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起球再生涤绒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57134发布日期:2022-10-12 01:47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起球再生涤绒布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起球再生涤绒布。


背景技术:

2.绒布是指拉绒后表现出丰润绒毛状的棉织物,然后在布的表面做加绒工艺,产生很多的绒毛,使它的立体感加强,光泽度比较高,摸起来比较柔软厚实的面料。绒布分为单面绒和双面绒两种,单面绒组织以斜纹为主,也称哔叽绒;双面绒以平纹为主。但是现有技术中由绒布制成的衣物在清洗以及与外界物品接触摩擦时,衣服表面容易在摩擦的过程中产生毛球等情况,影响衣物表面的平整度,是的人们在清洗衣物后需要通过工具对衣服表面的毛球进行清理,给人们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起球性能好、吸湿效果佳的再生涤绒布。
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起球再生涤绒布,包括面料本体、面料外层以及面料内层,所述面料外层粘接于所述面料本体的外侧,所述面料内层缝合连接所述面料本体的内侧,所述面料外层包括抗菌层、第一抗起球层、驱虫层以及抗皱层,所述抗菌层粘接于所述面料本体,所述第一抗起球层设置于所述抗菌层的外侧,所述驱虫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抗起球层的外侧,所述抗皱层设置于所述驱虫层的外侧,所述面料内层包括吸湿层、第二抗起球层、消声层以及抗静电层,所述吸湿层缝合连接于所述面料本体的内侧,所述第二抗起球层设置于所述吸湿层的内侧,所述消声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抗起球层的内侧,所述抗静电层设置于所述消声层的内侧。
5.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抗起球层上设有多个第一凸起,多个所述第一凸起分别面向所述驱虫层,所述第二抗起球层上设有粘合胶层,所述粘合胶层包裹于所述第二抗起球层的外表面。
6.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吸湿层内设有多个吸湿腔以及多个芳香腔,多个所述吸湿腔以及多个所述芳香腔交错设置,所述吸湿腔和所述芳香腔之间设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连通所述吸湿腔以及所述芳香腔。
7.进一步优选,所述吸湿腔以及所述芳香腔均为半圆形结构。
8.进一步地,所述消声层内设有多个蜂窝状的吸声棉,所述吸声棉适于对外界声音进行吸收。
9.进一步地,所述驱虫层上靠近所述抗皱层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二凸起,多个第二凸起依次连接形成波浪状结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凸起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抗皱层上靠近所述驱虫层上设有多个第三凸起,多个所述第三凸起依次连接形成波浪状结构,且各个所述第三凸起分别对准各个所述第一凹槽内。
10.进一步地,所述驱虫层和所述抗皱层之间通过胶粘的方式进行连接。
11.进一步地,各个所述第二凸起内均设有驱虫包,所述驱虫包内设有多个驱虫颗粒。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凸起内设有弹性条,所述弹性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凸起,所述弹性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抗皱层上远离所述驱虫层的一侧。
13.进一步地,所述面料本体由聚酯纤维和蚕丝纤维混纺而成。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抗起球层以及所述第二抗起球层均由抗起球纤维纺织而成。
