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915820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侧窗玻璃的下部粘贴自放电器的位置的剖视图。
[0045]图18是表示以避免车身周边的空气流直接接触的方式在前内衬的侧端和车身周边的空气流剥离的前保险杠的后端粘贴有自放电器的例子的剖视图。
[0046]图19是表示在发动机室内配置的蓄电池中的接地于车身的负端子及在该蓄电池的壳体粘贴自放电器的位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以下,基于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图1所示的车辆10在构成该车辆10的外形的外饰部件上,将成为自放电式的除电器的导电性被膜12粘贴在空气流剥离的特定部位的外表面相反侧的背面。该导电性被膜12相当于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的带电抑制件。而且,“空气流剥离”是指沿着车身的表面的空气的流动变为从车身的表面离开的空气的流动的情况,在从前方观察车身的情况下,空气流的剥离主要在车身的外表面向车身的内侧弯折的部位处产生。更具体而言,在车身的左右两侧,是以车宽变窄的方式弯折的部位,而且是在发动机罩、车顶处以高度降低的方式弯折的部位,此外,在底罩等向车身下表面露出的部分,是从车高朝向车辆后方逐渐降低的部位以水平地变化的方式弯折的部位、或者从朝向车辆后方为水平的部位以车高逐渐升高的方式弯折的部位等。此外,向车身的外部局部性地突出的部位、存在台阶的部位等相当于产生空气流的剥离的特定部位。
[0048]图1所示的例子中的车辆10的外饰部件等是由于车辆周边的空气流、轮胎的外周面反复与路面接触且离开等的内在要因、从外部受到电荷的外在要因等而容易带有正电荷的部位,例如,车辆前侧的保险杠罩14、后视镜16、头灯18、车门把手(未图示)、尾灯(未图示)、天线片(未图示)、树脂制侧车门、树脂制后车门等。这些外饰部件是由于静电而容易带有正电从而使正电位变高的树脂部件。在这些树脂外饰部件的特定部位设置作为自放电式的除电器的具有锐角部的导电性被膜12是有效的。
[0049]如图1、图2(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将导电性被膜12设置在作为外饰部件的一例的保险杠罩14的车辆内侧。具体而言,导电性被膜12设置在保险杠罩14中的呈空气流的剥离容易发生的形状的左右对称位置的车宽方向两端附近的特定部位的背面。该保险杠罩14的材料是例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成树脂(ABS树脂)。
[0050]该导电性被膜12形成为例如长方形,以根据导电性被膜12的电位而进行所谓电晕放电的方式在外缘部、外周壁面具有锐角部12A。具体而言,以锐利或变尖而电荷集中容易发生自放电的方式形成角部12A,在图2(A)所示的例子中,是长方形形状的导电性被膜12中的四条边的锐利的边缘或四个拐角的尖锐的顶点部分或其侧壁面。作为导电性被膜12的原料,可以使用金、银、铜、铝等(即导电性金属)。在使用铝的情况下,优选对导电性被膜12实施防氧化加工。这是为了抑制因氧化引起的导电性的下降。导电性被膜12是由导电性金属箔和导电性粘结剂的层构成的粘结胶带,例如,可以将导电性铝胶带卷等以在外缘部或外周壁面形成锐利或尖锐的角部12A以产生电晕放电的方式切断而形成。
[0051](作用)
[0052]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构成,以下说明其作用。在近年来的车辆10中,从轻量化和加工性的观点出发,外饰部件多使用树脂部件。树脂比金属的电阻大,因此空气流产生的树脂部件的表面的带电量变大。具体而言,在未行驶的车辆10和行驶后的车辆10中,在外饰部件的表面有时会产生约100?4000V的电位的变化。图3是用于说明这样外饰部件的表面带有正电荷的情况下的空气流的变化的外饰部件的剖视图,图3中的箭头A表示外饰部件未带电的情况下的空气流,箭头B表示外饰部件带电的情况下的空气流。如图3所示,车辆行驶中的空气的流动20通常带有正电荷22,保险杠罩14的表面也带有正电荷(未图示),因此在树脂部件的表面与空气之间容易产生斥力。
[0053]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中,导电性被膜12设置在保险杠罩14的车辆内侧,因此能抑制保险杠罩14的表面的带电。该带电的抑制可考虑如下进行。当车辆10行驶时,在车身的周围流动带正电的空气,而且轮胎的外周面反复相对于路面进行接触且隔离。由于这样的内在要因或其他的外在要因而车身逐渐带有正静电。安装在车身的前述的特定部位上的导电性被膜12与车身同样地带有正静电。并且,在其角部12A,由于锐利或尖锐而电荷集中。伴随于此,将负空气离子(负离子)向导电性被膜12的周围拉近,最终产生电晕放电。即,不是通过蓄电池等电气设备施加电荷,而是通过导电性被膜12的自身带有的电荷而产生自放电。与此同时,设置导电性被膜12的部位的电荷被中和除电而其电位下降,与空气流之间的斥力降低。通过伴随着这样的电晕放电的空气离子的拉近或斥力的下降等,能抑制前述的特定部位(剥离部位)或其周围(以特定部位为中心的直径约150?200mm的范围)的特定部位的从车身表面的空气流的剥离。通过抑制空气流从车身表面的剥离,能抑制前述的车身表面的特定部位或其周围的空气的乱流、空压的变动等。具体而言,气流不会沿箭头B方向紊乱,而沿着保险杠罩14的表面向箭头A方向顺畅地流动。其结果是,能得到如设想那样或者接近于设想的空力特性,从极低速行驶时至高速行驶时的动力性能、操纵稳定性或制动性能或乘坐感等行驶特性提高。而且,车身的带电主要通过车辆10行驶而产生,因此越是高速行驶,带电量越增多,自放电越容易发生。因此,中高速行驶时的行驶特性进一步提高。
