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合用层压膜及透光层压体
1.本技术是申请号为2018109170913、申请日为2018年8月13日、发明名称为“接合用层压膜及包含该接合用层压膜的透光层压体”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截面呈三角形或梯形的接合用层压膜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该接合用层压膜而能够有效用作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挡风玻璃(windshield)的透光层压体,并且提供耐冲击性、耐穿透性优异且具有优异的噪音屏蔽特性、厚度薄且具有足够强度的接合用层压膜等。
背景技术:3.聚乙烯醇缩醛用作层合玻璃(安全玻璃)或透光层压材料的中间层。层合玻璃主要用于建筑物的窗户、外部包装材料等以及车窗玻璃等,由于即使在破损时碎片也不会飞散且在规定强度的冲击下也不被穿透等的特点,因此可确保稳定性,即能够使施加在其内部的物体或人的损伤或负伤达到最小。
4.近年来,汽车中安装平视显示装置(hud,head up display)的情况逐渐增加。具体采用如下方式:通过仪表盘区域或车顶区域的投影仪来将图像投影在汽车挡风玻璃(windshield)上,这样驾驶人员能够感知到该投影图像。这种平视显示装置可使驾驶人员能够一边注视前方道路还能够一边获取到重要数据,如当前行驶信息、导航信息、警报信息等。因此对驾驶的便利性和交通安全性有相当大的帮助。
5.然而,平视显示装置却存在如下的基本问题:由于投影仪图像投影于汽车挡风玻璃上,因此像会被挡风玻璃的两侧表面(内表面和外表面)反射,驾驶人员不仅感知到所需的第一图像,同时还能感知到强度稍弱的鬼影(ghost image)。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采用的一种方法为,使玻璃之间的中间层的垂直截面呈楔形(wedge-shaped)。
6.然而,这种楔形中间层在厚度薄的情况下无法满足汽车玻璃所需的足够的耐冲击性、耐穿透性的性能或无法足够满足如噪音屏蔽等的特性。
7.如上所述的背景技术是由发明人用于导出本发明而保留或作为在本发明的导出过程中所习得的技术信息,并不一定是本发明申请前被一般公众所知的公知技术。
8.现有技术文献
9.专利文献
10.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第10-1310022号,“可减少声响的多个楔形聚合物中间层”11.专利文献2: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7-0131238号,“包括功能性薄膜的层合玻璃”
技术实现要素:1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耐冲击性、耐穿透性优异的楔形多层薄膜。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噪音屏蔽特性优异、厚度薄且具有足够强度的多层薄膜。
13.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接合用层压膜为具有第一末端和与所述第一末端相向的第二末端。其中,包括:基础层,呈随着靠近所述第一末端厚度逐渐增加的形状;以及增强层,呈随着靠近所述第二末端厚度逐渐增加的形状。
14.所述接合用层压膜的沿着连接所述第一末端的一点与所述第二末端的一点的直线切割而成的层压膜截面的形状,呈所述第一末端的厚度值大于所述第二末端的厚度值的三角形或梯形形状。
15.所述第一末端包含聚乙烯醇缩醛树脂。
16.所述增强层包含离子交联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
17.所述层压膜的截面形状包括:基础层的截面,呈以与所述第一末端的厚度相当的线作为底面的三角形或梯形形状;增强层的截面,呈以与所述第二末端的厚度相当的线作为底面的三角形或梯形形状。
18.所述基础层还包括具有隔音功能的功能层。
19.所述功能层位于所述基础层的内部且不直接与所述增强层接触。
20.所述功能层与所述基础层共享所述基础层的外部面中的一面且直接与所述增强层的一面相接触。
21.所述功能层可具有隔音功能。
22.在所述第一末端中,所述基础层与所述增强层的厚度比例可为10:0至10:2。
23.在所述第二末端中,所述增强层与所述基础层的厚度比例可为10:0至10:4。
24.在所述第一末端中,所述功能层与除了所述功能层的基础层的厚度比例可为1:3至1:10。
25.所述第二末端的厚度可小于0.38mm。
26.所述第一末端的厚度可以为0.95mm以下。
27.所述第一末端的厚度可以比所述第二末端的厚度厚0.2mm以上。
28.所述接合用层压膜可满足韩国工业标准ks l 2007:2008的耐冲击性特性。
29.所述接合用层压膜可满足韩国工业标准ks l 2007的耐穿透性特性。
3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接合用层压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共挤步骤,包括在基础层挤出口对含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基础层形成用组合物进行挤压的过程及在增强层挤出口对含离子交联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的增强层形成用组合物进行挤压的过程;成型步骤,所述共挤后的基础层形成用组合物和增强层形成用组合物向供给部(feed block)移动,制备具有基础层和增强层的接合用层压膜,所述接合用层压膜具有位于与挤出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所述基础层由所述基础层形成用组合物形成为随着靠近所述第一末端厚度逐渐增加的形状,所述增强层由增强层形成用组合物形成为随着靠近所述第二末端厚度逐渐增加的形状。
31.所述接合用层压膜的沿着连接所述第一末端的一点与所述第二末端的一点相的直线切割而成的层压膜的截面形状呈所述第一末端的厚度值大于所述第二末端的厚度值的三角形或梯形形状。
32.所述共挤步骤还可包括对包含54wt%至76wt%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24wt%至46wt%的增塑剂的功能层形成用组合物进行共挤的过程。其中,在所述成型步骤中,所述接合用层压膜可在所述基础层的内部或在所述增强层与所述基础层之间还形成有功能层。
3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透光层压体包括:第一透光层;如上所述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接合用层压膜,所述接合用层压膜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层的一面上;以及第二透光层,位于所述接合用层压膜上。
34.所述第一透光层和所述第二透光层可各自独立地为透光性玻璃或透光性塑料。
35.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接合用层压膜为具有第一末端和与所述第一末端相向的第二末端的层压膜。所述接合用层压膜包括:基础层,与所述第一末端共享其一面,并呈随着靠近所述第一末端厚度逐渐增加的形状;以及增强层,与所述第二末端共享其一面,并呈随着靠近所述第二末端厚度逐渐减少的形状。沿着连接所述第一末端的一点与所述第二末端的一点的直线切割而成的层压膜的截面形状,呈所述第一末端的厚度值大于所述第二末端的厚度值的多边形形状。
36.所述增强层可包括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
37.所述第一增强层可以为均质层,即,构成所述第一增强层的物质及比率固定与其在所述第一增强层内所处的位置无关,而且实质上通过均匀混合而成。
38.所述第二增强层可以为非均质层,即,构成所述第二增强层的物质及比率随着其在所述第二增强层内所处的位置不同而不同,且实质上通过不均匀混合而成。
39.所述基础层包含聚乙烯醇缩醛树脂。
40.所述第一增强层与所述第二末端共享其一面,并且含有作为离子交联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的增强层用树脂。
41.所述第二增强层位于所述基础层与所述第一增强层之间,并可含有混合不均的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所述增强层用树脂。
42.所述基础层还可包括位于所述基础层的内部的功能层。
43.所述功能层可具有隔音功能。
44.所述层压膜的截面形状呈由所述第一末端、第一面、所述第二末端及第二面连接而成的多边形形状,所述第一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末端相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末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末端相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末端相连接,在所述第二末端,所述第一面与平行于所述第二面的面所形成的角度θ2为1mrad至4mrad。
