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隔性防锈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31163发布日期:2021-07-13 15:09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隔性防锈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薄膜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阻隔性防锈膜。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相防锈膜是基于高分子材料与vci气相防锈技术发展相结合的新一代创新高科技产品,使用该膜将被防锈设备包装密封后,膜体内含有的vci开始升华挥发出防锈气体因子,扩散渗透至被防锈物品表面并吸附其上,形成单分子厚的致密保护膜层,隔绝诱发锈蚀的各种因素与被防锈物品表面的接触,使设备不受外界腐蚀性气体的锈蚀影响,从而有效防止锈蚀的产生。

目前来看,气相防锈膜一般以聚乙烯树脂为基材,其优点是加工成型方便,缺点是阻隔性能较差,尤其是对气态水分子的阻隔性能就更差一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阻隔性防锈膜,在现有气相防锈膜中增加用于阻隔水汽和氧气的薄层结构件,可使防锈膜具有较高的水汽和氧气的阻隔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阻隔性防锈膜,所述阻隔性防锈膜为层状复合结构,所述阻隔性防锈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气相防锈膜层和阻隔层;

所述阻隔层为具有阻隔水汽和氧气作用的薄层结构件。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在气相防锈膜中增加了一层阻隔层,阻隔层为具有阻隔水汽和氧气作用的薄层结构件,这样,阻隔层可以通过自身的特性对水汽和氧气的进行高效阻隔,可以降低在使用过程中外界的水汽和氧气透过气相防锈膜层,从而提高气相防锈膜层的防锈性能。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阻隔层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底面连接所述气相防锈膜层的顶面。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阻隔层为铝箔,所述铝箔的底面连接所述气相防锈膜层的顶面。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阻隔层为依次层叠设置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和铝箔,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底面连接所述气相防锈膜层的顶面,所述铝箔的底面连接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顶面。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通过设置两层不同的具有水汽和氧气阻隔性的材料,能够获得更好的阻隔性,提高气相防锈膜层的防锈性能。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阻隔层的顶面设置有强韧膜,所述强韧膜包括无纺布纤维层和聚酯纤维薄膜,所述无纺布纤维层的底面连接所述阻隔层的顶面,所述聚酯纤维薄膜的底面连接所述无纺布纤维层的顶面。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强韧膜能够提高阻隔性防锈膜的强度和韧性。强韧膜为无纺布纤维层和聚酯纤维薄膜的复合膜层,强韧层直接暴露于环境中,能够使阻隔性防锈膜获得较好的强度和韧性,可凭借其自身较高的刚性、硬度、韧性等优良的机械性能,使阻隔性防锈膜具有较好的强度、韧性和耐穿刺性,能够为包装于其内的设备提供更好的气密性。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无纺布纤维层通过聚氨酯增韧剂涂层设置于所述阻隔层的顶面,所述聚酯纤维薄膜通过聚氨酯增韧剂涂层设置于所述无纺布纤维层的顶面。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聚氨酯增韧剂涂层能够进一步提高阻隔性防锈膜的韧性。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气相防锈膜层与所述阻隔层之间设置有湿敏变色膜,所述湿敏变色膜的底面连接所述气相防锈膜层,所述湿敏变色膜的顶面连接所述阻隔层。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湿敏变色膜设置在气相防锈膜层与阻隔层之间,在外界的水汽穿过阻隔层后能够进行变色提示,这时可根据变色情况检查包装是否破损,可及时进行替换。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气相防锈膜层表面设置有氧检测剂薄片。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氧检测剂薄片设置于气相防锈膜层处,能够在一定剂量的氧气透过阻隔层后被及时反映出来,可作为更换阻隔性防锈膜的依据。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氧检测剂薄片连接于所述气相防锈膜层的底面。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氧检测剂薄片的尺寸小于其所连接的所述气相防锈膜层的底面尺寸。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气相防锈膜层的基材为聚乙烯树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在气相防锈膜中增加了一层阻隔层,阻隔层为具有阻隔水汽和氧气作用的薄层结构件,这样,阻隔层可以通过自身的特性对水汽和氧气的进行高效阻隔,可以降低在使用过程中外界的水汽和氧气透过气相防锈膜层,从而提高气相防锈膜层的防锈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1中阻隔性防锈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中阻隔性防锈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中阻隔性防锈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气相防锈膜层;2、阻隔层;3、强韧膜;31、无纺布纤维层;32、聚酯纤维薄膜;4、湿敏变色膜;5、氧检测剂薄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阻隔性防锈膜,具有较高的水汽和氧气的阻隔性,如图1、图2、图3所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

