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线屏蔽结构体和包含热射线屏蔽结构体的夹层玻璃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07538发布日期:2020-10-13 09:46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热射线屏蔽结构体和包含热射线屏蔽结构体的夹层玻璃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用于降低由于太阳光的热辐射而产生的车辆、建筑物的室内温度上升的具有热射线屏蔽功能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和包含热射线屏蔽结构体的夹层玻璃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节能、地球环境问题的观点考虑,要求减轻空调设备的负荷。例如,在住宅、汽车领域中,在采取如下应对措施:通过将能够屏蔽来自太阳光的热射线的热射线屏蔽性片(膜)等附加到窗玻璃上、或者在两张玻璃之间承载具有热射线屏蔽功能的中间层等来抑制室内、车内的温度上升。作为对窗构件赋予热射线屏蔽功能的方法,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对在玻璃与玻璃之间承载的中间层赋予热射线屏蔽功能的方案,并且例示了使用含有吸收性的热射线吸收材料的热塑性树脂作为中间层。然而,由于热射线吸收材料还吸收可见光区域的光,因此当为了提高热射线隔热性能而增加热射线吸收材料的含量时,存在可见光透射率受损的问题,仅利用热射线吸收材料难以显著地提高热射线屏蔽性能。在专利文献2中,例示了在具有剥离性的支撑基材上制作吸收性的热射线屏蔽层,在专利文献3中,例示了如下方法:制作在树脂中包含平板状银颗粒的反射性的屏蔽层,与胶粘性树脂层贴合,然后将具有剥离性的基材剥离,并转印热射线屏蔽层。由于不使用支撑基材,因此透明性优异,但是不具有来自热射线吸收层和/或热射线反射层的多层结构,在单独使用热射线吸收层或者单独使用热射线反射层的情况下存在热射线屏蔽功能不足的问题。专利文献4公开了依次具有内侧玻璃板、第一树脂层、红外反射膜、第二树脂层和外侧玻璃板的窗用夹层玻璃。膜是在成型后单独实现薄膜状的结构的膜,具有自支撑性。通过膜自身具有热射线屏蔽功能,在夹层玻璃制造工序中容易处理,但是如果为了具有自支撑性而不使用基底层、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材料,则无法作为膜处理。热射线屏蔽层的材质受到限制。该窗用夹层玻璃承载有由包含吸收材料的有机物形成的反射层,但是由于材质的限制,折射率差小,如果不增加层叠数,则不能得到充分的热射线屏蔽性能。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将在塑料基材上形成有包含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的热射线反射层的热射线屏蔽膜承载在两层胶粘性树脂层之间而得到的中间层、以及将中间层夹在两张玻璃之间而得到的热射线屏蔽夹层玻璃。这些方法由于能够在树脂膜基材上制作使用了各种材质的层结构,因此能够期望隔热性能的提高,并且由于能够以卷筒的状态连续地形成屏蔽层,因此在成本方面优异,但是存在以下缺点:原本对于热射线屏蔽性能而言不需要的树脂膜作为支撑基材包含在结构中,由此透明性变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5153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219543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5599639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4848872公报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2011/074425号技术实现要素: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在不损害透明性的情况下提高热射线屏蔽性能,优选在结构中仅形成热射线屏蔽性能所需要的层,但是具有热射线屏蔽性能的层难以单独从成型后的基材分离。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对因耐溶剂性、释气的产生等而无法通过湿式涂布、干式涂布而形成热射线屏蔽层的材质赋予优异的热射线屏蔽性能,不得不使用在结构中包含对于热射线屏蔽功能而言不需要的支撑基材、基底层的膜。但是,由于使用膜而使得透明性受损或者构成材料受到限制,因此要求能够简易地仅附加形成具有优异的热射线屏蔽性能的层的方法。因此,本发明涉及对窗材料赋予热射线屏蔽性,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损害透明性、可见光透射率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提供优异的热射线屏蔽功能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和夹层玻璃、以及能够大幅改善制造成本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和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涉及下述(1)~(7)。