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帆布和帘布混合结构的采棉机打包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35665发布日期:2023-01-06 18:14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帆布和帘布混合结构的采棉机打包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采棉机打包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帆布和帘布混合结构的采棉机打包带。


背景技术:

2.我国是棉花大国,传统的棉花采收主要依靠人力进行,依靠人力采摘速度慢,效率低,不适合大规模的采摘。随着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采棉机逐渐成为棉花采摘必不可少的农机装备,其具有棉花采摘效率高、可节约劳动成本、降低劳动强度等优势。
3.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卸棉时间,通常采用打包装置将棉花在棉箱内打包,待棉箱内的棉包从小棉包打包到最大棉包时,利用采棉机的覆膜系统将棉包包裹完成,然后打开棉箱的后箱体,将棉包抛出。现有技术中,由于采棉机打包装置中的打包皮带在打包过程中容易出现跑偏、变形等问题,因此设计一款横向不易变形、纵向屈挠性好的高性能采棉机打包带是行业内一直追求的目标。
4.经检索,有关棉花打包带已有专利文献公开,如中国专利文献,专利申请号为:2020217027905,名称为:一种棉花圆捆打包成型装置,包括打包仓体和与打包仓体对接的棉花输送机构,所述打包仓体内设有多个转动辊、多个张紧组件以及打包带,所述打包带绕过多个转动辊和多组张紧组件并形成闭环,所述打包带与棉花输送机构之间设有成辊室,所述成辊室两侧的打包带呈反向运动,能够使得进入成辊室的棉花旋转形成圆捆,所述棉花输送机构与成辊室的喂入口连接,所述棉花输送机构与成辊室之间设有启动辊,所述启动辊一侧连接动力机构。该结构简单、效率高、能够控制棉包圆捆的压实密度,能够降低农户收割成本提高收益,对其他农作物(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牧草等)的打捆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拟提供一种帆布和帘布混合结构的采棉机打包带,采用横向帘布和纵向帆布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打包带的耐磨性和耐疲劳能力,使得打包带的纵向屈挠性好,且不易发生横向变形,有效解决了在采棉机打包过程中出现的皮带跑偏、变形等问题,保证了采棉机的打包质量和可靠性。
7.2、技术方案
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帆布和帘布混合结构的采棉机打包带,包括顶层的上耐磨层和底层的底胶层,靠近上耐磨层和底胶层的位置均对称设置有抗撕裂层,且对称设置的抗撕裂层之间设有数量不少于两层的抗拉层,所述抗拉层为纵向帆布结构,所述抗撕裂层为横向帘布结构。
10.优选的,靠近上耐磨层的位置设置有数量不少于一层的抗撕裂层,靠近底胶层的
位置也设置有数量不少于一层的抗撕裂层,且靠近上耐磨层的抗撕裂层数量与靠近底胶层的抗撕裂层数量保持一致。
11.优选的,靠近上耐磨层的位置设置有数量为1~4层的抗撕裂层,靠近底胶层的位置也设置有数量为1~4层的抗撕裂层。
12.优选的,所述对称设置的抗撕裂层之间设有数量为n层的抗拉层,其中2≤n≤8。
13.优选的,耐磨层和底胶层均为橡胶耐磨层。
14.3、有益效果
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帆布和帘布混合结构的采棉机打包带,靠近上耐磨层和底胶层的位置均对称设有抗撕裂层,抗撕裂层为横向帘布结构。采用横向帘布结构作为抗撕裂层,用于提高采棉机打包带的横向刚性,能够有效防止打包带在打包过程中出现跑偏和横向变形等问题,使得皮带的横向屈挠性好,同时对称的横向帘布结构设计,能够使得打包带更加稳定,不易爬上梳齿板,有效提高打包带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稳定性,保障采棉机的使用安全。
17.(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帆布和帘布混合结构的采棉机打包带,对称设置的抗撕裂层之间设有数量不少于两层的抗拉层,抗拉层为输送带用的纵向帆布结构,中间多层抗拉层的结构设计,使得打包带具备一定的延伸性能,能够使得打包带在使用过程中同组打包带的长度保持一致,同时能够有效提高采棉机打包带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使得打包带的物理性能得到良好的改善,进而提高打包带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稳定性,保障采棉机的安全使用。
18.(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帆布和帘布混合结构的采棉机打包带,在两层抗撕裂层之间设置不少于两层的抗拉层,能够很好地提高打包带的抗拉效果和抗撕裂效果,且结构设计较为简单实用,能够满足采棉机打包带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帆布和帘布混合结构的采棉机打包带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抗拉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抗撕裂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中的标号为:
23.101、耐磨层;102、底胶层;103、抗拉层;104、抗撕裂层。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7.实施例1
28.结合图1-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帆布和帘布混合结构的采棉机打包带,包括顶层的上耐磨层101和底层的底胶层102,所述耐磨层101和底胶层102均为橡胶耐磨层,顶层和底层的耐磨层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打包带的耐磨性能。本实施例的采棉机打包带靠近上耐磨层101和底胶层102的位置均对称设有抗撕裂层104,所述抗撕裂层104为横向帘布结构。采用横向帘布结构作为抗撕裂层104,用于提高采棉机打包带的横向刚性,能够有效防止打包带在打包过程中出现跑偏和横向变形等问题,使得皮带的横向屈挠性好,同时对称的横向帘布结构设计,能够使得打包带更加稳定,不易爬上梳齿板,有效提高打包带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稳定性,保障采棉机的使用安全。
29.本实施例中靠近上耐磨层101的位置设置有数量不少于一层的抗撕裂层104,靠近底胶层102的位置也设置有数量不少于一层的抗撕裂层104,且靠近上耐磨层101的抗撕裂层104数量与靠近底胶层102的抗撕裂层104数量保持一致。其中靠近上耐磨层101的位置设置有数量为1~4层的抗撕裂层104,靠近底胶层102的位置也设置有数量为1~4层的抗撕裂层104。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靠近上耐磨层101的位置设置有数量为1层的抗撕裂层104,靠近底胶层102的位置也设置有数量为1层的抗撕裂层104。
30.本实施例中对称设置的抗撕裂层104之间设有数量不少于两层的抗拉层103,所述抗拉层103为输送带用的纵向帆布结构,中间多层抗拉层103的结构设计,使得打包带具备一定的延伸性能,能够使得打包带在使用过程中同组打包带的长度保持一致,同时能够有效提高采棉机打包带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使得打包带的物理性能得到良好的改善,进而提高打包带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稳定性,保障采棉机的安全使用。所述对称设置的抗撕裂层104之间设有数量为n层的抗拉层103,其中2≤n≤8,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对称设置的抗撕裂层104之间设有2层抗拉层103。本实施例的采棉机打包带在两层抗撕裂层104之间设置不少于两层的抗拉层103,能够很好地提高打包带的抗拉效果和抗撕裂效果,且结构设计较为简单实用,能够满足采棉机打包带的使用需求。
31.实施例2
32.本实施例的一种帆布和帘布混合结构的采棉机打包带,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对称设置的抗撕裂层104之间设有3层抗拉层103。
33.本实施例中靠近上耐磨层101的位置设置有数量为1层的抗撕裂层104,靠近底胶层102的位置也设置有数量为2层的抗撕裂层104。
34.实施例3
35.本实施例的一种帆布和帘布混合结构的采棉机打包带,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对称设置的抗撕裂层104之间设有8层抗拉层103。
36.本实施例中靠近上耐磨层101的位置设置有数量为1层的抗撕裂层104,靠近底胶层102的位置也设置有数量为3层的抗撕裂层104。
37.本实用新型所述实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