该种阻隔性防锈膜为层状复合结构,阻隔性防锈膜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设置的气相防锈膜层1和阻隔层2。气相防锈膜层1的基材为聚乙烯树脂。阻隔层2为具有阻隔水汽和氧气作用的薄层结构件。

该阻隔层2可以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此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底面通过粘接剂连接于气相防锈膜层1的顶面。阻隔层2也可以包括铝箔,此时,铝箔的底面通过粘接剂连接于气相防锈膜层1的顶面。在气相防锈膜中增加了一层阻隔层2,阻隔层2为具有阻隔水汽和氧气作用的薄层结构件,这样,阻隔层2可以通过自身的特性对水汽和氧气的进行高效阻隔,可以降低在使用过程中外界的水汽和氧气透过气相防锈膜层1,从而提高气相防锈膜层1的防锈性能。优选的,阻隔层2同时包括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和铝箔,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和铝箔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设置,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底面热压合连接于气相防锈膜层1的顶面,铝箔的底面通过粘接剂连接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顶面,通过设置两层不同的具有水汽和氧气阻隔性的材料,能够获得更好的阻隔性,提高气相防锈膜层1的防锈性能。

为了提高该阻隔性防锈膜的强韧度,在阻隔层2的顶面设置有一强韧膜3,该强韧膜3为多层复合膜,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设置的无纺布纤维层31和聚酯纤维薄膜32,无纺布纤维层31的底面通过粘接剂连接于阻隔层2的顶面,聚酯纤维薄膜32的底面通过粘接剂连接于无纺布纤维层31的顶面。强韧膜3能够提高阻隔性防锈膜的强度和韧性。强韧膜3为无纺布纤维层31和聚酯纤维薄膜32的复合膜层,强韧层直接暴露于环境中,能够使阻隔性防锈膜获得较好的强度和韧性,可凭借其自身较高的刚性、硬度、韧性等优良的机械性能,使阻隔性防锈膜具有较好的强度、韧性和耐穿刺性,能够为包装于其内的设备提供更好的气密性。优选的,无纺布纤维层31通过聚氨酯增韧剂涂层设置于阻隔层2的顶面,聚酯纤维薄膜32通过聚氨酯增韧剂涂层设置于无纺布纤维层31的顶面,聚氨酯增韧剂涂层能够进一步提高阻隔性防锈膜的韧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为了能够显示水汽是否已经通过阻隔层2,在气相防锈膜层1与阻隔层2之间设置有一湿敏变色膜4,该湿敏变色膜4包括湿敏变色剂和用于承载湿敏变色剂的基材,该湿敏变色膜4的基材为聚乙烯。湿敏变色剂可以涂覆于基材的表面或在制作时如现有技术中混合金属料或着色料一样将湿敏变色剂混合如基材内一体成膜。湿敏变色膜4的底面通过粘接剂连接于气相防锈膜层1,湿敏变色膜4的顶面通过粘接剂连接于阻隔层2的底面。湿敏变色膜4设置在气相防锈膜层1与阻隔层2之间,在外界的水汽穿过阻隔层2后能够进行变色提示,这时可根据变色情况检查包装是否破损,可及时进行替换。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为了显示包装中氧气的浓度,在气相防锈膜层1表面设置有氧检测剂薄片5,该氧检测剂薄片5通过粘接剂连接于气相防锈膜层1的底面的中部位置,该阻隔性防锈膜能够在一定剂量的氧气透过阻隔层2后被及时反映出来,可作为更换阻隔性防锈膜的依据。为了不妨碍防锈气体因子的挥发,该氧检测剂薄片5的尺寸小于其所连接的气相防锈膜层1的底面尺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