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作战的全方位可视化头盔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14708发布日期:2021-12-22 14:3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作战的全方位可视化头盔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头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作战的全方位可视化头盔式装置。


背景技术:

2.中国古代,头盔称为胄、首铠、兜鍪等,用藤、皮革或铜铁等制作。19世纪末,许多国家的军队仍在使用铁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防高爆榴弹弹片和枪弹的杀伤,头盔改用钢材制作,称为钢盔。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几次局部战争,仍继续使用钢盔,并在用料和造型上有所改进。20世纪80年代后,美、英、西班牙和以色列等国家的军队,已开始装备无钢头盔。这种头盔用凯夫拉等高强度合成纤维压制而成,重量比钢盔轻,防护性能好。有的国家已研制成兼备攻防两种功能的头盔枪,既可防护,又可以发射无壳子弹。中国人民解放军在20世纪50年代研制了具有减震和通信功能的坦克工作帽。到90年代末研制装备了多功能的装甲兵头盔和防弹能力较强的步兵头盔。21世纪初研制了具有防杀伤功能的非金属伞兵头盔。
3.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用于作战的全方位可视化头盔式装置,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多存在以下的不足:单兵作战头盔是军人执行任务过程中必备的装备,现有的军用头盔散热效果较差,在夏季炎热的环境下很容易使人晕厥中暑,实用性不高。综上,现有的大多数用于作战的全方位可视化头盔式装置不能很好地契合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作战的全方位可视化头盔式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作战的全方位可视化头盔式装置,包括头盔本体,所述头盔本体顶部外壁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外壁的中央位置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内壁上设有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输出端键连接有转轴,且转轴远离驱动元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扇叶,所述头盔本体的内壁上设有头盔内垫,所述头盔内垫的顶部外壁上设有散热孔,且头盔内垫的顶部外壁上设有分流板,所述头盔本体的一侧外壁上设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外壁上设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外壁上设有安装盒,且安装盒的内部设有等距离分布的蓄电池组,所述头盔本体的一侧外壁上设有探照灯。
7.进一步的,所述头盔本体的一侧外壁上设有两个调节板,两个调节板的相对一侧外壁上螺纹连接有同一个紧固螺栓。
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盒的一侧外壁上设有传导线,且传导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驱动元件内部。
9.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相对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安装架,且安装架内壁上设有等距离分布的调节槽。
10.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槽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适配挡板,且适配挡板的顶部外壁上设有拨片。
11.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外壁上设有透光孔。
12.进一步的,还包括夜视仪和开关,所述夜视仪固定连接在头盔本体的一侧外壁上,开关设在夜视仪的一侧外壁上。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通过设置的分流板、旋转扇叶和头盔内垫,当作战军人带上头盔时,头盔内垫上设有散热孔,启动头盔上方的驱动元件,驱动元件带动旋转扇叶静音转动,转动的旋转扇叶将冷风吹向分流板上,由于分流板的四周均与散热孔连接在一起,旋转扇叶将冷风从分流板吹入到散热孔内部,散热孔的出口位于头盔内垫的内侧,出风处刚好位于佩戴者与头盔的接触位置,有效给佩戴者头部四周进行针对性散热。
15.2.通过设置的安装架、拨片和夜视仪,在非作战的夜间,可以启动头盔本体前侧的探照灯,探照灯开启后,佩戴者通过拨动拨片来切换不同适配挡板在调节槽内的位置,使得探照灯聚光得以有效调节,在作战时间内,关闭探照灯,佩戴者启动夜视仪一侧的开关,在夜视仪上广角镜片的辅助下,进行有效的夜间作战,该装置使用方便,满足人们的需求。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作战的全方位可视化头盔式装置实施例1 的立体结构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作战的全方位可视化头盔式装置实施例1 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作战的全方位可视化头盔式装置实施例1 头盔内垫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作战的全方位可视化头盔式装置实施例2 的正视图。
20.图中:1

头盔本体、2

连接板、3

安装盒、4

固定板、5

横板、6

蓄电池组、 7

旋转扇叶、8

调节板、9

驱动元件、10

安装架、11

探照灯、12

拨片、13
‑ꢀ
适配挡板、14

透光孔、15

分流板、16

头盔内垫、17

散热孔、18

夜视仪、19
‑ꢀ
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
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23.实施例1
24.参照图1

3,一种用于作战的全方位可视化头盔式装置,包括头盔本体1,头盔本体1顶部外壁上设有连接板2,连接板2顶部外壁的中央位置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底部内壁上设有驱动元件9,驱动元件9输出端键连接有转轴,且转轴远离驱动元件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扇叶7,头盔本体1的内壁上设有头盔内垫16,头盔内垫16的顶部外壁上设有散热孔17,且头盔内垫16的顶部外壁上设有分流板15,头盔本体1的一侧外壁上设有两个固定板4,两个固定板4的顶部外壁上设有横板5,横板5的顶部外壁上设有安装盒3,且安装盒3的内部设有等距离分布的蓄电池组6,头盔本体1的一侧外壁上设有探照灯11,驱动元件 9带动旋转扇叶7静音转动,转动的旋转扇叶7将冷风吹向分流板15上,由于分流板15的四周均与散热孔17连接在一起,旋转扇叶7将冷风从分流板15吹入到散热孔17内部,散热孔17的出口位于头盔内垫16的内侧,出风处刚好位于佩戴者与头盔的接触位置,有效给佩戴者头部四周进行针对性散热。
25.本实用新型中,头盔本体1的一侧外壁上设有两个调节板8,两个调节板8 的相对一侧外壁上螺纹连接有同一个紧固螺栓。
26.本实用新型中,安装盒3的一侧外壁上设有传导线,且传导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驱动元件9内部。
27.本实用新型中,两个固定板4的相对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安装架 10,且安装架10内壁上设有等距离分布的调节槽。
28.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槽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适配挡板13,且适配挡板13的顶部外壁上设有拨片12。
29.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架10的一侧外壁上设有透光孔14。
30.工作原理:使用时,当作战军人带上头盔时,头盔内垫16上设有散热孔17,启动头盔上方的驱动元件9,驱动元件9带动旋转扇叶7静音转动,转动的旋转扇叶7将冷风吹向分流板15上,由于分流板15的四周均与散热孔17连接在一起,旋转扇叶7将冷风从分流板15吹入到散热孔17内部,散热孔17的出口位于头盔内垫16的内侧,出风处刚好位于佩戴者与头盔的接触位置,有效给佩戴者头部四周进行针对性散热,在非作战的夜间,可以启动头盔本体1前侧的探照灯11,探照灯11开启后,佩戴者通过拨动拨片12来切换不同适配挡板13在调节槽内的位置。
31.实施例2
32.参照图4,一种用于作战的全方位可视化头盔式装置,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还包括夜视仪18和开关19,夜视仪18固定连接在头盔本体1的一侧外壁上,开关19设在夜视仪18的一侧外壁上。
33.工作原理:使用时,在作战时间内,关闭探照灯11,佩戴者启动夜视仪18 一侧的开关19,在夜视仪18上广角镜片的辅助下,进行有效的夜间作战。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