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羽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31088发布日期:2020-12-08 15:19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粘羽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弓箭用具,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粘羽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粘羽器功能单一,携带也颇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粘羽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粘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羽器包含:

一底座;

一前夹持组件,所述的前夹持组件可转动地与所述的底座相连接;

一后夹持组件,所述的后夹持组件可转动地与所述的底座相连接;

一箭羽夹持组件,所述的箭羽夹持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前夹持组件与后夹持组件之间。

一种粘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羽器包含:

一底座,所述的底座包含一板状的底座主体,所述的底座主体的一端设有一对第一连接圈座,所述的第一连接圈座上分别设有一第一连接螺杆,所述的底座主体的另一端设有一对第二连接圈座,所述的第二连接圈座上分别设有一第二连接螺杆;

一前夹持组件,所述的前夹持组件可转动地与所述的底座相连接,所述的前夹持组件包含一方形的前夹持板,所述的前夹持板的底部设有一对前连接耳圈,所述的前夹持板的中心设有一贯穿的环形的转动腔体,所述的转动腔体的侧壁上设有三个定位凹槽,所述的转动腔体的端面上设有一环形的导向衬台和一环形的卡簧衬台,所述的卡簧衬台上设有一可拆卸的限位卡簧,所述的前夹持板的侧壁上设有一第一前凸块和一第二前凸块,所述的第一前凸块上设有一横向设置的第一通孔和一纵向设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二前凸块上设有一横向设置的第三通孔和一纵向设置的第四通孔,所述的第四通孔内设有一第一锁紧螺钉,所述的转动腔体内设有一可转动的锁止器,所述的锁止器包含一转动盘体,所述的转动盘体包含一圆形的转动主体,所述的转动主体的外端面的边缘上分别设有一“l”字形的定位钩,所述的定位钩与所述的导向衬台相配合,所述的转动主体的侧壁上设有一对开口,所述的开口内分别设有一对第一凸缘,所述的第一凸缘上分别设有一第一凸缘通孔,所述的转动主体的外端面的中部设有四个向外延展的第二凸缘,所述的第二凸缘的顶部分别设有一第二凸缘通孔,所述的转动主体的外端面的中心设有一插杆螺孔,所述的插杆螺孔内设有一可拆卸的对接插杆,所述的对接插杆包含一管状的定位套管,所述的定位套管的中部设有一伞形的限位台,所述的定位套管的尾部设有一套管螺纹段,所述的转动主体的侧壁上设有一安装销孔,所述的安装销孔内设有一弹簧销,所述的第二凸缘之间设有一对压紧块,所述的压紧块的外侧设有一块连接圈,所述的压紧块的中部设有一贯穿的长圆形的导向槽口,所述的压紧块的内侧设一压紧弧面,所述的导向槽口内分别设有一槽口杆,所述的槽口杆贯穿对应的第二凸缘通孔,所述的转动盘体的内侧设有一扳手、一圆形的驱动圆头、一对第一连接支架和一对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的扳手上设有一扳手轴杆,所述的驱动圆头的中心设有一圆头中心孔,所述的圆头中心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驱动连接轴,所述的扳手轴杆贯穿所述的圆头中心孔,所述的第一连接支架包含一门字形的的第一连接框架和一长条状的第一连接横条,所述的第一连接框架的两末端分别设有一第一圆孔,所述的第一连接横条的末端设有一第二圆孔,所述的第二连接支架包含一长条状的第二连接横条,所述的第二连接横条的中部设有一第一销杆,所述的第二连接横条的一端设有一门字形的第二连接框架,所述的第二连接框架上设有一第二销杆,所述的第二连接横条的另一端设有一门字形的第三连接框架,所述的第三连接框架上设有一第三销杆,其中,所述的驱动连接轴与所述的第一圆孔相配合,所述的第三销杆与所述的第二圆孔相配合,所述的第一销杆与所述的第一凸缘通孔相配合,所述的第二销杆与所述的块连接圈相配合;

