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急性腹泻的灌肠制剂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876216阅读:来源:国知局
劳的根。成分:1.阔 叶十大功劳根含生物碱:小檗碱。2.华南十大功劳根含生物碱:异粉防己碱,小檗碱,掌叶 防己碱,药根碱及小檗胺。药性:《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性寒,味苦。"功用主治:清热燥 湿,解毒消肿。主治湿热痢疾,腹泻,黄疸,肺痨咳血,咽喉痛,牙痛,目赤肿痛,跌打损伤,疮 疡,湿疹,烫伤等。
[0022] 丁榔皮:为山茱萸科株木属植物椋子木得树皮。药性:苦,平。功用主治:祛风通络, 利湿止泻。主治筋骨疼痛,肢体瘫痪,痢疾,水泻腹痛。
[0023] 糯米:为禾本科稻属植物糯稻的去壳种仁。药性:甘,温。归脾、胃、肺经。功用主治: 补中益气,健脾止泻,缩尿,敛汗,解毒。主治脾胃虚寒泄泻,霍乱吐逆,消渴尿多,自汗,痘 疮,痔疮。
[0024]葛根:为豆科葛属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块根。成分:野葛根含黄酮类:大豆苷元,大 豆苷,葛根素,4 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元-4 ',7-二葡萄糖苷,大豆苷元-7-葡萄糖苷等。药 性:甘、辛,平。归脾、胃经。功用主治:解肌发表,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主治外感发热,头项强 痛,麻疹初起,疹出不畅,温病口渴,消渴病,泄泻,痢疾。
[0025] 野山茶: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西南红山茶和窄叶西南红山茶的花、叶、根。药性:微 辛、苦、涩,平。归肝,脾经。功用主治:活血止血,收敛止泻。主治月经不调,月经过多,肠风下 血,鼻衄,吐血,痢疾,脱肛,白带,遗精,风湿痹痛,烧伤,烫伤。
[0026] 川朴:别名:厚皮、重皮、赤朴、烈朴、厚朴、紫油厚朴。性味:苦;辛;性温。归经:脾 经;胃经;大肠经。功能: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 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
[0027] 地榆:地榆根入药,性微寒、味苦。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地榆具有止血凉血、清热解 毒、收敛止泻及抑制多种致病微生物和肿瘤的作用,可治疗吐血、血痢、烧灼伤、湿疹、上 消化道出血、溃疡病大出血、便血、崩漏、结核性脓疡及慢性骨髓炎等疾病。
[0028] 没食子:固气,涩精,敛肺,止血。治大肠虚滑,泻痢不止,便血,遗精,阴汗,咳嗽,咯 血,齿痛,创伤出血,疮疡久不收口。
[0029] 白头翁: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白头翁在 园林中可作自然栽植,用于布置花坛、道路两旁,或点缀于林间空地。是理想的地被植物品 种。
[0030] 白扁豆:关于白扁豆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南朝齐梁间陶弘景著的《名医别录》。明 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说:"取硬壳白扁豆,连皮炒熟,入药","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 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人太阴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 治中宫之病,消暑除湿而解毒也。其软壳及黑鹊色者,其性微凉,但可供食,亦调脾胃。"卫生 部药典委员会编的《中国药典》也说:白扁豆"健脾胃,清暑湿。用于脾胃虚弱、暑湿泄泻、白 带"。总之,白扁豆一身是宝,它的果实(白扁豆)、果皮(扁豆衣)、花、叶均可人药。其性味甘 微湿,入脾胃二经,有补脾胃,和中化湿,消暑解毒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泄泻、呕吐、暑湿 内蕴、脘腹胀痛、赤白带下等病,又能解酒毒。
[0031] 木槿花:中药材木槿花是锦葵科植物木槿的干燥花蕾,以色白、朵大者为佳。其性 味甘苦、凉,有清热、凉血、利湿的功效,可治痢疾、白带等症。清热止咳,凉血止血,清热燥 湿。主治:治风热束肺所致咳喘,血热妄行所致吐血衄血,尿血,肠风泻血等症,痢疾。
[0032]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 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 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 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0033] 地瓜根:清热,利湿。治腹泻,痢疾,黄疸,瘰疬,遗精,白带,痔疮。
