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绒感羽绒服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14593发布日期:2022-10-04 21:1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绒感羽绒服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羽绒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水绒感羽绒服面料。


背景技术:

2.羽绒服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御寒衣服,对于制作羽绒服所采用的面料往往需要具备较高要求,因穿着羽绒服时天气寒冷,绒感羽绒服面料受消费者喜爱,但现有绒感羽绒服面料极易出现掉毛钻绒现象的出现,导致羽绒服的穿着体验感不佳;并且现有绒感羽绒服面料在起毛过程中纤维极易受到破坏,导致面料强度不高,进而极易影响面料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绒感羽绒服面料,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防水绒感羽绒服面料,包括聚氨酯微孔透气薄膜、位于聚氨酯微孔透气薄膜两侧且通过热熔胶层粘合的一号加强层和二号加强层,与一号加强层和二号加强层通过若干二号纬纱缝合且利用气流柔软整理机进行气流整理的基层;
6.其中,所述一号加强层由若干经线和若干纬线相互交织而成,若干所述经线和若干纬线均包括芯层、所述芯层外侧设有隔膜、所述隔膜外侧设有吸湿层、所述芯层内部设有相互缠绕的若干尼龙纤维丝、氨纶纤维丝和一号形状记忆纤维丝;
7.所述基层表面形成由一号纬纱和一号经纱相互交织而成的若干拱起部,所述一号纬纱和一号经纱均包括涤纶长丝,所述涤纶长丝外表面缠绕有阳离子涤纶纤维,所述基层分别位于一号加强层和二号加强层外侧。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二号加强层由若干棉纶纤维丝经纬编织而成,所述棉纶纤维丝内部设有相互缠绕的若干二号形状记忆纤维丝、涤纶纤维丝和。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二号纬纱由导电纤维丝制成。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基层气流处理的过程为:经一号纬纱和一号经纱交织而成的布料置于气流柔软整理机通过文杜里管以绳状形式送布,然后将通过特氟纶板滑至气流柔软整理机进行抽式柔软整理。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气流柔软整理机对基层的送布线速度为500-800m/min。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聚氨酯微孔透气薄膜上微孔孔径为0.2-2.6微米。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热熔胶层呈点状分布。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吸湿层为吸湿海绵。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发明中,通过对缠绕有阳离子涤纶纤维的涤纶长丝进行编织形成带有若干拱
起部的基层,并利用气流柔软整理机对基层进行揉搓处理,两者协同作用,经气流揉搓处理的基层可在提高面料柔软舒适度的同时将基层上弯曲或受挤压的纤维迅速伸展,在对基层上绒面纤维进行梳理的同时减小一号纬纱和一号经纱之间的间隙,有效防止面料出现钻绒和掉毛现象。
17.2、本发明中,通过在基层和热熔胶层之间设置一号加强层和二号加强层,避免基层内侧面直接与聚氨酯微孔透气薄膜上的热熔胶层接触,避免基层上的绒毛层被热熔胶层粘接,保证面料良好手感;而一号加强层和二号加强层上芯层内相互缠绕设置的尼龙纤维丝、氨纶纤维丝和一号形状记忆纤维丝,不仅可加强面料层整体强度同时可使得该面料不易褶皱,实现面料平整。