15.进一步地,所述面料内层、所述面料本体以及所述面料外层的厚度之比为1:2:3。
16.进一步地,所述面料本体的厚度为0.5mm~0.8mm。
17.进一步地,所述抗菌层、所述第一抗起球层、所述驱虫层以及所述抗皱层的厚度之比为1:1:2:2。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9.(1)其通过在面料本体的外侧和内侧分别设置第一抗起球层以及第二抗起球层,能够有效的对面料本体进行保护,使得面料本体能够达到良好的抗起球性能,防止面料起球,提高穿着的舒适度。
20.(2)其面料内层设有吸湿层,能够有效地对人体产生的汗液进行及时吸收,避免汗液残留在皮肤上,提高皮肤表面的干爽;其设有抗静电层,能够有效的对静电进行吸附,避免衣物与皮肤黏贴,提高穿着的舒适度。
21.(3)其设有驱虫层,能够有效的对外界蚊虫进行驱赶,使得面料本体保持良好的驱虫效果;其设有抗皱层,能够避免面料发生褶皱,提高面料整体的平整度。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技术中抗起球再生涤绒布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4.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25.图4为本技术第二抗起球层的断面示意图。
26.图中:1、涤绒布;10、面料本体;20、面料外层;21、抗菌层;22、第一抗起球层;221、第一凸起;23、驱虫层;231、第二凸起;232、第一凹槽;233、驱虫包;234、驱虫颗粒;24、抗皱层;241、第三凸起;242、弹性条;30、面料内层;31、吸湿层;311、吸湿腔;312、芳香腔;313、连接通道;32、第二抗起球层;321、粘合胶层;33、消声层;331、吸声棉;34、抗静电层。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
2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30.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1.如图1-4所示的一种抗起球再生涤绒布1,包括面料本体10、面料外层20以及面料内层30,面料外层20粘接于面料本体10的外侧,面料内层30缝合连接面料本体10的内侧,面料外层20包括抗菌层21、第一抗起球层22、驱虫层23以及抗皱层24,抗菌层21粘接于面料本体10,抗菌层21得以提高面料本体10的抗菌性能,第一抗起球层22设置于抗菌层21的外侧,第一起球层得以提高面料本体10的抗起球性能,驱虫层23设置于第一抗起球层22的外侧,驱虫层23便于对外界的蚊虫进行驱赶,使得面料本体10具有良好的驱虫效果;抗皱层24设置于驱虫层23的外侧,抗皱层24得以提高面料本体10的抗皱性能,避免面料发生褶皱,提高面料在穿着时的舒适度;面料内层30包括吸湿层31、第二抗起球层32、消声层33以及抗静电层34,吸湿层31缝合连接于面料本体10的内侧,吸湿层31得以提高面料本体10的吸湿效果,避免汗液残留在皮肤上,提高皮肤表面的干爽;第二抗起球层32设置于吸湿层31的内侧,第二抗起球层32得以提高面料本体10的抗起球性能,通过与第一抗起球层22分设于面料本体10的两侧,使得面料本体10能够达到良好的抗起球效果,能够有效地防止面料本体10起球;消声层33设置于第二抗起球层32的内侧,消声层33能够有效地对声波进行吸收,从而达到消声的效果;抗静电层34设置于消声层33的内侧,抗静电层34能够提高面料本体10的抗静电性能,使得面料表面具有抗静电能力,避免衣物与皮肤之间黏连,提高穿着的舒适度。
32.优选的,第一抗起球层22通过针织线圈的方式连接抗菌层21的外侧,抗皱层24通过缝合的方式连接于驱虫层23的外侧,第二抗起球层32通过针织线圈的方式连接于吸湿层31的内侧,消声层33通过缝合的方式连接于第二抗起球层32的内侧,抗静电层34通过粘合的方式连接于消声层33的内侧。
33.其中,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抗起球层22上设有多个第一凸起221,多个第一凸起221分别面向驱虫层23,多个第一凸起221由耐磨材料腈纶纤维制成,且各个第一凸起221分别粘接于第一抗起球层22上,第一凸起221的设置能够增强第一抗起球层22的耐磨性,从而延长面料本体10的使用寿命;第二抗起球层32上设有粘合胶层321,粘合胶层321包裹于第二抗起球层32的外表面。;通过将第二抗起球层32的外周均粘贴有粘合胶层321,能够提高第二抗起球层32表面的光滑度,避免其与外界摩擦而起球,提高面料整体的平整度;同时第二抗起球层32设置于面料本体10的内侧,通过在其外周粘合有粘合胶层321,能够提高面料作为衣物穿着时的舒适度。