[0034] 茯神木:茯神木为菌类植物药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中间的松根。有平肝息风,宁 心安神的功效,主治惊悸健忘,中风不语,脚气转筋。
[0035] 本发明治疗急性腹泻的灌肠制剂"注重整体",既可治腹泻,又可抑菌,本治疗急性 腹泻的灌肠制剂完全根据中医中药原理制备而成,更加安全可靠,无任何毒副作用,对基体 无任何刺激。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0037]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急性腹泻的灌肠制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 (每份取l〇g):十大功劳根5份,丁榔皮10份,懦米3份,葛根3份,野山茶1份,川朴3份,地榆1 份,没食子5份,白头翁4份,白扁豆2份,木槿花1份,黄连1份,地瓜根2份,茯神木8份。
[0038] 上述治疗急性腹泻的灌肠制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1) 先取净丁榔皮与米一同置于锅内,用文火加热,拌炒至米呈黄棕色时,取出,筛去 米,摊凉,研磨成细末过80目筛待用,米的用量是丁榔皮用量的0.2倍; (2) 将没食子用黑豆汁拌匀,焖20分钟,文火不断翻炒5分钟,取出,研磨成细末待用; (3) 将十大功劳根、葛根、地瓜根和茯神木置于蒸笼上,用米酒喷匀,蒸煮25分钟,转文 火炒至4分钟,瞭至酥脆,研磨成细末待用; ⑷将糯米、野山茶、川朴、地榆、白头翁、白扁豆、木槿花和黄连捣碎,置于砂锅内,煎煮 两次,每次加水的用量是原料药总量的2倍,每次煎煮28分钟,过滤,两次滤液混合,混合液 静置4小时,得上清液; (5)将步骤(1)-(3)所得物与步骤(4)所得上清液混匀,待沸腾3分钟后,转文火煎煮并 且搅拌6分钟,过180目过滤网,放凉装瓶即得灌肠制剂。
[0039] 典型病例一:王XX,男,53岁,是河南人,腹泻7天,大便呈绿色,大便一日5-6次, 输液打针,洗肠均无效,医生建议使用本发明灌肠制剂。
[0040] 使用实施例1所得灌肠制剂,2天痊愈。
[0041] 实施例2: -种治疗急性腹泻的灌肠制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 (每份取5g):十大功劳根15份,丁榔皮20份,懦米9份,葛根7份,野山茶5份,川朴8份,地榆5 份,没食子15份,白头翁10份,白扁豆6份,木槿花5份,黄连2份,地瓜根6份,茯神木15份。
[0042] 上述治疗急性腹泻的灌肠制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1) 先取净丁榔皮与米一同置于锅内,用文火加热,拌炒至米呈黄棕色时,取出,筛去 米,摊凉,研磨成细末过120目筛待用,米的用量是丁榔皮用量的0.6倍; (2) 将没食子用黑豆汁拌匀,焖28分钟,文火不断翻炒10分钟,取出,研磨成细末待用; (3) 将十大功劳根、葛根、地瓜根和茯神木置于蒸笼上,用米酒喷匀,蒸煮35分钟,转文 火炒至8分钟,瞭至酥脆,研磨成细末待用; ⑷将糯米、野山茶、川朴、地榆、白头翁、白扁豆、木槿花和黄连捣碎,置于砂锅内,煎煮 两次,每次加水的用量是原料药总量的4倍,每次煎煮48分钟,过滤,两次滤液混合,混合液 静置8小时,得上清液; (5)将步骤(1)-(3)所得物与步骤(4)所得上清液混匀,待沸腾7分钟后,转文火煎煮并 且搅拌10分钟,过220目过滤网,放凉装瓶即得灌肠制剂。
[0043] 实施例3: -种治疗急性腹泻的灌肠制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 (每份取15g):十大功劳根8份,丁榔皮13份,懦米5份,葛根4份,野山茶2份,川朴4份,地榆2 份,没食子8份,白头翁6份,白扁豆3份,木槿花2份,黄连1.3份,地瓜根3份,茯神木10份。
[0044] 述治疗急性腹泻的灌肠制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1) 先取净丁榔皮与米一同置于锅内,用文火加热,拌炒至米呈黄棕色时,取出,筛去 米,摊凉,研磨成细末过90目筛待用,米的用量是丁榔皮用量的0.3倍; (2) 将没食子用黑豆汁拌匀,焖22分钟,文火不断翻炒6分钟,取出,研磨成细末待用; (3) 将十大功劳根、葛根、地瓜根和茯神木置于蒸笼上,用米酒喷匀,蒸煮28分钟,转文 火炒至5分钟,瞭至酥脆,研磨成细末待用; ⑷将糯米、野山茶、川朴、地榆、白头翁、白扁豆、木槿花和黄连捣碎,置于砂锅内,煎煮 两次,每次加水的用量是原料药总量的2.5倍,每次煎煮33分钟,过滤,两次滤液混合,混合 液静置5小时,得上清液; (5)将步骤(1)-(3)所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