(1)一种热射线屏蔽结构体,其为在第一树脂层与第二树脂层之间包含热射线屏蔽层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其中,所述热射线屏蔽层为热射线反射层、热射线吸收层、或者包含所述热射线反射层和所述热射线吸收层的层,所述热射线反射层为具有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的重复多层结构的第一热射线反射层、或者含有au、ag、cu和al中的至少任意一种的第二热射线反射层,所述热射线吸收层含有无机氧化物和色素中的至少一者以及粘结剂树脂。(2)一种热射线屏蔽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具有以下工序:工序(a):在具有剥离性的基材上层叠热射线反射层,所述热射线反射层为具有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的重复多层结构的第一热射线反射层、或者含有au、ag、cu和al中的至少任意一种的第二热射线反射层;或者在所述具有剥离性的基材上层叠热射线吸收层,所述热射线吸收层含有无机氧化物和色素中的至少一者以及粘结剂树脂;或者在所述具有剥离性的基材上层叠所述热射线反射层和所述热射线吸收层中的任意一者,然后在所述热射线反射层和所述热射线吸收层中的任意一者上层叠所述热射线反射层和所述热射线吸收层中的任意另一者,由此得到第一层叠体;工序(b):将在工序(a)中得到的所述第一层叠体的所述热射线反射层或所述热射线吸收层与第一树脂层贴合,然后将所述具有剥离性的基材剥离,由此将所述热射线反射层或所述热射线吸收层配置在所述第一树脂层上而得到第二层叠体;和工序(c):将在工序(b)中得到的所述第二层叠体的所述热射线反射层或所述热射线吸收层与第二树脂层贴合,从而将所述热射线反射层或所述热射线吸收层配置在所述第二树脂层上而得到热射线屏蔽结构体。(3)如(2)所述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具有剥离性的基材的剥离力为1000mn/25mm以上且5000mn/25mm以下,所述剥离力为宽度为25mm的粘合带与所述具有剥离性的基材在速度为300mm/分钟的180°剥离试验中的剥离力。(4)一种夹层玻璃,其为在构成中包含热射线屏蔽结构体的夹层玻璃,其中,所述夹层玻璃依次具有第一玻璃板、(1)所述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和第二玻璃板。(5)一种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具有(2)中所述的工序(a)、工序(b)和工序(c),并且还具有以下工序:(d)工序:在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之间配置在(2)中所述的工序(c)中得到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6)如(5)所述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具有剥离性的基材的剥离力为1000mn/25mm以上且5000mn/25mm以下,所述剥离力为宽度为25mm的粘合带与所述具有剥离性的基材在速度为300mm/分钟的180°剥离试验中的剥离力。(7)一种窗,其中,所述窗包含(4)所述的夹层玻璃。发明效果本发明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在可见光透射性、总太阳辐射透射率和雾度方面的综合性能优异。另外,如果使用本发明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则为了赋予热射线屏蔽性能所需要的材料的选择自由度高,能够在不大幅增加工艺的工序的情况下低成本且容易地制造具有优异的热射线屏蔽功能的结构体。此外,构成本发明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的窗材料由于不使用塑料支撑基材,因此热射线屏蔽性和透明性优异。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具有剥离性的基材上的具有热射线屏蔽功能的层的一例的示意图。图2为示出在构成中包含实施例1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a的夹层玻璃的示意图。图3为示出在构成中包含实施例2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b的夹层玻璃的示意图。图4为示出在构成中包含比较例1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c的夹层玻璃的示意图。图5为示出在构成中包含比较例2的结构体d的夹层玻璃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在第一树脂层与第二树脂层之间包含热射线屏蔽层。