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具体为一种药用复合膜和药用包装袋,属于药品包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2.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阳光、潮湿、微生物等外界环境影响而变质,从而影响民众的健康,因此要选定适合的药包材。医药包装材料是直接与药品接触的材料,其主要的功能是保证药品质量和稳定性,因此,要求药包材无毒,无污染,安全等特性。
3.这些年我司一直重视新工艺的研究,在现有的药品包装技术中,需要使用种类繁多的胶水才能够对药品剂型包装,不但操作繁琐,而且经济成本的投入较高,并且形成的包装在运输途中受到震动很容易出现破裂,造成药品包装失效而使药品质量受到影响,甚至出现药品变质造成使用者身体受到伤害的情况。
4.本实用新型使用本公司研究的一种胶水,这种胶水可用于制作高性能复合膜,通过这种通用型胶水来替代车间种类繁多的胶水,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药用复合膜和药用包装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药品包装技术中,需要使用种类繁多的胶水才能够对药品剂型包装,不但操作繁琐,而且经济成本的投入较高,并且形成的包装在运输途中受到震动很容易出现破裂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药用复合膜和药用包装袋,包括上包装袋和下包装袋,所述上包装袋和下包装袋之间设置有盛药板,所述盛药板底部设置有聚乙烯层,所述聚乙烯层底部设置有铝箔层,所述铝箔层底部设置有聚酯层,所述盛药板与聚乙烯层之间和铝箔层与聚酯层之间均设置有聚氨酯粘合剂层,所述聚乙烯层与铝箔层之间设置有双组分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层,所述盛药板四角均设置有斜板。
9.优选地,所述聚酯层为聚酯复合膜,其厚度范围在0.012~0.018mm,提高聚酯层的可代替性,减少聚酯层所需要的成本投入,减少药品包装的投入成本。
10.优选地,所述铝箔层厚度范围在0.007~0.016mm,所述聚氨酯粘合剂层涂布量为3.5~4.5g/m2,所述聚乙烯层为聚乙烯复合膜,其厚度范围在 0.050~0.080mm,所述双组分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层涂布量为3.0~3.5g/m2。
11.优选地,所述上包装袋和下包装袋粘黏在一起形成包装袋,所述盛药板底部设置有多个置药腔,所述盛药板和置药腔均设置于上包装袋和下包装袋组成的包装袋内部,通
过上包装袋和下包装袋配合,形成透明包装,方便使用者观察盛药板的情况。
12.优选地,所述聚氨酯粘合剂层、聚酯层、铝箔层、聚乙烯层和双组分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层均设置于下包装袋内部,所述盛药板和置药腔设置于上包装袋内部,提高聚氨酯粘合剂层、聚酯层、铝箔层、聚乙烯层和双组分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层配,在置药腔底部形成一个弹性性较好的薄膜,方便使用置药腔内部药品的同时,保证药品运输存放的安全。
13.优选地,所述斜板设置于上包装袋和下包装袋之间,所述斜板一端延伸到上包装袋一侧,所述斜板底部粘黏有弹性绳,所述下包装袋底部粘黏有拉杆,所述弹性绳一端与拉杆固定连接,通过拉杆拉动弹性绳,使斜板发生折弯形变,保证上包装袋和下包装袋被斜板快速地分开,保证盛药板快速地取出。
14.优选地,所述斜板与盛药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塑性弹性板,所述塑性弹性板设置于上包装袋和下包装袋之间,所述塑性弹性板和斜板均倾斜设置于上包装袋和下包装袋之间,通过塑性弹性板和斜板配合,使斜板在盛药板一侧转动后保持原状,对盛药板进行支撑。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药用复合膜和药用包装袋,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6.1、该药用复合膜和药用包装袋,通过双组分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层安装铝箔层和聚乙烯层,保证铝箔层的安装的强度,减少铝箔层破裂对盛药板的影响,通过同种类的聚氨酯粘合剂层和双组分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层安装盛药板、聚乙烯层、铝箔层和聚酯层,保证对药品包装的安全性,减少胶水使用的种类,降低药品包装的成本。
