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学,forest ecology
1)forest ecology森林生态学
1.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of sci-tech journals to hot topics in forest ecology;科技期刊对森林生态学研究热点的响应特征
2.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s of forest ecology such as landscape ecology, biologic variety, ambient negative ion, and plant vitality in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application measures.分析景观生态学、生物多样性、空气负离子及植物精气等森林生态学理论在住宅建设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的利用措施。
3.As a branch discipline of ecology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st and its environment, forest ecology is a foundation for silviculture, forest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森林生态学作为研究森林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是造林学、森林经营学、森林保护学的基础。
英文短句/例句

1.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base construction of forest ecology;《森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基地建设
2.Experiences and enlightenment from construction of forestry ecology practice base;《森林生态学》实践基地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3.ecological system genetics of forestry森林生态系统遗传学
4.Forest Ecological Aesthetic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orest Ecotourism;森林生态美学及其对森林生态旅游的启示
5.Thoughts on Ecological Ethics of Forest Tourism Eco-compensation森林旅游生态补偿的生态伦理学思考
6.Forest entomologists have concentrated on ecological problems.森林昆虫学家所重视的是生态问题。
7.Knowledge on Forest Tourism and Forest Ecotourism;对森林旅游与森林生态旅游的再认识
8.RESEARCH PROGRESS ON MICROBIOLOGICAL ECOLOGY OF FOREST IN CHINA我国森林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现状及展望
9.On the Academic Niche and the System of Learned Importance of Forestry Tourism Research;森林旅游研究的学术生态位与学术价值链
10.Study on Recovery Ecology of the Degraded Tropical Forest Vegetation in Hainan Island, South China;海南岛退化热带森林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
11.Studies on the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 Types of the Subtropical Zone;中亚热带几种森林类型生态学特征研究
12.The Functional Mathematic Modeling on Forest Ecosystem;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数学模型的初步研究
13.Analyzing the Environmental Capacity of Forestry Tourism in the View of Landscape Ecology;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森林旅游环境承载力分析
14.Reform and Develepment of Forest Eco-tourism Speciality in Vocational Schools;中等职业学校森林生态旅游专业的改革与发展
15.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METHOD IN DEVELOPING ECO-TOURIST REGION;数学方法在森林生态旅游区开发中的具体应用
16.Forest Eco-economic Productiv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Produce;森林生态经济生产力与林业生产发展
17.The Study on Different Measures of Vegetation Rehabilitation of Subtropical Degraded Forest Ecosystems in Qiandao Lake, Zhejiang Province;千岛湖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生态学比较研究
18.Discussion on Improvement of Structure and Eco economy System of Forests in Simao Prefecture论思茅地区森林结构与森林生态经济系统优化
相关短句/例句

Forest ecological aesthetics森林生态美学
1.Through analysis of limitations in forest scenic aesthetics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es and discusses on forest ecological aesthetics,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 ecological aesthetics were put forward.通过分析森林风景美学局限性及综合有关森林生态美学的研究和论述,提出森林生态美学理论的内涵特征,认为森林生态美在起源、审美对象、表现形式、关注尺度、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与风景美学都存在差异。
3)forest landscape ecology森林景观生态学
4)Forest interface ecology森林界面生态学
1.Forest interface ecology is suggested as a frontier subject of ecology and forest interface as the main object of the study.将森林界面生态学作为生态学前沿学科,指出它的研究对象是森林界面,并较全面地论述了森林界面的结构与功能、界面的空间格局与分类、界面生理生态过程的动力学机制等问题。
5)forest ecology森林生态学 FE
6)ecology of birds and animals in forest森林鸟兽生态学
延伸阅读

