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37mm手投强光爆震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63207发布日期:2020-04-28 21:53阅读:1666来源:国知局
新型37mm手投强光爆震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暴弹技术领域,具体为新型37mm手投强光爆震弹。



背景技术:

强光爆震弹作为一款大威力非致命武器,属于声光弹的一种,爆炸时产生巨大声响和瞬间极强的光辐射,实现震慑、驱散、制服、牵制、干扰有生目标的目的,广泛应用于室内人质劫持、恐怖劫机及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当中。并且由于其高效性,在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敌我对抗激烈时也使用强光爆震弹对闹事人员进行驱散。该弹威力大,性能稳定、可靠,满足了作战需求。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弹体爆炸时易生成对人员造成杀伤的破片。一是爆炸时发火机构的击发座不能被炸碎,而是以整体向外飞行,经常会对处置对象造成较大伤害;二是弹体采用abs合金材料,爆炸时产生带有尖锐棱角的破片,易对人员造成杀伤。如果投掷距离较近,该弹产生的破片也会对我方人员造成伤害,训练和实战使用时此类情况也时有发生。

(2)保险机构需要改进。保险拉环没有锁定装置,拉环处于自由状态,裸弹携行时有可能被织物、枝条等刮蹭拉脱,易解脱保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37mm手投强光爆震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使用安全隐患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37mm手投强光爆震弹,包括保险机构、拉环、保险销、保险柄、拉环锁定扣、发火机构、击发座、击发座外螺纹、击针板、击针、击针轴、扭转弹簧、延期点火管、弹体、上盖、上盖上部内螺纹、上盖泄压孔、上盖中部内螺纹、上盖下部外螺纹、上盖传火孔、中壳体、中壳体上部外螺纹、中壳体下部外螺纹、下盖、下盖内螺纹、下盖泄压孔、爆炸体、药管帽、药管帽上部内螺纹、药管帽传火孔、药管帽粘合处、药管、闪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机构包括拉环、保险销、保险柄和拉环锁定扣,所述保险销贯穿击发座和保险柄,所述拉环锁定扣用于锁定拉环,所述发火机构包括击发座、击针板、击针、击针轴、扭转弹簧和延期点火管,所述击针板上铆有击针,所述击针受保险销的限制呈翻转状态并压缩扭转弹簧,所述击针轴贯穿击发座和扭转弹簧,所述击针轴是击针受力翻转的转动轴,所述延期点火管螺纹联接在击发座内部,所述弹体包括上盖、中壳体和下盖,所述上盖包括上盖上部内螺纹、上盖泄压孔、上盖中部内螺纹、上盖下部外螺纹和上盖传火孔,所述发火机构通过击发座外螺纹和上盖上部内螺纹与上盖固定联接,所述上盖上端面分布有上盖泄压孔,所述中壳体包括中壳体上部外螺纹和中壳体下部外螺纹,所述上盖通过上盖中部内螺纹和中壳体上部外螺纹与中壳体固定联接,所述上盖下部中轴线上设置有上盖传火孔,所述下盖包括下盖内螺纹和下盖泄压孔,所述下盖通过下盖内螺纹和中壳体下部外螺纹与中壳体固定联接,所述下盖下端面分布有下盖泄压孔,所述爆炸体包括药管帽、药管和闪光剂,所述药管帽包括药管帽上部内螺纹、药管帽传火孔和药管帽粘合处,所述药管帽通过药管帽上部内螺纹和上盖下部外螺纹固定联接在上盖下侧,所述药管帽传火孔位于药管帽下部中轴线上,所述药管通过abs胶在药管帽粘合处与药管帽胶粘固定,所述药管内装闪光剂。

优选的,所述延期点火管的延期时间为3-4s。

优选的,所述上盖、中壳体和下盖使用超硬铝合金材料加工制作,所述中壳体的外径为37mm,所述管帽和药管使用abs合金材料注塑成型。

优选的,所述上盖泄压孔的数量为8个,所述8个上盖泄压孔沿上盖的中轴线呈圆周式阵列分布,所述下盖泄压孔的数量为7个,所述7个下盖泄压孔沿下盖的中轴线呈圆周式阵列分布,所述上盖泄压孔和下盖泄压孔的孔径均为5mm。

