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馆学报,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1)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中国图书馆学报
1.CSSCI-Based h-Index of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and Measurement of its Core Authors;基于CSSCI的《中国图书馆学报》h指数及核心作者测定
2.Characteristics of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学报》办得有“格”——祝贺《中国图书馆学报》创刊50周年
3.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in My Eyes;我心目中的《中国图书馆学报
英文短句/例句

1.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Library Journal;《中国图书馆学报》基本状况统计分析
2.The Analysis on the Citation of the Papers Published in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from 1994 to 2007《中国图书馆学报》(1994—2007年)发文被引分析
3.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authors and their quotations from China Library Journal(1989-1999);《中国图书馆学报》1989—1999年发文作者及引文的统计分析与评价
4.On Western Library Science and the Library Undertaking in Modern China;西方图书馆学与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
5.A Study on the Multi-Index Evaluation for th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Journals in China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多指标综合评价
6.National Commission on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NCLIS美国全国图书馆和情报科学委员会
7.On th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education in France and Germany法、德两国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
8.Abstract Essentials of Library and lnformation Science in Chinese No.7全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精选文摘(第7辑)
9.The Evolution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Journals in China;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的变迁
10.Study on the Applications of Fractal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分形在图书馆学情报学中的应用研究
11.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bstracts, LISA《图书馆学情报学文摘》
12.Development and Publishing of Chines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Journals;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发展及其编辑出版探析
13.It's qualified that ALA Encyclopedia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called him" The father of Chinese Modern library".他被美国图书馆协会出版的《世界图书情报百科全书》称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是当之无愧的。
14.The Research on Mechanisms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t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Master Posts;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
15.Preface to Research on Recent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oreig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最新理论与实践研究》前言
16.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Foreign Standards for the Quality of LIS Graduate Education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质量标准的比较研究
17.Review of the Study on Fundamental Theory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broad in 20072007年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述评
18.Research on the Branch-library System of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总分馆制研究
相关短句/例句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中国图书馆学报》
1.A Biblio-metrological Analysis on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in Period of 2003-2004;2003—2004年《中国图书馆学报》文献计量分析
2.The In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ore Authors of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1998~2007);1998年~2007年《中国图书馆学报》核心著者测评
3.In the last 10 years,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has had more information con- tents,better styles,deeper academic impacts and greater achievements.近10年来,《中国图书馆学报》的信息承载量稳步增长,刊物风格博大精深,学术影响力持久深远,颇有成就。
3)50th anniversary of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中国图书馆学报》50周年
4)Chinese library science中国图书馆学
1.From inner contradictive movements to view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brary science;从内在矛盾运动看中国图书馆学的未来发展
2.This paper firstly answers what Chinese library science is, then introduces different views on historical stages of Chinese library science and discusses the bases of Chinese library science s historical stages, which include philosophical basis, social basis and academic basis.中国图书馆学是指中国学者在借鉴西方图书馆学思想以及其它学科思想的基础上,用中国式的、民族化的思维去解释图书馆现象,探索图书馆基本规律过程中所形成的基本观点、思想、体系、结论等。
3.The Chinese library science education has already gone through nine decades.中国图书馆学教育走过了九十年历程,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920—1949年为图书馆学教育的开端及第一个繁荣期;1950—1977年为图书馆学教育的第二次繁荣并跌落的阶段;1978—2008年为图书馆学教育的第三个繁荣期及其走低与再兴。
5)Library Society of China中国图书馆学会
6)Chinese library science history中国图书馆学史
延伸阅读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编制的等级列举式分类法,简称《科图法》。1954年开始编写,1957年 4月完成自然科学部分初稿,1958年3月完成社会科学部分初稿,1958年11月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10月出版索引。1970年10月开始修订,1974年2月出版第2版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和附表部分;1979年11月出版第 2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和社会科学部分;1982年12月出版第2版的索引。    体系结构  《科图法》设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科科学,综合性图书等5大部类,共25大类。其部类、大类及其标记符号如下:    00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0   哲学    20   社会科学    21    历史、历史学    27    经济、经济学    31    政治、社会生活    34    法律、法学    36    军事、军事学    37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41    语言、文字学    42    文学    48    艺术    49    无神论、宗教学    50   自然科学    51    数学    52    力学    53    物理学    54    化学    55    天文学    56    地质、地理科学    58    生物科学    61    医药、卫生    65    农业科学    71    技术科学    90   综合性图书    结构  《科图法》包括主表和附表两部分。主表设有大纲、简表和详表。附表又分为通用附表和专类附表两种。第1版共设有8个通用附表:总类复分表、中国时代排列表、中国地域区分表、中国各民族排列表、国际时代表、世界地域区分表、苏联地域区分表、机关出版品排列表。第2版删去了使用较少的后两种附表。第1版和第2版均编有索引。    标记符号  《科图法》采用阿拉伯数字为类目的标记符号,号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顺序数字,即用00~99标记 5 大部类25 大类及主要类目;第二部分为"小数制",即在00~99两位数字后加一小数点"·",小数点后基本上按小数体系编号,以容纳细分的类目。类号排列时,先排顺序数字,后排小数点后的层累数字,例如:11.1,11.11,11.12,11.13,...,11.2,11.21,11.22,11.23,...,11.29,11.3,...,12,13,...。    特点  ①自然科学类目比较详细。②采用交替、参见等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相关类别的图书在目录和藏书组织中既可集中又能分散的问题。③标记符号单纯、简洁,易于排检。④编有相关索引。    应用 《科图法》主要被中国科学院系统图书馆、国内其他一些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的图书馆采用,1979年使用单位达1000多个。其分类号被印在北京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编制的统一编目卡片上(见集中编目)。1986年该分类法获国家科委颁发的科技情报成果奖和中国科学院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