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阻隔聚碳酸酯多层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7872发布日期:2020-03-27 13:34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紫外线阻隔聚碳酸酯多层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碳酸酯板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外线阻隔聚碳酸酯多层板。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是一种强韧的热塑性树脂,通常是由双酚a与光气制备而成,目前是产量仅次于聚酰胺的第二大工程塑料。聚碳酸酯板又称为pc板或pc阳光板,具有透明度高、质轻、抗冲击、隔音、难燃、抗老化等特点,是一种综合性能卓越、节能环保型塑料板材,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塑料建筑材料,有其他透明材料(如玻璃、有机玻璃等)无法比拟的优势。

尽管具有上述优点,但聚碳酸酯板在隔热性能方面仍有待提升。针对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开发了截面呈蜂窝状的中空板材,利用内部的腔体提高热阻,从而改善隔热性能。然而,这种蜂窝板的模式在提升隔热效果的同时严重影响了板材自身的强度,导致此类板材只能用作为非承重组件,即使如此也难以避免在长时间使用后因自身强度较差而容易发生损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紫外线阻隔聚碳酸酯多层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聚碳酸酯板隔热效果有待提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采用蜂窝板结构的聚碳酸酯板虽然改善了隔热效果,但严重影响了板材强度。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紫外线阻隔聚碳酸酯多层板,包括上层板,纵向通道,横向通道,菱形腔,椭圆腔,上狭缝,上槽体,下层板,纵向条,横向条,下狭缝,下槽体,扣压条,其中在上层板的下端开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纵向通道,在纵向通道的顶端开设有横向通道,在上层板内部、位于横向通道上方的位置开设有条状的菱形腔,所述菱形腔的下端与横向通道的上端相互连通,在上层板内部、位于相邻横向通道之间的位置开设有条状的椭圆腔,在上层板内部、位于菱形腔上方的位置开设有上狭缝,在上层板的上端边缘开设有上槽体;在下层板的上端具有若干凸出的纵向条,在纵向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向条,所述纵向条与纵向通道相互配合,所述横向条与横向通道相互配合,在下层板的内部开设有下狭缝,在下层板的下端边缘开设有下槽体;下层板上的纵向条和横向条分别插接在上层板的纵向通道和横向通道中,下层板的上端面与上层板的下端端面相互贴合,扣压条的两个末端分别扣压在上槽体和下槽体中。

作为优选,若干菱形腔相互平行,每两个相邻的菱形腔之间的间距均相等,两个相邻的菱形腔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cm。

作为优选,上层板的厚度大于下层板的厚度,上狭缝与下狭缝相互平行,上狭缝与下狭缝的厚度相等。

作为优选,上槽体与下槽体的深度相等,下槽体的深度为下层板厚度的60%。

作为优选,纵向条与横向条的总高度与下层板的厚度相等。

作为优选,在上层板的上端面以及下层板的下端面分别贴合有uv膜。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上层板与下层板上下贴合共同构成板材的主体结构,其中上层板开设条形的腔体,利用空气热阻较大的优势提升板材的隔热性能,下层板起到支撑作用,用于保持板材整体结构的相对稳定。在上层板中,纵向通道和横向通道分别与下层板的纵向条和横向条相配合,从而用于将上层板与下层板插接固定;条状的菱形腔和条状的椭圆腔均起到空气填充作用,以增大传热的热阻,保证隔热效果,其中菱形腔位于横向条上方,当板材受压时菱形腔下端得到横向条的充分支撑,同时,利用菱形在受压时自然回弹的特点,可保证受压状态下菱形腔不易崩坏;椭圆腔位于下层板的上方,当板材受压时椭圆腔下端得到下层板上端面的支撑,而且椭圆腔两侧由纵向条和横向条起到支撑作用,因此在板材受压时椭圆腔发生横向变形的空间有限,有助于保证结构强度。上狭缝和下狭缝分别位于上层板和下层板内部,也利用其中的空气起到隔热效果,由于狭缝厚度很小,因此当板材受压时狭缝至多被暂时压扁,而不会发生破碎问题。上槽体和下槽体用于供扣压条扣压,从而保证上层板和下层板在边缘位置也具有良好的贴合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紫外线阻隔聚碳酸酯多层板,该技术方案利用空气热阻远大于聚碳酸酯材料的特点,在板材内部开设腔体以改善其隔热效果,在此基础上对腔体的构造进行了针对性设计,并为其增设了支撑结构。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下两层板材插接、贴合的模式形成板材整体,其中下层板材主要起到结构支撑作用,在上层板材中开设菱形腔和椭圆腔,菱形腔位于纵向支撑的上端,椭圆腔位于纵向支撑的侧端,当板材受压时,菱形腔下端得到充分支撑,并基于菱形结构在受压时边缘自然回弹的特点,可降低腔体发生崩坏的可能性;而椭圆腔在受压时会向横向自然延伸,这一延伸作用受到纵向条的限制,从而保证了椭圆腔结构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支撑结构和对腔体构造的设计,从而在改善隔热性能的同时保证了板材的抗压强度,克服了蜂窝板结构受压时容易崩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层板的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下层板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扣压条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中:

