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体卷弧翼安装结构、弹体及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65704发布日期:2021-03-16 22:27阅读:850来源:国知局
弹体卷弧翼安装结构、弹体及武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弹体武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体卷弧翼安装结构、弹体及武器。



背景技术:

卷弧翼自问世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战术武器。卷弧翼得到广泛应用是由其特有的优点决定的,卷弧翼包在弹身上便于采用筒(管)式发射,可大大减小对筒容积的要求,可使导弹、火箭弹发射筒排布十分紧凑。目前的卷弧翼只适用于大中型弹体,用于空间布局狭小,弹体走线复杂的微小型弹体时则占用空间较多,影响弹体走线布局及其他部件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适用于小型弹体的弹体卷弧翼安装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弹体卷弧翼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和多个卷弧翼,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均为圆环形,且二者同轴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用以沿弹体本体的首尾方向间隔安装在所述弹体本体的尾端,多个所述卷弧翼周向间隔均匀的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之间,且每个所述卷弧翼的内弧面贴合在所述弹体本体表面,所述第一安装座靠近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一端凹设有与每个所述卷弧翼一一对应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座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端凹设有与每个所述卷弧翼一一对应的第二安装孔;

每个所述卷弧翼靠近所述弹体本体一侧的两端分别凸设有伸入到对应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的转轴;

每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还设有一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以给对应所述卷弧翼施加驱动其向尾端移动的弹性张力;

每个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分别安装有扭转弹性件,所述扭转弹性件用以给对应所述卷弧翼施加驱动其转动至张开的弹性张力;

所述第二安装座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端还设有与每个所述第二安装孔对应的定位槽,每个所述定位槽的一端与对应所述第二安装孔贯通,其另一端贯通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外侧壁,每个所述卷弧翼在对应所述扭转弹性件驱动下转动至与所述定位槽对齐时,同时在对应所述弹性件的驱动下移动至其尾端伸入到所述定位槽以定位。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如此使得卷弧翼在无任何外力限制下,其会在扭转弹性件的弹性张力作用下转动至张开至其尾端与定位槽对齐,此时卷弧翼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向尾端移动至其尾端伸入到定位槽内,并由定位槽将对应的卷弧翼周向限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卷弧翼设有4-6个。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能有效的避免弹体在发射后产生滚转现象。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件为压簧,所述压簧位于对应的所述转轴和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底壁之间,且所述压簧的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转轴和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底壁相互抵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扭转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设在对应所述转轴上,且其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座连接,其另一端与对应所述转轴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同时扭转力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卷弧翼的弹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弹体,包括弹体本体和如上所述的弹体卷弧翼安装结构,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沿所述弹体本体的首尾方向间隔安装在所述弹体本体的尾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飞行稳定,且在发射前体积小,占用空间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筒式发射的小型弹体武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武器,包括发射筒和上所述的弹体,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的外径相等,所述发射筒的孔径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外径之差小于2cm。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紧凑,且发射筒的孔径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弹体卷弧翼安装结构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弹体卷弧翼安装结构的局部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弹体卷弧翼安装结构的卷弧翼张开状态下的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体与发射筒的配合图。

图中:1弹体、11弹体卷弧翼安装结构、111第一安装座、1111第一安装孔、112第二安装座、1121第二安装孔、1122定位槽、113卷弧翼、1131转轴、114弹性件、115扭转弹性件、12弹体本体、2发射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弹体卷弧翼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安装座111、第二安装座112和多个卷弧翼113,所述第一安装座111和第二安装座112均为圆环形,且二者同轴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安装座111和第二安装座112用以沿弹体本体12的首尾方向间隔安装在所述弹体本体12的尾端,多个所述卷弧翼113周向间隔均匀的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11和第二安装座112之间,且每个所述卷弧翼113的内弧面(即卷弧翼弧口内的一侧侧面)贴合在所述弹体本体12表面,所述第一安装座111靠近所述第二安装座112的一端凹设有与每个所述卷弧翼113一一对应的第一安装孔1111,所述第二安装座112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座111的一端凹设有与每个所述卷弧翼113一一对应的第二安装孔1121;

每个所述卷弧翼113靠近所述弹体本体12一侧的两端分别凸设有伸入到对应的第一安装孔1111和第二安装孔1121内的转轴1131;

每个所述第一安装孔1111内还设有一个弹性件114,所述弹性件114用以给对应所述卷弧翼113施加驱动其向尾端移动的弹性张力;

每个所述第二安装孔1121内分别安装有扭转弹性件115,所述扭转弹性件115用以给对应所述卷弧翼113施加驱动其转动至张开的弹性张力;

所述第二安装座112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座111的一端还设有与每个所述第二安装孔1121对应的定位槽1122,每个所述定位槽1122的一端与对应所述第二安装孔1121贯通,其另一端贯通所述第二安装座112的外侧壁,每个所述卷弧翼113在对应所述扭转弹性件115驱动下转动至与所述定位槽1122对齐时,同时在对应所述弹性件114的驱动下移动至其尾端伸入到所述定位槽1122以定位。其结构简单,如此使得卷弧翼在无任何外力限制下,其会在扭转弹性件的弹性张力作用下转动至张开至其尾端与定位槽对齐,此时卷弧翼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向尾端移动至其尾端伸入到定位槽内,并由定位槽将对应的卷弧翼周向限位。

其中,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孔可贯通所述第二安装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卷弧翼113设有3-6个,其结构简单,且能有效的避免弹体在发射后产生滚转现象。优选的,所述卷弧翼为四个。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件114为压簧,所述压簧位于对应的所述转轴1131和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孔1111的底壁之间,且所述压簧的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转轴1131和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1111的底壁相互抵接,其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扭转弹性件115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设在对应所述转轴1131上,且其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座112连接,其另一端与对应所述转轴1131连接,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同时扭转力大。

其中,该弹体卷弧翼安装结构在初始状态下时,多个所述卷弧翼(受到发射筒的限位)围合形成圆筒状结构,而一旦脱离发射筒的限制,每个卷弧翼在其对应的扭簧的作用下迅速转动至张开,直至卷弧翼与对应所述定位槽对齐,此时卷弧翼在对应压簧的作用下向尾端移动至其尾端伸入到定位槽进行周向限位。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弹体,包括弹体本体12和如实施例1所述的弹体卷弧翼安装结构11,所述第一安装座111和第二安装座112沿所述弹体本体12的首尾方向间隔安装在所述弹体本体12的尾端,其结构简单,飞行稳定,且在发射前体积小,占用空间小。其中,所述弹体可为火箭弹或小型导弹。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武器,包括发射筒2和如实施例2上所述的弹体1,所述第一安装座111和第二安装座112的外径相等,所述发射筒2的孔径与所述第一安装座111的外径之差小于2cm,其结构紧凑,且发射筒的孔径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