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远程发射抓捕索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8184发布日期:2022-09-23 21:55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远程发射抓捕索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抓捕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远程发射抓捕索的装置。


背景技术:

2.远程抓捕绳索可用于远程抓捕目标,目前市面上的同类产品(抓捕索)普及困难,主要存在几个原因:
3.1、体积大不便于携带。市面上的抓捕绳大多类似于手电,体积大,重量不轻,抓捕者不便于携带。
4.2、装弹慢。由于目前的抓捕绳都是通过小气瓶产生动力发射抓捕索,一个气瓶只能发射一次,发射完毕后,如果没有命中目标,需要再次发射,就需要重新更换气瓶、填装抓捕索,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容易贻误战机。
5.3、无法有效瞄准目标。现有的抓捕绳大多没有瞄准装置,只能目测瞄准,很难击中对方的有效部位实施控制。
6.4、无法对装备进行有效监管。现有的抓捕绳无法进行管控,遗失了也很难找回,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7.5、功能单一。现有的抓捕绳能够用于抓捕的目标单一。
8.6、操作复杂。现有的抓捕绳在发射前,需要安装气瓶,安装抓捕索,操作方法相当繁琐,而且由于是利用气瓶发射抓捕索,发射开关需要大力按压,力量或用力方向不对,经常无法发射,气瓶安装不到位也容易造成故障,这些故障不能提前预知,只有在发射失败后才能知道存在故障,在实战中这是很致命的。


技术实现要素:

9.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积小、便于携带、可以实现快速装弹、快速击发、操作方便、故障率低的可远程发射抓捕索的装置。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远程发射抓捕索的装置,
11.包括外壳、弹匣和击发组件;
12.所述外壳的前端设有弹匣仓,所述弹匣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弹匣仓内;
13.所述弹匣的前端左右对称设有两发射孔,两所述发射孔的前方向相对外侧倾斜,弹匣的前端位于两个所述发射孔之间设有容纳凹槽,每个所述发射孔内均适配有一导向弹,两个所述导向弹的后端均设有倒刺,所述容纳凹槽内容纳有抓捕索,所述抓捕索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导向弹的前端,所述弹匣的内部设有火药仓,所述火药仓分别与两个所述发射孔的后端连通,火药仓内填装有火药;
14.所述击发组件设于所述外壳的后部,用于引燃所述火药仓内的火药。
15.进一步地,所述火药仓的底部设有电底火,该电底火的两个电极触点设于所述弹匣的后端;
16.所述击发组件包括第一触针、第二触针和电源控制电路,所述第一触针和第二触
针安装在所述弹匣仓的底部,所述弹匣装入弹匣仓时,第一触针和第二触针分别与电底火的两个电极触点连接,所述第一触针和第二触针接入所述电源控制电路。
17.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电路,所述第一电源电路包括供电电源、发射开关、测试开关、指示灯和保护电阻,所述第一触针、供电电源、发射开关和第二触针依次串联,所述测试开关、指示灯和保护电阻相互串联,同时与所述发射开关并联。
18.进一步地,所述发射开关和测试开关均设于所述外壳的外部,外壳外设有能够打开或盖住所述发射开关和测试开关的开关保护罩。
19.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设有挂载装置,该可远程发射抓捕索的装置能够通过所述挂载装置固定在无人机上,所述外壳上设有两个外接电源插口,两个所述外接电源插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触针和第二触针相连;
20.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还包括搭载于无人机上的第二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的两极分别与两个所述外接电源插口相连。
21.进一步地,所述容纳凹槽底部的后侧设有凹陷部,所述火药仓的前端设有锥形喷口,所述锥形喷口伸入所述凹陷部,且锥形喷口与凹陷部之间形成通道,该锥形喷口两侧的通道分别与两侧的发射孔后端相连。
22.进一步地,还包括弹匣锁,所述弹匣锁包括卡爪和扭簧,所述外壳上靠近所述弹匣仓的后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卡爪的中部通过转轴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卡爪的前端具有爪部,所述弹匣的外部设有与所述卡爪的爪部卡接配合的卡槽;
23.所述扭簧套在所述转轴上,扭簧的两端抵在所述卡爪的后部和安装槽之间。
