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英语,Indian English
1)Indian English印度英语
1.The Interaction of Heritage and Conflict-From Indian English to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传承和冲突的渐进——对印度英语发展及特点的反思
英文短句/例句

1.Colonialism Culture-Context and the Rise of Indian English Fiction;殖民文化语境与印度英语小说的兴起
2.Characteristics of Indian English and the Enlightenment of EFL印度英语特点解析及其对EFL的启示
3.R.K.Narayan's Literature Conception揭开印度神秘的面纱——论印度英语作家R.K.纳拉扬的创作倾向
4.The variety of English used in India.印式英语在印度使用的各种英语
5.India is famous for @Indian English@;印度的“印度式英语”很出名,
6.English Translation in Munilingualism-Review of Translating India-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nglish;多语境下的英语翻译——《印度的英语翻译》简评
7.A native of India who has acquired some superficial education in English.略懂英文的印度人在英语方面受过肤浅教育的印度本地人
8.Most educated Indians spoke English English.大多数受过教育的印度人都讲英国英语。
9.English is spoken as a second language in many parts of India.英语在印度的很多地区被作为第二语言使用。
10.A comparative look at West-Indian Creoles, Gullah and AAE.以比较的角度来看西印度克理奥尔语、嘎勒语和非裔美国黑人英语。
11.His Indian robes contrasted oddly with his fluent English.他的印度长袍与他流利的英语形成奇特的对照。
12.Is there a man who dreams that English can ever become the national language of India?有人梦想英文有一天能成为印度国语吗?
13.used as a Hindi courtesy title; equivalent to English `Mr'.北印度语的谦恭的称呼用语;相当于英语中的先生。
14.English is an Indo-European dialect.英语是印欧语的一支。
15.Of, relating to, or between England and India.英印的英国和印度的,有关英国和印度的,英国和印度之间的
16.relating to British India or the English in India.关于英属印度的或在印度的英国人的。
17.China & India:The Two Orients under British Eyes;中国和印度:英国作家笔下的两个“东方”——“英语世界中的印度书写”研究系列之九
18.The Indo-Iranian languages.印伊语印度-伊朗语族的语言
相关短句/例句

Indian English Fiction印度英语小说
1.Colonialism Culture-Context and the Rise of Indian English Fiction;殖民文化语境与印度英语小说的兴起
3)yindu yingyu wenxue印度英语文学
4)A Hindu clerk who is literate in English.懂英语的印度职员
5)Early Poets in Indian English Literature印度早期英语诗人
6)British India英属印度
1.British India Policy on Northwestern Frontier and the Border Crisis in Western China;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政策和中国西部边疆危机
2.Colon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British India";英属印度时期高等教育的殖民化
3.On Transmutation of the Civil Service System of British India;试析英属印度文官制度的嬗变
延伸阅读

印度英语文学  18世纪下半叶,在英国征服印度后,英语逐渐成为印度上层的通用语言,由此产生了印度英语文学,即印度人用英语创作的文学。它的读者主要是知识分子阶层。它的第一个散文作家拉姆·莫汉·拉伊(1774~1833),以一种明快流畅的英语宣传社会改革。它的第一个诗人是亨利·代罗兹奥(1807~1831),其代表作是叙事诗《琼基拉的托钵僧》,写一个婆罗门寡妇的不幸遭遇。迈克尔·默图苏登·德特(1824~1873)的代表作是叙事诗《被俘的女人》(1849),表现拉杰布德人的勇武精神。19世纪下半叶,阿露·德特(1854~1874)和朵露·德特(1856~1877)两姐妹用英语翻译的法国浪漫主义抒情诗集《采自法国田野的一束》(1876)获得众口交誉。拉姆希·金德尔·德特(1848~1909)改写的《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被认为是这两部史诗的最好的英语缩写本。这时期著名诗人还有曼莫汉·高斯(1867~1924),代表作是《情歌和挽歌》(1898)和《爱情和死亡之歌》(1926)。20世纪初期是印度民族运动高涨时期,印英文学也反映了这一时代潮流。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主要属于孟加拉文学,但他也用英语写作散文和论文,并将自己的诗歌、戏剧作品译成英语。1913年他的诗集《吉檀迦利》自译成英语出版,获得19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金。这时期重要的作家还有奥罗宾多·高斯(1872~1950),主要作品有叙事诗《优哩婆湿》、《爱情与死亡》、《赌主》,诗剧《救星佩尔修斯》等;倾其毕生心力写成的《莎维德丽》是一部长达二万四千行的长篇叙事诗。萨罗季妮·奈都(1879~1949)是一位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女诗人,她的诗集有《金色的门槛》(1905)、《时间之鸟》(1912)和《折断了的翅膀》(1917)。她的弟弟赫林德拉纳特·恰托巴底亚耶(1898~  )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代表作有《青春宴会》(1918)、《大地的芳香》(1922)、《灰云和白雨》(1924)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印英文学空前繁荣。这一时期崛起的一位作家是穆尔克·拉吉·安纳德(1905~  ),他与乌尔都语作家萨加德·查希尔、印地语作家普列姆昌德等共同发起组织"印度进步作家协会"。他的长篇小说着力描写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揭露和控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罪恶,如《苦力》(1933)、《不可接触的贱民》(1935)和《两叶一芽》(1937)。拉·克·纳拉扬(1906~  )的长篇小说大多以南印度一个虚构的摩尔古迪镇为背景,揭示生活中的荒谬现象,笔调幽默诙谐,如《斯瓦米和朋友们》(1935)、《文学士》(1937)、《暗室》(1938)、《英语教师》(1945)等。拉贾·拉沃(1909~  )的长篇小说《根特浦尔》(1938)叙述了30年代甘地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对南印度农村产生的深刻影响。加·西·温格特拉默尼的《农民穆鲁甘》(1927)、《爱国者甘丹》(1932)和巽格尔·拉姆的《尘土之爱》(1938)也是这时期的重要长篇小说。1947年印度独立后,印英文学仍然与印度其他语言的文学并存和发展。在小说领域,老作家的新作不断问世,如安纳德的长篇小说《七个夏天》(1951)、《一个印度王子的私生活》(1953)、《道路》(1960),拉·克·纳拉扬的长篇小说《等候圣雄》(1955)、《向导》(1958)、《摩尔古迪的食人者》(1961),拉贾·拉沃的长篇小说《蛇和绳》(1960)和《猫和莎士比亚》(1965)等。巴巴尼·巴达查里雅(1906~  )是独立后涌现的一位著名小说家,他的作品反映印度社会现实问题,具有揭露和批判的特点,主要长篇小说有《饥饿》(1947)、《骑虎的人》(1954)、《黄金女神》(1960)等。在诗歌领域,印度传统的宗教诗歌继续在发生影响,另一方面也日益受到西方现代派诗歌的熏染。前者的代表诗人和作品有:塞特纳的《启示录历险记》(1949),迪利普·古马尔·拉耶的《光之眼》(1948)、《薄伽梵往世书的诸神》(1957)等;后者的代表诗人和作品有:拉尔的《鹦鹉之死及其他》(1960),道姆·莫雷斯的《开端》(1957)、《诗集》(1960),尼辛·伊齐基尔的《转变的时刻》(1951)、《第三》(1959)、《未完成的人》(1960)等。    参考书目   印度文学院:《印度现代文学》,新德里,1956。   希里尼瓦萨·艾衍格尔:《印度英语文学》,伦敦,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