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扬,Zhou Yang
1)Zhou Yang周扬
1.Between Ideology and Aesthetic——Zhou Yang s Influence on Three Literature Theory Textbooks;在意识形态与审美之间——周扬对三本全国统编文学理论教材的影响
2.Review on Zhou Yang s Opinions about Building Marxist Literature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对周扬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述评
3.Theory of the Topy and Politicalization of Zhou Yang s Idea about Chinese Ancient Dramas;典型理论与周扬戏曲观的政治化
英文短句/例句

1.Brilliant Work and Tragedy in the Later Years of Zhou Yang;周扬晚年的华彩乐章和悲剧──评《晚年周扬
2.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Zhou Yang and Lunacharski s Literary Thought;周扬、卢那察尔斯基文艺思想比较论
3.Zhou Yang in the Criticism of "the Yu Pingbo s Research 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俞平伯《红楼梦》研究”批判中的周扬
4.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ZHOU YANG S REALISTIC THEORY;论周扬现实主义理论的特征及其发展
5.Zhou Yang and the Spread of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in China;周扬与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传播
6.Awareness of Human Nature,Independence of Personality--Zhou Yang in Later years;人性觉醒 人格独立——记晚年周扬
7.Zhou Yang and 20th Century China s Study on the Manuscript of Paris;周扬与二十世纪中国《巴黎手稿》研究
8.Zhou Yang’s Art Function View & Life Textbook: Chernyshevsky Influence to Zhou Yang“生活的教科书”与周扬的文艺功能观——兼论车尔尼雪夫斯基对周扬的影响
9.Zhou Yang and Mao Zedong’s Talks at Yan’an Forom on Literature and Art;周扬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0.Loyal Cultural Guard--Zhou Yang and His Theoretic Contribution in his Later Years;忠诚的文化卫士——"晚年周扬"及其理论贡献
11.Zhou Yang s Position in the Study of China s Marxist Literary Theory;周扬的位置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建构
12.The textbook and the photo studio --A comparative to study on ZHOU Yang and YAO Wen-yuan s thoughts in literature and art;“教科书”与“照相馆”——周扬与姚文元文艺观之比较
13.Draw on Experiences of Ancient Times and Foreign Countries──on a chapter in“On Zhou Yang”;“一手伸向古代、一手伸向外国”──《周扬论》中的一章
14.Beauty is in the Life That Goes on --Thoughts on ZHOU Yang s Esthetic Ontology;美在前进的生活中——试论周扬的美学本体论
15.Annotations on Zhou Bangyan s Passing by Yangzhou Four Times and a Historical Study of Yue Chuyun,a Local Singing Lady;周邦彦四过扬州词以及扬州歌妓即岳楚云考证
16.Last week, Peter Kenyon said that the chances of signing Andriy Shevchenko were ‘50/50’.上周,肯扬说引进舍瓦的机会是50%。
17.Research on Energy and Protein Requirement for 5~10 Week Yangzhou Goose;5~10周龄扬州鹅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
18.Fully Developing Inner-Party Democracy--Commemorating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Comrade Chen Yun;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
相关短句/例句

Zhouyang周扬
1.The Revolutionary Stance--An Interpretation of Zhouyang s Literary Ideas from 1931 - 1937;革命的姿态——对周扬上海时期(1931—1937)文艺思想的解读
2.Comparison of HuFeng and ZhouYang's Typical View of Literature and Art胡风与周扬的文艺典型观之比较
3.ZhouYang and HuFeng are famous Marxist literary theorists in modern China.周扬与胡风是我国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
3)Zhou Yɑng周扬(1908~1989)
4)Acdemic Evalution on Zhou Yang周扬学案
5)Youth Zhou Yang青年周扬
6)Peripheral margins of Yangtze block扬子地块周边
延伸阅读

周扬周扬(1908~1989)中国文艺理论家,革命文艺运动和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领导者。原名周起应。湖南益阳人。中学时开始受到五四精神的影响。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到上海就读于国民大学、大夏大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发表介绍外国进步文学的文章。毕业后去日本留学。1931年回国,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次年转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主编《文学月报》,担任左联党团书记,并负责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参加“文艺大众化”的讨论、与“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他介绍高尔基和俄国思想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论著和论述典型、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关系等理论问题的文章,尤其是率先阐述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对于纠正初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中的偏差,起了积极作用。图片他与其他革命作家一起,根据中共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的精神,提出“国防文学”的口号,积极建立文艺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秋到达延安,先后担任过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文艺界抗敌协会主任、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等职务。写文章评价鲁迅,参与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翻译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论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译名《生活与美学》)。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并成为文艺界贯彻实现毛泽东提出的文艺的工农兵方向的重要组织者。他于会后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与文艺》,是40~50年代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主要读物。他主持《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的编选工作,收集了各解放区实践工农兵方向的优秀创作成果。1949年7月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他在会上作题为《新的人民的文艺》的报告,全面总结、评价了解放区文艺的成就和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长期主持文艺工作,兼及宣传、理论工作。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5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三、四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从1961年开始,组织领导全国高等院校文科教材的编写,是一项重大的学术建设工作。在积极贯彻各种文艺文化政策,组织文艺领域思想领域的多次批判运动中,也执行过一些“左”的方针政策。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长达10年之久。1978年恢复工作,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和该院研究生院院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中宣部副部长、顾问,中国文联副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在中央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在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为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宣传思想工作的拨乱反正,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做了大量工作。他1929~1984年的主要理论著述,编成5卷本《周扬文集》出版。《周扬文集》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