一后夹持组件,所述的后夹持组件可转动地与所述的底座相连接,所述的后夹持组件包含一方形的后夹持板,所述的后夹持板的底部设有一对后连接耳圈,所述的后夹持板的顶部设有一贯穿的“v”字形的放置槽,所述的后夹持板的侧壁上设有一第一后凸块和一第二后凸块,所述的第一后凸块上设有一横向设置的第五通孔和一纵向设置的第六通孔,所述的第二后凸块上设有一横向设置的第七通孔和一纵向设置的第八通孔,所述的第八通孔内设有一第二锁紧螺钉,所述的后夹持板的端面上设有一第一定位孔和一第二定位孔,所述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分居在所述的放置槽的两侧,所述的后夹持板的端面上设有一可拆卸的片状的锁止卡片,所述的锁止卡片上设有一卡片固定孔、一箭杆压槽和一螺杆卡槽,一第一卡片螺钉贯穿所述的卡片固定孔和第一定位孔,一第二卡片螺钉贯穿所述的螺杆卡槽和第二定位孔;

一箭羽夹持组件,所述的箭羽夹持组件包含一翻板、一长条状的箭羽夹条和一导向杆,所述的翻板包含一板状的翻板主体,所述的翻板主体的头部设有一长条状的翻板横条,所述的翻板横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定位销和一锁紧螺孔,所述的翻板主体的尾部设有一贯穿的导向圆孔,所述的导向圆孔的侧壁上设有一贯穿的定位螺孔,所述的定位螺孔内设有一定位螺钉,所述的导向杆贯穿所述的导向圆孔,所述的导向杆的侧壁上设有一锁紧平面,所述的箭羽夹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夹头定位孔和一夹条锁紧孔,所述的夹头定位孔与所述的定位销相配合,所述的夹条锁紧孔与所述的锁紧螺孔和一夹条螺钉相配合。

一种粘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羽器包含:

一底座,所述的底座包含一板状的底座主体,所述的底座主体的一端设有一对第一连接圈座,所述的第一连接圈座上分别设有一第一连接螺杆,所述的底座主体的另一端设有一对第二连接圈座,所述的第二连接圈座上分别设有一第二连接螺杆,所述的底座主体上设有一收纳槽,所述的收纳槽的一端设有一对旋转孔,所述的收纳槽内设有一可旋转的长条状的支撑条,所述的支撑条的尾部两侧分别设有一旋转柱头,所述的旋转柱头与所述的旋转孔相配合;

一前夹持组件,所述的前夹持组件可转动地与所述的底座相连接,所述的前夹持组件包含一方形的前夹持板,所述的前夹持板的底部设有一对前连接耳圈,所述的前夹持板的中心设有一贯穿的环形的转动腔体,所述的转动腔体的侧壁上设有三个定位凹槽,所述的转动腔体的端面上设有一环形的导向衬台和一环形的卡簧衬台,所述的卡簧衬台上设有一可拆卸的限位卡簧,所述的前夹持板的侧壁上设有一第一前凸块和一第二前凸块,所述的第一前凸块上设有一横向设置的第一通孔和一纵向设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二前凸块上设有一横向设置的第三通孔和一纵向设置的第四通孔,所述的第四通孔内设有一第一锁紧螺钉,所述的转动腔体内设有一可转动的锁止器,所述的锁止器包含一转动盘体,所述的转动盘体包含一圆形的转动主体,所述的转动主体的外端面的边缘上分别设有一“l”字形的定位钩,所述的定位钩与所述的导向衬台相配合,所述的转动主体的侧壁上设有一对开口,所述的开口内分别设有一对第一凸缘,所述的第一凸缘上分别设有一第一凸缘通孔,所述的转动主体的外端面的中部设有四个向外延展的第二凸缘,所述的第二凸缘的顶部分别设有一第二凸缘通孔,所述的转动主体的外端面的中心设有一插杆螺孔,所述的插杆螺孔内设有一可拆卸的对接插杆,所述的对接插杆包含一管状的定位套管,所述的定位套管的中部设有一伞形的限位台,所述的定位套管的尾部设有一套管螺纹段,所述的转动主体的侧壁上设有一安装销孔,所述的安装销孔内设有一弹簧销,所述的第二凸缘之间设有一对压紧块,所述的压紧块的外侧设有一块连接圈,所述的压紧块的中部设有一贯穿的长圆形的导向槽口,所述的压紧块的内侧设一压紧弧面,所述的导向槽口内分别设有一槽口杆,所述的槽口杆贯穿对应的第二凸缘通孔,所述的转动盘体的内侧设有一扳手、一圆形的驱动圆头、一对第一连接支架和一对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的扳手上设有一扳手轴杆,所述的驱动圆头的中心设有一圆头中心孔,所述的圆头中心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驱动连接轴,所述的扳手轴杆贯穿所述的圆头中心孔,所述的第一连接支架包含一门字形的的第一连接框架和一长条状的第一连接横条,所述的第一连接框架的两末端分别设有一第一圆孔,所述的第一连接横条的末端设有一第二圆孔,所述的第二连接支架包含一长条状的第二连接横条,所述的第二连接横条的中部设有一第一销杆,所述的第二连接横条的一端设有一门字形的第二连接框架,所述的第二连接框架上设有一第二销杆,所述的第二连接横条的另一端设有一门字形的第三连接框架,所述的第三连接框架上设有一第三销杆,其中,所述的驱动连接轴与所述的第一圆孔相配合,所述的第三销杆与所述的第二圆孔相配合,所述的第一销杆与所述的第一凸缘通孔相配合,所述的第二销杆与所述的块连接圈相配合;

