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趋磁细菌和吊兰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_3

文档序号:8953109阅读:来源:国知局
修复时间太 长、植物难w存活的难题,同时也避免重金属污染上壤修复治理过程中改变和破坏上壤结 构的情况。
[0035] 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点,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充分理解本发明,现列举本 发明在试验阶段或采用现有技术的对比实施例,并对其与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效果说明。 [003引 对比例1 : 在上述试验田中仅实施趋磁细菌,将上述培养的趋磁细菌与重金属污染±壤表层18cm 厚的±壤均匀混合,趋磁细菌的添加比例为每平方米重金属污染的±壤中接种1.0X10" 个趋磁细菌,培养35天;灌概上述重金属污染±壤,使重金属污染±壤保持淹水状态,并在 该重金属污染的±壤上面设置通电线圈形成磁场,磁场方向背离地面向上,磁场强度为200 高斯,保持43天;收集表层厚度为9cm的重金属污染±壤;用清水淋洗收集的重金属污染 ±壤,重复淋洗4次,使趋磁细菌与±壤分离,然后将清洗过的±壤填回原处;循环重复执 行上述步骤10次,对上壤抑值和重金属化、Pb、Cd的含量进行测定。
[0037] 对比例2 在上述试验田中仅种植吊兰,将吊兰的种子用20%的&〇2消毒处理,然后蒸馈水洗涂浸 泡lOh,选用巧粒饱满且不下沉的种子进行吊兰的培育;将优选的吊兰种子在20°C的溫度 下进行培养,种子上面的覆±为0. 5cm,待15天后得到吊兰的幼苗;灌概由趋磁细菌初步修 复过的重金属污染±壤,使0~10cm深度内保持湿润状态,并选用12cm的吊兰幼苗,将其倾 斜25度埋入所述重金属金属污染±壤表层7cm深度种植,株距为25畑1,行距为28cm ;栽培 之后根据±壤缺水情况诱水,使±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 ;待95天后将吊兰整 体移除,循环重复执行上述步骤10次;对±壤抑值和和±壤中重金属化、Pb、Cd的含量进 行测试分析。
[00測 对比例3 在上述试验田内先种吊兰后再引入趋磁细菌; 1) 将吊兰的种子用15%的&02消毒处理,然后蒸馈水洗涂浸泡lOh,选用巧粒饱满且不 下沉的种子进行吊兰的培育;将优选的吊兰种子在17°C的溫度下进行培养,种子上面的覆 ±为0. 5cm,待15天后得到吊兰的幼苗; 2) 灌概重金属污染±壤,使0~10cm深度内保持湿润状态,并选用9cm的吊兰幼苗,将 其倾斜25度埋入重金属金属污染±壤表层5cm深度种植,株距为15畑1,行距为20cm ; 3) 栽培之后根据±壤缺水情况诱水,使±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50% ; 4) 待90天后将吊兰整体移除; 5) 将上述培养的趋磁细菌与重金属污染±壤的表层18cm厚的±壤均匀混合,趋磁细 菌的添加比例为每平方米重金属污染±壤中接种1. 0X 101°个趋磁细菌,培养35天; 6) 灌概与趋磁细菌混合的重金属污染±壤,使重金属污染±壤保持淹水状态,降低± 壤表层氧气浓度;并在该重金属污染的±壤上面设置通电线圈形成磁场,磁场方向背离地 面向上,磁场强度为200高斯,保持43天; 7) 收集步骤7)表层重金属污染±壤,收集的重金属污染±壤厚度为6cm ; 8) 用自来水淋洗步骤8)收集的重金属污染±壤,重复4次,然后将清洗过的±壤填回 原处; 9) 循环重复执行步骤1)~步骤9) 7次。
[0039] 对±壤抑值和和±壤中重金属化、Pb、Cd的含量进行测试分析。
[0040] ±壤治理效果: 根据国家±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可知,±壤PH= 6. 5~7. 5的情况下,农业用 地旱地、菜地重金属化、口6、〔(1二级标准值分别为250,80,0.45111旨/4旨。对本发明实施例1~4 及对比例1~3所述重金属污染的±壤治理方法的效果从±壤PH值和重金属最终含量(mg/ kg)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和检验,如表1所示。
[0041] 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测试结果
由表1可W看出,1)对比实施例1~4,经过3~4年的修复后±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均在国 家±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值W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完成对±壤重金属的修复;2) 实施例1~4表明吊兰的不同种植方法在一定时间内均能使±壤中重金属含量达到国家标 准;3)对比例1~2与实施例1~4相比,不论减少哪一个治理步骤,对±壤的治理效果均会下 降,表明各种治理方法之间的协同调节作用是密不可分的;4)对比例2与实施例2相比,在 吊兰种植时间和种植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缺少趋磁细菌的吸附,±壤的重金属含量达不到 国家±壤环境质量标准;5)对比例3与实施例1相比,治理步骤的调整会导致重金属污染 上壤的修复效果变差;6)实施例1~4和比例1~2均表明该治理方法对±壤的抑几乎没有 影响,不会改变±壤的原有组成。
[0042] 本发明技术支撑已经明确,凡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支撑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与变化 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支撑的范围内。
【主权项】
1. 一种趋磁细菌和吊兰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 骤: 1) 将趋磁细菌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表层15~18cm厚的土壤混合均勾,培养30~35天; 2) 灌溉步骤1)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使重金属污染土壤保持淹水状态,并在所述重金属 污染的土壤上面设置磁场,保持36~43天; 3) 收集步骤2)所述表层重金属污染土壤,所述收集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厚度为6~9cm; 4) 用水淋洗步骤3)中收集的重金属污染土壤,重复3~4次,使趋磁细菌与重金属污染 土壤分离,然后将淋洗过的土壤填回原处; 5) 在步骤4)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上面种植吊兰,90~100天后将吊兰整体移除; 6) 循环重复执行步骤1) ~步骤5),直至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达到安全标准。2.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趋磁细菌和吊兰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趋磁细菌的接种比例为每平方米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接种 9.OX109~1.OX101°个趋磁细菌。3.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趋磁细菌和吊兰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步骤2)所述磁场方向背离地面,磁场强度为200~300高斯。4.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趋磁细菌和吊兰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吊兰采用扦插、分株或播种的方法进行栽培,栽培时将土壤一次性浇透,之后根据 土壤缺水情况浇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50 % ~60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趋磁细菌和吊兰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吊兰采用播种栽培:将种子用15°/p20%的H2O2消毒处理,然后蒸馏水洗涤浸泡 l〇~12h,选用籽粒饱满且不下沉的种子进行吊兰的培育。6. 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趋磁细菌和吊兰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吊兰的培育为:将吊兰种子在17~20°C的温度下进行培养,种子上面的覆土为 0. 5~0. 7cm,12~15天后将所得幼苗移植到重金属污染土壤中。7. 如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一种趋磁细菌和吊兰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兰栽培为:选用9~12cm的幼苗倾斜30度埋入土壤表层5~7cm深度种 植,株距为15~25cm,行距为20~28cm。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趋磁细菌和吊兰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将趋磁细菌与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混合,灌溉混合有趋磁细菌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并在该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设置磁场,收集含有趋磁细菌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并淋洗上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填回;在经过趋磁细菌初步修复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种植吊兰,待90~100天后将吊兰整体移除;循环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达到安全标准。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趋磁细菌易于收集,吊兰在修复土壤之余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本发明可以同时对多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不存在二次污染、适用于大面积污染土壤的治理。
【IPC分类】B09C1/02, B09C1/10
【公开号】CN105170632
【申请号】
【发明人】马新攀
【申请人】河南行知专利服务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30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