[0054]而且,在车辆10中,导电性被膜12设置在保险杠罩14的车辆内侧(背面),因此不会损害外观。此外,通过使用导电性被膜12作为带电抑制件,能够抑制质量增加。而且,不需要车辆10的外形形状的设计变更、控制装置引起的外形形状的暂时性变更、基于喷出、吸入的流动控制部等,因此为低成本。
[0055][其他的实施方式]
[0056]另外,为了产生更多的电晕放电,锐角部12A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四边形,也可以如图2(B)所示是具有更多的角部12A的格子状。而且,如图2(C)所示,可以为半圆形。此外,如图2(D)所示,也可以是外周部的圆弧的边缘为锐利的角部12A的圆形。另外,导电性被膜12具有厚度,因此可以将其周围的切截面形成得参差不齐而通过该参差不齐的切截面来形成尖锐的角部12A。此外,可以通过滚花加工等在导电性被膜12的表面上形成锐利或尖锐的凹凸,并将该凸部作为上述的角部12A。
[0057]带电抑制件可以不仅设置在外饰部件的车辆内侧,也设置在车辆外侧。而且,带电抑制件并不局限于导电性被膜12,例如,可以是聚苯胺、多吡咯、聚噻吩等导电性高分子、导电性塑料、导电性涂料、镀敷、金属构件。作为金属构件,可列举例如铝制的装饰(未图示)。
[0058]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没有限定为上述情况,除了上述以外,当然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
[0059]在此,参照图4,说明对车身带有的静电进行电气性地中和除电所产生的效果。图4是表示测定了与车身模型的表面垂直的方向上的流速分布的结果的坐标图,纵轴表示距模型表面的距离,横轴是在距模型的各距离测定的流速U相对于向模型吹附的空气的流速U⑴的比例(U/U⑴)。而且,模型未带电的状态下测定的结果由菱形标绘,模型带有正电荷的状态下测定的结果由正方形标绘。
[0060]如图4所示,模型带有正(+)电荷的情况下的边界层厚度(U/U⑴大致成为“I”时的距模型表面的距离)大于模型未带有正(+ )电荷的情况下的边界层厚度。这意味着在模型带有正(+ )电荷的情况下,与模型未带有正(+ )电荷的情况相比,剥离变大。如上所述,空气流通常带有正电荷,因此通过模型带有的正电荷和空气流的正电荷而产生斥力,其结果是,可认为会助长空气流从模型的表面的剥离。因此,对于带有正(+ )静电的车身进行中和除电,使车身的外表面的正(+ )电位下降,由此能够从使模型带有正(+ )电荷的情况下的空气的流动(从表面离开的流动)变化为使模型未带有正(+ )电荷的情况下的空气的流动(沿着表面的流动)。即,能够抑制空气流从车身的外表面的剥离。
[0061]如上所述,在模型的表面附近流动的带有正(+)电荷的空气流根据该模型的正(+ )电位而剥离的位置或其剥离的程度变化。因此,本发明的车辆通过对车身带有的正(+ )静电进行中和除电,能够抑制车身的外表面产生的带有正(+ )电的空气流的剥离,或者降低剥离。其构成的一例如图5所示。图5示出将通过车身30带有的正(+ )静电的能量而进行电晕放电的自放电式除电器(以下,记为自放电器)31粘贴于该车身30的外表面的例子,图5(a)示出其剖视图,图5(b)示出其俯视图。在此所示的车身30在为了获得刚性的钢板32上安装由树脂材料形成的罩构件33,在该罩构件33的表面附加玻璃制的涂层34。另外,车身30可以是由树脂材料、玻璃材料或铁、铝等金属材料中的任一材料构成。
[0062]这样构成的车身30通过伴随着行驶的静电而带有正(+)电。具体而言,如上所述,通过伴随着行车风、在吸排气管内流动的空气流等与车身30的表面的摩擦等的电气性的作用而产生正(+ )静电,从而带电。而且,当发动机、电动机等动力源或变速器或悬架等进行驱动时,构成这些装置的多个构件滑动。通过伴随着这样构件滑动的电气性的作用而产生正(+ )静电,从而带电。此外,通过由橡胶构成的车轮与路面的摩擦、车轮的橡胶旋转且与路面接触的面从路面离开等产生的电气性的作用而产生正(+ )静电,从而带电。或者,以搭载于车辆10的电气设备、车辆10的外部的输电线等电气设备的电气为要因而有时带有正(+)静电。
[0063]通常,车轮由橡胶等绝缘体(或者导电率小的材料)构成,因此如上所述产生的正(+ )静电滞留于车身30。带电的该电荷的一部分蓄积于车身30的外表面的局部。另外,带有的静电根据导电率而变化。因此,即使是导电率比较高的金属材料,在结合部位也不少地存在电阻,因此根据条件而金属板有时也会带有正(+)静电。因此,本发明中的特定部位没有限定为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构件的部位,包括由金属材料、玻璃材料或橡胶或涂料被膜等其他的材料构成的车身表面部位。
[0064]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对车身30的外表面带有的正(+)静电进行放电的自放电器31粘贴于车身30的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