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基础,system basis
1)system basis体制基础
英文短句/例句

1.Conference on Governance in Africa: consolidating 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非洲施政会议:巩固体制基础
2.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CAI courseware of sport basic theory体育基础理论多媒体课件制作及应用
3.The last elimination system basing on credit system of physical education;以体育“学分制”为基础的末尾淘汰制
4.On the due change of the constitution foundation with the state indemnity system under the WTO system;论WTO体制下国家赔偿制度宪政基础的转变——以国家行政赔偿为基础
5.an economic system based on private ownership of capital.私人对资本的占有为基础的经济体制。
6.an economic system based on state ownership of capital.以国家占有资本为基础的经济体制。
7.General Study on System in Solution Integral Rubber SIBR;溶聚体系制备集成橡胶SIBR的基础研究
8.The Crack Control Study of the Mass Concret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裂缝控制研究
9.Integrative Scheme Based on Project for Mechatronic Control Engineering Teaching;《机电控制基础》一体化项目教学实践
10.The Criminal Basis of the Penal Reconciliation;刍议刑事和解制度的刑事实体法基础
11.Ferrite Manufacturing Theory and Usual Problems Solving about Raw Materials;铁氧体制备基础及常见原料问题解决
12.Study on Innovation to the System of Investment in the Urban Infrastructure--A Case of Nanjing;南京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探讨
13.A Research on Urb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Regime Reformation in China;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体制改革研究
14.The economic unification in Yangtse Delta:basis,restrictionn and vision;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基础、制约及构想
15.Moral Basis of Labor Relation in the Market Economic System;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的道德基础
16.The Making of the Multi-media Courseware of Law Fundament;《法律基础》课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初探
17.Thought on the Basic Education Managerial Systemin the New Century;跨世纪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18.A Study on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Institution;综合型基础研究基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构建
相关短句/例句

Basic institution基础体制
3)Basic Education System基础教育体制
1.Pushing Education Voucher System and Deepening Basic Education System Reformation;教育券制度对基础教育体制的影响
4)Institutional Infrastructure Branch体制基础结构处
5)the policy of infrastructure and investment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
6)finance system of basic education基础教育财政体制
延伸阅读

我国基础工业品流通体制的历史沿革我国基础工业品流通体制的历史沿革 【我国基础工业品流通体制的历史沿革】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强调计划的主导作用和市场的辅助调节作用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机制,再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最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演变。基础工业品关系到国计民生,历来是政府重点予以控制的对象,其流通体制的变革不仅受整个经济体制变革进程的推动或制约,在某种程度上,基础工业品流通体制的变革就可以代表整个经济体制变革的脉络。 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承袭了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非商品论和外壳论,在理论上,不承认基础工业品的商品性质,只是将其视为取得了商品外壳的产品,我国的基础工业品流通所采用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分配式的体制。以产品的直接计划分配、调拨为主要形式,根据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的原则,各种基础工业品分别由中央计划和地方计划,物资部门和工业生产主管部门进行分级管理和控制。基础工业品的实际流通过程则具有下列两个基本特征。 第一,决策宏观行政化。在传统的流通体制中,基础工业品的流通(实际只能称为分配)决策不是由各个参与活动的个体作出,而统一由相应层次的宏观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分配安排,即进行“物资的计划分配”。物资被分为国家统一分配、生产主管部门分配和地方主管部门分配三大部分,分别被称为“统配物资、部管物资、地管物资”。换言之,商品的流向不是根据价格,也不是根据需求,而是由其相应的主管机构决定。层次越高的机构,其所掌管的物资分配权限就越大。1950年实行统管的物资仅有8个品种;1952年增至55种;到了1978年,品种数达689种;1982年统管的范围达到顶峰,统配和部管的物资品种多达837种。 第二,调节超经济化。在传统的基础工业品流通体制下,政府各主管机构调控流通的手段是超经济的行政手段。一方面,调控指令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自上而下地层层下达,命令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往往是单纯的使用价值指标;另一方面,指标的确定通常是对比历史数据确定未来指标,根据某一种或某几种产品的实物量为基础推定其他产品的生产量和需要量。在那里,价格虽然普遍存在,但其仅能发挥其核算功能而无法发挥调节功能。 传统流通体制发韧于50年代初期,在那个时期,政府对基本生产资料实行高度集中的控制,对快速恢复经济、发展生产、稳定市场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