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发展,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1)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社会经济发展
1.A study on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frequency′s floods o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case of the district in Sanmenxia Reservoir;不同频率洪水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以三门峡库区为例
2.The synthetic evaluation of Beijing-Kowloon railway s influence o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areas alongside;京九铁路对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综合评价
3.Features of populaton fluidity of Henan province and its impacts o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河南省人口流动特点及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
英文短句/例句

1.Giving Play the Social Role of Religion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发挥宗教社会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Research of the Harmonious Degree between Ocean Economy and Social Economy海洋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谐度研究
3.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经济和社会发展部(经社发展部)
4.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Management Branch经济和社会发展管理处
5.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oard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局
6.Centro de Investigacion para el Desarrollo Economico Social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7.Division of Economic Policy and Social经济政策与社会发展司
8.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uman Rights Sectio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权科
9.Institute de Desarrollo economico y Social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所
10.economic and socal development strategy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
11.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lan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12.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in Promoting Social and Economic Progress;发展我国会展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13.socio-economic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社会-经济重建和发展(社经重发)
14.] Societe d'Etudes pour le Developement Economique et Socia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协会 (经社发展研究会)
15.A Review of China s Economical Law Study;直面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经济法问题
16.Thoughts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Geological Exploration Economy and Social Economy;地勘经济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
17.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de of Circular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循环经济模式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8.On Knowledge Economy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and Society;知识经济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短句/例句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社会经济发展
1.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se dynamics and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huangliu county;双流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2.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land use and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Ji ning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山东省济宁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
3.Historical Contemplation on the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awei District;马尾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思考
3)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社会经济发展
1.An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关系研究
2.The relationship and interaction channels betwee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途径
3.It is very important both to theories and practices to study the inherent mechanism of relations between cultivated land change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because the serious loss of cultivated land during the stage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by government and society.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耕地流失严重的问题已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深入研究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4)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社会经济发展
1.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op between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utrophication in coastal water in Shenzhen(Ⅰ);深圳市社会经济发展与近岸水体富营养化关系研究(Ⅰ)
2.Dynamic coupling of ecological supporting capability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west Jilin Province吉林省西部生态支撑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耦合
3.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is aimed at picturing the hukou system as the most important leading-mechanism of China s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last sixty years, and analyzing its impact on resource allocation within the country s population.本论文认为户籍制度是过去六十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机制,它对国民内部资源的分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社会经济发展
1.Study on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and Use of Taiyuan City;太原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研究
2.The paper gives an overall ranking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19 cities (counties) of Hainan Province based on the factor analysis.综合运用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海南省19个市(县)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排位和分类,并针对海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了经济发展的对策。
6)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经济社会发展
1.The present paper,based 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in Shaoxing and Hangzhou,discusses the active role water environment plays in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material conditions,sources of harmony,cultural incentive,and political guarantee.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水环境是一面镜子,时时处处折射出其本身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2.A present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 status is stated in three types of regions.以辽宁省100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选取反映区域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运用主成分—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将辽宁省县域单元划分为发达县、中等水平县和欠发达县3类,分析评价各类型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并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延伸阅读

发展社会学  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起源与发展  对现代化和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自社会学诞生之日起就已出现,但严格意义上的发展社会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产生。从50年代初开始,一些西方的和发展中国家的学者运用西方经典社会学的思想方法和分析框架,展开了对发展中国家社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提出了"现代化理论"。60年代初,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学者开始探讨不发达问题,提出了"依附理论"    现代化理论是发展社会学的最初理论形态,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在发展社会学中居主导地位。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社会学家M.J.利维、W.E.穆尔、D.勒纳、R.N.贝拉、D.阿普特和以色列社会学家S.N.艾森施塔特。代表作为阿普特的《政治的现代化》(1965)、艾森斯塔特的《传统、变迁和现代性》(1973)等。现代化理论衍生自西方社会学的社会变迁理论,理论基础是社会进化论。主要论点有:①承袭西方古典社会学的社会发展阶段二分法,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简化为两个阶段,即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认为现代化就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进化。②认为社会的发展是单线的,现代化只有一种模式,即西方模式。所不同的是西方国家先行一步,非西方国家落后了一步。③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未能实现现代化,原因是这些国家内部的制度结构和文化传统不利于现代化的发展;要想实现现代化,只有靠西方文明的传播,靠输入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因素才可能。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表现为"西方化"的过程。现代化理论在遭到产生于60年代末期的依附理论的批判之后,开始逐渐衰退。    依附理论是以拉丁美洲和非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学者为主体而建立的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经济学家A.G.弗兰克,巴西社会学家F.H.卡多索、T.多思·桑托斯和经济学家C.富尔塔多,埃及社会学家萨米尔·阿明等。代表作有弗兰克的《拉丁美洲:不发达或革命》(1969)等。依附理论是对现代化理论的批判,基本立场是:①反对现代化理论只从社会内部因素看待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问题,主张从西方发达国家、中心国家与不发达国家、边陲国家的经济联系,从西方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剥削、控制和不发达国家的依附中,解释不发达现象。②坚决反对现代化理论的"西化"模式,认为西方化过程实际上是不发达国家被纳入不平等的"中心-边陲"型国际经济体系的依附化过程,它将导致西方国家的发达化与非西方国家的不发达化。依附理论旨在通过外部因素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落后现象,从一个极端跑到另一个极端。但是,依附理论激烈地抨击了现代化理论,唤起了发展中国家的主体意识,因而在发展社会学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70年代中期,以美国社会学家I.沃勒斯坦和T.K.霍布金斯为代表的世界体系论兴起,这一理论的代表作是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1974)。认为现代世界体系约在500年前就在欧洲出现,它以资本主义贸易体系为基础,超越了国家界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商之间为争夺劳动力、原料和市场进行着日趋激烈的竞争,将世界划分为贫困地区和富有地区,纳入不平衡地发展着的世界经济之中。这种不平衡的发展将世界分为三种互相关联的社会,即中心社会、边陲社会和半边陲社会。世界体系论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系统,即"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把每个西方国家和非西方国家都看作是世界体系的结构要素。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关系就是世界体系内部的资本积累过程。资本积累过程的结果是"经济剩余"不断地从边陲国家和半边陲国家转移到西方中心国家,以致后者越来越发达,前者越来越不发达。这是世界体系总体规律的必然结果。    研究内容与方法  发展社会学从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对照和关联中,研究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特点、条件及对策。主要研究:①造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发展程度上的差距的原因;②发达国家的存在或先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③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和社会发展在初始条件及其过程上的特点;④各发展中国家之间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不同特点及对策。发展社会学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①比较方法,即把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和社会发展情况与发达国家的情况进行比较;②关联的方法,即通过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联系来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和社会发展;③历史的方法,即追溯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探讨历史因素对现代化的影响,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和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