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P玻璃纤维强化塑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37598发布日期:2020-11-19 19:12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FRP玻璃纤维强化塑料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纤维塑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frp玻璃纤维强化塑料板。



背景技术:

把丝状的玻璃纤维,织成一般的玻璃纤维布,把玻璃纤维布泡浸在聚四氟乙烯的溶融液体中,把它乾燥后的称呼是:玻璃纤维织布。虽然已经有玻璃纤维和聚四氟乙烯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但是结构不够可靠易于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可靠的frp玻璃纤维强化塑料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frp玻璃纤维强化塑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四氟乙烯层,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层内设有若干竖向堆叠的玻璃纤维织布,所述的玻璃纤维织布包括若干经向设置且呈条状波浪形的第一玻璃纤维布和若干纬向设置且呈条状波浪形的第二玻璃纤维布,若干第一玻璃纤维布和若干第二玻璃纤维布经纬编织,每条第一玻璃纤维布和第二玻璃纤维布均与聚四氟乙烯层复合相连。

在上述的frp玻璃纤维强化塑料板中,所述的第一玻璃纤维布和第二玻璃纤维布均由若干的玻璃纤维丝线编织而成。

在上述的frp玻璃纤维强化塑料板中,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层内设有至少20层竖向堆叠的玻璃纤维织布。

在上述的frp玻璃纤维强化塑料板中,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层内设有40层竖向堆叠的玻璃纤维织布。

在上述的frp玻璃纤维强化塑料板中,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层顶面上设有由下至上分布的第一矽铝箔层、第一不锈钢板层、第二矽铝箔层、第二不锈钢板层、第三矽铝箔层、缓冲垫材层、第四矽铝箔层、顶板,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层底面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五矽铝箔层、第三不锈钢板层。

在上述的frp玻璃纤维强化塑料板中,所述的第一不锈钢板层和第二不锈钢板层为sus304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的第三不锈钢板层为sus不锈钢制成。

在上述的frp玻璃纤维强化塑料板中,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层与第一矽铝箔层、第一不锈钢板层、第二矽铝箔层、第二不锈钢板层、第三矽铝箔层、缓冲垫材层、第四矽铝箔层、顶板的厚度之比为2:0.05:1:0.05:1:0.05:2:0.05:3,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层与第五矽铝箔层和第三不锈钢板层的厚度之比为2:0.05:1,顶板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缓冲垫材层为硅橡胶材料制成。

在上述的frp玻璃纤维强化塑料板中,第一玻璃纤维布21以及第二玻璃纤维布22的厚度均小于或等于0.08mm;所述的第一玻璃纤维布21以及第二玻璃纤维布22的宽度均小于或等于0.25mm且大于0.1mm。

在上述的frp玻璃纤维强化塑料板中,所述的第一玻璃纤维布21以及第二玻璃纤维布22的厚度均为0.05mm;第一玻璃纤维布21以及第二玻璃纤维布22的宽度均为0.12mm。

在上述的frp玻璃纤维强化塑料板中,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层的厚度为2mm;所述的第一矽铝箔层的厚度为0.05mm;所述的第一不锈钢板层的厚度为1mm;所述的第二矽铝箔层的厚度为0.05mm;所述的第二不锈钢板层的厚度为1mm;所述的第三矽铝箔层的厚度为0.05mm;所述的缓冲垫材层的厚度为2mm;所述的第四矽铝箔层的厚度为0.05mm;所述的顶板的厚度为3mm;所述的第五矽铝箔层的厚度为0.05mm;所述的第三不锈钢板层的厚度为1mm。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frp玻璃纤维强化塑料板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结构可靠。2、耐腐蚀,使用可靠性好。3、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玻璃纤维布21或第二玻璃纤维布2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玻璃纤维布21或第二玻璃纤维布2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聚四氟乙烯层1、玻璃纤维织布2、第一玻璃纤维布21、第二玻璃纤维布22、第一矽铝箔层11、第一不锈钢板层12、第二矽铝箔层13、第二不锈钢板层14、第三矽铝箔层15、缓冲垫材层16、第四矽铝箔层17、顶板18、第五矽铝箔层19、第三不锈钢板层19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frp玻璃纤维强化塑料板,包括聚四氟乙烯层1,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层1内设有若干竖向堆叠的玻璃纤维织布2,所述的玻璃纤维织布2包括若干经向设置且呈条状波浪形的第一玻璃纤维布21和若干纬向设置且呈条状波浪形的第二玻璃纤维布22,若干第一玻璃纤维布21和若干第二玻璃纤维布22经纬编织,每条第一玻璃纤维布21和第二玻璃纤维布22均与聚四氟乙烯层1复合相连。

