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化,cinematic
1)cinematic[英][,s?n?'m?t?k][美]['s?n?'m?t?k]电影化
1.On cinematic features of Lu Taixue despises Nobleman with poems while drinking;论《卢太学诗酒傲王侯》的电影化特点
2)film culture电影文化
英文短句/例句

1.American Films Culture Transmission and Thoughts on Teaching;美国电影文化传输与影视文化教学思辨
2.The Culture Research on the ShangHai Style Film of the ShangHai Film Stadio in the New Period;新时期上影厂上海题材电影文化研究
3.The Mirror and the Real: The Orthodox Films, Commercial Films and the General Tendency of Cinematic Culture in the 1940s;镜与真——四十年代正统电影、商业电影及电影文化趋向
4.Socialist Cinema Culture in Shanghai (1949-1966)论上海的社会主义电影文化(1949-1966)
5.Cinematic Literariness, Mass Culture and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电影的文学性、文化性与英美文学教学
6.Movie is both the carrier and the product of culture.电影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产物。
7.Cultural Vacancy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中美电影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空缺
8.A Cultural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从文化角度研究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
9.Effects of English Films on Chinese Students' Culture Learning英语电影对中国学生文化学习的影响
10.The Globalization Wave and the Choice of Feng Xiaogang films in Culture;全球化浪潮与冯小刚电影的文化抉择
11.Thoughts on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Film Symb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Film in the New Era从新时期中国电影看电影符号的文化内蕴
12.Sur le cinéma d'auteur francais作者电影——浅析法国文学化电影的特点和实践
13.Chinese movie in earlier period to popular and cultural according to save--Popular culture and cinematic development in China(一);早期中国电影对通俗文化的依存——通俗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发展之一
14.Impact of E-Culture on the Printed Culture;电子文化对印刷文化的颠覆及其伦理影响
15.The Redefini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About the Safety of Chinese Movie Culture;文化身份的重新确认——浅谈中国电影的文化安全
16.Culture Deconstruction and Rreconstruction in Interculture Communication电影翻拍:跨文化传播中文化的解构和重建
17.Cultural Ori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Cainozoic Era Film新生代电影的文化取向与文化发展策略
18.The Chinese "Urban Generation" Cinema in the Era of the "Transformation":The Cultural Orientation of the Chinese "Festival Film"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转变中的中国“都市一代”电影:全球时代中国“电影节电影”的文化面向
相关短句/例句

film culture电影文化
3)cultural film文化电影
1.From Red Sorghum to Hero, Chinese cultural element in Zhang Yi-mou s cultural film obviously shows three different aspects: from popular culture to refined culture, from the transmission of negative messages to the transmission of positive messages and from criticism to appreciation.从《红高粱》到《英雄》,张艺谋的文化电影中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展现,明显地表现出从俗文化到雅文化,从传递负面信息到正面信息,从批判到赞赏的转变。
4)film digitalization电影数字化
5)digital movie数字化电影
1.The combin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with movie industry made digital movie come into being.数字技术与电影业的联姻产生了数字化电影,这种全新的电影制作方式给传统电影尤其是中国电影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2.Digital movie is inevitably coming to our life following the dawn of the Digital era.本文以数字化电影为主题,分为七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章论述了科学技术给影视带。
6)nationalization of movies电影民族化
1.Discussions on nationalization of movie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trend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vies in the new era, focus on whether such issues as nationalization of movies should be advocated,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aesthetic traditions, and implications of nationalization of movies.作为新时期中国电影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要理论思潮,电影民族化讨论聚焦于要否提倡电影民族化、中西美学传统之异同以及电影民族化内涵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和持久的论争。
延伸阅读

电影化装  根据电影情节的需要,利用化装材料,改变演员外部形像、塑造剧中角色形像的工艺技术。电影化装分两部分,一是化装造型,即艺术创作部分;一是电影化装的工艺技术部分。化装造型又可分为性格装造型、年龄装造型、肖像装造型、美容装造型、气氛装造型和模拟装造型等。但这几种类型不好严格区分,如年龄与性格有极密切关系,肖像装也有性格的描写,模拟装也会有性格的塑造。    电影化装就工艺技术和表现技法的历史发展而言,可以划分为黑白电影的化装时期和彩色电影的化装时期。黑白电影的化装时期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受舞台化装的影响,装饰性和假定性的化装方法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无声电影时期。20世纪40年代以后,彩色电影开始大量生产。由于彩色胶片能够更真实地把现实生活中的色彩反映出来,人们对电影的真实性的认识不断深入,因此,人们也越来越追求电影化装的真实性,越来越多地运用可以产生真实效果的表现方法。随着胶片质量的改进和电影水平的提高,电影化装的技术、技巧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电影化装工艺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如日用化学、橡胶技术、塑料技术、色彩学、解剖学、绘画技法、雕塑技法、发型技术、整形和口腔医学知识、电子技术等等。使用材料繁杂细琐,制做工艺精致逼真。    中国电影化装的工艺技术有比较系统的5种方法:绘画化装法、整形化装法、塑型化装法和塑型零件的制做技艺、毛发化装法和毛发制品的制做技艺、气氛化装法。    绘画化装法  以绘画的方式进行化装造型。它是电影化装中最基本的方法。绘画化装法运用色彩学的基本原理,描画人物性格、年龄、身份、命运以及心理和生理的某些特征。    中国的绘画化装普遍使用油彩。强调油彩的透明度、润滑性以加强皮肤的质感。为适应这一要求,产生了乳化彩。在国际上还使用粉饼。    由于彩色胶片日益完善、人们的审美习惯日趋变化,绘画化装逐渐打破了固定的化装程序和程式,化装色彩越来越趋向生活、自然。    整形化装法  它由眼睛整形术、口腔整形术、绢纱整变术和绢纱牵引术四种方法组成。整形化装法与医学上的整形手术很相似。不过化装是暂时性的,与医术有本质差异。    塑型化装法  整型化装本是专用名词,专指用橡胶零件进行雕塑化装造型而言。这里把凡属用可塑材料进行雕塑化装造型的一类化装统归为塑型化装。这类化装方法有:鼻油灰雕塑造型法、肤腊雕塑造型法、棉花雕塑造型法、胶乳塑皱法、胶乳海绵和硫化胶乳零件塑型法。橡胶零件塑型法是电影化装的雕塑造型的另一种方法。用橡胶做的面部五官的局部零件或整个面具,统称为塑型零件。这一化装技术使电影化装进入了立体的时代。比单纯用色彩表现体积跨进了一大步。它是肖像化装造型、模拟化装造型以及其他特殊化装造型的有力手段。    毛发化装法  毛发化装法是运用假毛发和毛发制品进行化装的方法。理发烫发技艺和发型设计虽与化装有直接的密切的关系,但它属另一门类,在学科上不属化装技法的范畴。毛发化装法包括:假发、假胡、假眉、假睫、假鬓、假辫等的制做工艺,粘贴方法和它们的造型技巧。毛发化装法在电影化装中是改变年龄、刻画性格、描写情绪、表示身份的有力手段。    气氛化装法  是用以渲染气氛,烘托情绪的化装方法。它根据剧本的规定情境、人物的心理、情绪的发展变化,制作出各种需要的效果。有出汗法、流泪法、唇裂法、制霜法、出血法、做伤法、曝皮法、遮眼法、牙齿脱落法、长指甲粘贴法、做脏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