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热射线屏蔽层作为具有热射线屏蔽功能的层设置在具有剥离性的基材1上(热射线屏蔽层2)。利用在具有剥离性的基材1上具有热射线屏蔽层2的第一层叠体(图1),连续地制作成卷筒状并粘贴在窗材料上,并将具有剥离性的基材1剥离,由此能够容易地转印热射线屏蔽层2。由此,能够提高夹层玻璃、窗的生产率。热射线屏蔽层可以由作为反射热射线的层的热射线反射层和作为吸收热射线的层的热射线吸收层中的任一者或者两者的层构成,可以层叠多层这些层而具有反射和吸收这两种功能。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在热射线屏蔽层的上部设置具有胶粘性的树脂层。热射线屏蔽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从确保透明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大于0μm且小于等于50μm。由于层厚薄,因此自支撑性差,难以仅将热射线屏蔽层分离而单独作为膜进行处理。作为具有剥离性的基材,不限于纸、塑料等。另外,关于剥离性,只要能够剥离形成在基材上的具有热射线屏蔽功能的层即可,不限制脱模剂的有无。关于具有剥离性的基材的剥离性的标准,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的粘合带(产品名:31b,宽度为25mm)与具有剥离性的基材在速度为300mm/分钟的180°剥离试验中的剥离力优选在1000mn/25mm以上且5000mn/25mm以下的范围内。使用剥离力低于1000mn/25mm的基材时,在利用湿式涂布制作具有热射线屏蔽功能的层时,不能充分确保涂布液对基材的润湿,难以制作具有热射线屏蔽功能的层。另外,使用剥离力高于5000mn/25mm的基材时,具有剥离性的基材与具有热射线屏蔽功能的层的粘附力变强,难以剥离。本实施方式的热射线反射层是指反射780nm~2500nm的波长的光并且不使热能透过的层。但是,“反射”并非是指完全不使光透过。热射线反射层只要是反射15%以上的780nm~2500nm的波长的入射光的层即可,优选该反射率高一些。优选的反射率为20%以上,更优选为2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8%以上。作为反射780nm~2500nm的波长的光的层,可以使用具有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的重复多层结构的热射线反射层(在本说明书中也称为第一热射线反射层)或者含有au、ag、cu和al中的至少任意一种的热射线反射层(在本说明书中也称为第二热射线反射层)。第一热射线反射层的重复多层结构详细而言是指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交替地层叠而由两个以上的层构成热射线反射层的结构。层的数量可以是偶数,也可以是奇数,高折射率层或低折射率层可以是热射线反射层的最下层和最上层这两层。第一热射线反射层使用基于电介质的层叠的光学干涉原理,具有利用层的折射率和厚度能够容易地控制反射波长、反射率的优点。在电介质的层叠中,由于能够广泛地选择构成材料,因此具有容易调节折射率的优点。在此,关于高折射率层,例如可以列举具有1.6以上且2.4以下、优选1.7以上且2.2以下、进一步优选1.8以上且2.0以下的折射率的层。另外,低折射率层是具有比前述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低的折射率的层,例如可以列举具有大于0且小于等于1.5、优选大于0且小于等于1.4的折射率的层。上述折射率的值均为波长550nm下的值。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差越大,则最大反射率越提高,因此能够减少为了实现热射线屏蔽性能所需要的层叠数量。在此,高折射率层、低折射率层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从tio2、nb2o5、wo3、mwo3(钨复合氧化物)、ta2o5、sio2、al2o3、zro2、mgf2等金属氧化物中选择具有适当的折射率的材料,单独形成层或者与作为粘结剂的树脂混合并形成层。另外,也可以不使用金属氧化物而单独使用高折射率、低折射率的有机物质。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含有分散剂、近红外线吸收色素、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等各种添加剂。相对于热射线反射层的总量,该热射线反射层中的上述金属氧化物等微粒的含有率优选为40重量%~90重量%。作为粘结剂的树脂只要是能够分散并保持上述金属氧化物等微粒的树脂就没有特别限制。通常,可以列举:热塑性树脂、和/或利用热或光进行固化的固化性树脂(也称为热或光固化性树脂)(具体而言热固性树脂或光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等。相对于各热射线反射层的总量,热射线反射层中的粘结剂树脂的含有率优选为10重量%~60重量%。第二热射线反射层以通过金属导体的自由电子的电磁波屏蔽效果而产生的反射作为原理。