18.3、本发明中,基层分别与一号加强层和二号加强层通过若干二号纬纱缝合,实现基层面料缝合连接的同时可实现面料的抗静电效果,避免面料因静电导致出现钻绒现象。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水绒感羽绒服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一种防水绒感羽绒服面料的一号加强层内经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一种防水绒感羽绒服面料的基层的编织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一种防水绒感羽绒服面料的二号加强层内棉纶纤维丝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聚氨酯微孔透气薄膜;2、一号加强层;3、基层;4、二号加强层;5、热熔胶层;21、芯层;22、隔膜;23、吸湿层;24、尼龙纤维丝;25、氨纶纤维丝;26、一号形状记忆纤维丝;31、一号纬纱;32、一号经纱;33、阳离子涤纶纤维;34、涤纶长丝;35、二号纬纱;41、棉纶纤维丝;42、二号形状记忆纤维丝;43、涤纶纤维丝。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25.实施例1
26.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防水绒感羽绒服面料,包括聚氨酯微孔透气薄膜1、位于聚氨酯微孔透气薄膜1两侧且通过热熔胶层5粘合的一号加强层2和二号加强层4,与一号加强层2和二号加强层4通过若干二号纬纱35缝合且利用气流柔软整理机进行气流整理的基层3;
27.其中,一号加强层2由若干经线和若干纬线相互交织而成,若干经线和若干纬线均包括芯层21、芯层21外侧设有隔膜22、隔膜22外侧设有吸湿层23、芯层21内部设有相互缠绕的若干尼龙纤维丝24、氨纶纤维丝25和一号形状记忆纤维丝26;
28.基层3表面形成由一号纬纱31和一号经纱32相互交织而成的若干拱起部,一号纬纱31和一号经纱32均包括涤纶长丝34,涤纶长丝34外表面缠绕有阳离子涤纶纤维33,基层3分别位于一号加强层2和二号加强层4外侧。
29.如图3和图4所示,二号加强层4由若干棉纶纤维丝41经纬编织而成,棉纶纤维丝41
内部设有相互缠绕的若干二号形状记忆纤维丝42、涤纶纤维丝43和44;二号纬纱35由导电纤维丝制成,若干二号纬纱35实现基层3面料缝合连接的同时实现面料的抗静电效果,避免面料因静电导致出现钻绒现象。
30.如图1和图2所示,基层3气流处理的过程为:经一号纬纱31和一号经纱32交织而成的布料置于气流柔软整理机通过文杜里管以绳状形式送布,然后将通过特氟纶板滑至气流柔软整理机进行抽式柔软整理;气流柔软整理机对基层3的送布线速度为500-800m/min;聚氨酯微孔透气薄膜1上微孔孔径为0.2-2.6微米;热熔胶层5呈点状分布;吸湿层23为吸湿海绵,经气流揉搓处理的基层3可在提高面料柔软舒适度的同时,可将基层3上弯曲或受挤压的纤维迅速伸展,在对基层3上绒面纤维进行梳理的同时减小一号纬纱31和一号经纱32之间的间隙,有效防止羽绒填充物从面料内钻出。
31.需要说明的是,该防水绒感羽绒服面料为双层绒感面料,且通过面料内的聚氨酯微孔透气薄膜1实现透气效果的同时实现防水效果,并在基层3的内侧通过二号纬纱35分别设置一号加强层2和二号加强层4,并将一号加强层2和二号加强层4设于聚氨酯微孔透气薄膜1表面,该面料在基层3和热熔胶层5之间设置一号加强层2和二号加强层4,避免基层3内侧面直接与聚氨酯微孔透气薄膜1上的热熔胶层5接触,避免基层3上的绒毛层被热熔胶层5粘接,而基层3分别与一号加强层2和二号加强层4通过若干二号纬纱35缝合,实现基层3面料缝合连接的同时可实现面料的抗静电效果,避免面料因静电导致出现钻绒现象,该一号加强层2由若干经线和若干纬线相互交织而成,若干经线和若干纬线在芯层21和吸湿层23之间设置隔膜22,首先吸湿层23对通过聚氨酯微孔透气薄膜1排出的湿气进行吸收,而隔膜22对吸湿层23吸附的湿气进行隔离,避免芯层21受湿气侵害,保证面料的使用寿命,而芯层21内相互缠绕设置的尼龙纤维丝24、氨纶纤维丝25和一号形状记忆纤维丝26不仅可加强面料层整体强度同时可使得该面料在一号形状记忆纤维丝26的作用下实现形状记忆功能,使得该面料平整,不易褶皱;该基层3由一号纬纱31和一号经纱32交织而成,而一号纬纱31和一号经纱32均由阳离子涤纶纤维33在涤纶长丝34表面缠绕而成,使得基层3在编织过程中形成拱起的外形,从而产生绒面感,而对于交织而成的基层3需要对其进行气流揉搓处理,经气流揉搓处理的基层3可在提高面料柔软舒适度的同时,可将基层3上弯曲或受挤压的纤维迅速伸展,在对基层3上绒面纤维进行梳理的同时减小一号纬纱31和一号经纱32之间的间隙,有效防止羽绒填充物从面料内钻出。
3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