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外观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36432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木质外观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木质外观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以往没有的新的美观的木质外观部件、和有利地制造该木质外观部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以往,使用由各种木材或竹等构成的木质材料而成形的木质成形体除建筑用的地板以外,也多用作家具或日用品的构成材料等。例如,即使在汽车领域,随着高级化意向的高涨,也优选具有木质感的汽车用内饰部件,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也将木质成形体用作汽车用内饰部件的外板面板或表面面板等。而且,近年来,需求者对于外观的需求变得多样化,期望具有更个性且优异的外观性的木质外观部件。
[0003]在上述状况下,在日本特开2013-75449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明确有由层叠体构成的透光性装饰材料,其中该层叠体包含:饰面层,其由通过含浸树脂并进行WPC (WoodPlastic Combinat1n)处理而得到的、具有透光性的木质薄单板构成且具有规定的木纹;遮蔽层,其具有规定的透光性;和色样层,其形成有规定的木纹或规定色调的木纹图案且具有透光性。
[0004]在这样的透光性装饰材料中,通过WPC处理,即使不使成为饰面层的薄单板的厚度极薄,也能够得到高透光性,因此,通过来自透光性装饰材料背侧的光,色样层的木纹图案与木质薄单板表面的木纹一起鲜明且明确地显现在透光性装饰材料的表面侧。并且,由此,饰面层的木纹和色样层的木纹图案混合地显现,从而能够得到更加自然的饰面感。另夕卜,在没有来自透光性装饰材料背侧的光的情况下,色样层的木纹图案通过遮蔽层而被遮蔽,不会显现在透光性装饰材料的表面侧,因此饰面层表面的木纹原样露出,得到具有与普通装饰材料相同的木纹的木质外观图案。像这样,上述透光性装饰材料在没有从背侧照射光的状态、与照射了光的状态之间得到差异大的外观,因而,能够提高其外观性。
[0005]但是,这样的以往提出的装饰材料由于在此所表现出的外观如以往一样以木纹为基调,所以无法充分地满足寻求更个性的外观性的需求者的需求。另外,由于需要配置用于遮蔽色样层的木纹图案的遮蔽层或在色样层上进行印刷等来形成木纹图案,所以也隐存用于制造装饰板的成本增大的问题。
[0006]另一方面,作为使用这样的木质材料的成形体及其制造方法,在日本专利第4502848号公报(专利文献2)和日本专利第4849609号公报(专利文献3)等中,提出有利用所谓流动成形的成形体及其制造方法。利用该流动成形而制造的木质成形体不仅在资源、环境问题上有利,而且具有能够充分地得到“木”本来的触感的特征。另外,在使用使树脂材料含浸于纤维细胞中的木质材料来制造这样的木质成形体的情况下,即使例如表面没有形成由透明涂膜构成的保护层,也能够有利地确保表面的耐刮伤性、耐水性和耐气候性。
[0007]然而,在利用这样的得到种种优点的流动成形而制造的木质成形体中,隐存如下的问题。即,在进行流动成形时,由于木质材料整体在成形腔内流动,所以有可能导致出现在木质成形体表面上的图案成为与自然的木纹图案稍有偏颇的、木纹变形或走样的图案。因此,在以往的利用流动成形的木质成形体的成形技术中,极难得到能够充分地满足需求者对于外观的需求那样的、具有更个性且优异的外观性的木质外观部件。
[0008]现有技术文献
[0009]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75449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502848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8496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3]在此,本发明是以如上情况为背景而研发的,其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发挥通过含浸树脂而具有透光性的木质材料的性质、并具有更个性且优异的外观性的新的美观的木质外观部件。另外,本发明的技术课题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利地制造这样的木质外观部件的方法。
[0014]并且,在本发明中,为了解决上述的木质外观部件所涉及的技术课题,其要旨为提供一种木质外观部件,该木质外观部件具有:表层部,其在表面具有含浸有树脂材料的木质的饰面且通过该饰面来提供外观面;和基层部,其一体地层叠形成在该表层部的背面侧,该木质外观部件的特征在于,上述表层部以具有透光性的方式构成,并且在该表层部与上述基层部之间夹持有不同材料,该不同材料能够从该表层部的表面侧被视觉辨认到。
[0015]在这样的本发明的木质外观部件中,根据其所期望的一个方式,上述表层部由层叠体构成,该层叠体由上述饰面、和透光性调整层构成,其中透光性调整层一体地层叠形成在上述饰面的背面侧且由含浸有树脂材料的木质材料构成,另一方面,上述基层部由含浸有树脂材料的木质材料构成,且具有透光性,并且通过上述透光性调整层来调整上述表层部的透光性,使得在没有从配设于上述基层部的背面侧的光源照射光的状态下,无法从该表层部的表面侧视觉辨认到上述不同材料,另一方面,在从该光源照射光的状态下能够从该表层部的表面侧视觉辨认到该不同材料。