更具体的说,第一玻璃纤维布21由若干的玻璃纤维丝线2a编织而成,其外围设有椭圆形的聚四氟乙烯圈2b,聚四氟乙烯圈2b与玻璃纤维丝线2a复合相连,为现有材料。第一玻璃纤维布21的玻璃纤维丝线通过现有的编织方法编织而成,例如,经纬编织、交错编织等。第一玻璃纤维布21为现有材料。

作为优选地,第一玻璃纤维布21以及第二玻璃纤维布22的厚度均小于或等于0.05mm。

所述的第一玻璃纤维布21以及第二玻璃纤维布22的宽度均小于或等于0.25mm且大于0.1mm。

作为优选地,第一玻璃纤维布21以及第二玻璃纤维布22的厚度均为0.04mm;第一玻璃纤维布21以及第二玻璃纤维布22的宽度均为0.12mm。

作为优选地,如图3所示,第一玻璃纤维布21由若干的玻璃纤维丝线呈螺旋状缠绕编织而成从而形成条形状,其外围设有椭圆形的聚四氟乙烯圈2b,聚四氟乙烯圈2b与玻璃纤维丝线2a复合相连。

作为优选地,如图4所示,第一玻璃纤维布21由若干的玻璃纤维丝线经纬编织而成,其外围设有椭圆形的聚四氟乙烯圈2b,聚四氟乙烯圈2b与玻璃纤维丝线2a复合相连。

本实施例中,聚四氟乙烯层1内设有至少20层竖向堆叠的玻璃纤维织布2。

作为优选地,聚四氟乙烯层1内设有40层竖向堆叠的玻璃纤维织布2。

聚四氟乙烯层1顶面上设有由下至上分布的第一矽铝箔层11、第一不锈钢板层12、第二矽铝箔层13、第二不锈钢板层14、第三矽铝箔层15、缓冲垫材层16、第四矽铝箔层17、顶板18,顶板也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层1底面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五矽铝箔层19、第三不锈钢板层191。

作为优选地,第三不锈钢板层191、第五矽铝箔层19、聚四氟乙烯层1、第一矽铝箔层11、第一不锈钢板层12、第二矽铝箔层13、第二不锈钢板层14、第三矽铝箔层15、缓冲垫材层16、第四矽铝箔层17、顶板18,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层1底面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五矽铝箔层19和第三不锈钢板层191互相之间通过粘接相连。

作为优选地,第三不锈钢板层191、第五矽铝箔层19、聚四氟乙烯层1、第一矽铝箔层11、第一不锈钢板层12、第二矽铝箔层13、第二不锈钢板层14、第三矽铝箔层15、缓冲垫材层16、第四矽铝箔层17、顶板18,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层1底面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五矽铝箔层19和第三不锈钢板层191互相之间通过热熔相连。

第一不锈钢板层12和第二不锈钢板层14为sus304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的第三不锈钢板层191为sus不锈钢制成;聚四氟乙烯层1与第一矽铝箔层11、第一不锈钢板层12、第二矽铝箔层13、第二不锈钢板层14、第三矽铝箔层15、缓冲垫材层16、第四矽铝箔层17、顶板18的厚度之比为2:0.05:1:0.05:1:0.05:2:0.05:3,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层1与第五矽铝箔层19和第三不锈钢板层191的厚度之比为2:0.05:1。缓冲垫材层16为硅橡胶材料制成;聚四氟乙烯层1的厚度为2mm;所述的第一矽铝箔层11的厚度为0.05mm;所述的第一不锈钢板层12的厚度为1mm;所述的第二矽铝箔层13的厚度为0.05mm;所述的第二不锈钢板层14的厚度为1mm;所述的第三矽铝箔层15的厚度为0.05mm;所述的缓冲垫材层16的厚度为2mm;所述的第四矽铝箔层17的厚度为0.05mm;所述的顶板18的厚度为3mm;所述的第五矽铝箔层19的厚度为0.05mm;所述的第三不锈钢板层191的厚度为1mm。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聚四氟乙烯层1、玻璃纤维织布2、第一玻璃纤维布21、第二玻璃纤维布22、第一矽铝箔层11、第一不锈钢板层12、第二矽铝箔层13、第二不锈钢板层14、第三矽铝箔层15、缓冲垫材层16、第四矽铝箔层17、顶板18、第五矽铝箔层19、第三不锈钢板层19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