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水装置及控制出水装置的方法_3

文档序号:8952904阅读:来源:国知局
153固接在安装腔体内。该芯轴152固接在本体的手柄部分内且接通调节腔,为方便加工,该连接座开设一通口,另配设焊板焊接在连接座且封闭通口。该头部部分之靠接手柄部分设通孔,该拨钮位于本体外,且同轴部分穿过通孔且固接转件。根据需要,该拨钮通过卡扣251能转动连接在本体。
[0060]一优选方案中,该初始位置和止水位置之角度小于内棘齿之角度。控制转轴自初始位置反转至止水位置角度未超过一个内棘齿44角度,因此控制转轴自止水位置正转至初始位置,带动调节座正转实现通水,但离合机构处于空行程状态,转轴内的第二单向棘爪42处于空行程状态。
[0061]一种控制所述的出水装置的方法,其中:该切换方法包括:
[0062]步骤11,控制转轴自初始位置正转至切换位置,离合机构处于啮合状态,转轴带动切换座正转实现出水路切换接通进水路,并带动调节座正转;
[0063]步骤12,转轴自切换位置反转复位至初始位置,离合机构出于分离状态,切换座不动,转轴带动调节座反转复位;
[0064]该流量调节方法包括:
[0065]步骤21,控制转轴自初始位置反转至止水位置,带动调节座反转实现止水,离合机构出于分离状态,切换座不动;
[0066]步骤22,控制转轴自止水位置正转至初始位置,带动调节座正转实现通水,离合机构出于分离状态,切换座不动。
[0067]当然了,若控制转轴自初始位置和止水位置的角度超过一个内棘齿44角度,则流量调节方法是:步骤21,控制转轴自初始位置反转至止水位置,带动调节座反转实现止水,离合机构出于分离状态,切换座不动;步骤22,控制转轴自止水位置正转至初始位置,带动调节座正转实现通水,离合机构出于啮合状态,转轴带动切换座正转实现出水路切换接通进水路。
[006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出水装置,包括: 固定部分,设一进水路和至少两出水路,至少两出水路能接通进水路;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机构,包括转轴和传动机构,转轴转动连接固定部分并能相对固定部分在初始位置和切换位置间转动,传动机构连接转轴和固定部分使转轴自初始位置向切换位置正转时转轴能复位回到初始位置; 调节座,转动设在固定部分内且配合进水路,转轴和调节座固接使转轴能带动调节座转动,通过调节座相对固定部分转动实现通断控制 '及 切换机构,包括切换座和离合机构,切换座转动设在固定部分内且配合进水路和出水路,离合机构连接转轴和切换座,转轴正转时转轴和切换座处于啮合状态,转轴能带动切换座正转以至少实现出水路切换接通进水路,转轴反转时转轴和切换座处于分离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机构至少包括跟随座和第一弹性体,跟随座活动连接固定部分且传动连接转轴,以使转轴在初始位置和切换位置间转动时转轴和跟随座同步活动,第一弹性体连接固定部分和跟随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单向棘爪,第一单向棘爪设在转轴;该跟随座具有内孔,内孔套设转轴且内孔壁设对应第一单向棘爪的缺口 ;该跟随座外凸伸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处固接有一圆心位于转轴转动轴线上的第一弧形悬臂,第一弧形悬臂末端凸设第一限转座;该固定单元固设有一圆心位于转轴转动轴线上的第一弧形槽,第一弧形槽之一端设开口,第一弧形槽和开口配合构成口小肚大结构; 该第一弧形悬臂滑接适配开口,第一限转座适配滑接第一弧形槽,第一弹性体位于第一弧形槽内且顶抵在第一弧形槽另一端和第一限转座末端;其中,第一弧形悬臂圆心角和初始位置与切换位置间的圆心角相等,且转轴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限转座靠在第一弧形槽开口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轴转动还包括一止水位置,该止水位置、初始位置和切换位置沿正转向间隔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分设有一能接通水源的调节腔,调节腔的底面设有通水孔,该调节腔和通水孔构成进水路的部分;该调节座能转动密封靠在调节腔底面上,调节座设贯穿孔;该转轴末端密封转动伸入调节腔内且固接调节座,通过调节座转动使贯穿孔和通水孔交集产生变化控制通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节腔底面凸设一轴线重合调节座转动轴线的圆形凸台和一位于圆形凸台外的固台,通水孔设在圆形凸台,圆形凸台外凸设限位台,固台凹设一圆心位于调节座转动轴线上的第二弧形槽,圆形凸台一端设有接通第二弧形槽的开口,固台和限位台间隔;该调节座外凸伸有第二凸起,第二凸起处固接有一圆心位于调节座转动轴线上的第二弧形悬臂,该第二弧形悬臂滑接适配开口 ;该第二凸起介于限位台和固台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分设有一能接通水源的切换腔,切换腔构成进水路的部分;该切换腔的底面设有与出水路一一对应的出水孔,切换座能转动密封靠在调节腔底面上,切换座设进水孔;该转轴密封转动伸入切换腔内,切换座套设在转轴外且离合机构连接切换座和转轴,通过切换座正转以至少实现出水孔切换接通进水孔。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离合机构包括第二单向棘爪、止位棘爪、设在切换座内孔的内棘齿和设在切换座外的外棘齿,切换座内孔套设在转轴外,第二单向棘爪设在转轴,第二单向棘爪和内棘齿配合,止位棘爪一端固接在固定部分,另一端配合顶抵外棘齿。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初始位置和止水位置之角度小于内棘齿之角度。10.一种控制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1,控制转轴自初始位置正转至切换位置,离合机构处于啮合状态,转轴带动切换座正转实现出水路切换接通进水路,并带动调节座正转; 步骤12,转轴自切换位置反转复位至初始位置,离合机构出于分离状态,切换座不动,转轴带动调节座反转复位。11.一种控制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水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切换方法包括: 步骤11,控制转轴自初始位置正转至切换位置,离合机构处于啮合状态,转轴带动切换座正转实现出水路切换接通进水路,并带动调节座正转; 步骤12,转轴自切换位置反转复位至初始位置,离合机构出于分离状态,切换座不动,转轴带动调节座反转复位; 该流量调节方法包括: 步骤21,控制转轴自初始位置反转至止水位置,带动调节座反转实现止水; 步骤22,控制转轴自止水位置正转至初始位置,带动调节座正转实现通水。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出水装置及控制出水装置的方法,出水装置包括固定部分、驱动机构、调节座和切换机构。固定部分设一进水路和至少两出水路。驱动机构包括转轴和传动机构,转轴转动连接固定部分并能相对固定部分在止水位置和初始位置间及初始位置和切换位置间转动,传动机构连接转轴和固定部分使转轴自初始位置向切换位置正转则转轴能复位回初始位置。转轴能带动调节座转动,通过调节座相对固定部分转动实现通断控制。切换机构包括切换座和离合机构,离合机构连接转轴和切换座,使转轴正转二者处于啮合状态,转轴能带动切换座正转以至少实现出水路切换接通进水路,转轴反转二者处于分离状态。它具有如下优点:切换方式新颖且可实现单手操作,结构紧凑。
【IPC分类】B05B1/16, B05B12/04, B05B1/18, B05B1/14
【公开号】CN105170349
【申请号】
【发明人】林逢德, 张明富, 邱月华, 周华松
【申请人】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 周华松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4年6月19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