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学理论,theor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1)theory of information science情报学理论
1.This paper reviews the main progresses of and some key problems in our country s study on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in recent ten years in order to do some basic work for the future studies on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 science.简要回顾了近十几年我国情报学理论研究的进展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今后情报学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做一点基础性工作。
英文短句/例句

1.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cs theory development in new period;新时期情报学理论研究发展的新特点
2.Research on Knowledge Theory an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当代图书情报学理论研究的知识论视角探析
3.Modest Rationality Is a Theoretic Character Informatics Should Have--Premise Thoughts on Original Informatics Theory谦逊的理性:情报学应有的理论品格——关于情报学理论原创的前提性思考
4.A Study on the Hot Top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Domestic Information Science Theory in 2008国内情报学理论2008年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5.Research on the Developing Path and Power Engine of Informatics Theory情报学理论发展的路径及其动力引擎探源
6.Analysis of the Academic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studies:Theory & Application《情报理论与实践》学术影响力分析——祝贺《情报理论与实践》创刊45周年
7.On the Application Fields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Intelligence Science对情报学应用领域与理论基石的思考
8.The Establishment of Medical Intelligence Service System Based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ory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医学情报服务体系建设
9.The Evolvement of Information Economics Theory Based on Information Science System;信息经济学在情报学体系框架下的理论进展
10.Enlightenment of Theor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to Periodical Editing Work情报学经典理论对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启示
11.Preface to Research on Recent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oreig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最新理论与实践研究》前言
12.Review of the Study on Fundamental Theory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broad in 20072007年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述评
13.On the Interactive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cience;论知识管理与情报学的互动创新及其现实意义
14.On Scientific Management Decision & Integrated Information Analysis Engineering;论管理决策科学化与综合性情报研究工程
15.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Theory & Application Published from 2006 to 20082006~2008年《情报理论与实践》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16.Postmodernism's Influences on Basic Theory of Information Science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情报学基础理论的影响
17.Evaluative Path of Informatics Development:--Recurrence of Theoretical Thinking情报学发展的应然路径——理论思维的回归
18.Theoretic Tool for Enterpris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trategy:Model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Chain;企业竞争情报战略的理论工具:竞争情报链模型
相关短句/例句

informatics theory情报学理论
1.The issue of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informatics theory and informatics practice had been widely debated in the field of the research of informatics.情报学理论与情报实践的矛盾一直是情报学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论题。
3)theoretical information science理论情报学
1.Based on the idea of ontology,and making use of SQL programming,the paper realizes the referred database of "theoret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mantic information integration.本文基于概念体系(ontology)的思想,用关系数据库(SQL)方法模拟地实现了具有语义信息资源整合的“理论情报学”指示数据库,探索了在网络环境下开发面向语义的二次性信息检索工具的必要性及其应用前景。
4)information science basic theory情报学基础理论
5)original informatics theories情报学理论原创
1.In order to produce original informatics theories, informatics needs a modest rationality.情报学理论原创首先意味着情报学要成为自身,那么情报学缘何"殖民化"就逻辑地成为情报学理论原创这一课题必需解答的问题。
6)disciplinary constructi on / theoretical information science学科建设/理论情报学
延伸阅读