由金属单层形成,通过蒸镀、溅射等干式涂布而制作。由于利用金属单层能够得到高反射率,因此涂布次数少,能够减少对制造工艺的负荷。在本实施方式中,热射线吸收层是指吸收780nm~2500nm的波长的光并且不使热能透过的层。但是,“吸收”并非是指完全不使光透过。在将热射线吸收层和热射线反射层组合的情况下,优选能够选择性地吸收780nm~2500nm的波长的光以使得能够屏蔽利用热射线反射层不能屏蔽的红外区域的光。热射线吸收层含有无机氧化物和色素中的至少一者以及粘结剂树脂。换言之,热射线吸收层将吸收780nm~2500nm的波长的光的材料(热射线吸收材料)作为必要成分,由与作为粘结剂的树脂的混合物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780nm~2500nm的波长的光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作为该材料,可以列举选自ito(掺锡氧化铟)、ato(掺锑氧化锡)、azo(掺铝氧化锌)、氧化锌、钨复合氧化物、掺锑氧化锌、六硼化镧等无机氧化物以及色素中的至少一种。该色素可以是无机染料和颜料、有机染料和颜料中的任意一种,没有特别限制。另外,作为无机颜料,例如可以使用:钴类色素、铁类色素、铬类色素、钛类色素、钒类色素、锆类色素、钼类色素、钌类色素等。作为有机颜料、有机染料,例如可以使用:二亚铵类色素、蒽醌类色素、胺类色素、花青类色素、部花青类色素、克酮酸类色素、方酸内盐类色素、甘菊环类色素、多次甲基类色素、萘醌类色素、吡喃类色素、酞菁类色素、萘酞菁类色素、萘内酰胺类色素、偶氮类色素、缩合偶氮类色素、靛蓝类色素、紫环酮类色素等。为了在不损害可见光透射率的情况下提高热射线屏蔽性能,优选在波长500nm~600nm的范围内不具有极大吸收的色素。相对于热射线吸收层的总量,该热射线吸收层中的无机氧化物、色素的含有率优选为5重量%~75重量%。作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粘结剂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丙烯酸类树脂、环氧树脂、聚烯烃、聚氨酯、聚酯等热塑性树脂;或者丙烯酸酯类树脂、环氧树脂等紫外线固化树脂;或者聚氨酯、环氧树脂、聚烯烃等热固化性树脂。从生产率的观点考虑,优选热塑性树脂或紫外线固化树脂。吸收热射线的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过厚时会损害生产率,因此优选为50μm以下。相对于热射线吸收层的总量,热射线吸收层中的粘结剂树脂的含有率优选为25重量%~95重量%。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优选能够用作窗构件的透明性高的树脂、例如pvb(聚乙烯醇缩丁醛)、聚碳酸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类树脂;三乙酰基纤维素、环烯烃、像窗用中间层一样的聚乙烯醇缩乙醛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只要是透明性高的树脂,就不限于此。或者也可以是它们的层叠体。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更优选由上述中的pvb(聚乙烯醇缩丁醛)、聚碳酸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类树脂构成。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可以具有胶粘性。另外,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可以含有添加剂。作为上述添加剂,例如可以列举热射线屏蔽用微粒和隔音用微粒、增塑剂等。作为上述热射线屏蔽用微粒和隔音用微粒,例如可以列举无机微粒、金属微粒。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中的微粒的添加量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树脂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1重量份~10重量份。作为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热射线屏蔽层与第一树脂层或第二树脂层之间的具有胶粘性的树脂层,可以列举由热塑性树脂、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等构成的层。具体而言,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以列举:聚乙烯醇缩乙醛、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氨酯、聚烯烃、聚环烯烃等。作为紫外线固化树脂,可以列举紫外线固化型丙烯酸酯类、紫外线固化型环氧树脂类。作为热固化性树脂,可以列举丙烯酸类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等,但不限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中,在第一树脂层与第二树脂层之间仅配置有热射线屏蔽层和任选的具有胶粘性的树脂层时,所使用的材料少,从制造上或透明度的观点考虑是优选的。