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冲击瓦楞纸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11880发布日期:2021-08-03 12:53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冲击瓦楞纸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瓦楞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冲击瓦楞纸板。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环保型包装材料有瓦楞纸板和蜂窝纸板。由于蜂窝纸板具有结构合理、质轻、强度高等优点,瓦楞纸板把蜂窝纸板作为一个竞争对手,导致双方竞争的白热化,限制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其实,瓦楞纸板和蜂窝纸板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概括起来,瓦楞纸板的优势在于边压强度、剥离强度高,制作成本低,机械化程度高,但是平压强度、耐冲击性差。蜂窝纸板的优势在于平压强度、弯曲强度高,耐冲击性能好,但边压强度、剥离强度较低,制造人工成本高。

专利号201620167356.9的公布了一种瓦楞纸板,包括第一瓦楞纸板内层、第二瓦楞纸板内层、第一瓦楞纸板外层和第二瓦楞纸板外层,第一瓦楞纸板内层和第二瓦楞纸板内层之间设置有瓦楞纸板芯层,第一瓦楞纸板内层朝向瓦楞纸板芯层一侧设置有若干条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上连接有用于与瓦楞纸板芯层相抵的第一支撑部,第二瓦楞纸板内层朝向瓦楞纸板芯层一侧设置有若干条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筋上连接有用于与瓦楞纸板芯层相抵的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与瓦楞纸板芯层之间填充有第一干燥剂;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加瓦楞纸芯层的强度,且能够提高瓦楞纸芯层的抗压性能。

现有技术的瓦楞纸板有以下缺点:1、该瓦楞纸板不具备耐冲击结构,耐冲击性差,同时也不能防水耐腐蚀,长期使用会被侵蚀,降低使用寿命,使用效果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耐冲击瓦楞纸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冲击瓦楞纸板,该瓦楞纸板结构稳定性好,同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能有效耐冲击,受到冲击是不会轻易损坏,也具有较高的防水耐腐蚀性能,有效提高了瓦楞纸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耐冲击瓦楞纸板,包括第一耐腐蚀层,所述第一耐腐蚀层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加强金属网层,所述第一加强金属网层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泡沫层,所述第一泡沫层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瓦楞纸层,所述第一瓦楞纸层上表面设置有第一v型瓦楞纸层,所述第一v型瓦楞纸层上表面设置有芯板,所述芯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二v型瓦楞纸层,所述第二v型瓦楞纸层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瓦楞纸层,所述第二瓦楞纸层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泡沫层,所述第二泡沫层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加强金属网层,所述第二加强金属网层上表面设置有第二耐腐蚀层。

可选的,所述第一泡沫层上表面通过胶粘层与第一瓦楞纸层下表面通过粘连,所述第二泡沫层下表面通过胶粘层与第二瓦楞纸上表面粘连。

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强金属网层和第二加强金属网层内部填充有干燥剂。

可选的,所述干燥剂为无水氯化钙。

可选的,所述第一耐腐蚀层和第二耐腐蚀层均由增韧耐热的树脂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耐冲击瓦楞纸板:

1、芯板通过第一v型瓦楞纸层和第二v型瓦楞纸层分别连接有第一瓦楞纸层和第二瓦楞纸层,通过第一v型瓦楞纸层和第二v型瓦楞纸层在受到压力时,能使第一瓦楞纸层和第二瓦楞纸层受力均匀,具有缓震作用,同时第一瓦楞纸层和第二瓦楞纸层通过胶粘层分别粘连有第一泡沫层和第二泡沫层,通过胶粘层使第一瓦楞纸层和第二瓦楞纸层和第一泡沫层和第二泡沫层稳定固定在一起,结构稳定不会轻易损坏,同时通过第一泡沫层和第二泡沫层增加了瓦楞纸板的缓震性能,在受到冲击时不会损坏,提高瓦楞纸板的使用寿命,同时,同时第一泡沫层和第二泡沫层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金属网层和第二加强金属网层,通过第一加强金属网层和第二加强金属网层能有效提高瓦楞纸板的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瓦楞纸板的耐冲击性,同时第一加强金属网层和第二加强金属网层内部填充有干燥剂且干燥剂为无水氯化钙,无水氯化钙干燥剂具有吸附活性静态减湿和异味去除等功效,不仅吸附速度快,吸附能力高,且无毒,无味,无接触腐蚀性,无环境污染,尤其对人体无损害,通过无水氯化钙使瓦楞纸板箱使用时能有效吸潮,保持瓦楞纸干燥,不会受潮,同时瓦楞纸板最外层设置有第一耐腐蚀层和第二耐腐蚀层,第一耐腐蚀层和第二耐腐蚀层均由增韧耐热的树脂组成,通过增韧耐热的树脂能有效提高瓦楞纸板的耐腐蚀性,该瓦楞纸板结构稳定性好,同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能有效耐冲击,受到冲击是不会轻易损坏,也具有较高的防水耐腐蚀性能,有效提高了瓦楞纸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耐冲击瓦楞纸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耐冲击瓦楞纸板的粘连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耐冲击瓦楞纸板的金属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耐腐蚀层;2、第一加强金属网层;3、第一泡沫层;4、第一瓦楞纸层;5、第一v型瓦楞纸层;6、芯板;7、第二耐腐蚀层;8、第二加强金属网层;9、第二泡沫层;10、第二瓦楞纸层;11、第二v型瓦楞纸层;12、胶粘层;13、干燥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耐冲击瓦楞纸板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耐冲击瓦楞纸板,包括第一耐腐蚀层1,所述第一耐腐蚀层1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加强金属网层2,所述第一加强金属网层2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泡沫层3,所述第一泡沫层3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瓦楞纸层4,所述第一瓦楞纸层4上表面设置有第一v型瓦楞纸层5,所述第一v型瓦楞纸层5上表面设置有芯板6,所述芯板6上表面设置有第二v型瓦楞纸层11,所述第二v型瓦楞纸层11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瓦楞纸层10,所述第二瓦楞纸层10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泡沫层9,所述第二泡沫层9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加强金属网层8,所述第二加强金属网层8上表面设置有第二耐腐蚀层7。