情报学理论  研究情报产生、加工、传递与利用以及情报系统管理基本原理的学科分支。情报可理解为一种实体。如情报可视为特殊的商品,可以适用于商品供给的一些文献计量学定律,也可以作为实例加以应用。在这一意义上,情报又可视作资源,因而和能源相似,可以产生效益,并可用不同形式予以采集、汇编、 存储 、检索以及分配。情报经过利用可产生经济价值,因此也可以适用于经济法则。    情报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状态或过程,认为情报是处于连续统一体的一端,而与意识、认识同义。情报作为与数据与知识相关的过程,而与信息论很贴切。由它可以表达一切机体的智能,或者说它表达以符号或数据的形式从环境接收能量后机体的状态。在数据与情报间发生转换,这是一切机体功能的一部分。通过人的中央神经系统的活动达到人类的最高智能,而以电子装置 (如计算机) 方式存在的技术被用来扩展这一能力。情报理论被视为认识过程,许多人类行为──思考、记忆、学习、感知则可看作处理情报的功能。数学家A.M.图灵曾建立计算机(自动机)的理论框架,从而为自动机提供了理论基础,学者们已使用该理论于行为研究。情报可以认为是所有机体活动的内在过程,可用机器部分地予以复现。心理学家发展了人类的情报处理理论,在仔细分析语言在情报中的作用时,该理论作为手段,已被一些人看作情报科学一种主要的基础概念。语言作为知识表达(包括语义的性质与提问过程)中的一种手段,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程度,即搜集、存储、检索情报是一种特定的语言功能,这些活动的重要性就变得明显了。    情报学(information science)一词约于1959年才出现,作为一种狭义的信息科学,其进展取决于对多学科成果的综合 ,而非个别科学家从某个学科所能完成。情报学理论迄今还是零星的,1977年以来美国"情报科学技术年度述评"中开始报道这方面的进展,迄今共出现了 3篇关于其理论、假设与基础的述评,但未出现通用的原理,提出的一些法则与假设应用范围还有限。N.D.怀特与B.格里菲思使用《科学引文索引》,借助于对情报学论著主要作者研究工作的同被引分析法 (见引文分析),曾研究得出下图,可知同一领域的作者相距很近, 如在图的左边位置较低的作者们仅用行为的方法研究科学交流,而其位置较高的作者们仅用引文分析的计量方法研究科学交流。距离越大,表明观点相距越远,甚至相反。由图可知,情报学理论主要包括5个方面:      ①前驱的工作。主要包括C.E.香农,G.K.齐普夫等人在信息论与语言学方面的工作。    ②一般性问题。主要包括T.萨拉塞维克等人的工作。B.C.布鲁克斯曾提出情报的数学方程式,强调情报必须有效加以应用,促使人们知识结构发生变化。情报经济问题也是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它研究情报系统的经济问题。情报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它的价值、价格、成本、效益、产业以及市场等均有其特殊性,吸引了许多学者进行探讨。情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正日益深入到社会生活之中,致使目前人们将情报社会、心理、语言等问题的研究提到日程上来,又鉴于情报现象日益综合化、系统化,并与计算机等新技术手段密切结合,目前情报系统理论也渐臻成熟。    ③文献计量学。主要包括S.C.布拉德福等人的工作。它用数学与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一切知识载体,它集数学、统计学与文献学为一体,是注重量化的知识体系,它以文献、著者与词汇为量化对象,寻求它们的量化规律。    ④情报检索理论。主要包括G.索尔顿等人的工作。它是目前最受重视的一个领域,研究情报存储与检索的规律性,以及情报检索系统的设计、运行与评价等,一般包括下列问题:语言、文档、策略、效率、系统、加工自动化等。    ⑤科学交流理论。主要包括D.J.de S.普赖斯等人的工作,情报传递是其主要理论之一。香农的信息论只涉及信息的形式,不涉及信息的内容,而情报传递是重视内容的,R.卡纳普企图对语义信息给出一个严格的数学定义,语义信息论的原理与方法对情报学有很大影响。W.R. 阿什比与L. 布利洛因把情报(信息)作为负墒处理,当它在某一系统中传递时,作为对该系统的改善,导致其墒降低。情报是在4 度空间里传播的,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检索是情报传递的核心形式,如何针对用户的需要进行选择传递是其重要特点。由于看待情报的方式不同,使得对情报理论的讨论变得宽泛与复杂,当情报与事实、新闻同义时,会使得情报理论归结于通信观点,而与新闻学、传播学等接近。从一处向另一处传递数据的理论(通信理论)也被看作情报理论的一部分。    现在尽管情报学还不成熟,但已有一些学者在研究其学科体系,总的要求是该框架应该全面、灵活而又稳定、少变,应为未来的发展留有足够的余地。中国有人提出了 STU(情报来源、传递、利用)的研究规范,并认为情报学正从重视S.T.向重视U.方向过渡。还有人提出情报学可分为理论情报学、应用情报学、工程情报学 3大部分,情报学的原理体系应以需求-供给的矛盾作为逻辑起点,进而展开对基本矛盾、基本规律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