一后夹持组件,所述的后夹持组件可转动地与所述的底座相连接,所述的后夹持组件包含一方形的后夹持板,所述的后夹持板的底部设有一对后连接耳圈,所述的后夹持板的顶部设有一贯穿的“v”字形的放置槽,所述的后夹持板的侧壁上设有一第一后凸块和一第二后凸块,所述的第一后凸块上设有一横向设置的第五通孔和一纵向设置的第六通孔,所述的第二后凸块上设有一横向设置的第七通孔和一纵向设置的第八通孔,所述的第八通孔内设有一第二锁紧螺钉,所述的后夹持板的端面上设有一第一定位孔和一第二定位孔,所述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分居在所述的放置槽的两侧,所述的后夹持板的端面上设有一可拆卸的片状的锁止卡片,所述的锁止卡片上设有一卡片固定孔、一箭杆压槽和一螺杆卡槽,一第一卡片螺钉贯穿所述的卡片固定孔和第一定位孔,一第二卡片螺钉贯穿所述的螺杆卡槽和第二定位孔;

一箭羽夹持组件,所述的箭羽夹持组件包含一翻板、一长条状的箭羽夹条和一导向杆,所述的翻板包含一板状的翻板主体,所述的翻板主体的上表面上设有若干长条状的定位卡槽,所述的定位卡槽与所述的支撑条相配合,所述的翻板主体的头部设有一长条状的翻板横条,所述的翻板横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定位销和一锁紧螺孔,所述的翻板主体的尾部设有一贯穿的导向圆孔,所述的导向圆孔的侧壁上设有一贯穿的定位螺孔,所述的定位螺孔内设有一定位螺钉,所述的导向杆贯穿所述的导向圆孔,所述的导向杆的侧壁上设有一锁紧平面,所述的箭羽夹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夹头定位孔和一夹条锁紧孔,所述的夹头定位孔与所述的定位销相配合,所述的夹条锁紧孔与所述的锁紧螺孔和一夹条螺钉相配合。

