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旅游内涵,the connotation of sports tourism
1)the connotation of sports tourism体育旅游内涵
英文短句/例句

1.Advantages and Strategies of Connotive Development of Marine Folk-custom Sports Tourism--Take the Case of An Island City Zhoushan in Zhejiang Province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内涵式发展的优势与策略——以浙江省海岛城市舟山为例
2.Study on Connotation and Development about the Resource of Sports Tourism;体育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开发问题研究
3.Definition and Risk Guard of High Risk Project in Sports travel;体育旅游中高风险项目的内涵及其特征分析
4.Connotations and tapping plans for the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中国特色体育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其开发设计
5.Primary argumentation on feature, meaning and classified system of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体育旅游资源的特征、涵义和分类体系
6.Probe into humanity features of the sports tourism in Tibetan traditional festival ceremonies;西藏传统节日庆典文化中的体育旅游人文资源内涵探析
7.On Tourist Development and the Connotations of English-teaching Reform --A Case Study of the Tourism of Yunnan Province;旅游发展与英语教育改革的内涵——以云南省旅游业为例
8.Talking about How to Construct Huanchaohu Lake s Tourist Region Externalizing the Harmonious Connotation;浅析如何建构体现和谐内涵的环巢湖旅游区
9.Exploring Tourist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Promoting Tourist Development in Chongzuo;发掘旅游文化内涵 推进崇左旅游发展
10.On the Conformity of Tourism Planning and Design--Rethinking on the Connotation of “Comprehensive Tourism”;旅游规划整合——对“大旅游”内涵的再认识
11.Conceptualizing ecotourism from a distinct criteria approach by using content analysis;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生态旅游内涵辨析
12.Enrich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ourism with the Constriction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开展民国建筑旅游,丰富南京文化旅游内涵
13.Exploring the Connotations of Great Tourism Power and Establishing the Index System concerning Tourism Real Strength;探索旅游强国的内涵 创建旅游实力指数
14.A Discussion on the Metropolitan Tourism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Metropolitan Tourism ;从“都市旅游”的内涵看上海都市旅游的发展
15.excavating festival intension and promoting travel' s taste挖掘节日内涵,提升旅游品味等。
16.Cultural Connotations in Translation of Scenic Spot Names;旅游景点名称翻译应突出其文化内涵
17.Discussion on the Connot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ustainable Tourism Consumption;可持续旅游消费:内涵、特征与意义
18.Concept Discrimination and Definition about "The Tourist Commodity";“旅游商品”概念内涵之辨析与定义
相关短句/例句

Sports connotation体育内涵
3)connotation of Great Tourism Power旅游强国的内涵
1.Through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definitionof Great Tourism Power,the present study attempts to interpret the connotation of Great Tourism Pow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tourist subjects,and arrives at two basic conclusions: Great Tourism Power does not mean comprehensively all-dimensional supe-riority;the criteria s.本文通过对旅游强国的深入剖析,试图从旅游主体角度解读旅游强国的内涵,并由此得出旅游强国的非全方位强势性和衡量旅游强国指标体系的非完备性这两个基本结论。
2.The present studies have such problems: the connotation of Great Tourism Power is obscure, the logicality in the studies is far from perfect, the subjective aims in the studies cannot match the actual aims, there is a paradox between the dynamic change in Great Tourism Power and the static measurement of Great Tourism Power standard, etc.目前的现状是:旅游强国的内涵含混不清,研究的逻辑性难以经得起推敲,研究的主观目标和研究的实际目标严重错位,旅游强国的动态变化与衡量旅游强国标准的非动态化之间存在矛盾等等。
4)the essence of eco-tourism生态旅游内涵
1.s: This thesis expounds that the essence of eco-tourism is an increasingly developing and perfecting procedure, accompanying th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tourism.生态旅游内涵是一个随旅游开发实践与时代特征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 ,生态旅游强调生态上的可持续性 ,其思想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生态旅游理念在旅游实践中可有三个表现层次 ;对生态旅游区的定义和开发类型进行了新的界定 ,并对我国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提出了若干建
5)sports tourism体育旅游
1.A case study of Gansu Province on the situation of sports tourism business management;甘肃省体育旅游企业经营状况的研究
2.Study of the modes of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in Guangdong;广东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3.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sports tourism in China s sports industry;体育旅游在我国体育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6)sport tourism体育旅游
1.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development status of sport tourismin Qinhuangdao;秦皇岛地区体育旅游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2.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for Chongqing s sport tourism;重庆体育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3.The effect of knowledge economy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sport tourism industry;知识经济对边疆特色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延伸阅读

中国如何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世界银行公布的资料显示,2004年中国的GDP在世界上排第7位。200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65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744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72387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43384亿元,增长8.3%。第一、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9.2%和29.0%,分别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和2.8个百分点。2004年,中国的人均GDP为10502,约为1270美圆。在世界上,排在了100名以外。从上述资料,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中国虽然是个贸易大国,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还远远称不上是贸易强国。中国如何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呢? 一、中国要成为贸易强国,首先要有健全的经济法规和经济制度。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没有健全的经济法规,就不能很好的发展经济。中国股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90年底和1991年7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诞生。中国股市这个新生儿在诞生之始就呈现畸形,头重脚轻。甚至可以不客气的说,中国股市是在证券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仓促开市的。由于政府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不力,大多数上市公司只是利用上市作为工具圈钱用于投机,而并没有用于发展实业。比如银广厦,德隆系之流。从中国证券市场开市至今十几年来,投资者根本没能从我国股市中获得哪怕一点点的投资回报,只是肥了一些庄家而已。这也是目前中国证券市场萧条,股民丧失信心的主要原因之一。幸好,2004年,政府总算行动起来了,证监会对中国证券市场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相信在政府的干预引导下,中国股市的春天就快要到来了。我们要得只是等待。二、中国要成为贸易强国,必须要有真正的大的公司出现。而不是中国石化,中国海运,中国移动之类的伪公司。我在这说的真正的公司,是指完全市场化,依据市场规律运作的公司。2004年中国大陆进入世界500强的18家企业分别为: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广东省广电集团有限公司和东风汽车公司。这些公司基本上都是国营企业。中国的非公有制企业规模还比较小。这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发达。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国际性知名品牌匮乏。在今年《商业周刊》评出的世界价值最高的100个品牌中,没有中国企业的身影,而我们的近邻韩国的品牌三星、现代、LG均榜上有名。有这样一个规律,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国际知名性的品牌也越多。在最近公布的中国世界名牌产品中也只有海尔和华为两家公司的身影。国际性品牌的匮乏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我国变成了世界加工厂,绝大部分利润被国外厂商赚走。 中国企业还普遍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目前,我国相当部分支柱产业的核心技术仍然依赖于国外技术,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在许多产业领域,我国企业快速发展一旦威胁到国外竞争对手时,他们会更多地用知识产权、专利等手段还制约我们,对中国企业形成相当大的压力。    同时,中国企业还存在着国际化程度较低、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垄断行业仍占主要地位等弱点。近年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企业的传统竞争优势正在丧失。我国大企业的发展壮大依赖政府力量的惯性作用仍在持续,与世界500强在整体素质上还有明显差距。 政府应该转变角色,从主导企业发展逐步转变为引导企业发展。 三 、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