45.所述层压膜的截面形状呈由所述第一末端、第一面、所述第二末端及第二面连接而成的多边形形状,所述第一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末端相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末端相连接的,所述第二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末端相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末端相连接,在所述第一末端,所述第一面与平行于所述第二面的面所形成的角度θ1为0.5mrad至0.8mrad。
46.所述层压膜的截面形状包括在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中的一面上具有弯曲形状的校正区域p。
47.所述层压膜的截面形状可包括所述第一面或所述第二面中与所述第二增强层相应的部分即校正区域p。
48.所述校正区域p的表面粗糙度可以为30μm至90μm。
49.增强层的高度h
500
为1mm至250mm,所述增强层的高度是与所述增强层相接触的所述第二末端中的一点至所述增强层的距离所述第二末端最远的一点之间的距离。
50.所述第二末端的厚度可小于0.38mm。
51.所述第一末端的厚度可以比所述第二末端的厚度厚0.2mm以上。
52.所述接合用层压膜可满足韩国工业标准ks l 2007:2008的耐冲击性特性。
53.所述接合用层压膜可满足韩国工业标准ks l 2007的耐穿透性特性。
5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接合用层压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共挤步骤,包括在基础层挤出口对含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基础层形成用组合物进行挤压的过程及在增强层挤出口对含离子交联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的增强层形成用组合物进行挤压的过程;成型步骤,所述共挤后的基础层形成用组合物和增强层形成用组合物向供给部(feed block)移动,制备具有基础层和增强层的接合用层压膜,所述接合用层压膜具有位于与挤压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所述基础层含有所述基础层形成用组合物且与所述第一末端共享其一面并呈随着靠近所述第一末端厚度逐渐增加的形状,所述增强层含有增强层形成用组合物且与所述第二末端共享其一面并呈随着靠近所述第二末端厚度逐渐增加的形状。
55.所述接合用层压膜的沿着连接所述第一末端的一点与所述第二末端的一点的直线切割而成的层压膜的截面形状呈所述第一末端的厚度值大于所述第二末端的厚度值的多边形形状。
56.所述共挤步骤还可包括对包含54wt%至76wt%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24wt%至46wt%的增塑剂的功能层形成用组合物进行共挤的过程,在所述成型步骤中,所述接合用层压膜中可在所述基础层的内部还形成有功能层。
5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透光层压体包括:第一透光层;如上所述的接合用层压膜,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层的一面上;以及第二透光层,位于所述接合用层压膜上。
58.本发明的接合用层压膜及包含该接合用层压膜的透光层压体,既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和耐穿透性特性,厚度薄且具有隔音性能。并且,在利用投影仪来投影显示信息时,本发明的包括接合用层压膜的透光层压体不会形成双重图像,因此所述透光层压体在平视显示系统中的利用率较高。
59.本发明的接合用层压膜的制备方法以共挤方式来制备截面呈三角形或梯形形状的接合用层压膜,因此可大量生产呈非对称性特定截面形状的层压结构的薄膜。
附图说明
60.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制备的透光层压体的示意图。
61.图2为说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制备的透光层压体的截面形状和平视显示系统的示意图。
62.图3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制备的接合用层压膜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63.图4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制备的接合用层压膜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64.图5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制备的透光层压体的截面形状和平视显示系统的示意图。
65.图6a、图6b分别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制备的接合用层压膜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66.图7a、图7b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制备的接合用层压膜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图7a用于说明增强层的高度,图7b用于说明增强层的角度。
67.图8为说明在本发明的实验例中进行耐穿透性评估和耐冲击性评估时所划分的各
个区域的示意图。
68.附图标记的说明
69.100:接合用层压膜110:第一面
70.120:第一末端130:第二面
71.140:第二末端160:遮光带
72.200:第一透光层300:基础层
73.320:第一基础层340:第二基础层
74.400:功能层500:增强层
75.520:第一增强层540:第二增强层(不均匀增强层)
76.600:第二透光层700:透光层压体
77.800:投影仪900:平视显示系统
78.a:第一末端的一点b:第二末端的一点
79.t
120
:在第一末端中的接合用层压膜的厚度
80.(以a-b线切割的截面中的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的距离)
81.t
140
:在第二末端中的接合用层压膜的厚度
82.(以a-b线切割的截面中的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的距离)
83.t
300
:基础层的厚度t
400
:功能层的厚度
84.t
500
:增强层的厚度
85.h
500
:增强层的高度h
520
:第一增强层的高度
86.h
540
:第二增强层(不均匀增强层)的高度
87.p:校正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88.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施。然而,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方式实现,并不限定于在此说明的实施例。说明书全文中对相似部分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
89.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表示程度的“约”、“实质上”等术语不仅包括所提及的含义中的数值等,而且还包括接近该数值等的意思。这是为了防止欲侵害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的人不当利用为了助于本发明的理解而提出的准确的数值或绝对数值等的表述而使用。
90.在本说明书全文中,属于马库西形式的表达的“它们的组合”的术语是指选自由马库西形式的表达中所叙述的多个结构要素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混合或组合,并是指包含选自由多个所述结构要素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
91.在本说明书全文中,“a和/或b”的叙述是指“a、b或a及b”。
92.在本说明书全文中,除非有特别说明,如“第一”、“第二”或“a”、“b”等的术语为了互相区别相同术语而使用。
93.在本说明书中,b位于a上的含义是指b位于a上或其中间存在其他层的情况下b位于a上或可位于a上,不应限定于b以接触的方式位于a表面的含义来解释。
94.除非有特别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单数的表述解释为包括上下文所解释的单数或复数的含义。
95.在本说明书中,为了对发明进行说明,附图中各个结构要素的尺寸可以放大表示,有可能与实际使用的尺寸不同。
96.本发明的发明人认识到如下的问题,即,在形成截面呈楔形的接合膜的情况下,必然产生接合膜的厚度变薄的区间,在将这种接合膜适用于层压玻璃的情况下,像这样厚度薄的区间的耐冲击性、耐穿透性等的与钢化玻璃的稳定性相关的物理特性变差。在研究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认识到以特定结构方式来使用异种树脂的方法能够解决这种问题,并完成了本发明。
