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楼拜,Flaubert
1)Flaubert[英][fl?u'b?r][美][flo'b?r]福楼拜
1.Ideology Criticism in the 20th Century Flaubert Research;二十世纪福楼拜研究中的意识批评
2.Flaubert s Political Motivation to Create Novel Madame Bovary;福楼拜创作《包法利夫人》的政治动机
3.Flaubert in the eyeshot of social and historical criticism;社会历史批评视野中的福楼拜
英文短句/例句

1.George Eliot and Flaubert; Pioneers of the Modern Novel艾略特和福楼拜:现代小说的先驱者
2.Flaubert s Game:The Narrative Strategy of Madame Bovary;福楼拜的“游戏”:《包法利夫人》的叙事分析
3.Flaubert s Political Motivation to Create Novel Madame Bovary;福楼拜创作《包法利夫人》的政治动机
4.On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Gustave Flaubert′s Theory of Impersonality;福楼拜“非个人化”原则的哲学基础
5.Kafka and Flaubert论福楼拜对卡夫卡思想与创作的影响
6.Flaubert's "Emo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Heterodoxy of Aesthetic Education福楼拜的“情感教育”与美育的旁门左道
7.The principal thing in this world is to keep one's soul aloft. --Gustve Flaubert人生在世的首要大事是保持灵魂的高尚。——福楼拜
8.Poetry is as exact a science as geometry.--Gustave Flaubert诗是一门和几何学一样精确的科学。——福楼拜
9.Discussing Bouvard and Pécuchet and the Change of Flaubert Writing Style;论《布瓦尔与佩库歇》与福楼拜创作风格的转型
10.Madame Bovary and Flaubert s Lost of His Mental World;从包法利夫人看福楼拜精神家园的失落
11.Realism of Flaubert and Postmodernist Characteristics of Anti-Novels;福楼拜的现实主义与新小说的后现代特点
12.Flaubert s Cultural Personality and the Contemporary Implication in His Novels;福楼拜的文化人格与小说的现代文化意蕴
13.The Parody of Truth in Biographical Writing: A Study of Flaubert’s Parrot从《福楼拜的鹦鹉》看人物传记的真实戏仿
14.The principal thing in this world is to keep one's soul aloft.--Flaubert, French writer人生在世首要大事是保持灵魂的高尚。法国作家福楼拜
15.Gustave Flaubert is an important novelist in the later 19th century.福楼拜是十九世纪中后期法国一个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16.Qui est Madame Bovary?;谁是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说人物文本内外形象综述
17.The Root of Emma s Tragedy--An Analysis on the Novel Madame Borary by Flaubert;爱玛的悲剧命运溯源——试析福楼拜的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
18.A Pivot of The World Literature History --Researching for the Gustave Flaubert′s Value;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拐点——析福楼拜现实主义的历史意义
相关短句/例句

Gustave Flaubert福楼拜
1.Although Gustave Flaubert and Charles Dickens were born in France and Britain respectively, they were world-famous novelists of that time.福楼拜与狄更斯虽出身于法国和英国两个不同国度,但两人都是当时世界级长篇小说作家,在创作上,两人都是现实主义大家,在取材上,主题思想和叙事上各有其相同相异之处,比较其异同,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创作特色。
3)Gustave Flaubert (1821~1880)福楼拜,G.
4)Flaubert: A Biography福楼拜传
5)Flaubert study福楼拜研究
1.Social and historic perspective has been the mainstream approach in the history of Flaubert study.在福楼拜研究史上,社会历史批评曾是主导性的批评方法之一。
6)The Complete Works of Gustave Flaubert福楼拜全集
延伸阅读

