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麻无土无棒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70405阅读:25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的培养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中药材——天麻的无土无棒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天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名贵常用中药材,白头麻是天麻有性繁殖种植出的具有生长锥的小天麻,即常说的天麻种。白头麻需要继续种植才形成箭麻,即成熟的天麻。白头麻种植技术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移动菌材种植法,即在7-9 月将作为菌材的木材砍伐后,锯至一定长度,晒至半干,目的是去除部分水份,使木材失去萌生活力,将木材三面相距5cm 砍起鱼鳞口,用砂或土壤做基质将木材固定,在木材的鱼鳞口和两头放一节(块)人工生产的密环菌,盖上砂或土壤,到蜜环菌接生在木材上为止,接生有蜜环菌的木材即窖好的菌材;到12 月至次年3 月前将该窖好的菌材取出,到适合天麻生长的地方(即坡度为3-10 度的的山地),挖塘约25cm 深,长宽不限,将窖好的菌材相距4-6cm 一根摆放,在每根菌材的两头和鱼鳞口处放一个白头麻,白头麻尾部接近菌材,通常每根菌材放5-7 个白头麻,覆土至盖完白头麻为宜,在盖好的土上放一层未窖的菌材,盖好土为止,这样由天麻在土壤中自行生长,至次年天麻生长成熟采挖天麻;或用砂做基质,选坡度3-10 度的地块,用来带泥质细砂,用砖或石块砌边形成墒,在墒内铺3-5cm 的砂,将窖好的菌材相距4-6cm 一根摆放,在每根菌材的两头和鱼鳞口处放一个白头麻,白头麻尾部接近菌材,通常每根菌材放5-7 个白头麻,覆砂2-3cm为宜,在盖好的砂上放一层未窖的菌材,盖砂4-5cm 为止。这样由天麻在土壤中自行生长,在气温超过30 度时早晚需洒水降温,通常情况下,每周洒一次水,至次年天麻生长成熟采挖天麻。

第二种是固定菌材种植法:即在7-9 月将作为菌材的木材砍伐后,锯至一定长度,将木材三面相距5cm 砍起鱼鳞口,在所选土地上挖塘25cm 深,长宽不限,将砍好鱼鳞口的木材固定在塘内,木材的两头和鱼鳞口处放一节(块)人工生产的密环菌,盖上土壤,到密环菌接生在菌材上为止,到到12 月至次年3 月前将窖好菌材的表皮土壤刨开,在窖好的菌材两端和鱼鳞口处放一个白头麻,白头麻尾部接近菌材,盖好土壤为止,这样由天麻在土壤中自行生长,至次年天麻生长成熟采挖天麻。

第三种方法是袋装天麻种植法:即在7-9 月将作为菌材的木材砍伐后,锯至一定长度,将木材三面相距5cm 砍起鱼鳞口,用袋子将底层铺好3-5cm 的砂或土,将砍好鱼鳞口的木材固定,在木材两头、鱼鳞口处放一节(块)人工生产的密环菌,盖上砂或土壤,到密环菌接生在菌材上为止, 在12 月至次年3 月将窖好菌材的表皮砂或土壤刨开,在窖好的菌材两端和鱼鳞口处放白头麻后,盖好土壤,将袋扎好为止,这样由天麻在袋中自行生长,至次年天麻生长成熟采挖天麻。

以上传统的天麻种植技术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即需消耗大量的木材,平均亩产天麻约250 公斤,所需木材大约3500 公斤,即生产1 公斤天麻需砍伐木材约15公斤以上,严重影响生态平衡,成本高,收益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传统种植天麻的缺陷,减少森林资源破坏,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种植成本,促进废弃物再利用,省工省时,大幅提高产量,提升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天麻无土无棒栽培方法,其技术方案是:

①利用农作物秸秆、杂草、刺藤、清林剩余物及林下富余物,经揉搓加工成适宜的栽培细料,为蜜环菌提供养份,充当填充物和覆盖物。

②在清林剩余物和林下富余物中选取直径1-3cm的杂灌枝条,加工成3-5cm长的新接菌枝,在接菌池内接菌,待新接菌枝上长有蜜环菌菌丝后作为菌源。

③在栽培床或栽培箱内先铺一层厚度为3-6cm的杂灌枝条,枝条上铺3-5cm的栽培细料,树枝空隙填平为益,后再上面摆放天麻零代籽或一代种子,10-15cm一粒,在天麻种子的尾部,八字型摆放两截接有蜜环菌的接菌枝,在空余地适量撒一些新接菌枝,上面铺一层5-8cm的栽培细料,后在上面覆盖一层5-8cm厚的树叶或杂草,大田栽培加盖遮阳网,用以遮阳保湿。