97.以下,对本发明一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98.图1为说明俯视观察到的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制备的透光层压体700的形状的示意图,图2为说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制备的透光层压体700的截面形状和平视显示系统900的示意图,图3和图4分别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制备的接合用层压膜100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以下,参照图1至图4来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99.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接合用层压膜100为具有第一末端120及与所述第一末端相向(相对)配置的第二末端140的层压膜。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包括:i)基础层300,呈随着靠近所述第一末端120厚度逐渐增加的形状;以及ii)增强层500,呈随着靠近所述第二末端140厚度逐渐增加的形状。
100.在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中,所述第一末端的厚度t
120
比所述第二末端的厚度t
140
厚,并且沿着连接所述第一末端的一点a与所述第二末端的一点b的直线切割而成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或梯形形状。
101.因此,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整体上呈楔形形状(wedge-shaped),所述第一末端120与所述第二末端140相比厚度厚(参照图2)。
102.所述层压膜100的截面形状可包括:基础层300的截面,呈以所述第一末端120的厚度相当的线作为底面的三角形或梯形形状;增强层500的截面,呈以所述第二末端140的厚度相当的线作为底面的三角形或梯形形状。
103.所述增强层500的截面中的除了底面之外的一面可与所述基础层300的截面中的除了底面之外的一面相接触。
104.另外,所述增强层500的截面中的除了底面之外的一面也可位于所述基础层300的截面中的除了底面之外的一面上。
105.另外,所述增强层500的截面中的除了底面之外的一面与在所述基础层300的截面中的除了底面之外的一面之间,也可具有其他功能层。具体而言,可具有遮光带层等。
106.所述基础层300还可包括位于其内部或位于所述增强层500与所述基础层300之间的功能层400(参照图3及图4)。
107.所述功能层400可位于所述基础层300的内部且不直接与所述增强层500相接触。
108.所述功能层400也可与所述基础层300的外部面共享一面且其中至少一部分直接与所述增强层500的一面相接触。
109.具体而言,作为所述功能层400可采用隔音功能层。
110.在所述第一末端120中,所述基础层300与所述增强层500的厚度比例可为10:0至10:2。具体而言,在所述第一末端120中,所述基础层300与所述增强层500的厚度比例可为10:0至10:1.3,所述基础层300与所述增强层500的厚度比例也可为10:0.1至10:1.3。
111.在所述第一末端120中,当以所述基础层的厚度t
300
为10作为基准时,所述增强层的厚度t
500
为0是指所述第一末端120的厚度中实质上不存在所述增强层500。这是指如下含义:当以截面(沿着a-b切割而成的截面)作为基准时,所述增强层500随着靠近第二末端140,其厚度逐渐增加,而随着靠近所述第一末端120,其厚度逐渐减少,因此呈三角形形状,即,以增强层500与所述第二末端140相接触的部分作为底面,而以增强层500与所述第一末端120相接触或位置靠得最近的末端作为顶点。
112.在所述第一末端120中,当以所述基础层的厚度t
300
为10作为基准时,所述增强层的厚度t
500
不为0是指所述第一末端的厚度t
120
中实质上存在一部分所述增强层500。这是指如下含义:当以截面(沿着a-b切割而成的截面)作为基准时,所述增强层500随着靠近第二末端140,其厚度逐渐增加,而随着靠近所述第一末端120,其厚度逐渐减少,因此呈梯形形状,即,以增强层500与所述第二末端140相接触的部分作为底面,且以增强层500与所述第一末端120相接触的部分作为顶面。
113.在所述第二末端140中,所述增强层500与所述基础层300的厚度比例可为10:0至10:4。具体而言,在所述第二末端140中,所述基础层300与所述增强层500的厚度比例可为10:0至10:3.3,在所述第二末端140中,所述基础层300与所述增强层500的厚度比例也可为10:0至10:2.5,厚度比例还可为10:0.1至10:2.5。
114.在所述第二末端140中,当以所述增强层的厚度t
500
为10作为基准时,所述基础层的厚度t
300
为0是指所述第二末端的厚度t
140
中实质上不存在所述基础层300。这是指如下含义:当以截面(沿着a-b切割而成的截面)作为基准时,所述基础层300随着靠近第一末端120,其厚度逐渐增加,而随着靠近所述第二末端140,其厚度逐渐减少,因此呈三角形形状,即,以基础层300与所述第一末端120相接触的部分作为底面,而以基础层300与所述第二末端140相接触或位置靠得最近的末端作为顶点。
115.在所述第二末端140中,当以所述增强层的厚度t
500
为10作为基准时,所述基础层的厚度t
300
不为0是指所述第二末端的厚度t
140
中实质上存在一部分所述基础层300。这是指如下含义:当以截面(沿着a-b切割而成的截面)作为基准时,所述基础层300随着靠近第一末端120,其厚度逐渐增加,而随着靠近所述第二末端140,其厚度逐渐减少,因此呈梯形形状,即,以基础层300与所述第一末端120相接触的部分作为底面,而以基础层300与所述第二末端140相接触的部分作为顶面。
116.其中,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被沿着连接所述第一末端的一点a与所述第二末端的一点b的直线切割而成的层压膜截面形状可以呈所述第一末端的厚度t
120
厚于所述第二末端的厚度t
140
的三角形或梯形形状。就所述层压膜的截面形状而言,基础层300的三角形截面或梯形截面的底面长度值可大于增强层500的三角形截面或梯形截面的底面长度值。
117.在所述第一末端120中,i)所述功能层400与ii)除了所述功能层400之外的基础层300之间的厚度比例可为1:3至1:10。具体而言,在所述第一末端120中,所述功能层400与除了所述功能层400之外的基础层300之间的厚度比例可为1:4至1:8。
118.在这种情况下,有利于同时满足接合用层压膜应具有的物理特性,即,所述功能层400具有的隔音特性等功能特性及所述基础层300具有的接合力等。
119.在所述第二末端140中,i)所述功能层400与ii)除了所述功能层400之外的基础层300之间的厚度比例可为1:0.1至1:2。具体而言,在所述第二末端140中,所述功能层400与
除了所述功能层400之外的基础层300之间的厚度比例可为1:0.3至1:1.5。当所述功能层400以这种比例位于所述基础层300内时,在具有足够的功能性的同时,还能满足基础层300应具有的接合力等接合用层压膜的物理特性。尤其,当以所述功能层400为1作为基准时,当除了所述功能层400之外的基础层300的厚度大于2时,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的隔音特性有可能不够,而小于0.1时,机械特性或与玻璃等基材的接合力有可能降低。
120.所述第一末端中的厚度t
120
可比所述第二末端的厚度t
140
厚0.2mm以上,具体而言,可更厚0.2mm至0.8mm,更具体而言,可更厚0.3mm至0.6mm。在这种情况下,从外部以光的形式投影的显示信息不会双重显示,因此可适用于平视显示装置(hud)。
121.所述第二末端的厚度t
140
可以小于0.38mm。具体而言,所述第二末端的厚度t
140
可处于0.1mm以上且小于0.38mm的范围,并且也可以为0.1mm至0.36mm。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既可满足足够的耐冲击性、耐穿透性等的物理特性又可具有这种相当薄的厚度。
122.所述第一末端的厚度t
120
可以为0.95mm以下。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末端的厚度t
120
可以为0.1mm至0.85mm,并且也可以为0.1mm至0.75mm。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既可满足足够的耐冲击性、耐穿透性等的物理特性又可具有这种相当薄的厚度。
123.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可满足韩国工业标准ks l 2007:2008的耐冲击性特性。所述耐冲击性特性的评估是在制备成层合玻璃之后根据所述标准来进行的。
124.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在厚度为0.65mm以下的部位上可以满足韩国工业标准ks l 2007:2008的耐冲击性特性。
125.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可满足韩国工业标准ks l 2007的耐穿透性特性。所述耐穿透性特性的评估是在制备成层合玻璃之后,根据所述标准来进行的。
126.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在厚度为0.65mm以下的部分上可满足韩国工业标准ks l 2007的耐穿透性特性。
127.所述基础层300包含聚乙烯醇缩醛树脂。
128.另外,所述基础层300可包含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及增塑剂。