34.其中,如图1-2所示,吸湿层31内设有多个吸湿腔311以及多个芳香腔312,多个吸湿腔311以及多个芳香腔312交错设置,交错设置你能够提高吸湿层31内空间利用率,吸湿腔311和芳香腔312之间设有连接通道313,连接通道313连通吸湿腔311以及芳香腔312,具体的,吸湿腔311的开口面向第二抗起球层32,芳香腔312的开口面向面料本体10,且各个吸湿腔311内均包裹有活性炭吸附颗粒,各个芳香腔312内均包裹有芳香颗粒,吸湿腔311内的活性炭吸附颗粒能够对人体的汗液进行吸收,得以保持皮肤之间的干爽,同时芳香腔312内的芳香颗粒也能散发出香味,使得香味能够长时间停留在面料上,达到持久芳香的目的。同时在吸湿腔311和芳香腔312之间设有连接通道313,能够在对汗液进行吸附的同时,空气还
是能够通过吸湿腔311、连接通道313以及芳香腔312在吸湿层31内外两侧流通,从而提高面料本体10的透气性。
35.其中,吸湿腔311以及芳香腔312均为半圆形结构。
36.其中,消声层33内设有多个蜂窝状的吸声棉331,吸声棉331适于对外界声音进行吸收,以达到消声的目的。
37.其中,如图3所示,驱虫层23上靠近抗皱层24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二凸起231,多个第二凸起231依次连接形成波浪状结构,相邻两个第二凸起231之间形成第一凹槽232,抗皱层24上靠近驱虫层23上设有多个第三凸起241,多个第三凸起241依次连接形成波浪状结构,且各个第三凸起241分别对准各个第一凹槽232内,驱虫层23以及抗皱层24之间通过胶粘的方式对多个第二凸起231和多个第三凸起241之间进行连接,通过在驱虫层23和抗皱层24之间设置波浪状结构,能够提高驱虫层23和抗皱层24的弹性,避免面料发生褶皱。
38.其中,如图3所示,各个第二凸起231内均设有驱虫包233,驱虫包233内设有多个驱虫颗粒234,通过设置第二凸起231能够增大驱虫包233与抗皱层24的接触面积,以达到提高驱虫包233与外界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驱虫包233内的驱虫颗粒234能够通过第二凸起231向外界散发味道,从而达到驱赶蚊虫的目的。
39.其中,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三凸起241内设有弹性条242,弹性条242的一端连接第三凸起241,弹性条242的另一端连接抗皱层24上远离驱虫层23的一侧,当面料收到外界按压时,在弹性条242的作用下,得以将面料恢复原状,实现保持面料蓬松,提高面料的透气性。且通过多个弹性条242与多个驱虫包233交替设置,能够实现面料良好的驱虫效果的同时也保持良好的弹性。
40.其中,面料本体10由聚酯纤维和蚕丝纤维混纺而成,聚酯纤维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其具有良好的抗皱性、保形性、强度高、弹性恢复力好,蚕丝纤维质地柔软顺滑、富有弹力、具有良好的透气透湿性,通过将聚酯纤维和蚕丝纤维混纺而制成面料本体10,使得生产出来的面料本体10在具有良好的强度、抗皱性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触感以及透气透湿性,大大提高人们穿着时的舒适度。
41.其中,第一抗起球层22以及第二抗起球层32均由抗起球纤维纺织而成,通过设置抗起球纤维使得织物在在受到摩擦时,不易出现纤维端伸出布面而形成绒毛或小球状凸起,大大提高面料整体的质量。
42.其中,面料内层30、面料本体10以及面料外层20的厚度之比为1:2:3,通过将面料外层20的厚度设置成大于面料内层30的厚度,能够在保证面料本体10的强度的同时提高面料的透气性,延长面料的使用寿命。
43.其中,面料本体10的厚度为0.5mm~0.8mm。
44.优选的,面料本体10的厚度为0.7mm。
45.其中,抗菌层21、第一抗起球层22、驱虫层23以及抗皱层24的厚度之比为1:1:2:2。
46.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