优选的,所述中壳体的长度为95mm。

优选的,所述药管的厚度为1.5mm,所述上盖传火孔和药管帽传火孔的孔径均为2mm。

优选的,所述闪光剂的装药量为9g,所述闪光剂散装于药管内,所述闪光剂由氯化剂、发光剂、助剂和黏合剂调配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爆炸时不会产生杀伤性破片,同时具有良好的声、光效应,对闹事群体具有良好的威慑效果;

2.本实用新型改进了保险机构的设计,确保携行使用的安全性,避免拉环在携行时被刮蹭拉脱,造成意外击发,有效避免了伤亡事故;

3.本实用新型采用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设计,与现有37mm系列弹药主要零部件通用,最大限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4.本实用新型即使在使用者手中引爆,因中壳体长度较大,泄压孔喷出的高压气流不能伤及人体手部,因此不会造成较严重的伤亡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37mm手投强光爆震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37mm手投强光爆震弹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型37mm手投强光爆震弹中保险机构1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新型37mm手投强光爆震弹中发火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新型37mm手投强光爆震弹中弹体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新型37mm手投强光爆震弹中上盖3-1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新型37mm手投强光爆震弹中中壳体3-2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新型37mm手投强光爆震弹中下盖3-3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新型37mm手投强光爆震弹中药管帽4-1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新型37mm手投强光爆震弹中药管4-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险机构,1-1、拉环,1-2、保险销,1-3、保险柄,1-4、拉环锁定扣,2、发火机构,2-1、击发座,2-1-1、击发座外螺纹,2-2、击针板,2-3、击针,2-4、击针轴,2-5、扭转弹簧,2-6、延期点火管,3、弹体,3-1、上盖,3-1-1、上盖上部内螺纹,3-1-2、上盖泄压孔,3-1-3、上盖中部内螺纹,3-1-4、上盖下部外螺纹,3-1-5、上盖传火孔,3-2、中壳体,3-2-1、中壳体上部外螺纹,3-2-2、中壳体下部外螺纹,3-3、下盖,3-3-1、下盖内螺纹,3-3-2、下盖泄压孔,4、爆炸体,4-1、药管帽,4-1-1、药管帽上部内螺纹,4-1-2、药管帽传火孔,4-1-3、药管帽粘合处,4-2、药管,4-3、闪光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新型37mm手投强光爆震弹,包括保险机构1、拉环1-1、保险销1-2、保险柄1-3、拉环锁定扣1-4、发火机构2、击发座2-1、击发座外螺纹2-1-1、击针板2-2、击针2-3、击针轴2-4、扭转弹簧2-5、延期点火管2-6、弹体3、上盖3-1、上盖上部内螺纹3-1-1、上盖泄压孔3-1-2、上盖中部内螺纹3-1-3、上盖下部外螺纹3-1-4、上盖传火孔3-1-5、中壳体3-2、中壳体上部外螺纹3-2-1、中壳体下部外螺纹3-2-2、下盖3-3、下盖内螺纹3-3-1、下盖泄压孔3-3-2、爆炸体4、药管帽4-1、药管帽上部内螺纹4-1-1、药管帽传火孔4-1-2、药管帽粘合处4-1-3、药管4-2、闪光剂4-3;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机构1包括拉环1-1、保险销1-2、保险柄1-3和拉环锁定扣1-4,所述保险销1-2贯穿击发座2-1和保险柄1-3,所述拉环锁定扣1-4用于锁定拉环1-1,所述发火机构2包括击发座2-1、击针板2-2、击针2-3、击针轴2-4、扭转弹簧2-5和延期点火管2-6,所述击针板2-2上铆有击针2-3,所述击针2-3受保险销1-2的限制呈翻转状态并压缩扭转弹簧2-5,所述击针轴2-4贯穿击发座2-1和扭转弹簧2-5,所述击针轴2-4是击针2-3受力翻转的转动轴,所述延期点火管2-6螺纹联接在击发座2-1内部,所述弹体3包括上盖3-1、中壳体3-2和下盖3-3,所述上盖3-1包括上盖上部内螺纹3-1-1、上盖泄压孔3-1-2、上盖中部内螺纹3-1-3、上盖下部外螺纹3-1-4和上盖传火孔3-1-5,所述发火机构2通过击发座外螺纹2-1-1和上盖上部内螺纹3-1-1与上盖3-1固定联接,所述上盖3-1上端面分布有上盖泄压孔3-1-2,所述中壳体3-2包括中壳体上部外螺纹3-2-1和中壳体下部外螺纹3-2-2,所述上盖3-1通过上盖中部内螺纹3-1-3和中壳体上部外螺纹3-2-1与中壳体3-2固定联接,所述上盖3-1下部中轴线上设置有上盖传火孔3-1-5,所述下盖3-3包括下盖内螺纹3-3-1和下盖泄压孔3-3-2,所述下盖3-3通过下盖内螺纹3-3-1和中壳体下部外螺纹3-2-2与中壳体3-2固定联接,所述下盖3-3下端面分布有下盖泄压孔3-3-2,所述爆炸体4包括药管帽4-1、药管4-2和闪光剂4-3,所述药管帽4-1包括药管帽上部内螺纹4-1-1、药管帽传火孔4-1-2和药管帽粘合处4-1-3,所述药管帽4-1通过药管帽上部内螺纹4-1-1和上盖下部外螺纹3-1-4固定联接在上盖3-1下侧,所述药管帽传火孔4-1-2位于药管帽4-1下部中轴线上,所述药管4-2通过abs胶在药管帽粘合处4-1-3与药管帽4-1胶粘固定,所述药管4-2内装闪光剂4-3。