129.另外,所述基础层300可包含60wt%至76wt%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也可包含70wt%至76wt%。当以这种范围包含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时,可向层压膜100赋予相对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模量。
130.适用于所述基础层300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中的乙酰基含量可小于2mol%,具体而言,可以为0.01mol%至2mol%。适用于所述基础层300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中的羟基含量可以为30mol%以上,具体而言,可以为30mol%至50mol%。
131.当使用具有这种特性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时,所述基础层300既可与玻璃等基材良好地接合又可具有适当的机械特性。
132.所述基础层300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可以为利用乙醛对聚合度为1600至3000的聚乙烯醇进行缩醛化而得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也可以为利用乙醛对聚合度为1700至2500的聚乙烯醇进行缩醛化而得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当使用这种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时,可充分提高如耐穿透性等的机械特性。
133.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可以是聚乙烯醇与乙醛合成而得的,所述乙醛不限定其种类。具体而言,所述乙醛可以为选自由正丁醛、异丁醛、正戊醛、2-乙基丁基醛、正己醛及它们的混合树脂组成的组中的一种。当使用正丁醛来作为所述乙醛时,所制备出的聚乙烯醇
缩醛树脂具有与玻璃的折射率相比差异小的折射率特性,并且可具有与玻璃等之间的接合力优异的特性。
134.以所述基础层300整体为基准,所述基础层300可包含24wt%至40wt%的所述增塑剂,也可包含24wt%至30wt%。当所包含的所述增塑剂在这些范围时,能够赋予接合用层压膜适当的接合力和耐冲击性,因此是优异的。在下文中所说明的功能层400包含在所述基础层300的情况下,所述增塑剂的含量是指除了功能层400之外的基础层300中的增塑剂的含量。
135.具体而言,作为所述增塑剂,可使用选自由三乙二醇双2-乙烯己酸酯(3g8)、四甘醇二庚酸酯(4g7)、三乙二醇双2-乙基丁酸酯(3gh)、三乙二醇双2-庚酸酯(3g7)、己二酸二丁氧基乙氧基乙酯(dbea)、丁基卡必醇己二酸酯(dbeea)、癸二酸二丁酯(dbs),己二酸双己基酯(dha)及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的一种,具体而言,可包含选自由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三乙二醇二正庚酸酯及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更具体而言,可使用三乙二醇双2-乙烯己酸酯(3g8)。
136.所述基础层300的特征在于,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来测定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5℃至25℃,具体而言,其特征在于,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7℃至20℃。具有这种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所述基础层300可在室温下呈现出优异的隔音特性。
137.所述功能层400可包含54wt%至76wt%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也可包含60wt%至70wt%。
138.所述功能层400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中的乙酰基含量可以为8mol%以上,具体而言,可以为8mol%至30mol%。
139.所述功能层400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可以为利用乙醛对聚合度为1200至3000的聚乙烯醇进行缩醛化而得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也可以为利用乙醛对聚合度为1600至2400的聚乙烯醇进行缩醛化而得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这种情况下,可提高光学特性与增塑剂之间的相容性。
140.所述功能层400可包含24wt%至46wt%的增塑剂,也可包含30wt%至40wt%。当所述功能层400中所含的所述增塑剂在这种含量范围时,可进一步提高层压膜的隔音性能。
141.关于所述增塑剂的具体说明与上述的基础层300中的说明重复,因此省略其说明。
142.尤其,就所述功能层400而言,当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来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时,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值在零下15℃至零上10℃。在这种情况下,可向接合用层压膜100赋予在低温条件下也可具有高的隔音性能且在大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异的隔音性能的特性。
143.所述基础层300可在所述基础层300的一面具有所述功能层400,也可在所述基础层300的内部具有所述功能层400。
144.当所述基础层300位于所述功能层400的一面时,所述功能层400位于所述基础层300与所述增强层500之间可有利于提高层压膜100的接合力(参照图3)。
145.当所述基础层300位于所述功能层400的内部时,所述基础层300可呈所述功能层400位于第一基础层320与第二基础层340之间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基础层300的厚度计算为第一基础层320的厚度与第二基础层340的厚度之和而不包括功能层400的厚度。像这样,就所述功能层400位于所述基础层300的内部的情况而言,采用共挤方式制备时可提高制备工序上的便利性。
146.所述增强层500可包含离子交联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
147.所述离子交联聚合物作为包含烯烃类重复单元和羧酸类重复单元的共聚物,可采用酸性官能团中含有金属离子的离子化合物。
148.具体而言,所述离子交联聚合物可以为烯烃类离子交联聚合物,更具体而言,可以是碳原子2~4的α-烯烃衍生的重复单元和碳原子3~6的α、β乙烯类不饱和羧酸衍生的重复单元的共聚物。作为所述离子交联聚合物可使用具有所述酸性官能团的支链中含有金属离子的离子化合物。
149.所述离子交联聚合物包含所述烯烃类重复单元的量是20wt%至95wt%,也可以是20wt%至90wt%,还可以是40wt%至95wt%,再可以是40至75wt%。另外,所含所述羧酸类重复单元的量可以是5wt%至80wt%,也可以是10wt%至80wt%,还可以是5wt%至60wt%,再可以是25wt%至60wt%。
150.作为所述金属离子,可使用1价、2价或3价的金属离子,具体而言,可使用选自na
+
、k
+
、li
+
、cs
+
、ag
+
、hg
+
、cu
+
、be
2+
、mg
2+
、ca
2+
,sr
2+
、ba
2+
、cu
2+
,cd
2+
、hg
2+
、pb
2+
、fe
2+
、co
2+
、ni
2+
、zn
2+
、al
2+
、sc
3+
、fe
3+
、al
3+
及yt
3+
中的一种。具体而言,优选地,作为所述金属离子,可使用选自由mg
2+
、na
+
、zn
2+
及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的一种。
151.所述离子交联聚合物可以为碳原子2~4的乙烯类重复单元和碳原子3~6的乙烯类不饱和羧酸重复单元的共聚物,可包含5mol%以上的酸性支链,所述酸性支链可以为能够与所述金属离子相结合的离子化合物。
152.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的结晶度可以为0%至80%,也可以为10%至70%,更具体而言,可以为40%至60%。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还可使用共聚物树脂,就所述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而言,作为二醇成分可使用乙二醇与新戊二醇的共聚物。
153.所述聚酰亚胺树脂为,将芳香族二酐与芳香族二胺或芳香族二异氰酸酯进行溶液聚合制得聚酰胺酸衍生物之后,再酰亚胺化而制得的树脂。具体而言,可通过对包括联苯四羧酸二酐在内的芳香酸二酐和包括对苯二胺在内的芳香族二胺进行合成而得的聚酰胺酸树脂实施酰亚胺化而制得,但不限定于此。