④栽培后不可浇水,防止天麻种子因湿度过大生病糜烂死亡,10-15天以后,待天麻种子适应新环境后再浇水。

⑤栽培后的管理。栽培后的管理,主要是控温、保湿,这是管理的重点,使密环菌丝尽快萌发生长,为天麻生长提供养分。前期生长较弱,中期生长一般、后期是天麻最佳生长期。早期湿度在30%-40%之间,温度在10摄氏度以上。中期湿度在50%-60%之间,温度在15-25摄氏度之间为宜。后期7-10月份是天麻生长最旺盛期,这个时段一定要控制栽培床的湿度,湿度在70%-80%之间,8-10月份多雨天气一定要注意排水。大田栽培,夏天温度过高可采取在栽培床表层加盖遮阳网。在室内栽培,适时打开门窗通风降温。一定要注意高温多湿,要人为创造生长环境,才能提高种植管理水平,达到优质高产。

发明是采用天麻的生长不需要土壤,只需有密环菌供给养份、有适宜的温度、湿度就能生长的原理。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有以下几点实质性的进步:

1、利用农作物秸秆、杂草、刺藤及清林剩余物、林下富余物作为供应养分的栽培原料。这种方法不但能栽培野生乌天麻,也可以应用于其它天麻栽培,而且比传统栽培方法产量高、成本低、投入少。这是资源的高效利用,以低消耗、高效率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对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可以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室内外立体栽培和大田种植。

3、大量节约了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从根本上保持了水土流失。

4、将栽培后的废弃原料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废弃原料经腐熟,可以肥沃田地,增强土壤肥力,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所需的养分,减少了有机肥的投入,既增收,又增效。

5、传统的天麻种植技术需要耗费大量的木材,平均亩产天麻250公斤,所需木材在5000公斤左右,而采用无土无棒技术,亩产可达到4000-5000公斤,所需材料基本都是农业和林业废弃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不限于实施例。

①利用农作物秸秆、杂草、刺藤、清林剩余物及林下富余物,经揉搓加工成适宜的栽培细料,为蜜环菌提供养份,充当填充物和覆盖物。

②在清林剩余物和林下富余物中选取直径1-3cm的杂灌枝条,加工成3-5cm长的新接菌枝,在接菌池内接菌,待新接菌枝上长有蜜环菌菌丝后作为菌源。

③在栽培床或栽培箱内先铺一层厚度为3-6cm的杂灌枝条,枝条上铺3-5cm的栽培细料,树枝空隙填平为益,后再上面摆放天麻零代籽或一代种子,10-15cm一粒,在天麻种子的尾部,八字型摆放两截接有蜜环菌的接菌枝,在空余地适量撒一些新接菌枝,上面铺一层5-8cm的栽培细料,后在上面覆盖一层5-8cm厚的树叶或杂草,大田栽培加盖遮阳网,用以遮阳保湿。

④栽培后不可浇水,防止天麻种子因湿度过大生病糜烂死亡,10-15天以后,待天麻种子适应新环境后再浇水。

⑤栽培后的管理。栽培后的管理,主要是控温、保湿,这是管理的重点,使密环菌丝尽快萌发生长,为天麻生长提供养分。前期生长较弱,中期生长一般、后期是天麻最佳生长期。早期湿度在30%-40%之间,温度在10摄氏度以上。中期湿度在50%-60%之间,温度在15-25摄氏度之间为宜。后期7-10月份是天麻生长最旺盛期,这个时段一定要控制栽培床的湿度,湿度在70%-80%之间,8-10月份多雨天气一定要注意排水。大田栽培,夏天温度过高可采取在栽培床表层加盖遮阳网。在室内栽培,适时打开门窗通风降温。一定要注意高温多湿,要人为创造生长环境,才能提高种植管理水平,达到优质高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