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尔,Cassirer
1)Cassirer卡西尔
1.Cassirer:art is a transcending formational process;卡西尔:艺术是一种超越性的构型过程
2.Cassirer and "Literary Semiotics;卡西尔与“文学符号学”新探——重读《人论》札记
3.The Davos-debate between Cassirer and Heidegger;卡西尔与海德格尔的达沃斯之辩
英文短句/例句

1.Cahill, the guard assigned to that shift, was friendly.被派换班的警卫卡西尔很够朋友。
2.A Study on Aesthetic Value of Cassirer s Cultural Philosophy of Symbology;论卡西尔符号论文化哲学的美学价值
3.Carssier s Analyses of the Nature of Man in An Essay on Man;卡西尔《人论》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
4.Cassirer:art is a transcending formational process;卡西尔:艺术是一种超越性的构型过程
5.Symbol, Passion and History -- Comment on Cassier s Philosophy of History;符号·激情·历史——卡西尔历史哲学述评
6.Kalman-Bucy filter卡尔曼-布西滤波器
7.KASIM,Hussuein Abdulkadir侯赛因·阿卜杜勒卡迪尔· 卡西姆
8.MOSISILI, Pakalitha Bethuel帕卡利萨·贝蒂埃尔·莫西西里
9."English, Mikenas-Carls, Sicilian variation"英吉利,米肯纳斯-卡尔斯,西西里变例
10.The non-Indo-European language of the Circassians.切尔卡西亚语切尔卡西亚人的非印欧语系的语言
11.The speaker who struck in, was Sydney Carton.插嘴的人是西德尼-卡尔顿。
12.Karl May wrote a series of books about the American West.卡尔?麦写了一系列关于美国西部的书。
13.Yes, the Spanish Carl Lewis.对,成为西班牙的卡尔?刘易斯。
14.EMANUEL, Francesca Yetunde弗朗西斯卡·耶通德·伊曼纽尔
15.Carol Garcia is a salesperson.卡罗尔,加西亚是一名售货员。
16.Carl-Zeiss Gruppe卡尔-蔡斯集团[西德公司集团
17.Sydney Carton took no heed, and the chemist said:西德尼-卡尔顿没答理。药店老板又问:
18.Chinese Boats Day of Acapulco阿卡普尔科中国之船节(墨西哥)
相关短句/例句

Ernst Cassirer卡西尔
1.Language:the Total Dimension of Human s Cultural Creation——on Ernst Cassirer s Philosophy of Language;语言:人类文化创造的总体维度——卡西尔语言哲学研究
2.Then the two theorists, Ernst Cassirer using "passion" and Johan Huizinga introducing "play", tended to estimate the meaning of metamorphosis, and perhaps their efforts could be regarded as a re-estimate after metamorphosis was devalued by Hegel.在对变形神话的评价上,卡西尔与赫伊津哈用各自方式进行解析,前者的利器是"情感",后者引入"游戏"说,或许可以视作黑格尔对变形的解魅式批判后之价值重估。
3)Casilda卡西尔达
4)karl siegbahn卡尔西格班
5)Cassirer philosophy of symbolic forms卡西尔符号
6)Cassier's cultural philosophy卡西尔文化哲学
延伸阅读

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一、 概况1.地理位置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位于大高加索山脉的北部,其中心部分临卡巴尔达平原,厄尔布鲁士山是这个共和国的独特标志。 共和国由南至北距离100公里,由东至西175公里。其南邻格鲁吉亚共和国,北邻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西邻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东部和东南部毗邻北奥塞梯共和国。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的地形属山地地形,在共和国境内有高加索的最高山——厄尔布鲁士峰(5642米)。境内主要河流有捷列克河、马尔卡河、巴克桑河。其气候属于有规律性的高山气候,在卡巴尔达平原,冬季气温为零下8℃~1℃,夏季气温为20℃~26℃。平原地区的植物生长期为190天;在共和国山区,冬季温度在零下20℃以下,夏季在4℃~15℃。年降雨量从山区到平原相应为800和2000毫米。2.自然资源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境内的矿产资源有钼矿、钨矿、多种金属矿、金、煤、矿泉水。这里还有许多河流--捷列克河及其支流带来了丰富的水力资源,水利资源储备达200万千瓦。巴克桑水电站是俄罗斯最老的水电站之一。3.领土及行政区划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的领土面积为1.25万平方公里。领土行政单位数量有8个区、3个共和国直属市、4个区直属市、两个市内区、9个城镇、94个行政农庄。共和国的首都为纳尔奇克市,建市于1817年。由莫斯科到纳尔奇克市的距离为1873公里。纳尔奇克市市内有两个区,分别为列宁区和十月区。共和国其它直属城市有:普罗赫拉德内市,建于1937年;特尔内奥兹市,建于1955年。区附属城市有:巴克桑市,1967年成立,属于巴克桑区;迈斯基市,1965年成立,属于迈斯基区;纳尔特卡拉市,1955年成立,属于乌尔瓦斯克区;捷列克市,1967年成立,属于捷尔斯克区。4.人口2002年统计,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共有居民901,494人。 其中城市人口510, 346,占共和国总人口的56.6%,农村人口为391,148,占总人口的43.4%。共和国人口平均年龄30.9岁。家户数目为 227,922户,拥有家庭成员891,783人。大多数巴尔卡尔人和卡巴尔达人是伊斯兰教——逊尼派人。 卡巴尔达人还生活在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北奥塞梯共和国及其它远东几个国家。巴尔卡尔人还生活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此外,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内还生活着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奥塞梯人。二、 主要经济部门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属于北高加索经济区的成员,是一个工农业共和国。其食品工业、矿山开采工业、旅游疗养业在经济中起主要作用。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境内划分为3个经济区:草原经济区: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及工业为主,有细毛羊、养兽业。工业有机械制造、食品工业、建材工业,主要集中于普罗赫拉德内、迈斯基、捷列克、纳尔特卡拉。共和国的葡萄产品几乎都集中于此。山前地区经济区:这里主要发展多种工业部门和农耕生产。工业有机械制造、金属加工、化学工业、轻工业、 食品工业。农业有玉米、向日葵、园艺种植等,有家禽和肉奶畜牧业。高山经济区:主要以采矿、电力能源、金属冶金和木材工业为主。农业主要为畜牧业,同时也是旅游、登山、高山滑雪运动中心之一。据1995年3月22日第300号俄联邦总统令,在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境内成立了“卡巴尔达—巴尔卡尔”自由经济区。1.工业长期以来,农产品加工部门在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的工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主要工业部门是电力能源、机械制造、食品工业、轻工业、建材工业、 有色金属冶金工业。最大的工业中心:纳尔奇克(仪表制造业、高压电装置、有色金属精选矿、轻工业和食品工业);普罗赫拉德内市;德尔纳乌兹市。2.农业1997年1月1日统计,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有农庄673个,平均拥有土地规模为9公顷。畜牧业主要养殖产奶和产肉奶的牲畜,占农业生产总值的60%。3.交通运输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的交通运输主要分为公路和铁路两种类型,有途经共和国的北高加索铁路:莫斯科——罗斯托夫——多纳——巴库,铁路分支经纳尔奇克。重要的公路有途经共和国的莫斯科——特比利斯公路。除此以外,纳尔奇克公路还与斯塔夫罗波尔、格罗兹尼、阿斯特拉罕、苏霍米及其它城市相通。4.外贸与投资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向俄罗斯其它地区及国外出口的商品主要有有色金属、电缆制品、抽水机、 自动拖车、农产品。进口的商品主要有石炭、石油产品、黑色金属、有色金属、仪器、仪表、汽车、人民日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