一种粘羽器的箭杆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羽器的箭杆夹持机构包含一方形的前夹持板,所述的前夹持板的中心设有一贯穿的环形的转动腔体,所述的转动腔体的侧壁上设有三个定位凹槽,所述的转动腔体的端面上设有一环形的导向衬台和一环形的卡簧衬台,所述的卡簧衬台上设有一可拆卸的限位卡簧,所述的转动腔体内设有一可转动的锁止器,所述的锁止器包含一转动盘体,所述的转动盘体包含一圆形的转动主体,所述的转动主体的外端面的边缘上分别设有一“l”字形的定位钩,所述的定位钩与所述的导向衬台相配合,所述的转动主体的侧壁上设有一对开口,所述的开口内分别设有一对第一凸缘,所述的第一凸缘上分别设有一第一凸缘通孔,所述的转动主体的外端面的中部设有四个向外延展的第二凸缘,所述的第二凸缘的顶部分别设有一第二凸缘通孔,所述的转动主体的外端面的中心设有一插杆螺孔,所述的插杆螺孔内设有一可拆卸的对接插杆,所述的对接插杆包含一管状的定位套管,所述的定位套管的中部设有一伞形的限位台,所述的定位套管的尾部设有一套管螺纹段,所述的转动主体的侧壁上设有一安装销孔,所述的安装销孔内设有一弹簧销,所述的第二凸缘之间设有一对压紧块,所述的压紧块的外侧设有一块连接圈,所述的压紧块的中部设有一贯穿的长圆形的导向槽口,所述的压紧块的内侧设一压紧弧面,所述的导向槽口内分别设有一槽口杆,所述的槽口杆贯穿对应的第二凸缘通孔,所述的转动盘体的内侧设有一扳手、一圆形的驱动圆头、一对第一连接支架和一对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的扳手上设有一扳手轴杆,所述的驱动圆头的中心设有一圆头中心孔,所述的圆头中心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驱动连接轴,所述的扳手轴杆贯穿所述的圆头中心孔,所述的第一连接支架包含一门字形的的第一连接框架和一长条状的第一连接横条,所述的第一连接框架的两末端分别设有一第一圆孔,所述的第一连接横条的末端设有一第二圆孔,所述的第二连接支架包含一长条状的第二连接横条,所述的第二连接横条的中部设有一第一销杆,所述的第二连接横条的一端设有一门字形的第二连接框架,所述的第二连接框架上设有一第二销杆,所述的第二连接横条的另一端设有一门字形的第三连接框架,所述的第三连接框架上设有一第三销杆,其中,所述的驱动连接轴与所述的第一圆孔相配合,所述的第三销杆与所述的第二圆孔相配合,所述的第一销杆与所述的第一凸缘通孔相配合,所述的第二销杆与所述的块连接圈相配合。

本发明的粘羽器具有以下优点:利用箭羽夹持组件的精确定位,使用者可以快速且精准地完整弓箭的粘结作业,快速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粘羽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粘羽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为另一个视角;

图3为图2中的粘羽器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粘羽器的进一步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z1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的z2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3中的粘羽器的进一步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粘羽器的前夹持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z3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的前夹持组件的前夹持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的前夹持板沿z4-z4线的剖视图;

图12为图8中的前夹持组件的锁止器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的前夹持组件的锁止器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为另一个视角;

图14为图12中锁止器的转动盘体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的转动盘体的对接插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2中的前夹持组件的进一步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7为图7中的粘羽器的后夹持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的后夹持组件的锁止卡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2中的锁止器的使用示意图,此时,该锁止器处于释放状态;

图20为图12中的锁止器的使用示意图,此时,该锁止器处于锁止状态;

图21为图1中的粘羽器的使用方式,此时,翻板朝外翻出;

图22为图21中的z5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23为图1中的粘羽器的使用方式,此时粘羽器处于折叠收纳状态;

图24为本发明的粘羽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此时,箭羽夹持组件被定位支撑;

图25为图24中的粘羽器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6为图25中的z6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27为图25中的z7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28为图25中的粘羽器的翻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的粘羽器的箭羽夹持组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此时,该箭羽夹持组件适合斜羽粘接;

图30为本发明的粘羽器的箭羽夹持组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此时,该箭羽夹持组件适合旋粘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18所示,该粘羽器1包含一底座2、一前夹持组件4、一后夹持组件3和一箭羽夹持组件5。

该底座2包含一板状的底座主体21,该底座主体21的一端设有一对第一连接圈座22,该第一连接圈座22上分别设有一第一连接螺杆23,该底座主体21的另一端设有一对第二连接圈座24,该第二连接圈座24上分别设有一第二连接螺杆25。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螺杆23和第二连接螺杆25也可以利用燕尾螺杆替代,方便手动操作。

该前夹持组件4可转动地与该底座2相连接,该前夹持组件4包含一方形的前夹持板41,前夹持板41的底部设有一对前连接耳圈417。该前夹持板41的中心设有一贯穿的环形的转动腔体411,该转动腔体411的侧壁上设有三个定位凹槽412,该转动腔体411的端面上设有一环形的导向衬台413和一环形的卡簧衬台4131,该卡簧衬台4131上设有一可拆卸的限位卡簧42,该前夹持板41的侧壁上设有一第一前凸块414和一第二前凸块415,该第一前凸块414上设有一横向设置的第一通孔4141和一纵向设置的第二通孔4142,该第二前凸块415上设有一横向设置的第三通孔4151和一纵向设置的第四通孔4152,该第四通孔4152内设有一第一锁紧螺钉416。