24.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外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前端设有激光瞄准器以及对称设于所述激光瞄准器两侧的射灯,凸台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射灯的控制开关。
25.进一步地,该可远程发射抓捕索的装置内还集成有无线定位模块。
26.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前端设有盖在两个所述发射孔前端的保护盖,该外壳的后端还设有割绳器。
2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28.本技术在抓捕过程中远程发射抓捕索对歹徒或者行为异常的动物进行束缚,使用时,直接将弹匣安装在外壳前端的弹匣仓内,然后通过击发组件引燃火药仓内的火药,火药燃烧产生动能,将两个发射孔内的导向弹推出,两枚导向弹牵引抓捕索呈外“八”形状射出,抓捕索命中目标后,导向弹由于惯性牵引抓捕索对目标(双腿或双臂)进行缠绕,导向弹上的倒刺在缠绕完成后倒刺挂住目标衣物,从而固定抓捕索,抓捕索发射后,直接将旧的弹匣取出并换上新的弹匣,即可再次发射。
29.由于每个弹匣都装有火药,发射前不需要另外安装如气瓶的动力组件,可以实现快速换弹,遇到故障也可以通过快速更换新弹匣来排除故障,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不仅体积小,便于携带,而且可以实现快速装弹,快速击发,操作方便,故障率低,哪怕出现故障也能够快速排除。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
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部立体示意图;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剖视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匣的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图;
3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匣锁的结构示意图。
36.附图中,100-外壳;110-弹匣仓;200-弹匣;210-发射孔;211-保护盖; 220-容纳凹槽;230-导向弹;231-倒刺;240-抓捕索;250-火药仓;251-锥形喷口;260-电底火;261-电极触点;270-凹陷部;300-击发组件;310-第一触针;320-第二触针;330-电源控制电路;331-供电电源;332-发射开关;333
‑ꢀ
测试开关;334-指示灯;335-保护电阻;336-外接电源插口;340-开关保护罩; 400-挂载装置;500-弹匣锁;510-卡爪;511-转轴;512-爪部;520-扭簧;530
‑ꢀ
安装槽;540-卡槽;600-凸台;610-激光瞄准器;620-射灯;630-控制开关; 700-割绳器。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8.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39.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远程发射抓捕索的装置,包括外壳100、弹匣200和击发组件300。
40.外壳100的前端设有弹匣仓110,弹匣200可拆卸地安装于弹匣仓110内。
41.弹匣200的前端左右对称设有两发射孔210,两发射孔210的前方向相对外侧倾斜,弹匣200的前端位于两个发射孔210之间设有容纳凹槽220,每个发射孔210内均适配有一导向弹230,两个导向弹230的后端均设有倒刺231,容纳凹槽220内容纳有抓捕索240,抓捕索24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导向弹 230的前端,弹匣200的内部设有火药仓250,火药仓250分别与两个发射孔 210的后端连通,火药仓250内填装有火药。
42.击发组件300设于外壳100的后部,用于引燃火药仓250内的火药。
43.本技术在抓捕过程中远程发射抓捕索240对歹徒或者行为异常的动物进行束缚,使用时,直接将弹匣200安装在外壳100前端的弹匣仓110内,然后通过击发组件300引燃火药仓250内的火药,火药燃烧产生动能,将两个发射孔 210内的导向弹230推出,两枚导向弹230牵引抓捕索240呈外“八”形状射出,抓捕索240命中目标后,导向弹230由于惯性牵引抓捕索240对目标(双腿或双臂)进行缠绕,导向弹230上的倒刺231在缠绕完成后倒刺231挂住目标衣物,从而固定抓捕索240,本实施例中,抓捕索240上有夜光材料,夜间使用控制目标后,在目标身上形成夜光标识,容易识别,抓捕索240发射后,直接将旧的弹匣200取出并换上新的弹匣200,即可再次发射。
44.由于每个弹匣200都装有火药,发射前不需要另外安装如气瓶的动力组件,可以实
现快速换弹,遇到故障也可以通过快速更换新弹匣200来排除故障,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不仅体积小,便于携带,而且可以实现快速装弹,快速击发,操作方便,故障率低,哪怕出现故障也能够快速排除。
