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74933发布日期:2022-09-10 00:1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飞机发射物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


背景技术:

2.炮口区域流场的冲击波、燃气产生的压力会对飞机蒙皮产生强烈的冲击作用,当机身蒙皮承受强烈冲击时,常常导致炮口附近设备舱内的机载设备发生故障,严重时甚至影响飞机的飞行安全。
3.传统的炮口装置在提高制退效率时,会向炮口后方产生较强的冲击炮口焰,会对载体及操作人员产生较大的危害,同时,高制退效率的炮口装置,其适用弹种也有严格限制。因此,现有的各型自动炮炮口制退的效率普遍不高,不利于大幅度减小后坐力,也制约其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射击时产生的炮口焰和炮口冲击波对炮口附近机身蒙皮和机舱内部设备产生影响的问题。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相比传统炮口装置,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在有效降低后坐力的同时,还具备有效减小炮口焰和炮口冲击波对载体影响的功能,通过对火药气体膨胀过程的有效控制,加装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的炮口压力及膨胀出火泄压可较现有的炮口压力降低二分之一以上,显著降低炮口焰及冲击波的影响,本技术的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固联在发射装置前支撑座上,可约束身管射击时的振动,甚至可有利于提高射击密集度,本技术具体包括:内筒与套设在内筒外侧的外筒,内筒的外壁与外筒的内壁之间形成环腔,所述环腔包括前端与后端,所述前端通过置于内筒的外壁与外筒的内壁之间的前挡片封堵;所述前端通过置于内筒的外壁与外筒的内壁之间的后挡片封堵;其中,内筒壁面具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用于将引导火药气体从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内筒体中进入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环腔中。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前端的前挡片上设置前挡片孔,用于火药气体的排出,炮管射击时,部分火药气体通过导流孔进入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环腔中,这部分火药气体在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环腔中前后膨胀并通过前挡片孔缓慢排出,从而降低炮口压力和炮口冲击波,其中,前端为发射物的出口。
5.优选的是,内筒的内壁面靠近后端处设置有多个环形凹槽,其作用是,当发射装置射击时,身管后坐运动,同时身管炮口部位在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内筒体中滑动,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内筒体后部设置的环形凹槽与身管之间通过形成涡流进行密封,必要时也可在后端加上特殊金属密封环密封。
6.优选的是,多个环形凹槽沿内筒轴向等间距分布,多个环形凹槽为u形槽口,每两个相邻的凹槽之间的距离相等,身管炮口部位在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内筒体中滑动时,多个环形凹槽会形成气模,一定程度减少摩擦力,同时能够实现间隙密封。
7.优选的是,所述导流孔位于所述环形凹槽之前。
8.优选的是,外筒的后部分为圆柱段,前部分为圆锥段,圆锥段。
9.优选的是,导流孔包括多个,多个导流孔沿周向均匀分布,均匀的将内筒的气体排进内筒与外筒之间,将内筒的冲击波排处,降低震动。
10.优选的是,前挡片孔包括多个,多个前挡片孔沿周向均匀分布。
11.优选的是,所述圆柱段的内壁面与内筒外壁面的距离是内筒内径的0.4~0.6倍,该设置能够更加有效吸收炮口压力和炮口冲击波。
12.优选的是,环形凹槽的数量为7~10个,该设置能够更加有效吸收炮口压力和炮口冲击波。
13.优选的是,导流孔与前端面的距离为内筒总长度的0.5~0.7倍,该设置能够更加有效吸收炮口压力和炮口冲击波。
14.本技术的优点包括:相比传统炮口装置,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在有效降低后坐力的同时,还具备有效减小炮口焰和炮口冲击波对载体影响的功能,通过对火药气体膨胀过程的有效控制,加装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的炮口压力及膨胀出火泄压可较现有的炮口压力降低二分之一以上,显著降低炮口焰及冲击波的影响。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的结构图;
16.图2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外筒(1)示意图;
17.图3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前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18.其中,1-外筒;2-内筒;3-前挡片;4-导流孔;5-环腔;6-环形凹槽;7-后挡片;8-前挡片孔。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20.本发明提供一种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相比传统炮口装置,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在有效降低后坐力的同时,还具备有效减小炮口焰和炮口冲击波对载体影响的功能,通过对火药气体膨胀过程的有效控制,加装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的炮口压力及膨胀出火泄压可较现有的炮口压力降低二分之一以上,显著降低炮口焰及冲击波的影响,本技术的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固联在发射装置前支撑座上,可约束身管射击时的振动,甚至可有利于提高射击密集度,如图1~3所示,本技术具体包括:内筒2与套设在内筒2外侧的外筒1,内筒2的外壁与外筒1的内壁之间形成环腔5,所述环腔5包括前端与后端,所述前端通过置于内筒2的外壁与外筒1的内壁之间的前挡片3封堵;所述前端通过置于内筒2的外壁与外筒1的内壁之间的后挡片7封堵;其中,内筒2壁面具有导流孔4,所述导流孔用于将引导火药气
体从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内筒体中进入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环腔中。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前端的前挡片上设置前挡片孔8,用于火药气体的排出,发射装置射击时,部分火药气体通过导流孔进入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环腔中,这部分火药气体在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环腔中前后膨胀并通过前挡片孔缓慢排出,从而降低炮口压力和炮口冲击波。
21.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内筒2的内壁面靠近后端处设置有多个环形凹槽6,其作用是,当发射装置射击时,身管后坐运动,同时身管炮口部位在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内筒体中滑动,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内筒体后部设置的环形凹槽与身管之间通过形成涡流进行密封,必要时也可在后端加上特殊金属密封环密封。
22.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多个环形凹槽6沿内筒2轴向等间距分布。
23.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孔位于所述环形凹槽6之前。
24.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外筒1的后部分为圆柱段,前部分为圆锥段。
25.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导流孔包括多个,多个导流孔4沿周向均匀分布。
26.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前挡片孔8包括多个,多个前挡片孔8沿周向均匀分布。
27.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圆柱段的内壁面与内筒2外壁面的距离是内筒2内径的0.4~0.6倍,该设置能够更加有效吸收炮口压力和炮口冲击波。
28.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环形凹槽6的数量为7~10个,该设置能够更加有效吸收炮口压力和炮口冲击波。
29.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导流孔4与前端面的距离为内筒2总长度的0.5~0.7倍,该设置能够更加有效吸收炮口压力和炮口冲击波。
30.相比传统炮口装置,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在有效降低后坐力的同时,还具备有效减小炮口焰和炮口冲击波对载体影响的功能,通过对火药气体膨胀过程的有效控制,加装炮口封闭膨胀减压装置的炮口压力及膨胀出火泄压可较现有的炮口压力降低二分之一以上,显著降低炮口焰及冲击波的影响。
3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