该转动腔体411内设有一可转动的锁止器m,该锁止器m包含一转动盘体7,该转动盘体7包含一圆形的转动主体71,该转动主体71的外端面的边缘上分别设有一“l”字形的定位钩72,该定位钩72与该导向衬台413相配合,该转动主体71的侧壁上设有一对开口73,该开口73内分别设有一对第一凸缘74,该第一凸缘74上分别设有一第一凸缘通孔741,该转动主体71的外端面的中部设有四个向外延展的第二凸缘75,该第二凸缘75的顶部分别设有一第二凸缘通孔751,该转动主体71的外端面的中心设有一插杆螺孔70,该插杆螺孔70内设有一可拆卸的对接插杆76,该对接插杆76包含一管状的定位套管761,该定位套管761的中部设有一伞形的限位台763,该定位套管761的尾部设有一套管螺纹段762。该转动主体71的侧壁上设有一安装销孔710,该安装销孔710内设有一弹簧销77。该第二凸缘75之间设有一对压紧块8,该压紧块8的外侧设有一块连接圈81,该压紧块8的中部设有一贯穿的长圆形的导向槽口82,压紧块8的内侧设一压紧弧面83,该导向槽口82内分别设有一槽口杆9,该槽口杆9贯穿对应的第二凸缘通孔751。

该转动盘体7的内侧设有一扳手10、一圆形的驱动圆头11、一对第一连接支架12和一对第二连接支架13,该扳手10上设有一扳手轴杆101,该驱动圆头11的中心设有一圆头中心孔111,该圆头中心孔11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驱动连接轴112,该扳手轴杆101贯穿该圆头中心孔111,该第一连接支架12包含一门字形的的第一连接框架121和一长条状的第一连接横条122,该第一连接框架121的两末端分别设有一第一圆孔1211,该第一连接横条122的末端设有一第二圆孔1221,该第二连接支架13包含一长条状的第二连接横条131,该第二连接横条131的中部设有一第一销杆132,该第二连接横条131的一端设有一门字形的第二连接框架133,该第二连接框架133上设有一第二销杆134,该第二连接横条131的另一端设有一门字形的第三连接框架135,该第三连接框架135上设有一第三销杆136,其中,该驱动连接轴112与该第一圆孔1211相配合,该第三销杆136与该第二圆孔1221相配合,该第一销杆132与该第一凸缘通孔741相配合,该第二销杆134与该块连接圈81相配合。

该后夹持组件3可转动地与该底座2相连接,该后夹持组件3包含一方形的后夹持板31,后夹持板31的底部设有一对后连接耳圈320。该后夹持板31的顶部设有一贯穿的“v”字形的放置槽311,该后夹持板31的侧壁上设有一第一后凸块314和一第二后凸块315,该第一后凸块314上设有一横向设置的第五通孔3141和一纵向设置的第六通孔3142,该第二后凸块315上设有一横向设置的第七通孔3151和一纵向设置的第八通孔3152,该第八通孔3152内设有一第二锁紧螺钉316,该后夹持板31的端面上设有一第一定位孔312和一第二定位孔313,该第一定位孔312和第二定位孔313分居在该放置槽311的两侧,该后夹持板31的端面上设有一可拆卸的片状的锁止卡片317,该锁止卡片317上设有一卡片固定孔3171、一箭杆压槽3172和一螺杆卡槽3173,一第一卡片螺钉318贯穿该卡片固定孔3171和第一定位孔312,一第二卡片螺钉319贯穿该螺杆卡槽3173和第二定位孔313。

该箭羽夹持组件5包含一翻板51、一长条状的箭羽夹条52和一导向杆53,该翻板51包含一板状的翻板主体511,该翻板主体511的头部设有一长条状的翻板横条512,该翻板横条51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定位销515和一锁紧螺孔516,该翻板主体511的尾部设有一贯穿的导向圆孔513,该导向圆孔513的侧壁上设有一贯穿的定位螺孔514,该定位螺孔514内设有一定位螺钉54,该导向杆53贯穿该导向圆孔513,该导向杆53的侧壁上设有一锁紧平面531,该箭羽夹条5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夹头定位孔521和一夹条锁紧孔522,该夹头定位孔521与该定位销515相配合,该夹条锁紧孔522与该锁紧螺孔516和一夹条螺钉55相配合。