[0016]另外,为了解决上述方法所涉及的技术课题,本发明的另一要旨为,提供一种木质外观部件的制造方法,该木质外观部件具有:表层部,其在表面具有含浸有树脂材料的木质的饰面且通过该饰面提供外观面;和基层部,其一体地层叠形成在该表层部的背面侧且由含浸有树脂材料的木质材料构成,且该表层部以具有透光性的方式构成,并且在这些表层部与基层部之间夹持有不同材料,该不同材料能够从该表层部的表面侧被视觉辨认到,该木质外观部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a)分别准备用于形成上述表层部的包含上述饰面的表层部形成用材料、用于形成上述基层部的基层部形成用材料、和上述不同材料的工序;(b)至少将这些准备好的材料中的表层部形成用材料收纳到成形腔内的工序;(c)通过使收纳于该成形腔内的上述表层部形成用材料中的含浸树脂材料硬化或固化,来形成上述表层部的工序;(d)在上述表层部形成的同时或在其形成后,在上述成形腔内,在使上述基层部形成用材料相对于构成该表层部的上述表层部形成用材料,在以它们之间夹持有上述不同材料的状态相互层叠的形态下,通过对该基层部形成用材料加热/加压而实施边使其流动边在与上述表层部形成用材料的层叠方向上挤压来赋形的流动成形操作,并通过使该基层部形成用材料中的含浸树脂材料硬化或固化,来形成上述基层部,而将该基层部和形成在该成形腔内的表层部以在它们之间夹持有上述不同材料的状态一体化的工序。
[0017]并且,在上述本发明的木质外观部件的制造方法中,有利的是,上述表层部形成用材料由上述饰面和具有与该饰面相同的外形形状的片材构成,另一方面,上述基层部形成用材料由使多个木质材料在厚度方向上相互重合地层叠而成的层叠体构成,并且构成该基层部形成用材料的多个木质材料中的、在与上述表层部形成用材料之间夹持上述不同材料的木质材料由具有与上述饰面相同的外形形状的片材构成,该不同材料夹持在该表层部形成用材料中的片材与该基层部形成用材料的片材之间,在收纳于上述成形腔内的状态下,对该基层部形成用材料实施流动成形操作。
[0018]发明效果
[0019]像这样,在本发明的木质外观部件中,具有:表层部,其在表面具有含浸有树脂材料的木质的饰面;和基层部,其一体地层叠形成在表层部的背面侧,上述表层部以具有透光性的方式构成,并且在表层部与基层部之间夹持有不同材料,这样的不同材料能够从表层部的表面侧被视觉辨认到,因此,除基于饰面的木质感以外,还能够透出地观察到不同材料,由此能够实现至今没有的新的美观的外观。而且,由于在表面具有含浸有树脂材料的木质的饰面,所以有利地得到表层部的透光性,并且也具有得到优异的耐刮伤性、耐水性和耐气候性的优点。
[0020]另外,在本发明的木质外观部件的制造方法中,也能够极其有效地享有与在上述的本发明的木质外观部件中得到的作用、效果实质相同的作用效果。尤其,根据本发明的木质外观部件的制造方法,由于基层部由含浸有树脂材料的木质材料构成,并且在成形腔内通过对这样的基层部形成用材料加热/加压而实施边使其流动边挤压来赋形的流动成形操作而形成,所以能够更有利地提高木质外观部件整体的木质感。
【附图说明】
[0021]图1示出具有本发明的构造的木质外观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a)是其剖视说明图,(b)是(a)中的A部放大说明图。
[0022]图2是图1中的B向视说明图。
[0023]图3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木质外观部件以在其背面侧配设有光源的状态安装后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剖视说明图。
[0024]图4是图3中的C向视说明图,(a)示出没有从光源照射光的状态,(b)示出照射状态。
[0025]图5是表示在制造图1所示的木质外观部件时所实施的一个工序例的剖视说明图,示出将表层部形成用材料和基层部形成用材料以在它们之间夹持有不同材料的状态设置于加热冲压装置的成形用模具的状态。
[0026]图6是表示继图5所示的工序之后所实施的工序例的剖视说明图,示出在成形用模具进行合模途中使上模与基层部形成用材料的上表面接触配置的状态。
[0027]图7是表示继图6所示的工序之后所实施的工序例的剖视说明图,示出在成形用模具进行合模途中通过加热冲压对表层部形成用材料赋形而形成表层部的状态。
[0028]图8是表不继图7所不的工序之后所实施的工序例的尚]视说明图,不出将成形用模具合模并通过加热冲压对基层部形成用材料实施流动成形而形成木质外观部件的状态。
[0029]图9是表不制造图1所不的木质外观部件时所实施的另一工序例的尚]视说明图,示出将表层部形成用材料设置在表层部形成用加热冲压装置的表层部形成用模具中的状
??τ ο
[0030]图10是表不继图9所不的工序之后所实施的工序例的#1』视说明图,不出将表层部形成用模具合模并通过加热冲压对表层部形成用材料赋形而形成表层部的状态。
[0031]图11在剖视形态下示出继图10所示的工序之后所实施的工序例,示出将基层部形成用材料和通过加热冲压而形成的表层部以在它们之间夹持有不同材料的状态设置于加热冲压装置的成形用模具的状态。
[0032]图12在剖视形态下示出继图11所示的工序之后所实施的工序例,示出在成形用模具进行合模途中使上模与基层部形成用材料的上表面接触配置的状态。
[0033]图13是表示继图12所示的工序之后所实施的工序例的剖视说明图,示出将成形用模具合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