即,通过不包含用于支撑热射线屏蔽层的支撑基材,能够提高制造效率,还能够提高透明度。在本实施方式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中,在第一树脂层与第二树脂层之间仅配置有热射线屏蔽层时,所使用的材料少,从制造上或透明度的观点考虑是更优选的。另外,从上述观点考虑,在本实施方式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中不含有支撑基材(例如pet等)的构成也是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依次具有第一玻璃板、上述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和第二玻璃板。本实施方式的窗包含上述的夹层玻璃。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形态没有特别限制。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可以是不具有曲率的玻璃,也可以是曲面玻璃。另外,两张玻璃板的厚度可以不同,也可以被着色。特别是,在以隔热性为目的用于汽车的挡风玻璃等的情况下,可以以夹层玻璃的可见光透射率不低于jisr3211中规定的70%的程度在玻璃板中混入金属等着色成分,通常通过在玻璃板中使用绿色玻璃,能够有效地提高隔热性。关于绿色玻璃的色浓度,优选通过调节添加的金属成分的量或调节厚度来调节至符合目标的浓度。本实施方式的绿色玻璃的可见光透射率优选为70%以上,更优选为7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上。此外,为了得到外观上优选的色调,在夹层玻璃的l*a*b*表色系中,b*的值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8以下。b*值大于10时,色调变得感到不舒服,是不优选的。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的可见光透射率优选为70%以上,更优选为7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上。此外,为了得到外观上优选的色调,在夹层玻璃的l*a*b*表色系中,b*的值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8以下。b*值大于10时,色调变得感到不舒服,是不优选的。本实施方式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的工序(a)、工序(b)和工序(c)。工序(a):在具有剥离性的基材上层叠热射线反射层,所述热射线反射层为第一热射线反射层或第二热射线反射层;或者在具有剥离性的基材上层叠热射线吸收层;或者在上述具有剥离性的基材上层叠热射线反射层和热射线吸收层中的任意一者,然后在热射线反射层和热射线吸收层中的任意一者上层叠热射线反射层和热射线吸收层中的任意另一者,由此得到第一层叠体;工序(b):将在工序(a)中得到的第一层叠体的热射线反射层或热射线吸收层与第一树脂层贴合,然后将具有剥离性的基材剥离,由此将热射线反射层或热射线吸收层配置在第一树脂层上而得到第二层叠体;和工序(c):将在工序(b)中得到的第二层叠体的热射线反射层或热射线吸收层与第二树脂层贴合,从而将热射线反射层或热射线吸收层配置在第二树脂层上而得到热射线屏蔽结构体。需要说明的是,在具有剥离性的基材上层叠热射线反射层和热射线吸收层这两者的情况下,其层叠顺序没有限制。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具有上述的工序(a)、工序(b)和工序(c),并且还具有以下工序:工序(d):在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之间配置在工序(c)中得到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关于在工序(a)中使用的热射线反射层和热射线吸收层的形成方法,可以列举:蒸镀、溅射等干式涂布法;将溶解或分散在溶剂中而制成的涂布液涂布后进行干燥而形成层的以旋涂、辊涂为代表的湿式涂布法;或者将无溶剂的材料熔融并从模头中挤出而制成薄层的挤出成型法等,但是不限于这些方法。从生产率的观点考虑,优选以卷筒状态连续地进行涂布。关于工序(b)中的贴合方法,可以使用热压接或者涂布粘合剂而形成粘合层后进行贴合的压敏胶粘法;在涂布形成液态胶粘材料层后利用紫外线固化或加热固化进行胶粘;不使用胶粘剂的等离子体接合法等。虽然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从生产率的观点考虑,优选热压接、等离子体接合方式。另外,将热射线反射层和/或热射线吸收层与第一树脂层或第二树脂层贴合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优选通常的辊层压方式。如果第一树脂层为板状,则能够以单片方式进行,如果为卷筒状,则能够以辊对辊的连续方式进行。从生产率的观点考虑,优选连续方式。