示例的,通过第一加强金属网层2和第二加强金属网层8使瓦楞纸板结构稳定性好,同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能有效耐冲击,受到冲击是不会轻易损坏,通过第一耐腐蚀层1和第二耐腐蚀层7使瓦楞纸板也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能,有效提高了瓦楞纸板的使用寿命。

参考图2所示,所述第一泡沫层3上表面通过胶粘层12与第一瓦楞纸层4下表面通过粘连,所述第二泡沫层9下表面通过胶粘层12与第二瓦楞纸10上表面粘连。

示例的,通过胶粘层12使第一瓦楞纸层4和第二瓦楞纸层10和第一泡沫层3和第二泡沫层9稳定固定在一起,结构稳定不会轻易损坏。

参考图3所示,所述第一加强金属网层2和第二加强金属网层8内部填充有干燥剂13。

示例的,通过干燥剂13使瓦楞纸板箱使用时能有效吸潮,保持瓦楞纸干燥,不会受潮,提高使用寿命。

参考图3所示,所述干燥剂13为无水氯化钙。

示例的,无水氯化钙干燥剂13具有吸附活性静态减湿和异味去除等功效,不仅吸附速度快,吸附能力高,且无毒,无味,无接触腐蚀性,无环境污染,尤其对人体无损害。

参考图1所示,所述第一耐腐蚀层1和第二耐腐蚀层7均由增韧耐热的树脂组成。

示例的,通过增韧耐热的树脂能有效提高瓦楞纸板的耐腐蚀性,能有效防止被腐蚀。

使用时,芯板6通过第一v型瓦楞纸层5和第二v型瓦楞纸层11分别连接有第一瓦楞纸层4和第二瓦楞纸层10,通过第一v型瓦楞纸层5和第二v型瓦楞纸层11在受到压力时,能使第一瓦楞纸层4和第二瓦楞纸层10受力均匀,具有缓震作用,同时第一瓦楞纸层4和第二瓦楞纸层10通过胶粘层12分别粘连有第一泡沫层3和第二泡沫层9,通过胶粘层12使第一瓦楞纸层4和第二瓦楞纸层10和第一泡沫层3和第二泡沫层9稳定固定在一起,结构稳定不会轻易损坏,同时通过第一泡沫层3和第二泡沫层9增加了瓦楞纸板的缓震性能,在受到冲击时不会损坏,提高瓦楞纸板的使用寿命,同时,同时第一泡沫层3和第二泡沫层9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金属网层2和第二加强金属网层8,通过第一加强金属网层2和第二加强金属网层8能有效提高瓦楞纸板的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瓦楞纸板的耐冲击性,同时第一加强金属网层2和第二加强金属网层8内部填充有干燥剂13且干燥剂13为无水氯化钙,无水氯化钙干燥剂13具有吸附活性静态减湿和异味去除等功效,不仅吸附速度快,吸附能力高,且无毒,无味,无接触腐蚀性,无环境污染,尤其对人体无损害,通过无水氯化钙使瓦楞纸板箱使用时能有效吸潮,保持瓦楞纸干燥,不会受潮,同时瓦楞纸板最外层设置有第一耐腐蚀层1和第二耐腐蚀层7,第一耐腐蚀层1和第二耐腐蚀层7均由增韧耐热的树脂组成,通过增韧耐热的树脂能有效提高瓦楞纸板的耐腐蚀性,能有效防止被腐蚀,该瓦楞纸板结构稳定性好,同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能有效耐冲击,受到冲击是不会轻易损坏,也具有较高的防水耐腐蚀性能,有效提高了瓦楞纸板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耐冲击瓦楞纸板,包括1、第一耐腐蚀层;2、第一加强金属网层;3、第一泡沫层;4、第一瓦楞纸层;5、第一v型瓦楞纸层;6、芯板;7、第二耐腐蚀层;8、第二加强金属网层;9、第二泡沫层;10、第二瓦楞纸层;11、第二v型瓦楞纸层;12、胶粘层;13、干燥剂,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