1、上层板2、纵向通道3、横向通道4、菱形腔

5、椭圆腔6、上狭缝7、上槽体8、下层板

9、纵向条10、横向条11、下狭缝12、下槽体

13、扣压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实施例1

紫外线阻隔聚碳酸酯多层板,如图1~5所示,包括上层板1,纵向通道2,横向通道3,菱形腔4,椭圆腔5,上狭缝6,上槽体7,下层板8,纵向条9,横向条10,下狭缝11,下槽体12,扣压条13,其中在上层板1的下端开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纵向通道2,在纵向通道2的顶端开设有横向通道3,在上层板1内部、位于横向通道3上方的位置开设有条状的菱形腔4,所述菱形腔4的下端与横向通道3的上端相互连通,在上层板1内部、位于相邻横向通道3之间的位置开设有条状的椭圆腔5,在上层板1内部、位于菱形腔4上方的位置开设有上狭缝6,在上层板1的上端边缘开设有上槽体7;在下层板8的上端具有若干凸出的纵向条9,在纵向条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向条10,所述纵向条9与纵向通道2相互配合,所述横向条10与横向通道3相互配合,在下层板8的内部开设有下狭缝11,在下层板8的下端边缘开设有下槽体12;下层板8上的纵向条9和横向条10分别插接在上层板1的纵向通道2和横向通道3中,下层板8的上端面与上层板1的下端端面相互贴合,扣压条13的两个末端分别扣压在上槽体7和下槽体12中。

该装置的结构特点如下:上层板1与下层板8上下贴合共同构成板材的主体结构,其中上层板1开设条形的腔体,利用空气热阻较大的优势提升板材的隔热性能,下层板8起到支撑作用,用于保持板材整体结构的相对稳定。在上层板1中,纵向通道2和横向通道3分别与下层板8的纵向条9和横向条10相配合,从而用于将上层板1与下层板8插接固定;条状的菱形腔4和条状的椭圆腔5均起到空气填充作用,以增大传热的热阻,保证隔热效果,其中菱形腔4位于横向条10上方,当板材受压时菱形腔4下端得到横向条10的充分支撑,同时,利用菱形在受压时自然回弹的特点,可保证受压状态下菱形腔4不易崩坏;椭圆腔5位于下层板8的上方,当板材受压时椭圆腔5下端得到下层板8上端面的支撑,而且椭圆腔5两侧由纵向条9和横向条10起到支撑作用,因此在板材受压时椭圆腔5发生横向变形的空间有限,有助于保证结构强度。上狭缝6和下狭缝11分别位于上层板1和下层板8内部,也利用其中的空气起到隔热效果,由于狭缝厚度很小(不超过5mm),因此当板材受压时狭缝至多被暂时压扁,而不会发生破碎问题。上槽体7和下槽体12用于供扣压条13扣压,从而保证上层板1和下层板8在边缘位置也具有良好的贴合性。

实施例2

紫外线阻隔聚碳酸酯多层板,如图1~5所示,包括上层板1,纵向通道2,横向通道3,菱形腔4,椭圆腔5,上狭缝6,上槽体7,下层板8,纵向条9,横向条10,下狭缝11,下槽体12,扣压条13,其中在上层板1的下端开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纵向通道2,在纵向通道2的顶端开设有横向通道3,在上层板1内部、位于横向通道3上方的位置开设有条状的菱形腔4,所述菱形腔4的下端与横向通道3的上端相互连通,在上层板1内部、位于相邻横向通道3之间的位置开设有条状的椭圆腔5,在上层板1内部、位于菱形腔4上方的位置开设有上狭缝6,在上层板1的上端边缘开设有上槽体7;在下层板8的上端具有若干凸出的纵向条9,在纵向条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向条10,所述纵向条9与纵向通道2相互配合,所述横向条10与横向通道3相互配合,在下层板8的内部开设有下狭缝11,在下层板8的下端边缘开设有下槽体12;下层板8上的纵向条9和横向条10分别插接在上层板1的纵向通道2和横向通道3中,下层板8的上端面与上层板1的下端端面相互贴合,扣压条13的两个末端分别扣压在上槽体7和下槽体12中。其中,若干菱形腔4相互平行,每两个相邻的菱形腔4之间的间距均相等,两个相邻的菱形腔4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cm。上层板1的厚度大于下层板8的厚度,上狭缝6与下狭缝11相互平行,上狭缝6与下狭缝11的厚度相等。上槽体7与下槽体12的深度相等,下槽体12的深度为下层板8厚度的60%。纵向条9与横向条10的总高度与下层板8的厚度相等。在上层板1的上端面以及下层板8的下端面分别贴合有uv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