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7420发布日期:2020-09-29 09:33阅读:67来源:国知局
防水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特别是防水复合板。



背景技术:

家具是指人类维持正常生活、从事生产实践和开展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器具设施大类。家具也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发展创新,到如今门类繁多,用料各异,品种齐全,用途不一。是建立工作生活空间的重要基础。家具是由材料、结构、外观形式和功能四种因素组成,其中功能是先导,是推动家具发展的动力;结构是主干,是实现功能的基础。这四种因素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由于家具是为了满足人们一定的物质需求和使用目的而设计与制作的,因此家具还具有材料和外观形式方面的因素。现在的家具制作中,常用到复合板,木材复合板是以刨花或纤维材料为板芯,两面胶贴单板的一种人造板。通常所说的复合板主要指用定向刨花板作板芯,单板作表层的结构用人造板。木材复合板是将两张薄表板胶合到较厚的芯层上制成的层压结构板。表板间隔开,既保证了较大的刚度,又不需要多增加材料的用量。复合板的芯层可采用小木块拼板、碎料板、单板蜂窝结构或其他轻质木材。

现有的复合板-家具材料具有以下缺点:

1、板材的表面不够美观,在板材组合后,表面摸上去会有不平整的感觉;

2、常用密度纤维板做材料,防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防水复合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防水复合板,包括复合板主体,所述复合板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涂层,所述涂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砂光层,所述砂光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复合板,所述第一复合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粘合层,所述第一粘合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复合板,所述第二复合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粘合层,所述第二粘合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板,所述主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缘,所述复合板主体的顶部开设有工艺缝。

可选的,所述涂层为防水涂层,所述涂层具体为乙烯醇缩丁醛与硅油共混改性涂层。

可选的,所述砂光层的厚度小于第一复合板的厚度,所述砂光层的厚度小于主板的厚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复合板的材质为高密度纤维板,所述第一复合板与第二复合板的厚度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二复合板通过第一粘合层与第一复合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复合板通过第二粘合层与主板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主板的厚度大于第一复合板的厚度,所述主板的材质为中密度纤维板。

可选的,所述凸缘的厚度与主板的厚度相同,所述凸缘固定连接在主板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工艺缝开设在第一复合板的顶部,所述工艺缝的宽度为两毫米。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该防水复合板-家具材料,通过在第一复合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粘合层,第一粘合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复合板,第一复合板和第二复合板均为高密度纤维板,本身较为平整,通过在复合板主体的顶部开设有工艺缝,工艺缝改变了复合板主体的结构,使部分紧绷纤维得到舒展,从而使表面更加平整,摸上去更加平整光滑,并且增加了复合板主体的美观性,通过复合板主体、第一复合板、第一粘合层、第二复合板和工艺缝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复合板的表面更加平整,手感更加舒适,解决了现有的复合板不美观表面不平整的情况。

2、该防水复合板-家具材料,通过在复合板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涂层,涂层为乙烯醇缩丁醛与硅油共混改性涂层,防水效果优异,并且能够与复合板主体紧密结合,覆盖在复合板主体的上下表面,通过在第一复合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粘合层,第一粘合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复合板,第一复合板和第二复合板均为高密度纤维板,密度较高,吸水性低,通过复合板主体、涂层、第一复合板、第一粘合层和第二复合板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复合板具有优秀的防水性能,解决了现有的复合板防水性差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复合板主体,2-涂层,3-砂光层,4-第一复合板,5-第一粘合层,6-第二复合板,7-第二粘合层,8-主板,9-凸缘,10-工艺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3所示,防水复合板,它包括复合板主体1,复合板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涂层2,涂层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砂光层3,砂光层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复合板4,第一复合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粘合层5,第一粘合层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复合板6,第二复合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粘合层7,第二粘合层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板8,主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缘9,复合板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工艺缝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涂层2为防水涂层,涂层2具体为乙烯醇缩丁醛与硅油共混改性涂层,防水性能好,并且能够与复合板主体1紧密贴合,覆盖在复合板主体1的上下表面,砂光层3的厚度小于第一复合板4的厚度,砂光层3的厚度小于主板8的厚度,第一复合板4的材质为高密度纤维板,第一复合板4与第二复合板6的厚度相同,高密度纤维板吸水性差,防水性能较好,第二复合板6通过第一粘合层5与第一复合板4固定连接,第二复合板6通过第二粘合层7与主板8固定连接,第一复合板4、第二复合板6和主板8经粘合后再挤压,形成了复合板,主板8的厚度大于第一复合板4的厚度,主板8的材质为中密度纤维板,凸缘9的厚度与主板8的厚度相同,凸缘9固定连接在主板8的两侧,凸缘9处可进行各种加工,便于与其他结构连接,工艺缝10开设在第一复合板4的顶部,工艺缝10的宽度为两毫米,工艺缝10改变了复合板主体1的结构,使部分紧绷纤维得到舒展,从而使表面更加平整,摸上去更加平整光滑,并且增加了复合板主体1的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第一复合板4通过第一粘合层5与第二复合板6固定连接,第二复合板6通过第二粘合层7与主板8固定连接,涂层2覆盖再复合板主体1的上下表面,提高复合板主体1的防水性能,在凸缘9处进行加工,便于与其他结构连接,工艺缝10使复合板主体1看上去更加美观,并且使其表面更加平整。

综上所述,该防水复合板,使用时,通过在第一复合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粘合层5,第一粘合层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复合板6,第一复合板4和第二复合板6均为高密度纤维板,本身较为平整,通过在复合板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工艺缝10,工艺缝10改变了复合板主体1的结构,使部分紧绷纤维得到舒展,从而使表面更加平整,摸上去更加平整光滑,并且增加了复合板主体1的美观性,通过复合板主体1、第一复合板4、第一粘合层5、第二复合板6和工艺缝10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复合板的表面更加平整,手感更加舒适,解决了现有的复合板不美观表面不平整的情况;通过在复合板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涂层2,涂层2为乙烯醇缩丁醛与硅油共混改性涂层,防水效果优异,并且能够与复合板主体1紧密结合,覆盖在复合板主体1的上下表面,通过在第一复合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粘合层5,第一粘合层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复合板6,第一复合板4和第二复合板6均为高密度纤维板,密度较高,吸水性低,通过复合板主体1、涂层2、第一复合板4、第一粘合层5和第二复合板6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复合板具有优秀的防水性能,解决了现有的复合板防水性差的情况。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