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骨塑形器的制作系统及牙槽骨塑形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牙齿矫正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牙槽骨塑形器的制作系统及牙槽骨塑形器。
【背景技术】
[0002]儿童牙弓发育经历三个阶段:乳牙列、混合牙列及恒牙列期,牙弓的宽度、深度及周长经历从乳牙列到恒牙列的变化以适应恒牙的萌出及排列,最终形成整齐的上下牙列。由于遗传及环境因素造成牙弓发育的异常(不足),恒牙萌出间隙不够,临床导致牙列拥挤、深覆合、覆盖、前/后牙反合等咬合发育畸形。牙弓发育异常最常见是尖牙间宽度不足、双尖牙间宽度不足及恒磨牙间宽度不足,造成牙弓周长减少,牙齿出现拥挤等错合情况。扩弓是解决牙弓发育不足的临床首选方法,一般以活动矫治器为主,治疗时机是儿童7-9岁,目的是扩大上颂腭中缝,达到骨性扩弓的效果。
[0003]现有技术中用于治疗牙弓发育异常的牙槽骨活动矫治器的制作费时费力,扩弓效果不佳,加力困难,特别是下颂牙弓的扩弓尤其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而言,在治疗过程中,其口腔牙弓形状变化较大,通常需要制作多组牙槽骨扩弓活动矫治器,成本较高,费时费力。另外,儿童牙弓发育过程中会出现形态不对称,上下牙弓不协调等问题,也是临床需要治疗的问题,但目前没有高效、简洁的矫治器,需要在临床矫治技术上进行研究开发。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简便高效的牙槽骨塑形器的制作工艺系统,并以此设计牙弓发育的系列牙槽骨塑形器。
[0005]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牙槽骨塑形器的制作系统,包括扫描装置、计算装置、数据库和塑形器生产装置;其中:
[0006]所述扫描装置用于对用户的牙齿及牙弓进行扫描,获得所述牙齿及所述牙弓的当前模型;
[0007]所述计算装置用于从所述数据库获取与所述当前模型最接近的标准模型;
[0008]所述计算装置用于对比当前模型与标准模型,计算第i颗牙齿的矫正量Ni,所述i的取值范围为I至用户牙齿总数;
[0009]所述计算装置用于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结合所述个人信息,确定第i颗牙齿的生长量Mi ;
[0010]所述计算装置用于根据每颗牙齿的矫正量和生长量,在所述当前模型的基础上,生成矫正模型;
[0011]所述塑形器生产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矫正模型制作塑形器。
[0012]进一步,所述塑形器生产装置包括模具制作单元和塑形器成型单元;所述模具制作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矫正模型制作用户牙齿的模具;所述塑形器成型单元用于以所述模具为基础制作塑形器。
[0013]进一步,所述模具制作单元为数控机床或3D打印机。
[0014]进一步,所述塑形器成型单元为注塑机。
[00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牙槽骨塑形器,包括舌侧屏、唇侧屏、连接屏和唇挡;所述舌侧屏设置于所述唇侧屏内侧,二者中部通过所述连接屏连接;所述舌侧屏、唇侧屏和连接屏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牙齿及牙弓的牙套空间;所述唇挡设置于所述唇侧屏的上下两侧;所述连接屏端部设置有磨牙后垫。
[0016]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牙槽骨塑形器的制作系统利用三维扫描技术,考虑到儿童牙弓牙齿的生长发育情况,分阶段制作多组牙槽骨塑形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牙槽骨塑形器,利用注塑工艺制作,大幅降低了牙槽骨塑形器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牙槽骨塑形器的制作系统的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牙槽骨塑形器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本实用新型基于一种牙槽骨塑形器的制造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 ] SI,对用户的牙齿及牙弓进行扫描,获得所述牙齿及所述牙弓的当前模型。
[0022]具体的,可以通过扫描装置对牙齿及牙弓进行扫描,尤其是生成用户牙弓形状的三维视图。
[0023]S2,从数据库获取与所述当前模型最接近的标准模型。
[0024]所述数据库存储有各个年龄段用户的标准牙弓及牙齿排布的三维视图,用于作为最终矫治目标。
[0025]S3,对比当前模型与标准模型,计算第i颗牙齿的矫正量N1,所述i的取值范围为I至用户牙齿总数。
[0026]S4,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结合所述个人信息,确定第i颗牙齿的生长量%。
[0027]S5,根据每颗牙齿的矫正量和生长量,在所述当前模型的基础上,生成矫正模型。
[0028]由于本实用新型针对用户群体为儿童,需要考量儿童牙弓及牙齿的生长发育,因此除矫正量外,还特别对每颗牙齿预留了生长量,即在设计塑形器时,预留供牙齿生长的空间。这样一来,为恒牙萌出提供了诱导槽,可以在矫正牙弓形状的同时,有效诱导恒牙正常生长,进一步增进矫治的效果。
[0029]S6,根据所述矫正模型制作塑形器。
[0030]进一步,生成矫正模型,包括以下子步骤:
[0031]S51,根据用户的个人信息,确定第i颗牙齿的单次矫正量n1;
[0032]S52,计算第i颗牙齿的矫正次数P1,所述P1= N1Ai1;
[0033]S53,以所述当前模型为基础,生成多个矫正模型,后一矫正模型在前一矫正模型基础上,第i颗牙齿的护套位置变化S1,直至第i颗牙齿的护套达到标准模型位置。
[0034]进一步,生成矫正模型,还包括以下子步骤:
[0035]S54,获取矫正模型的总个数Q,所述Q为矫正次数Pi的最大值;
[0036]S55,计算第i颗牙齿的单次生长量Hii,所述Iiii= MiAh
[0037]S56,所述多个矫正模型,后一矫正模型在前一矫正模型基础上,第i颗牙齿的护套位置变化Hl1。
[0038]上述子步骤S51-S56中,所述单次矫正量是指每次对于牙齿的矫正幅度,由于人的承受能力有限,因此每次矫正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