福楼拜福楼拜(1821~1880)Flanbert,Gustave法国作家。1821年12月21日生于鲁昂,1880年5月8日卒于克鲁瓦塞。图片生平创作他青年时在巴黎攻读法律,因病辍学。父亲去世后,他陪寡母住在鲁昂远郊克鲁瓦塞,靠丰裕的遗产生活,专心埋头于文学创作。他常在各地旅行,有意识地考察社会,了解农村生活。他生活在法国资本主义上升发展时期,但对资本主义的繁荣有比较清醒的认识。1852年起,福楼拜花了4年多时间写成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小说以简洁、细腻的笔触,再现了19世纪中叶法国的外省生活。女主人公爱玛在修道院度过青年时代,受到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成年后,嫁给平庸的市镇医生包法利。失望之余,为纨绔子弟罗道耳弗所惑,成了他的情妇。但罗道耳弗只是逢场作戏,不久便对她心生厌倦,远离而去。爱玛遂又成了赖昂的情妇。为了满足私欲,爱玛借高利贷,导致破产,最后服毒自尽。小说一问世便轰动文坛,福楼拜获得盛誉,但遭到当局控告,认为他诽谤宗教,有伤风化。此事对他压力很大,因此,创作转向古代题材。5年后,福楼拜发表了第二部长篇小说《萨朗宝》,描述公元前在迦太基发生的雇佣兵和民众的起义。作者以现实主义笔触再现了当时激烈的社会斗争的广阔场面。19世纪60年代,法国国内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福楼拜重又关注现实斗争。他深入研究当时的政治生活,致力于撰写《情感教育》。这部作品以40年代的巴黎为背景,通过一个思想平庸、性格懦弱的青年日益堕落的生活道路,反映了当时,尤其是1848年革命前后的社会现实。这是一部政治性很强的小说。作品的情节几乎都围绕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而展开,这些重要事件构成了小说的社会背景。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的变化也通过这些事件来表现。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面相当广泛。它描绘了各个阶层、各种类型的人物,对于了解1851年以前的法国历史,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小说发表时并未引起很大关注,10年之后,才响起赞誉之声。1871年的巴黎公社起义对福楼拜的创作并未产生很大影响,他潜心修改旧稿《圣安东的诱惑》。小说叙述了中世纪埃及的一个圣者克服魔鬼种种诱惑的故事,表达作者对社会贪欲的极端厌恶。1875~1876年,福楼拜与乔治·桑发生文学论争。乔治·桑责备他过于客观,缺乏感情,促使福楼拜写出了《三故事》。所写3篇故事各具独特的格调和题材。《圣·玉连外传》根据宗教传说改写而成;《希罗底》描写中世纪近东基督教内部的纷争;《一颗简单的心》是其中最为杰出的短篇。它写一名女仆平凡而感人的一生。作者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塑造了一个朴实动人的劳动妇女形象,展现了她美好善良的心灵和勇敢机智的品质。高尔基盛赞这个短篇“隐藏着一种不可思议的魔术”。福楼拜的最后一部小说《布法与白居谢》差一章没有完成,它可以说是《情感教育》的姐妹篇。主要描写1848年革命在法国外省引起的反响。布法和白居谢是两个抄写员,白居谢得到巨额遗产后,便同他的莫逆之交布法到乡下定居,两人对农业、化学、地质学、史学、文学等加以研究,然后又逐一摒弃。1848年2月革命消息传到乡间,他们又转向哲学、神学、教育学、法学的研究,但最后一事无成,又回到他们的老本行。艺术成就福楼拜认为艺术应该反映现实生活,要敢于揭露丑恶现象。在精确地再现社会现实方面,他是位杰出的现实主义大师。但是,他主张文学应严格、细致、忠实地描绘事物,文学可以将丑恶的生活现象照实描绘,这又为19世纪后期的自然主义开辟了道路。他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塑造典型上。他善于在篇幅不很大的长篇小说中塑造一系列个性突出的典型人物,为此,他十分注意观察事物,搜集材料,注意细节的真实。他在塑造典型人物同时又注意环境的描写。他经常进行广泛调查和实地考察。在描写上,他通常用白描手法,运用简洁的语言抓住特征,烘托气氛。他特别强调语言的重要作用。为了锤炼语言和句子,常常反复推敲。他认为,“没有美好的形式就没有美好的思想,反之亦然”。因此,他用词精粹、明晰而准确。他曾是莫泊桑文学上和精神上的导师,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同行们公认的语言艺术大师。《布法与白居谢》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