154.根据需要,使用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所述离子交联聚合物、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及所述聚酰亚胺树脂的各层还可含有选自由抗氧化剂、热稳定剂、紫外线(uv)吸收剂、紫外线稳定剂、红外线(ir)吸收剂、玻璃接合力调节剂及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的添加剂。
155.所述添加剂可包含在所述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及第四层中的至少一层,通过包含所述添加剂,可提高薄膜的如热稳定性、光稳定性等的长期耐久性及防飞散的性能。
156.所述抗氧化剂可使用受阻胺(hindered amine)类或受阻酚(hindered phenol)类。具体而言,在需要150℃以上的工序温度的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的制备工序中,受阻酚类的抗氧化剂更为优选。受阻酚类的抗氧化剂可使用例如,德国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的产品irganox 1076、1010等。
157.当考虑与抗氧化剂之间的适合性时,所述热稳定剂可使用亚磷酸盐(phosphite)类热稳定剂。可使用例如,德国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的产品irgafos 168。
158.所述紫外线吸收剂可使用日本卡米谱化成株式会社(chemipro kasei)的chemisorb 12、chemisorb 79、chemisorb 74、chemisorb 102、德国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的产品tinuvin 328、tinuvin 329、tinuvin 326等。所述紫外线稳定剂可使用德国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的产品的廷纳芬等。作为所述红外线吸收剂,可使用氧化铟锡(ito)、氧化锡锑(ato)、掺铝氧化锌(azo)等,玻璃接合力调节剂可使用mg、k、na等的金属盐、环氧改性硅油或它们的混合物等,本发明不限定于此。
159.本发明的接合用层压膜100提供如下的层压膜:能够与聚乙烯乙酰基树脂一起作为单独的层来使用,使得异种树脂具有特定形状,因此既可保持与玻璃等的材料之间的接合力等又可进一步提高机械特性,而且还可使厚度更薄。
160.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虽然厚度薄但可具有足够的强度,适合以三角形截面或梯形截面用于平视显示装置。
161.并且,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虽然厚度薄,但可具有与现有的同等以上的隔音性能,当适用于如层合玻璃等的透光层压体的制备时,可同时具有隔音性能、耐冲击性及耐穿透性。
162.与此同时,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虽然在厚度相当薄的情况下可具有相当大的机械强度,因此当适用于层合玻璃时,可使玻璃自身具有薄的厚度,并且可使层合玻璃轻量化。
16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接合用层压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共挤步骤,包括在基础层挤出口对含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基础层形成用组合物进行挤压的过程及在增强层挤出口对含离子交联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的增强层形成用组合物进行挤压的过程;成型步骤,所述共挤后的基础层形成用组合物和增强层形成用组合物向供给部(feed block)移动,制备具有基础层300和增强层500的接合用层压膜100,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具有位于与挤出方向(所制备的接合用层压膜所移动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第一末端120和第二末端140,所述基础层300由所述基础层形成用组合物形成为随着靠近所述第一末端厚度逐渐增加的形状,所述增强层500由增强层形成用组合物形成为随着靠近所述第二末端厚度逐渐增加的形状。
164.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的沿着连接所述第一末端的一点a与所述第二末端的一点b的直线切割而成的截面形状呈所述第一末端的厚度t
120
比所述第二末端的厚度t
140
厚的三角形或梯形形状。
165.所述制备方法通过共挤方法来制备如上所述的接合用层压膜100,可有效地大量生产具有基础层300和增强层500的接合用层压膜100。
166.所述共挤步骤还可包括对包含54wt%至76wt%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24wt%至46wt%的增塑剂的功能层形成用组合物进行共挤的过程,在所述成型步骤中,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可在所述基础层300的内部或在所述增强层500与所述基础层300之间还形成有功能层400。
167.像这样形成的接合用层压膜100可以是进一步具有功能层400的结构,所述功能层400位于所述基础层300的内部或所述增强层500与所述基础层300之间。
168.所述基础层形成用组合物、所述功能层形成用组合物及所述增强层形成用组合物分别具有如上所述的基础层的组份、功能层的组份及增强层所含的成分的组份或它们各自
的单体或者低聚物在内的组份,根据需要,还可包含溶剂等。
169.根据所述制备方法形成的接合用层压膜100具有如上所述的厚度、截面形状、各层的第一末端与第二末端中的厚度的比例等,为了避免与上文中的说明重复,省略具体说明。
17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透光层压体700包括:第一透光层200;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接合用层压膜100,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层的一面上;以及第二透光层600,位于所述接合用层压膜上。
171.所述第一透光层200和所述第二透光层600可各自独立地为透光性玻璃或透光性塑料。
172.所述透光层压体700在保持第一透光层200和第二透光层600所具有的透光特性几乎同等水平的情况下,两侧的透光层由于与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接合,因此可具有作为安全玻璃等所需的特性,如耐冲击性、耐穿透性等。
173.与此同时,所述透光层压体700由于包含在其内部的接合用层压膜100的特性而具有适用于安全玻璃的适当的物理特性,而且还具有适用于平视显示装置的适当的光学特性。具体而言,当通过投影仪800等发送的显示信息投影于所述透光层压体700时,不会产生因其厚度或反射角导致的鬼影或鬼影微弱得肉眼几乎无法察觉到。
174.所述透光层压体700还可具有隔音特性,当用在汽车的玻璃(包括挡风玻璃)、建筑物材料等时,具有优异的功能性。
17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平视显示系统900包括如上所述的透光层压体700及投影仪800(参照图2、图5)。
176.关于所述透光层压体700、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的具体说明等,与在上文中的说明重复,因此省略具体叙述。
177.所述透光层压体700可利用为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挡风玻璃或驾驶人员注视前方时位于视野内的其他显示装置。
178.所述透光层压体700对投影仪800发送的图像进行投影并将其显示为没有重影图像的一维图像,这适用于被称为平视显示器的平视显示装置的显示装置。
179.以下,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180.图1为说明俯视观察到的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制备的透光层压体700的形状的示意图,图5为说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制备的透光层压体700的截面形状和平视显示系统900的示意图,图6a、图6b和图7a、图7b分别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制备的接合用层压膜100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以下,参照图5至图7a、图7b,来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
181.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接合用层压膜100为具有第一末端120和与所述第一末端相向(相对)的第二末端140的层压膜,并包括:i)基础层300,呈随着靠近所述第一末端120厚度逐渐增加的形状;以及ii)增强层500,呈随着靠近所述第二末端140厚度逐渐减少的形状。
