而导致覆膜压合装置出现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大大方便了覆膜压合装置的使用,值得推广。

2、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板,可对螺套进行限位,避免螺套从螺杆上脱落,通过连接杆,可对两个螺套进行连接,通过轴承座,可对上转动轴进行支撑,方便了上转动轴的旋转,通过放置凹槽,可对固定轴进行收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套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图。

图中:1底板、2架体、3升降杆、4限位套、5从动齿轮、6螺杆、7放置凹槽、8螺套、9下转动轴、10下转动辊、11轴承座、12上转动辊、13上转动轴、14支撑套、15限位板、16支撑杆、17连接杆、18转动齿轮、19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覆膜机的覆膜压合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的表面横向固定连接有架体2,架体2内腔两侧顶部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轴承座11,两个轴承座11相对应的一侧横向设置有上转动轴13,上转动轴13的表面套设有上转动辊12,上转动轴13的两侧均延伸至轴承座11的内腔与轴承座11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通过轴承座11,可对上转动轴13进行支撑,方便了上转动轴13的旋转,上转动辊12的内圈与上转动轴13的表面为过盈配合,架体2内腔底部的中心处开设有放置凹槽7,放置凹槽7内腔底部的中心处竖向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9,通过放置凹槽17,可对固定轴19进行收纳,固定轴19表面的顶部套设有转动齿轮18;

放置凹槽7内腔两侧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套4,限位套4的顶部设置有螺杆6,螺杆6表面的底部套设有与转动齿轮18相啮合的从动齿轮5,螺杆6表面的螺牙开设与从动齿轮5的顶部,螺杆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5,通过限位板15,可对螺套8进行限位,避免螺套8从螺杆6上脱落,从动齿轮5的内圈与螺杆6的表面为过盈配合,两个螺杆6表面的螺牙旋向相反,螺杆6的底部延伸至限位套4的内腔并与限位套4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转动齿轮18的内圈与固定轴19的表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螺杆6表面的顶部套设有螺套8,两个螺套8相对应的一侧横向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7,通过连接杆17,可对两个螺套8进行连接,螺套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杆3,升降杆3顶部表面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6,支撑杆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套14,两个支撑套14相对应的一侧横向贯穿设置有下转动轴9,下转动轴9的表面套设有下转动辊10,通过设置升降杆3、限位套4、从动齿轮5、螺杆6、放置凹槽7、螺套8、下转动轴9、下转动辊10、支撑套14、支撑杆16、连接杆17、转动齿轮18和固定轴19的配合使用,可对不同厚度物体覆膜后进行压合,这样覆膜压合装置的使用效果更好,解决了覆膜压合装置在使用时,因只能对固定厚度物体覆膜后进行压合,不能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进行调整,从而导致覆膜压合装置出现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大大方便了覆膜压合装置的使用,值得推广,下转动轴9表面的两侧与支撑套14的内腔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下转动辊10的内圈与下转动轴9的表面为过盈配合,升降杆3外侧的表面与架体2的内腔为滑动接触。

使用时,当覆膜后的物体较薄时,正向转动转动齿轮18,使得转动齿轮18旋转,带动螺杆6旋转,使螺套8上移,螺套8上移带动升降杆3、支撑杆16和支撑套24上移,从而使下转动辊10与上转动辊12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达到目的,方便后续覆膜压合。

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各类部件均为标准件,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和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和零件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型号,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综上所述:该覆膜机的覆膜压合装置,通过设置升降杆3、限位套4、从动齿轮5、螺杆6、放置凹槽7、螺套8、下转动轴9、下转动辊10、支撑套14、支撑杆16、连接杆17、转动齿轮18和固定轴19的配合使用,解决了覆膜压合装置出现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