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板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79885发布日期:2021-01-29 23:36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板材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磨板材。


背景技术:

[0002]
板材的最早是木工用的实木板,用做打制家具或其他生活设施,在科技发展的现今板材的定义很广泛,在家具制造、建筑业、加工业等都有不同材质的板材。现有的板材耐磨性能差,尤其是在加工业中,板材磨损比较严重;在重物掉落到板材时,板材容易出现破损的现象;板材的保温性能差,强度低,降低了板材的使用寿命中。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耐磨板材,增强板材耐磨性,有效减少板材出现破损的情况,提高板材的保温性能,延长了板材使用寿命,尤其适合用于加工业的操作台中。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耐磨板材,包括板材本体,所述的板材本体的前、后、左、右四面均设有侧防磨层,所述的侧防磨层为陶瓷防滑板,所述的板材本体从外到内依次设有外防磨层、外防水层、增强层、缓冲层、基板、内防水层、内防磨层,所述的外防磨层与内防磨层结构相同,所述的外防磨层为防磨底板,在防磨底板外侧涂抹有三氧化二铝剂,在板材的外内侧均设有的防磨层,提高了板材的防磨性,
[0005]
所述的外防水层与内防水层结构相同,所述的外防水层为在防水底板上粘合的防水薄膜,所述的缓冲层为波纹层,波纹层为由金属丝制成的立体网状结构,且波纹层的两侧填充有隔音填充物或保温填充物或缓冲填充物,所述的基板为双相不锈钢板。
[0006]
进一步,所述的防水底板、防磨底板均为不锈钢板。
[0007]
进一步,所述的增强层由pvc或pc或abs或ptfe制成的增强板。
[0008]
进一步,依次设有的外防磨层、外防水层、增强层、缓冲层、基板、内防水层、内防磨层相互之间通过粘合剂粘合在一起。
[0009]
进一步,所述的外防水层、增强层、缓冲层、基板、内防水层上仅均设有螺纹孔,螺杆穿过外防水层、增强层、缓冲层、基板、内防水层上的螺纹孔,且位于外防水层、内防水层外侧的螺杆分别通过上螺母、下螺母固定,所述的外防磨层、内防磨层通过粘合剂粘合在外防水层、内防水层上。
[0010]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外防磨层、内防磨层和侧防磨层,提高了板材的防磨性;基板为不锈钢板,同时设置的加强层,提高了板材的强度,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设置的外、内防水层,起到防水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中:
1、侧防磨层2、增强层3、缓冲层4、基板5、内防水层6、内防磨层7、防磨底板8、防水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实施例1
[0014]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耐磨板材,包括板材本体,所述的板材本体的前、后、左、右四面均设有侧防磨层1,所述的侧防磨层1为陶瓷防滑板,提高板材的侧面的防磨性能,所述的板材本体从外到内依次设有外防磨层、外防水层、增强层2、缓冲层3、基板4、内防水层5、内防磨层6,所述的外防磨层与内防磨层6结构相同,所述的外防磨层为防磨底板7,在防磨底板7外侧涂抹有三氧化二铝剂,在板材的外内侧均设有的防磨层,提高了板材的防磨性,
[0015]
所述的外防水层与内防水层结构相同,所述的外防水层为在防水底板8上粘合的防水薄膜,提高了板材的防水性,所述的缓冲层3为波纹层,波纹层为由金属丝制成的立体网状结构,且波纹层的两侧填充有隔音填充物或保温填充物或缓冲填充物,提高了板材的缓冲性,减少外界对板材的破坏,所述的基板4为双相不锈钢板。
[0016]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水底板8、防磨底板7均为不锈钢板。
[0017]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增强层2由pvc或pc或abs或ptfe制成的增强板。
[0018]
本实施例中,依次设有的外防磨层、外防水层、增强层2、缓冲层3、基板4、内防水层5、内防磨层6相互之间通过粘合剂粘合在一起。
[0019]
实施例2
[0020]
所述的外防水层、增强层2、缓冲层3、基板4、内防水层5上仅均设有螺纹孔,螺杆穿过外防水层、增强层2、缓冲层3、基板4、内防水层5上的螺纹孔,且位于外防水层、内防水层外侧的螺杆分别通过上螺母、下螺母固定,所述的外防磨层、内防磨层6通过粘合剂粘合在外防水层、内防水层5上,螺杆的上端、上螺母与外防水层的外侧面齐平,螺杆的下端、下螺母与内防水层5的外侧面齐平。
[0021]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使用时,将外防磨层、外防水层、增强层、缓冲层、基板,内防水层、内防磨层依次复合在一起,然后在板材本体的侧面粘合侧防磨层,安装完成。
[0022]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