45.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火药仓250的底部设有电底火260,该电底火260 的两个电极触点261设于弹匣200的后端。击发组件300包括第一触针310、第二触针320和电源控制电路330,第一触针310和第二触针320安装在弹匣仓110的底部,弹匣200装入弹匣仓110时,第一触针310和第二触针320分别与电底火260的两个电极触点261连接,第一触针310和第二触针320接入电源控制电路330。装上弹匣200后,电底火260的两个电极触点261分别与第一触针310和第二触针320电接触,从而将电底火260接入电源控制电路330 中,这样即可通过电源控制电路330控制电底火260引燃火药仓250内的火药。
46.优选地,电源控制电路330包括第一电源电路,第一电源电路包括供电电源331、发射开关332、测试开关333、指示灯334和保护电阻335,第一触针 310、供电电源331、发射开关332和第二触针320依次串联,测试开关333、指示灯334和保护电阻335相互串联,同时与发射开关332并联。装上弹匣200 后,若弹匣200安装到位,按下测试开关333,由于保护电阻335的存在,这时通过电底火260的电流小于其最小工作电流,电底火260不会击发,指示灯 334具体可以采用发光二极管,其工作所需的电流小于电底火260的最小工作电流,此时指示灯334会亮起,若弹匣200未安装到,按下测试开关333,指示灯334不会亮,因而本技术可以通过测试开关333来检验弹匣200是否安装到位。确定弹匣200安装到位后即可进行发射,发射时,按下发射开关332,供电电源331直接给电底火260供电,电路的电流高于电底火260的其最小工作电流,电底火260击发并引燃火药仓250内的火药,火药燃烧产生压力,从而将两个发射孔210内的导向弹230射出。
47.为了对发射开关332和测试开关333进行保护,防止发射开关332和测试开关333被误启,发射开关332和测试开关333均设于外壳100的外部,外壳 100外设有能够打开或盖住发射开关332和测试开关333的开关保护罩340,发射时,需要先将开关保护罩340打开,才能按压发射开关332和测试开关333。
48.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4,外壳100上设有挂载装置400,该可远程发射抓捕索的装置能够通过挂载装置400固定在无人机上,外壳100上设有两个外接电源插口336,两个外接电源插口336分别与第一触针310和第二触针 320相连。电源控制电路330还包括搭载于无人机上的第二电源电路,电源电路的两极分别与两个外接电源插口336相连。该可远程发射抓捕索的装置可挂载在无人机上使用,其外壳100上的两个外接电源插口336可以与无人机搭载的第二电源电路连接,以通过无人机发射电信号控制该装置发射。
49.本实施例中,容纳凹槽220底部的后侧设有凹陷部270,火药仓250的前端设有锥形喷口251,锥形喷口251伸入凹陷部270,且锥形喷口251与凹陷部270之间形成通道,该锥形喷口251两侧的通道分别与两侧的发射孔210后端相连。火药点燃时,火药产生的冲击波通过锥形喷口251冲向凹陷部270,再通过锥形喷口251与凹陷部270之间的通道喷向两侧的发射孔210,从而将发射孔210内的导向弹230射出,采样上述设计,火药爆炸时不会直接对导向弹230形成冲击,能够减小两个导向弹230射出的速度,从而避免导向弹230 的射速过快而对人或动物造成伤害。
50.本实施例中,参照图4和图5,该可远程发射抓捕索的装置还包括弹匣锁 500,弹匣
锁500包括卡爪510和扭簧520,外壳100上靠近弹匣仓110的后端设有安装槽530,卡爪510的中部通过转轴511安装于安装槽530内,卡爪510 的前端具有爪部512,弹匣200的外部设有与卡爪510的爪部512卡接配合的卡槽540。扭簧520套在转轴511上,扭簧520的两端抵在卡爪510的后部和安装槽530之间。弹匣200装入弹匣仓110后,卡爪510前端的爪部512卡在弹匣200上的卡槽540内,从而将弹匣200锁定在弹匣仓110内,需要拆下弹匣200时,按压卡爪510的后部,使得卡爪510的前端翘起并退出卡槽540,弹匣200即可退出弹匣仓110。
51.本实施例中,外壳100的外部设有凸台600,凸台600的前端设有激光瞄准器610以及对称设于激光瞄准器610两侧的射灯620,凸台600上设有用于控制射灯620的控制开关630。激光瞄准器610可以向目标发射激光,用于瞄准,其两侧的射灯620有一向上的倾角,具有低光、强光、爆闪三种照明模式,可利用控制开关630切换不同的模式,夜间可以利用射灯620照明或干扰目标的视线。
52.本实施例中,该可远程发射抓捕索的装置内还集成有无线定位模块,如该装置发生遗失,可利用定位功能查找装备的位置,及时寻回。
53.本实施例中,外壳100的前端设有盖在两个发射孔210前端的保护盖211,发射时导向弹首先撞击保护盖将其打开,然后引导抓捕索飞向目标,该外壳100 的后端还设有割绳器700,目标被抓捕后,抓捕者可根据需要将抓捕索240割断。
54.本技术提供的可远程发射抓捕索的装置体积小,便于携带。而且该装置可以装载于无人机上,可远程对行为异常的目标实施约束,提高了安全性。
5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