森林生态学  研究森林生物之间及其与森林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关系的学科。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内容包括森林环境(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因子)、森林生物群落(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和森林生态系统。目的是阐明森林的结构、功能及其调节、控制的原理,为不断扩大森林资源、提高其生物产量,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能和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提供理论基础。    概况  从19世纪60年代生态学的概念逐渐被广泛地应用于植物学后,生态学在其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森林生态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林业生产实践和林业的教育,科学研究,又促进了森林生态学知识的积累和应用。森林生态学的内容最初包括在造林学和林业概论中,如德国K.加伊尔的《造林学》和W.施利希的《林业手册》等都是如此。20世纪初,森林生态学成为造林学或森林学的主要部分,如德国H.迈尔所著《造林学》中的自然法则基础、日本本多静六所著《造林学》的前论和俄国Γ.Ф.莫罗佐夫所著的《森林学》等。20年代以后森林生态学逐渐形成不同名称的独立学科,如日本镝木德二的《森林立地学》、美国J.W.涂迈的《造林学基础》、德国A.登格勒的《造林学生态学基础》、美国F.S.贝克的《造林学原理》、日本河田杰的《森林生态学》和美国S.H.斯珀尔的《森森生态学》等。在中国,20世纪初期森林生态学的内容也在《林学概论》和《造林学》中讲授,2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成《造林学》前论、《森林立地学》、《造林学原理》、《造林原论》、《林学原理》或《森林生态学》等不同名称的独立课程。60年代系统论引入生态学后,又产生了"森林生态系统"理论,并在计算数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又于80年代进一步发展了"森林生态系统工程"理论。现在,森林生态学已逐渐形成一门独立而较完整的学科。    分支学科  森林生态学因研究重点和范围不同,可分为几个较小的分支:①树木生态学(森林个体生态学)。主要研究树种的生态学特性、适应能力(抗性)、生长发育规律、形态解剖特征及其与环境条件关系。②森林种群生态学。主要研究森林生物(主要是树木)的种群结构(年龄、数量、大小)、发生、发展、分布规律(格局)、季节变化、环境条件、繁殖更新和消长动能等。③森林群落生态学。主要研究森林的地理分布、区系组成、结构特征、类型划分、生境变化、发展演替以及开发利用等。④森林生态系统学。是系统论和生态学的结合。把森林看作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研究其中各个系统的组成排序、整体结构、发展演替、动态变化、物能流动、信息传递规律和系统的潜在生产力。通过计算模拟,提出最优结构和高效功能的模型,以期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最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研究方法  生态学的研究长期处于定性描述阶段。对群落结构、类型划分和地理分布都采用静态描述;对群落的演替变化,如群落的建立、发育、成熟、消失规律,加速、延缓或改变自然演替的途径等则采用动态描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森林生态学的研究,除借助于传统的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方法及其最新成就外,还借助于气象学、水文学的知识以及系统工程和电子计算机等手段。尤其是70年代以来,由于运用现代控制理论对生态系统进行分析,使之数量化和模型化,森林生态学的研究进入了定量阶段。精敏测算仪器,如自记红外线气体分析仪、自记分光光度计、氧弹或热量计,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等的应用,也为定量研究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林业遥感技术的应用,使森林生态学的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热力学熵变理论和信息论现已被用来解释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种群消长、生态系统的有序性和能量耗散规律。系统工程则用于森林以及农业、草原、水域等生态系统的综合控制和管理,以求实现其最优结构和高效功能。近年提出的生态界面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是从存在于生物与环境间的界面层的性质、结构、功能和作用,直接探索生态系统的运动规律,又使生态学关于生物与环境之间因果关系的传统概念和研究方法有了改变。    当前世界上的重大社会问题,诸如能源、环境、资源利用等都与森林密切相关,都涉及森林生态学问题。因此,应用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理论、方法和手段,研究树种特性、种群消长、种间关系、系统结构、物能流动、信息传递等运动规律,建立更符合实际的系统模型,以求准确预测系统的变化,提出最佳人工生态系统的设计和经营方案,并发展边缘分支学科,已成为森林生态学面临的紧迫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