182.在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中,所述第一末端的厚度t
120
比所述第二末端的厚度t
140
厚,并且沿着连接所述第一末端的一点a与所述第二末端的一点b的直线切割而成的截面形状呈多边形形状。更具体而言,所述多边形整体上呈三角形或菱形形状,除了其底面(底面与顶面)之外的面中的一面的一部分可呈弯曲的形状。
183.因此,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整体上呈楔形形状(wedge-shaped),即,所述第一末
端120与所述第二末端140相比其厚度更厚(参照图5)。
184.所述层压膜100的截面形状可包括:基础层300的截面,呈以所述第一末端120的厚度相当的线作为底面的三角形或梯形形状;增强层500的截面,呈以所述第二末端140的厚度相当的线作为顶点或顶面的三角形或梯形形状。
185.所述增强层500的截面中的顶面可与所述基础层300的截面中的底面相接触。
186.所述增强层500与所述第二末端140共享一面且可由包含增强层用树脂的第一增强层520(参照图6a)形成,增强层用树脂是离子交联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
187.并且,所述增强层500与所述第二末端140共享一面,并且可包括:第一增强层520,包含离子交联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来作为增强层用树脂;第二增强层540,位于所述基础层300与所述第一增强层520之间,且由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与所述增强层用树脂不均匀地混合而成(参照图6b)。
188.所述第二增强层540的截面中的顶面可与所述基础层300的截面中的底面相接触。
189.所述第一增强层520的截面中的顶面可与所述第二增强层540的截面中的底面相接触。
190.所述基础层300还可包括位于其内部的功能层400(参照图6a、图6b及图7a、图7b)。具体而言,所述基础层300可包括第一基础层320、位于所述第一基础层的一面上的功能层400及位于所述功能层的一面上的第二基础层340。
191.具体而言,作为所述功能层400可采用隔音功能层。
192.所述基础层300还可包括其他功能层,具体而言,可包括遮光带层等。
193.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的沿着连接所述第一末端的一点a与所述第二末端的一点b的直线切割而成的层压膜截面形状,可以呈三角形或梯形形状,即,所述第一末端中的厚度t
120
比所述第二末端中的厚度t
140
厚。
194.在所述层压膜的截面形状中,作为基础层300的截面的三角形或梯形的底面的长度值可大于作为增强层500的截面的三角形或梯形的底面的长度值。
195.在所述第一末端120中,i)所述功能层400与ii)除了所述功能层400之外的基础层300的厚度比例可为1:3至1:10。具体而言,在所述第一末端120中,所述功能层400与除了所述功能层400之外的基础层300的厚度比例可为1:4至1:8。
196.在这种情况下,可有利于同时满足接合用层压膜应具有的物理特性,即,所述功能层400具有的隔音特性等功能特性及所述基础层300具有的接合力等。
197.所述层压膜100的截面形状呈第一末端120、第一面110、第二末端140及第二面130连接而成的多边形形状,其中,所述第一面1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末端相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末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面13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末端相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末端相连接。在所述第二末端,由所述第一面与平行于所述第二面的面所形成的角度(第二末端角,θ2)可以为1mrad至4mrad,也可以为2mrad至3mrad,也可以为1.8mrad至2.2mrad或2.65mrad至2.99mrad。
198.所述层压膜100的截面形状呈第一末端120、第一面110、第二末端140及第二面130连接而成的多边形形状,其中,所述第一面1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末端相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末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面13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末端相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末
2007:2008的耐冲击性特性。
209.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可满足韩国工业标准ks l 2007的耐穿透性特性。所述耐穿透性特性的评估是在制备成层合玻璃之后,根据所述标准来进行的。
210.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在厚度为0.65mm以下的部分上可满足韩国工业标准ks l 2007的耐穿透性特性。
211.另外,所述基础层300可包含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及增塑剂。
212.另外,所述基础层300可包含60wt%至76wt%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也可包含70wt%至76wt%。以这种范围包含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时,可向层压膜100赋予相对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模量。
213.适用于所述基础层300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中乙酰基含量可小于2mol%,具体而言,可以为0.01mol%至2mol%。适用于所述基础层300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中的羟基含量可以为30mol%以上,具体而言,可以为30mol%至50mol%。
214.当使用具有这种特性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时,所述基础层300既可与玻璃等基材良好地接合又可具有适当的机械特性。
215.所述基础层300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可以为利用乙醛对聚合度为1600至3000的聚乙烯醇进行缩醛化而得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也可以为利用乙醛对聚合度为1700至2500的聚乙烯醇进行缩醛化而得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当使用这种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时,可充分提高如耐穿透性等的机械特性。
216.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可以是聚乙烯醇与乙醛合成而得的,所述乙醛的种类不做限定。具体而言,所述乙醛可以为选自由正丁醛、异丁醛、正戊醛、2-乙基丁基醛、正己醛及它们的混合树脂组成的组中的一种。当使用正丁醛来作为所述乙醛时,所制备出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具有与玻璃的折射率相比差异小的折射率特性,并且可具有与玻璃等之间的接合力优异的特性。
217.以所述基础层300整体为基准,所述基础层300可包含24wt%至40wt%的所述增塑剂,也可包含24wt%至30wt%。当所包含的所述增塑剂在这种范围时,能够赋予接合用层压膜适当的接合力和耐冲击性,因此是优异的。在下文中所说明的功能层400包含在所述基础层300中的情况下,所述增塑剂的含量是指除了功能层400之外的基础层300中的增塑剂的含量。
218.具体而言,作为所述增塑剂,可使用选自由三乙二醇双2-乙烯己酸酯(3g8)、四甘醇二庚酸酯(4g7)、三乙二醇双2-乙基丁酸酯(3gh)、三乙二醇双2-庚酸酯(3g7)、己二酸二丁氧基乙氧基乙酯(dbea)、丁基卡必醇己二酸酯(dbeea)、癸二酸二丁酯(dbs)、己二酸双己基酯(dha)及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的一种,具体而言,可包含选自由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三乙二醇二正庚酸酯及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更具体而言,可使用三乙二醇双2-乙烯己酸酯(3g8)。
219.所述基础层300的特征在于,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来测定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5℃至25℃,具体而言,其特征在于,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7℃至20℃。具有这种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所述基础层300可在室温下呈现出优异的隔音特性。