17.2、该药用复合膜和药用包装袋,弯折后的斜板与盛药板保持垂直状态时旋转拉杆,会使弹性绳与斜板脱离固定,随后使用者将上包装袋与下包装袋扯开,即可取出上包装袋和下包装袋之间的盛药板,保证快速地取出盛药板,并且此时斜板与盛药板垂直,可以将盛药板悬空放置,保证盛药板放置时的安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盛药板的局部剖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铝箔层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上包装袋;2、下包装袋;3、盛药板;4、置药腔;5、塑性弹性板;6、斜板;7、弹性绳;8、拉杆;9、聚氨酯粘合剂层;10、聚酯层; 11、铝箔层;12、聚乙烯层;13、双组分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层。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药用复合膜和药用包装袋。
24.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包括上包装袋1和下包装袋2,上包装袋1和下包装袋2之间设置有盛药板3,上包装袋1和下包装袋2粘黏在一起形成包装袋,盛药板3底部设置有多个置药腔4,盛药板3和置药腔4均设置于上包装袋1和下包装袋2组成的包装袋内部,盛药板3底部设置有聚乙烯层12,聚乙烯层12为聚乙烯复合膜,其厚度范围在0.050~0.080mm,聚乙烯层12底部设置有铝箔层11,铝箔层11厚度范围在0.007~0.016mm,铝箔层 11底部设
置有聚酯层10,聚酯层10为聚酯复合膜,其厚度范围在 0.012~0.018mm,盛药板3与聚乙烯层12之间和铝箔层11与聚酯层10之间均设置有聚氨酯粘合剂层9,聚氨酯粘合剂层9涂布量为3.5~4.5g/m2,聚乙烯层12与铝箔层11之间设置有双组分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层13,双组分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层13涂布量为3.0~3.5g/m2,盛药板3四角均设置有斜板6,聚氨酯粘合剂层9、聚酯层10、铝箔层11、聚乙烯层12和双组分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层13均设置于下包装袋2内部,盛药板3和置药腔4设置于上包装袋1内部。
25.具体的,通过在盛药板3底部设置聚乙烯层12,在聚乙烯层12底部设置有铝箔层11,在铝箔层11底部设置有聚酯层10,并且聚酯层10为聚酯复合膜,聚酯是一种高度对称的塑料,具有一定的结晶取向能力,因而具有较高的成膜性和成型性;还具有比较好的耐摩擦性、印刷适应性;可以在聚酯层 10底部高效清晰的印刷药品信息;并且聚乙烯层12与盛药板3之间和聚酯层 10与铝箔层11之间均通过聚氨酯粘合剂层9连接,提高聚乙烯层12、盛药板3、聚酯层10和铝箔层11之间安装的稳定性,减少药品包装的自动破裂,通过双组分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层13安装铝箔层11和聚乙烯层12,保证铝箔层11的安装的强度,减少铝箔层11破裂对盛药板3的影响,通过同种类的聚氨酯粘合剂层9和双组分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层13安装盛药板3、聚乙烯层12、铝箔层11和聚酯层10,保证对药品包装的安全性,减少胶水使用的种类,降低药品包装的成本。
26.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3,斜板6设置于上包装袋1和下包装袋2之间,斜板6一端延伸到上包装袋1一侧,斜板6底部粘黏有弹性绳7,下包装袋2底部粘黏有拉杆8,弹性绳7一端与拉杆8固定连接,斜板6与盛药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塑性弹性板5,塑性弹性板5设置于上包装袋1和下包装袋2之间,塑性弹性板5和斜板6均倾斜设置于上包装袋1和下包装袋2之间。
27.具体的,使用者将下包装袋2底部粘黏的拉杆8与下包装袋2分离,随后转动拉杆8使拉杆8收卷外侧固定连接的多个弹性绳7,并且弹性绳7与盛药板3连接斜板6固定,因此被收卷的弹性绳7拉动四个斜板6发生弯折,将上包装袋1和下包装袋2的四角固定分开,并且斜板6与盛药板3之间设置有塑性弹性板5,弯折后的斜板6与盛药板3保持垂直状态时旋转拉杆8,会使弹性绳7与斜板6脱离固定,随后使用者将上包装袋1与下包装袋2扯开,即可取出上包装袋1和下包装袋2之间的盛药板3,保证快速地取出盛药板3,并且此时斜板6与盛药板3垂直,可以将盛药板3悬空放置,保证盛药板3放置时的安全。
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