本实施例中,所述延期点火管2-6的延期时间为3-4s。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3-1、中壳体3-2和下盖3-3使用超硬铝合金材料加工制作,所述中壳体3-2的外径为37mm,所述管帽4-1和药管4-2使用abs合金材料注塑成型。

结合图6和图8,所述上盖泄压孔3-1-2的数量为8个,所述8个上盖泄压孔3-1-2沿上盖3-1的中轴线呈圆周式阵列分布,所述下盖泄压孔3-3-2的数量为7个,所述7个下盖泄压孔3-3-2沿下盖3-3的中轴线呈圆周式阵列分布,所述上盖泄压孔3-1-2和下盖泄压孔3-3-2的孔径均为5mm。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壳体3-2的长度为95mm,中国成人男性握持本实用新型时能露出上盖泄压孔3-1-2和下盖泄压孔3-3-2,使爆炸产生的火药气体通过弹体两侧的泄压孔孔喷出,不直接冲击手部皮肤。

本实施例中,所述药管4-2的厚度为1.5mm,所述上盖传火孔3-1-5和药管帽传火孔4-1-2的孔径均为2mm。

本实施例中,所述闪光剂4-3的装药量为9g,所述闪光剂4-3散装于药管4-2内,所述闪光剂4-3由氯化剂、发光剂、助剂和黏合剂调配而成,所述氧化剂为kclo4,所述发光剂为300目含量99%的高活性铝粉,所述助剂由化学纯的ba(n03)2与kclo4结合,所述黏合剂由化学纯的聚乙烯醇叔丁醛加无水乙醇调制(质量配比9∶1)。

本实施例中,所述闪光剂4-3装配顺序如下:将闪光剂4-3装进药管4-2后,上部用适量硝化棉堵住药管帽传火孔4-1-2,以防止闪光剂4-3在勤务使用时从药管帽传火孔4-1-2泄漏,然后用abs胶将药管4-2和药管帽4-1粘接成一体。

作用原理:

投掷本实用新型后,在扭转弹簧2-5作用下,保险柄1-3脱落、击针板2-2翻转击针2-3刺然延期点火管2-6,延期3-4秒后,延期点火管2-6发火,通过上盖传火孔3-1-5点燃闪光剂4-3,闪光剂4-3产生燃爆,炸碎药管4-2,在弹体3内腔进行爆轰反应,产生的冲击波超压和强闪光通过上盖泄压孔3-1-2和下盖泄压孔3-3-2泄出,在弹体外产生巨大声响和强闪光,对人员造成震慑效果;爆炸后,弹体3保持完整、盛装闪光剂4-3的药管4-2产生的塑料破片被弹体3挡住,消除了杀伤性破片的产生。通过弹体两端泄压孔的科学匹配,使爆炸产生的冲击力相互抵消,弹体残骸窜动速度很低,其动能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