220.所述功能层400可包含54wt%至76wt%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也可包含60wt%至70wt%。
221.所述功能层400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中的乙酰基含量可以为8mol%以上,具体而言,可以为8mol%至30mol%。
222.所述功能层400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可以为利用乙醛对聚合度为1200至3000的聚乙烯醇进行缩醛化而得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也可以为利用乙醛对聚合度为1600至2400的聚乙烯醇进行缩醛化而得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这种情况下,可提高光学特性与增塑剂之间的相容性。
223.所述功能层400可包含24wt%至46wt%的增塑剂,也可包含30wt%至40wt%。当所述功能层400中所含的所述增塑剂在这种含量范围时,可进一步提高层压膜的隔音性能。
224.关于所述增塑剂的具体说明与上述的基础层300中的说明重复,因此省略其叙述。
225.尤其,就所述功能层400而言,当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来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时,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值在零下15℃至零上10℃。在这种情况下,可向接合用层压膜100赋予在低温条件下也可具有高的隔音性能且在大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异的隔音性能的特性。
226.所述基础层300可在所述基础层300的一面具有所述功能层400,也可在所述基础层300的内部具有所述功能层400。
227.当所述基础层300位于所述功能层400的内部时,所述基础层300可呈所述功能层400位于第一基础层320与第二基础层340之间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基础层300的厚度计算为第一基础层320的厚度与第二基础层340的厚度之而不包括功能层400的厚度。像这样,就所述功能层400位于所述基础层300的内部的情况而言,采用共挤方式制备时可提高制备工序上的便利性。
228.所述增强层500可包含离子交联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
229.关于所述离子交联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的具体说明与上文中的说明重复,因此省略其叙述。并且,根据需要,使用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所述离子交联聚合物、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及所述聚酰亚胺树脂的各层还可含有选自由抗氧化剂、热稳定剂、紫外线(uv)吸收剂、紫外线稳定剂、红外线(ir)吸收剂、玻璃接合力调节剂及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的添加剂,关于各个添加剂的具体说明与上文中的说明重复,因此省略其叙述。
230.本发明的接合用层压膜100提供如下的层压膜:能够与聚乙烯乙酰基树脂一起作为单独的层来使用,使得异种树脂具有特定形状,因此既可保持与玻璃等的材料之间的接合力等又可进一步提高机械特性,而且还可使厚度更薄。
231.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虽然厚度薄但可具有足够的强度,适合以三角形截面或梯形截面用于平视显示装置。
232.并且,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虽然厚度薄,但可具有与现有的同等以上的隔音性能,当适用于如层合玻璃等的透光层压体的制备时,可同时具有隔音性能、耐冲击性及耐穿透性。
233.与此同时,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虽然在厚度相当薄的情况下可具有相当大的机械强度,因此当适用于层合玻璃时,可使玻璃自身具有薄的厚度,并且可使层合玻璃轻量化。
23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接合用层压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共挤步骤,包括在基
础层挤出口对含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基础层形成用组合物进行挤压的过程及在增强层挤出口对含离子交联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的增强层形成用组合物进行挤压的过程;成型步骤,所述共挤后的基础层形成用组合物和增强层形成用组合物向供给部(feed block)移动,制备具有基础层300和增强层500的接合用层压膜100,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具有位于与挤压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第一末端120和第二末端140,所述基础层300含有所述基础层形成用组合物且与所述第一末端共享其一面并呈随着靠近所述第一末端厚度逐渐增加的形状,所述增强层500含有增强层形成用组合物且与所述第二末端共享其一面并呈随着靠近所述第二末端厚度逐渐增加的形状。
235.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的沿着连接所述第一末端的一点a与所述第二末端的一点b的直线切割而成的截面形状呈所述第一末端的厚度t
120
比所述第二末端的厚度t
140
厚的多边形形状。
236.所述制备方法通过共挤方法来制备如上所述的接合用层压膜100,可有效地大量生产具有基础层300和增强层500的接合用层压膜100。
237.所述共挤步骤可包括对包含54wt%至76wt%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24wt%至46wt%的增塑剂的功能层形成用组合物进行共挤的过程,在所述成型步骤中,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可具有功能层400位于所述基础层300的内部的结构。
238.所述基础层形成用组合物、所述功能层形成用组合物及所述增强层形成用组合物分别具有如上所述的基础层的组份、功能层的组份及增强层所含的成分的组份或它们各自的单体或者低聚物在内的组份,根据需要,还可包含溶剂等。
239.根据所述制备方法形成的接合用层压膜100具有如上所述的厚度、截面形状、各层的第一末端与第二末端中的厚度的比例等,为了避免与上文中的说明重复,省略具体说明。
24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透光层压体700包括:第一透光层200;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接合用层压膜100,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层的一面上;以及第二透光层600,位于所述接合用层压膜上。
241.所述第一透光层200和所述第二透光层600可各自独立地为透光性玻璃或透光性塑料。
242.所述透光层压体700在保持第一透光层200和第二透光层600所具有的透光特性几乎同等水平的情况下,两侧的透光层由于与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接合,因此可具有作为安全玻璃等所需的特性,如耐冲击性、耐穿透性等。
243.与此同时,所述透光层压体700由于包含在其内部的接合用层压膜100的特性而具有适用于安全玻璃的适当的物理特性,而且还具有适用于平视显示装置的适当的光学特性。具体而言,当通过投影仪800等发送的显示信息投影于所述透光层压体700时,不会产生因其厚度或反射角导致的鬼影或鬼影微弱得肉眼几乎无法察觉到。
244.所述透光层压体700还可具有隔音特性,当用在汽车的玻璃(包括挡风玻璃)、建筑物材料等时,具有优异的功能性。
24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平视显示系统900包括如上所述的透光层压体700及投影仪800(参照图2、图5)。
246.关于所述透光层压体700、所述接合用层压膜100的具体说明等,与在上文中的说明重复,因此省略具体叙述。
247.所述透光层压体700可利用为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挡风玻璃或驾驶人员注视前方时位于视野内的其他显示装置。
248.所述透光层压体700对投影仪800发送的图像进行投影并将其显示为没有重影图像的一维图像,这适用于被称为平视显示器的平视显示装置的显示装置。
249.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实施。然而,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方式实现,并不限定于此文中所说明的实施例。
