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效果好的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42704发布日期:2021-11-29 18:10阅读:8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气效果好的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气效果好的无纺布。


背景技术:

2.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在电子工厂、手术室等环境中使用较为广泛。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无纺布通常设置为单层的结构,该类无纺布虽然具有较好的透气效果,但是其支撑效果和其抗拉伸强度较差,导致使用时间短,寿命短。
4.因此,发明一种透气效果好的无纺布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气效果好的无纺布,通过由上层、吸水层和下层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无纺布本,吸水层由填充层和抗拉层,以解决无纺布通常设置为单层的结构,该类无纺布虽然具有较好的透气效果,但是其支撑效果和其抗拉伸强度较差,导致使用时间短,寿命短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气效果好的无纺布,包括由上层、吸水层和下层构成一个完整的无纺布本体,所述上层上端表面和下层下端表面上均设置筛网层,所述上层下端表面和下层上端表面上均开设有多个弧形凹槽,多个所述弧形凹槽均匀等距成矩形状阵列分布,所述吸水层上端表面和下端表面上均固定设置有多个限位凸部,所述吸水层包括由填充层和抗拉层,所述抗拉层固定嵌设在填充层内部,所述抗拉层由多个弹性细管和多个弹性布带拼接构成,多个所述弹性细管层等距均匀分布,相邻两个所述弹性细管之间设置有多个弹性布带,多个所述弹性布带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弹性细管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筛网层一侧分别与上层和下层紧密贴合设置并通过胶水固定粘接。
8.优选的,多个所述限位凸部均匀等距成矩形状阵列分布且多个所述限位凸部的位置与多个弧形凹槽的位置相对应。
9.优选的,所述吸水层通过多个限位凸部分别与上层和下层之间形成一定空隙。
10.优选的,所述填充层内部填充有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吸水性树脂或吸水棉。
11.优选的,所述筛网层由高性能无碱玻璃纤维制成且呈交叉状编制而成。
12.优选的,所述筛网层由环氧树脂制成且呈交叉状编制而成。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中由上层、吸水层和下层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无纺布本体,上层和下层上设置的筛网层具有良好的吸尘效果,吸水层上下两端面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凸部,限位凸部的设置使得上层、吸水层和下层三者之间紧密连接,不易脱层,同时限位凸部的设置使
得三层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进而保证了无纺布本体的良好的透气性。
15.2、本实用新型中吸水层由填充层和抗拉层构成,抗拉层中设置的多个弹性细管,且相邻两个弹性细管之间通过多个弹性布带进行连接,使得无纺布本体具有一定的抗拉效果,保证了无纺布本体支撑效果的同时,提高来了其的抗拉伸性能,提高了无纺布本体的使用时间,填充层由内部填充由吸水材料,使得无纺布本体具有一定的吸水性能,同时由于上层、吸水层和下层三层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进而可使得填充层进行自然烘干,在某些特色环境的使用需求中,可多次重复使用无纺布本体,最大化的提高了无纺布本体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气效果好的无纺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气效果好的无纺布的爆炸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气效果好的无纺布的正视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4中b处的放大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抗拉层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上层;2、吸水层;3、下层;4、筛网层;5、弧形凹槽;6、限位凸部;7、填充层;8、抗拉层;9、弹性细管;10、弹性布带;11、无纺布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实施例1,参照附图1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透气效果好的无纺布,包括由上层1、吸水层2和下层3构成一个完整的无纺布本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1上端表面和下层3下端表面上均设置筛网层4,所述上层1下端表面和下层3上端表面上均开设由多个弧形凹槽5,多个所述弧形凹槽5均匀等距成矩形状阵列分布,所述吸水层2上端表面和下端表面上均固定设置有多个限位凸部6,所述吸水层2包括由填充层7和抗拉层8,所述抗拉层8固定嵌设在填充层7内部,所述抗拉层8由多个弹性细管9和多个弹性布带10拼接构成,多个所述弹性细管9层等距均匀分布,相邻两个所述弹性细管9之间设置有多个弹性布带10,多个所述弹性布带10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弹性细管9固定连接,抗拉层8中设置的多个弹性细管9,且相邻两个弹性细管9之间通过多个弹性布带10进行连接,使得无纺布本体11具有一定的抗拉效果,保证了无纺布本体11支撑效果的同时,提高来了其的抗拉伸性能,提高了无纺布本体11的使用时间。
26.进一步地,所述筛网层4一侧分别与上层1和下层3紧密贴合设置并通过胶水固定粘接,上层1和下层3上均设置有筛网层4,使得无纺布本体11具有两面性,同时筛网层4的设置使得无纺布本体11具有一定的吸尘效果,以便无纺布本体11也可适用于与电子工厂或手术室等特色环境中;
27.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限位凸部6均匀等距成矩形状阵列分布且多个所述限位凸部6的位置与多个弧形凹槽5的位置相对应,限位凸部6的设置使得上层1、吸水层2和下层3三者
之间紧密连接,不易脱层,
28.进一步地,所述吸水层2通过多个限位凸部6分别与上层1和下层3之间形成一定空隙,限位凸部6的设置使得三层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进而保证了无纺布本体11的良好的透气性;
29.进一步地,所述填充层7内部填充有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吸水性树脂或吸水棉,使得无纺布本体11具有一定的吸水性能,同时由于上层1、吸水层2和下层3三层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进而可使得填充层7进行自然烘干,在某些特色环境的使用需求中,可多次重复使用无纺布本体11,最大化的提高了无纺布本体11的利用;
30.进一步地,所述筛网层4由高性能无碱玻璃纤维制成且呈交叉状编制而成。
3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上层1和下层3上设置的筛网层4具有良好的吸尘效果,同时筛网层4由均浸渍分布有抗静电剂微颗粒,进而使得无纺布本体11具有一定的抗静电效果,吸水层2上上下两端面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凸部6,限位凸部6的设置使得上层1、吸水层2和下层3三者之间紧密连接,不易脱层,同时限位凸部6的设置使得三层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使得无纺布本体11的良好的透气性,吸水层2由填充层7和抗拉层8 构成,抗拉层8的设计使得无纺布本体11具有一定的抗拉效果,填充层7由内部填充由吸水材料,使得无纺布本体11具有一定的吸水性能,由于上层1、吸水层2和下层3三层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进而可使得填充层7进行自然烘干,提高了无纺布本体11的利用率。
32.实施例2,参照附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透气效果好的无纺布,包括由上层1、吸水层2和下层3构成一个完整的无纺布本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1上端表面和下层3下端表面上均设置筛网层4,所述上层1下端表面和下层3上端表面上均开设有多个弧形凹槽5,多个所述弧形凹槽5均匀等距成矩形状阵列分布,所述吸水层2上端表面和下端表面上均固定设置有多个限位凸部6,所述吸水层2包括由填充层7和抗拉层8,所述抗拉层8固定嵌设在填充层7内部,所述抗拉层8由多个弹性细管9和多个弹性布带10拼接构成,多个所述弹性细管9层等距均匀分布,相邻两个所述弹性细管9之间设置有多个弹性布带10,多个所述弹性布带10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弹性细管9固定连接。
33.进一步地,所述筛网层4由环氧树脂制成且呈交叉状编制而成。
34.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中由上层1、吸水层2和下层3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无纺布本体11,上层1和下层3上设置有筛网层4,相比较实施例1中,本实施例中筛网层4由环氧树脂制成且呈交叉状编制而成,使得无纺布本体11具有一定的耐磨性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无纺布的使用寿命。
3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