在第一树脂层包含热塑性树脂并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通过在比其玻璃化转变温度高50℃以上、优选高70℃以上的温度下对第一树脂层侧进行加热压接,能够得到与热射线反射层和/或热射线吸收层的良好的粘附。在第一树脂层为具有大于10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热塑性树脂或玻璃的情况下,在加热压接时需要高温,因此优选在热射线反射层和/或热射线吸收层的表面上设置具有胶粘性的树脂层。通过调节具有胶粘性的树脂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对热射线反射层和/或热射线吸收层的表面进行加热,能够调节加热压接条件。在经由胶粘层进行贴合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上述的具有胶粘性的树脂层。关于具有胶粘性的树脂层,可以使用通过加热而熔融并表现出胶粘性的热熔型胶粘剂;涂布液状物并与被粘物贴合,然后通过紫外线或热使其固化而表现出胶粘性的液态胶粘剂中的任意一种。另外,也可以通过在胶粘层中含有上述热射线吸收材料而制成具有热射线吸收功能的胶粘层。具有胶粘性的层的厚度只要是能够得到与被粘物的充分的胶粘力的厚度就没有特别限制。过薄时胶粘力不足,过厚时会损害生产率,因此优选为0.001mm~0.05mm。工序(c)中的贴合可以采用与在工序(b)中所说明的贴合方法相同的方法。关于工序(d)中的贴合工序,可以使用热压接或涂布粘合剂而形成粘合层后进行贴合的压敏胶粘法,也可以在涂布形成液态胶粘材料层后利用紫外线固化或加热固化进行胶粘并进行转印。也可以使用不使用胶粘剂的等离子体接合法等。从生产率的观点考虑,优选不需要粘合层或胶粘层的热压接、等离子体接合方式。本实施方式中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的可见光透射性通过使用分光光度计(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商品名“uv-3100”)并根据jisr3106测定波长380nm~780nm范围内的可见光透射率来进行评价。本实施方式中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的总太阳辐射透射率(tts;totalsolartransmittance)利用在iso13837中定义的测定方法和计算公式来计算。本实施方式中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的雾度使用雾度计(东京电色有限公司制造,商品名“tc-hiiidpk”)并根据jisk6714进行测定。[实施例]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更具体地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参照附图对各方式进行说明。图1为示出具有剥离性的基材上的具有热射线屏蔽功能的层的一例的示意图。图2为示出在构成中包含实施例1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a的夹层玻璃的示意图。图3为示出在构成中包含实施例2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b的夹层玻璃的示意图。图4为示出在构成中包含比较例1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c的夹层玻璃的示意图。图5为示出在构成中包含比较例2的结构体d的夹层玻璃的示意图。制造例1(热射线反射层用高折射率树脂涂布液的制作)将1.4质量份的平均一次粒径为35nm的氧化钛微粒(商品名“tto-51a”,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制造)、0.4质量份的kayaraddpha(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制造)、0.05质量份的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烷-1-酮(巴斯夫日本株式会社制造“irgacure907”)和0.3质量份的分散剂(商品名“disperbyk-2001”,毕克化学日本株式会社制造)加入到7质量份的甲苯中,从而制作了高折射率树脂涂布液。(热射线反射层用低折射率树脂涂布液的制作)使3质量份的中空二氧化硅微粒(商品名“スルーリア”,平均一次粒径为50nm,固体成分浓度为20重量%,日挥触媒化成株式会社制造,分散介质:甲基异丁基甲酮)分散在将0.4质量份的kayaraddpha和0.05质量份的irgacure907溶解在4质量份的甲乙酮(mek)中而得到的溶液中,从而制备了低折射率树脂涂布液。(热射线吸收层用树脂涂布液的制作)使30质量份的掺锡氧化铟微粒(商品名“ito-r”,ciknanotech株式会社制造)和1.5质量份的2,3-萘酞菁铜(ii)(西格玛-奥德里奇日本股份公司制造)分散在将63.5质量份的kayaradpet30(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制造)和5质量份的irgacure184溶解在200质量份的mek中而得到的溶液中,从而制备了热射线吸收层用树脂涂布液。