250.制备例
251.在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各个成分如下。
252.第一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乙烯醇的平均聚合度为1700,羟基含量为45mol%,乙酰基含量为1mol%
253.第二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乙烯醇的平均聚合度为2400,羟基含量为20mol%,乙酰基含量为11mol%
254.增塑剂:三乙二醇双2-乙烯己酸酯(3g8)(产品来源:普威伦化工有限公司(proviron)的产品provist 1766)
255.离子交联聚合物:聚(乙烯-co-甲基丙烯酸)盐(产品来源:韩国sk创新公司)
256.1)实验例1
257.实施例
258.基础层使用包含73wt%的第一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和27wt%的增塑剂的基础层形成用组合物,功能层使用包含65wt%的第二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和35wt%的增塑剂的功能层形成用组合物,增强层使用包含100wt%的离子交联聚合物的增强层形成用组合物,分别通过挤出口进行共挤,形成了基础层、功能层以及增强层等三层。
259.所述三层分别向凹坑块移动并相遇,并且成型为具有图3的结构和形状的实施例的接合用层压膜。
260.比较例
261.与所述实施例相比,其他条件均相同,但是作为实施例的增强层的替代,采用与实施例的基础层相同的组份来形成与实施例的增强层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的比较例的增强层,从而制备了比较例的接合用层压膜。
262.物理性能评估
263.耐穿透性的评估
264.根据韩国工业标准ks l 2007,对分别接合了实施例和比较例所制备的接合用层压膜的层合玻璃(透光层压体)的耐穿透性进行了评估。
265.将300mm
×
300mm的2.1t(mm)厚度的玻璃和实施例及比较例的接合用层压膜,以玻璃-接合用层压膜-玻璃的层压结构来制备了层压体,利用真空进行预接合并进行了脱气及封边(edge sealing)。接着,利用高压灭菌器(autoclave)在15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主接合2小时,并制备了物理性能评估用样品。
266.针对所述物理性能评估用样品,在20℃的温度条件下,使2.27kg的钢球掉落在图8所示的各个区域的位置,并测定了试片被穿透的深度(mbh)。其中,穿透深度小于4m时记为“不合格”,而穿透4m以上时记为“合格”。
267.耐冲击性的评估
268.根据韩国工业标准ks l 2007:2008,对分别接合了实施例和比较例所制备的接合用层压膜的层合玻璃(透光层压体)的耐冲击性进行了评估。
269.将玻璃和层压膜以玻璃-接合用层压膜-玻璃的层压结构来制备了层压体,并采用与上文中的耐穿透性评估中的方法相同的方法来制作了物理性能评估用样品。
270.低温评估以如下方法进行:在零下20℃的温度下保管4小时227g的钢球之后,使钢球从9m的高度掉落至图8所示的各个区域的位置,当试片受到冲击而破碎使玻璃飞散或从薄板掉落的玻璃的量为15g以上时,记为“不合格”,然而受到冲击而试片未破碎或玻璃飞散而从薄板掉落的玻璃的量小于15g时,记为“合格”。
271.常温评估以如下方法进行:将227g的钢球在40℃的温度下保管4小时之后,从10m的高度下降至图8所示的各个区域的位置,当因受到冲击的试片破碎而使玻璃飞散或从薄板掉落的玻璃的量为15g以上的情况下,以“不合格”标记,受到冲击的试片未破碎或玻璃飞散而从薄板掉落的玻璃的量为小于15g的情况下,以“合格”来标记。
272.隔音性能的评估
273.将300mm
×
25mm的2.1t(mm)厚度的玻璃分别与实施例及比较例的接合用层压膜以玻璃-接合用层压膜-玻璃的层压结构,在层压机中以130℃的温度加热加压15分钟实现接合,从而制备出试片,之后在0℃、20℃或30℃的恒温室中分别老化(aging)1小时。
274.利用阻尼测试用振动发生器来对所述试片施加振动,将所获得的振动特性在机械阻抗放大器中放大,对所获得的振动频谱利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频谱分析仪来进行分析,并绘制了曲线图。利用1db方法对导出的所述曲线图计算出频率在2000hz至4000hz附近的损失系数(loss factor)。
275.损失系数越高,则隔音性能越优异,通常的隔音薄膜在20℃的温度下损失系数为0.35。评估结果,损失系数在0.35以上时,记为“合格”,而小于0.35时,记为“不合格”。
276.有无双重图像的评估
277.将与上文中的耐穿透性测试相同方法制备的层合玻璃(透光层压体)作为挡风玻璃置于汽车挡风玻璃位置上,在下部设置投影仪之后,向所述层合玻璃投影显示信息,并在预先确定的位置上显示信息之后,用肉眼来评估了有无双重图像,在未察觉到双重图像时,评估为“合格”,而察觉到双重图像时评估为“不合格”。
278.平均厚度评估
279.通过薄膜厚度分布(x-ray),连续检测实时厚度数据之后,显示了其平均值。
280.是否产生气泡
281.制备玻璃接合试片,将试片以包括校正区域在内的整个面积与玻璃进行接合,评估接合后的玻璃是否残留有气泡,当未残留有气泡时,评估为
“○”
,而残留有气泡但气泡的最大直径为50μm以下时,评估为
“△”
,当残留有气泡且其最大直径大于50μm时,评估为“x”。
282.并且,在130℃的温度下放置2小时试片之后,以与所述方法相同的方法评估了层合玻璃中是否残留气泡。
283.物理性能评估结果
284.利用比较例和实施例的样品来进行了所述评估的结果在下列表1中示出。
285.表1
[0286][0287][0288]
参照所述表1的结果,实施例的层合玻璃和比较例的层合玻璃的隔音性能评估和双重图像评估结果均优异,但耐穿透性和耐冲击性部分呈现出较大差异。
[0289]
尤其,比较例的样品为截面呈楔形形状如三角形或梯形的薄膜时,特性上,平均厚度被测定为600μm和300μm的2-1至2-4、3-1至3-4区域的耐冲击性和耐穿透性呈现出了显著下降的结果,这个结果表示,如果用作钢化玻璃等时,在厚度薄的部分不具有足够的耐冲击性和耐穿透性。
[0290]
反之,实施例的样品不仅在平均厚度为750μm的1-1至1-4区域,还是在平均厚度分别被测定为600μm和300μm的2-1至2-4、3-1至3-4区域,均被评估为耐冲击性和耐穿透性优异,这是因为在本发明中使用了增强层,所以不仅厚度薄,而且还具有足够的抗冲击、耐穿透性能,而且隔音性能和是否有双重图像项目上均被评估为标准值以上。
[0291]
2)实验例2
[0292]
实施例
[0293]
基础层使用包含73wt%的第一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和27wt%的增塑剂的基础层形成用组合物,功能层使用包含65wt%的第二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和35wt%的增塑剂的功
能层形成用组合物,增强层使用包含100wt%的离子交联聚合物的增强层形成用组合物,分别通过挤出口进行共挤,形成了基础层、功能层以及增强层。
[0294]
所述三层分别向凹坑块移动并相遇,并成型为具有相当于图3的结构和形状的实施例的接合用层压膜。所形成的接合用层压膜的校正区域p形成于第二增强层的一面,并赋予了40μm至70μm的表面粗糙度。
[0295]
比较例
[0296]
与所述实施例相比,其他条件均相同,但是作为实施例的增强层的替代,采用与实施例的基础层相同的组份来形成为与实施例的增强层的形状和大小相同的比较例的增强层,从而制备了比较例的接合用层压膜。
[0297]
物理性能评估结果
[0298]
物理性能评估的方法与上述的实验例1相同,并将其结果在下列表2中示出。
[0299]
表2
[0300][0301]
[0302]
参照所述表2的结果,实施例的层合玻璃和比较例的层合玻璃的隔音性能评估和双重图像评估结果均优异,但耐穿透性和耐冲击性部分呈现出较大差异。
[0303]
尤其,比较例的样品为截面呈楔形形状如三角形或梯形的薄膜时,特性上,平均厚度被测定为600μm和300μm的2-1至2-4、3-1至3-4区域的耐冲击性和耐穿透性呈现出了显著下降的结果,这个结果表示,如果用作钢化玻璃等时,在厚度薄的部分不具有足够的耐冲击性和耐穿透性。
[0304]
反之,实施例的样品不仅在平均厚度为750μm的1-1至1-4区域,还是在平均厚度分别被测定为600μm和300μm的2-1至2-4、3-1至3-4区域,均被评估为耐冲击性和耐穿透性优异,这是因为在本发明中使用了增强层,所以不仅厚度薄,而且还具有足够的抗冲击、耐穿透性能,而且隔音性能和是否有双重图像项目上均被评估为标准值以上。
[0305]
使异种树脂增强层位于第二末端的本发明的接合用层压膜,在增强层与基础层相接触的部分中有可能存在因所述增强层与所述基础层的厚度增加率之差而引起的一种“弯曲部分”,当这种部分与平整的玻璃面相接触时,有可能在其之间存在气泡,但在本发明中,通过在所述弯曲部分设定校正区域并提高表面粗糙度来校正所述弯曲部分,以此来解决这种问题,并通过实验证实了玻璃接合时确实不存在气泡。
[0306]
以上,关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发明要求保护范围不限定于此,而是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利用由下文中的发明要求保护范围中所定义的本发明的基本概念来进行的各种变形及改良方式也属于本发明的发明要求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