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织物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包括热融丝黏合层的织物结构。
背景技术:
在习知技术中,热融丝为织物结构的一部分,通常将热融丝织于织布结构中,并直接将具有热融丝的织布相互热压黏合,因此,必须特别设计织物结构中热融丝的位置及织物编织方式,才能符合成衣需求使用。由此可见,一旦黏合位置及条件改变,就必须重新设计织物结构,造成诸多不便并影响织物结构的设计弹性。基于上述,如何改善织物结构的制程便利性及设计弹性,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织物结构,以热融丝黏合层取代习知胶层或具有热融丝的织布,因此,能够依据成衣需求,有效地改善织物结构的制程便利性及设计弹性。
一种织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布料;
第二布料;以及
热融丝黏合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布料以及所述第二布料之间,所述热融丝黏合层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第一布料,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二布料,其中所述热融丝黏合层为针织结构。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热融丝黏合层的结构为单丝或复合丝。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热融丝黏合层的材料为热可塑性纤维。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热融丝黏合层的材料包括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u)纤维和聚酯纤维或尼龙纤维。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热融丝黏合层的材料纤维细度为150de以下。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热融丝黏合层配置于离型层上。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其中以第一热融黏合制程结合所述第一布料及配置有离型层的所述热融丝黏合层,所述离型层配置于所述热融丝黏合层未与所述第一布料结合的表面上,移除所述离型层之后,再以第二热融黏合制程结合所述第二布料及所述热融丝黏合层。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布料与第二布料之间具有间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第一实施例的织物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a、图2b、图2c、图2d及图2e为第一实施例的制成热融丝黏合层的复合丝的立体示意图;
图3a、图3b及图3c为第一实施例的织物结构的制造流程剖面示意图;
图4为第二实施例的织物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10’:热融丝黏合层;
10a:第一表面;
10b:第二表面;
12:离型层;
22:第一布料;
24:第二布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织物结构包括第一布料22、第二布料24以及热融丝黏合层10,热融丝黏合层10配置于第一布料22以及第二布料24之间。热融丝黏合层10具有第一表面10a与第二表面10b,第一表面10a位于第一布料22,第二表面10b位于第二布料2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布料22与第二布料24表面完全贴合,第一布料22与第二布料24之间不具有间隙,而热融丝黏着层10的第一表面10a与第二表面10b分别融入第一布料22与第二布料24中。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可藉由控制热融丝黏着层厚度、热压时间及热压压力,以调整织物结构中第一布料22与第二布料24之间的间隙。在下文中,将会说明第一布料22与第二布料24之间具有间隙的实施例。
更详细而言,热融丝黏合层10为经编针织结构或是纬编针织结构,具有良好透气性,且可加强第一布料22以及第二布料24之间的接着性。热融丝黏合层10的材料纤维细度例如是150de以下,材料为热可塑性纤维,例如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u)纤维、聚酯纤维或尼龙纤维,添加弹性纤维可增加织物结构的弹性,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本实用新型的热融丝黏合层10可透过雷射切割成任意形状,以更方便地符合成衣需求使用,更可利用不同热融丝黏合层的组织结构及厚度以调控黏性及透气性。
本实用新型的热融丝黏合层10的结构可为单丝或复合丝,较佳是由复合丝制成,以使黏着于第一布料22与第二布料24的接触面积增加。请参照图2a、图2b、图2c、图2d及图2e,其中绘示了可用以制成热融丝黏合层10的复合丝结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复合丝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组合而成的一种纱线,因此,能够同时具有两种纤维的特性,例如可包括单一熔点复合丝、高低温复合丝、芯鞘型复合丝、特殊复合丝或弹性热融复合丝(利用弹性纤维与热融丝交织,让布料黏合后具有延展性),可运用于不同材质布料的黏合,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至于本实用新型的织物结构的制造流程,请先参照图3a,热融丝黏合层10配置于离型层12上,以使热融丝黏合层10保持平整。本实用新型的离型层12可为一离型纸或一离型膜,针织结构的热融丝黏合层10可以较低黏合的温度(例如:60℃至80℃)或是较短的黏合时间(例如:10秒以下)配置于离型层12上,而使热融丝黏合层10能保持布面平整,具有避免卷边的功效。如图3a所示,以第一热融黏合制程结合第一布料22及配置有离型层12的热融丝黏合层10,离型层12配置于热融丝黏合层10未与第一布料22结合的表面(即,第二表面10b)上,亦即,将热融丝黏合层10未配置离型层12的表面(即,第一表面10a)与第一布料22结合。之后,请参照图3b,将离型层12从热融丝黏合层10移除。接下来,请参照图3c,以第二热融黏合制程结合第二布料24及热融丝黏合层10,第二布料24配置于热融丝黏合层10未与第一布料22结合的表面(即,第二表面10b)上,即可形成本实用新型的织物结构,其中热融丝黏合层10配置于第一布料22以及第二布料24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热融黏合制程及第二热融黏合制程的黏合温度例如是90℃至180℃,压力例如是3kg/cm2至5kg/cm2,时间例如是10秒至30秒。
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布料22与第二布料24之间具有间隙30。当热融丝黏着层10’厚度较厚或是热压压力较小时,热融丝黏着层10’的第一表面10a与第二表面10b分别融入第一布料22与第二布料24,但第一布料22与第二布料24之间具有间隙3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织物结构,以布料层之间的热融丝黏合层取代习知胶层或具有热融丝的织布。热融丝黏合层可透过雷射切割成任意形状,以更方便地符合成衣需求使用并提升设计弹性,进而改善习知技术中需特别设计热融丝位置及织物编织方式的不便利问题,更可利用不同热融丝黏合层的组织结构及厚度以调控黏性及透气性。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热融丝黏合层可配置于离型层上,以使热融丝黏合层在黏合的过程保持平整,避免针织结构容易卷边的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