制造例2(层叠体a的制作)使用厚度为75μm的聚酯制剥离性膜(商品名“sp2020”,东洋cloth株式会社制造)作为具有剥离性的基材1,并利用微型凹版涂布机(商品名“primecoater”,康井精机公司制造)以使干燥后层厚为120nm的方式将高折射率树脂涂布液涂布在基材上。在60℃下干燥1分钟,然后进行紫外线照射,由此在基材上制作了高折射率树脂层。接着,以使干燥后层厚为150nm的方式将低折射率树脂涂布液涂布在高折射树脂层上。在60℃下干燥1分钟,然后进行紫外线照射,由此在基材上依次层叠了高折射树脂层和低折射树脂层。之后同样地依次层叠高折射率树脂层、低折射率树脂层、高折射率树脂层、低折射率树脂层,制作了由共计6层构成的热射线反射层。接着,以干燥后层厚为2μm的方式将热射线吸收层用树脂涂布液涂布在热射线反射层上,从而制作了热射线吸收层。由此制作了在具有剥离性的基材1上具有热射线屏蔽层a的层叠体a,所述热射线屏蔽层a具有由6层构成的热射线反射层3以及热射线吸收层4。将层厚为2.81μm的热射线屏蔽层a从具有剥离性的基材1剥离,结果自支撑性差、脆且容易撕裂,因此不能单独对热射线屏蔽层a进行处理。制造例3(层叠体b的制作)在制造例2中,在具有剥离性的基材1上形成热射线反射层3,然后,接着不制作热射线吸收层4,除此以外,与制造例2同样地制作了具有热射线屏蔽层b的层叠体b。将层厚为0.81μm的热射线屏蔽层b从具有剥离性的基材1剥离,结果自支撑性差、脆且容易撕裂,因此不能单独对热射线屏蔽层b进行处理。制造例4(层叠体c的制作)在制造例2中,使用作为不具有剥离性的基材的厚度为75μm的聚酯膜(cosmoshinea4300东洋纺株式会社制造)(塑料支撑基材9)代替作为具有剥离性的基材1的厚度为75μm的聚酯制剥离性膜(商品名“sp2020”东洋cloth株式会社制造)制作了层叠体c。层厚为2.81μm的热射线屏蔽层a固定在聚酯膜上且不能剥离。但是,能够作为在聚酯膜基材上具有热射线屏蔽层a且具有自支撑性的膜来处理。制造例5(第一片状胶粘树脂5的制作)利用三辊混合机将360g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商品名“s-lec”,积水化学公司制造)和130g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在约70℃下进行15分钟捏合混合,由此得到了第一片状胶粘树脂原料。接着,使用挤出成型机在成型温度为200℃下进行挤出成型,由此制作了厚度为约0.8mm的第一片状胶粘树脂5。制造例6(第二片状胶粘树脂6的制作)利用三辊混合机将360g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商品名“s-lec”,积水化学公司制造)和添加有1.6gito微粒(粒径为0.02μm以下)的130g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在约70℃下进行15分钟捏合混合,由此得到了第二片状胶粘树脂原料。接着,使用挤出成型机在成型温度为200℃下进行挤出成型,由此制作了厚度为约0.8mm的具有热射线吸收性的第二片状胶粘树脂6。实施例1(在构成中包含热射线屏蔽结构体a的夹层玻璃的制作)使用辊层压机将作为第一树脂层的在制造例5中制作的第一片状胶粘树脂5与在制造例2中制作的层叠体a的热射线吸收层4的面热胶粘。层压辊的温度为140℃,夹持压力为0.2mpa,运送速度为0.7m/分钟。在热胶粘后,从层叠体剥离具有剥离性的基材1,将热射线屏蔽层配置在第一树脂上。接着,使用辊层压机将热射线反射层3的面与作为第二树脂层的在制造例5中制作的第一片状胶粘树脂5热胶粘,从而制作了热射线屏蔽结构体a。层压辊的温度为140℃,夹持压力为0.2mpa,运送速度为0.7m/分钟。接着,将厚度为2mm的钠玻璃7、热射线屏蔽结构体a和厚度为2mm的绿色玻璃8依次重叠,然后放入真空袋中,利用真空泵减压至-0.09mpa。然后,在减压下、在110℃下保持30分钟而进行预压接。在预压接后,在高压釜中在压力1.5mpa、150℃的条件下保持30分钟而进行正式压接。然后,恢复至常温常压,由此制作了在构成中包含本发明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a的夹层玻璃(参见图2)。实施例2(在构成中包含热射线屏蔽结构体b的夹层玻璃的制作)在实施例1中,使用在制造例3中制作的层叠体b代替层叠体a,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将热射线反射层3配置在第一树脂上。接着,使用辊层压机将热射线反射层3的面与作为第二树脂层的在制造例6中制作的第二片状胶粘树脂6热胶粘,从而制作了热射线屏蔽结构体b。层压辊的温度为140℃,夹持压力为0.2mpa,运送速度为0.7m/分钟。接着,将厚度为2mm的钠玻璃7、热射线屏蔽结构体b和厚度为2mm的绿色玻璃8依次重叠,然后放入真空袋中,利用真空泵减压至-0.09mpa。然后,在减压下、在110℃下保持30分钟而进行预压接。在预压接后,在高压釜中在压力1.5mpa、150℃的条件下保持30分钟而进行正式压接。然后,恢复至常温常压,由此制作了在构成中包含本发明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b的夹层玻璃(参见图3)。