下面介绍该锁止器m的工作方式。

如图19所示,此时,该扳手10处于与前夹持板41垂直或略微垂直的状态,两个压紧块8间隔一定的间距d。此时,该锁止器m处于释放状态。

如图20所示,当使用者沿着方向r扳动扳手10时,两个压紧块8的间距d开始逐渐变小,后文中将进一步加以说明。此时,该锁止器m处于锁止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该前夹持组件4可以作为独立的箭杆夹持机构,既可以水平放置,也可以纵向放置或倾斜放置。

下面介绍该粘羽器1的工作方式,包含步骤:

步骤s1、如图21和图22所示,将弓箭6的管状的箭杆61固定到前夹持组件4和后夹持组件3之间。具体地将,将箭杆61的前部放入到“v”字形的放置槽311中,并将箭杆61的尾部插入到对接插杆76的定位套管761上,并使得箭杆61的尾部抵住限位台763。最后,旋转锁止卡片317,使得锁止卡片317的螺杆卡槽3173卡到第二卡片螺钉319,旋紧第二卡片螺钉319,使得箭杆压槽3172轻轻压住箭杆61的外壁;

步骤s2、将沿着方向r扳动扳手10,使得两个压紧块8的间距d变小,压紧块8的压紧弧面83压紧箭杆61的外壁,使得箭杆61固定并被锁定在对接插杆76上;

步骤s3、朝外翻转翻板51,如图22所示,将需要粘接的片状的箭羽62卡到翻板横条512与箭羽夹条52之间,旋紧夹条螺钉55,然后在箭羽62的粘结面621上均匀地涂抹胶水;

步骤s4、朝内翻转翻板51,如图1和图2所示,使得箭羽62的粘结面621粘贴到箭杆61的外壁上,稍等几秒钟后,松开夹条螺钉55,这样就完成了一片箭羽62的粘结作业;

步骤s5、朝外翻转翻板51,然后利用扳手10旋转锁止器m,使得弹簧销77卡入到下一个定位凹槽412中,此时,整个箭杆61随着锁止器m同步转动了120度。接着,按照同样的方式,继续粘结后续的两片箭羽62;

步骤s6、旋松第二卡片螺钉319,解锁锁止卡片317,接着释放锁止器m,将完整粘结的弓箭6取下。

利用箭羽夹持组件的精确定位,使用者可以快速且精准地完整弓箭6的粘结作业,快速方便。

如图23所示,使用者可以将前夹持组件4和后夹持组件3折叠,并利用第一锁紧螺钉416和第二锁紧螺钉316将箭羽夹持组件5的导向杆53固定在底座2的侧部,整个粘羽器大致形成一个扁平的结构,方便携带。

下面介绍该粘羽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

如图24至图28所示,在该底座主体21上设有一收纳槽211,该收纳槽211的一端设有一对旋转孔2111,该收纳槽211内设有一可旋转的长条状的支撑条26,该支撑条26的尾部两侧分别设有一旋转柱头261,该旋转柱头261与该旋转孔2111相配合。

在翻板51的翻板主体511的上表面上设有若干长条状的定位卡槽517,该定位卡槽517与该支撑条26相配合。

使用时,如图24所示,当翻板51朝外翻转时,使用者可以将支撑条26立起来,使得支撑条26抵住位卡槽517,这样,翻板51此时可以保持一个固定的合适角度,方便使用者进行上胶等操作。

如图29所示,为箭羽夹持组件5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此时,在翻板51的翻板横条512与箭羽夹条52之间设有一倾斜设置的箭羽安装腔500,这种箭羽安装腔500适合右斜箭羽。

如图30所示,为为箭羽夹持组件5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此时,在翻板51的翻板横条512与箭羽夹条52之间设有一螺旋设置的箭羽安装腔501,这种箭羽安装腔501适合右旋箭羽。

通过更换不同的箭羽夹持组件5,使用者可以粘结直羽、斜羽、旋羽三种不同的箭羽,灵活性好。

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