比较例1将厚度为2mm的钠玻璃7、第一片状胶粘树脂5、在制造例4中制作的层叠体c、第一片状胶粘树脂5和厚度为2mm的绿色玻璃8依次重叠,然后放入真空袋中,利用真空泵减压至-0.09mpa。然后,在减压下、在110℃下保持30分钟而进行预压接。在预压接后,在高压釜中在压力1.5mpa、150℃的条件下保持30分钟而进行正式压接。然后,恢复至常温常压,由此制作了在构成中包含含有塑料支撑基材9的比较用热射线屏蔽结构体c的夹层玻璃(参见图4)。比较例2将厚度为2mm的钠玻璃7、第二片状胶粘树脂6和厚度为2mm的绿色玻璃8依次重叠,然后放入真空袋中,利用真空泵减压至-0.09mpa。然后,在减压下、在110℃下保持30分钟而进行预压接。在预压接后,在高压釜中在压力1.5mpa、150℃的条件下保持30分钟而进行正式压接。然后,恢复至常温常压,由此制作了配置有比较用结构体d的夹层玻璃,所述比较用结构体d的片状胶粘树脂层具有热射线吸收功能(参见图5)。通过以下的方法测定了实施例1、实施例2和比较例1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a~c以及比较例2的结构体d的可见光透射率、总太阳辐射透射率(tts)和雾度。(可见光透射率的测定)使用分光光度计(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商品名“uv-3100”)并根据jisr3106对所得到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的波长380nm~780nm范围内的可见光透射率进行测定。(总太阳辐射透射率(tts)的测定)总太阳辐射透射率(tts;totalsolartransmittance)是来自太阳的热能(总太阳辐射能量)中的多少热能透过作为测定对象的材料的标准。热射线屏蔽结构体的总太阳辐射透射率(tts)通过在iso13837中定义的测定方法和计算公式来计算。计算出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的总太阳辐射透射率的数值越小,则表示透过热射线屏蔽结构体的总太阳辐射能量越小,表示热射线屏蔽结构体的热射线屏蔽性越高。需要说明的是,在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透射率、反射率时,入射光从钠玻璃侧(外部空气侧)入射。(雾度测定)使用雾度计(东京电色有限公司制造,商品名“tc-hiiidpk”)并根据jisk6714对所得到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的雾度进行测定。将实施例1、2和比较例1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a~c以及比较例2的结构体d的可见光透射率、总太阳辐射透射率和雾度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中。表1可见光透射率tts雾度实施例1(热射线屏蔽结构体a)73.5%49.0%0.4实施例2(热射线屏蔽结构体b)73.8%49.8%0.4比较例1(热射线屏蔽结构体c)73.2%49.8%1.0比较例2(结构体d)74.0%57.4%0.6由表1可知,在实施例1中,由于在热射线屏蔽结构体中不含有支撑基材,因此雾度低,与比较例1相比,透明性优异。在比较例1中,由于在结构中含有作为支撑基材的聚酯膜,因此雾度高,透明性受损。对于实施例2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b而言,通过转印热射线反射层3而能够容易地赋予由反射产生的热射线屏蔽功能,与比较例2的结构体d相比,在不损害可见光透射率的情况下大幅改善了总太阳辐射透射率。由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能够仅通过将连续制作成卷筒状的热射线屏蔽层转印到窗材料上而制作,因此生产率优异。虽然参考特定方式对本发明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是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变更和修正,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基于2018年2月2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8-32984),通过引用而援引其全部内容。另外,在此所引用的所有参考作为整体并入本申请中。产业实用性在将本发明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铺设于住宅或汽车的窗玻璃上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住宅或汽车的空间的温度上升、减轻住宅或汽车的空调设备的负荷,对节能、地球环境问题做出贡献。此外,本发明的热射线屏蔽结构体能够用于建筑物用窗用构件、车辆用窗用构件、冷藏、冷冻陈列柜的窗玻璃、红外截止滤光片等。标号说明1具有剥离性的基材、2热射线屏蔽层、3热射线反射层、4热射线吸收层、5第一片状胶粘树脂、6第二片状胶粘树脂、7钠玻璃、8绿色玻璃、9塑料支撑基材。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