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九轴非圆锥齿轮行星轮系钵苗宽窄行移栽机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306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栽机构相比,在实现移栽轨迹时,非圆锥 齿轮的节曲线形状更加圆滑,可以防止齿轮加工时的轮齿根切现象;同时能保证取苗时秧 针的横向偏移量较小,减小秧苗不规则对取秧的影响,从而提高取苗率。
[0021] 3、本实用新型工作稳定,机械化程度高,在取秧过程中能较好地保持完整的根系, 不伤苗,极大地缩短了水稻秧苗的返青周期,能够实现宽窄行插秧的特点,增产效果显著, 有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中心非圆锥齿轮、上第二中间非圆锥齿轮、上第四 中间非圆锥齿轮和上第六中间非圆锥齿轮由齿轮箱内侧向外侧方向依次排布时的整体结 构示意图;
[0023]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中心非圆锥齿轮、上第二中间非圆锥齿轮、上第四 中间非圆锥齿轮和上第六中间非圆锥齿轮由齿轮箱外侧向内侧方向依次排布时的整体结 构示意图;
[0024]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二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栽植臂或下栽植臂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0026]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栽植臂或下栽植臂的立体图;
[0027]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行星轮系的装配关系端面立体图;
[0028]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行星轮系的装配关系侧面立体图;
[0029]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行星轮系的装配关系端面立体图;
[0030]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行星轮系的装配关系侧面立体图;
[0031]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中心非圆锥齿轮与下第一中间非圆锥齿轮的啮合 传动示意图;
[0032]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下第二中间非圆锥齿轮与下第三中间非圆锥齿轮 的啮合传动示意图;
[0033]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下第四中间非圆锥齿轮与下第五中间非圆锥齿轮 的啮合传动示意图;
[0034]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下行星非圆锥齿轮与下第六中间非圆锥齿轮的啮 合传动示意图;
[0035]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作业时形成宽窄行移栽的移栽效果示意图;
[0036]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形成的"8"字形空间运动轨迹示意图。
[0037] 图中:1、中心链轮,2、中心轴,3、牙嵌式法兰,4、下第一中间非圆锥齿轮,5、下第 三中间非圆锥齿轮,6、下第五中间非圆锥齿轮,7、下行星轴,8、下行星非圆锥齿轮,9、下栽 植臂,10、下第六中间非圆锥齿轮,11、下第三中间轴,12、下第四中间非圆锥齿轮,13、下第 二中间轴,14、下第二中间非圆锥齿轮,15、下第一中间轴,16、上第一中间非圆锥齿轮,17、 上第一中间轴,18、上第二中间非圆锥齿轮,19、上第三中间非圆锥齿轮,20、上第二中间轴, 21、上第四中间非圆锥齿轮,22、上第五中间非圆锥齿轮,23、上第三中间轴,24、上第六中间 非圆锥齿轮,25、上栽植臂,26、上行星轴,27、上行星非圆锥齿轮,28、齿轮箱,29、中心非圆 锥齿轮,30、链条,31、主动链轮,32、主动链轮轴,33、传动箱,38、拨叉,39、凸轮,40、推秧杆, 41、后U卡,42、前U卡,43、弹簧,44、取秧爪,45、秧钵,46、空间运动轨迹,46-1、取苗段,47、 地面,48、秧苗,49、栽植臂壳体,A、取苗点,B、插秧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39] 实施例一:
[0040] 如图1和2所示,一种九轴非圆锥齿轮行星轮系钵苗宽窄行移栽机构,包括传动箱 33、主动链轮31、链条30、中心链轮1、中心轴2、行星轮系、上栽植臂25和下栽植臂9 ;中心 轴2和主动链轮轴32均通过轴承支承在传动箱33上,固定在主动链轮轴32上的主动链轮 31与固定在中心轴2上的中心链轮1通过链条30连接;两个行星轮系对称设置在中心轴2 两端,中心轴2伸出传动箱33外的两端分别与一个行星轮系的齿轮箱28固定。
[0041] 如图6和7所示,行星轮系包括齿轮箱28、中心非圆锥齿轮29、上第一中间非圆锥 齿轮16、上第二中间非圆锥齿轮18、上第三中间非圆锥齿轮19、上第四中间非圆锥齿轮21、 上第五中间非圆锥齿轮22、上第六中间非圆锥齿轮24、上行星非圆锥齿轮27、下第一中间 非圆锥齿轮4、下第二中间非圆锥齿轮14、下第三中间非圆锥齿轮5、下第四中间非圆锥齿 轮12、下第五中间非圆锥齿轮6、下第六中间非圆锥齿轮10和下行星非圆锥齿轮8,以及通 过轴承支承在齿轮箱28内的上第一中间轴17、下第一中间轴15、上第二中间轴20、下第二 中间轴13、上第三中间轴23、下第三中间轴11、上行星轴26和下行星轴7 ;中心非圆锥齿轮 29空套在中心轴2上,并通过牙嵌式法兰3与传动箱33固定;上第二中间非圆锥齿轮18和 上第一中间非圆锥齿轮16均与上第一中间轴17固定;下第二中间非圆锥齿轮14和下第一 中间非圆锥齿轮4均与下第一中间轴15固定;中心非圆锥齿轮29的两侧分别与上第一中 间非圆锥齿轮16和下第一中间非圆锥齿轮4啮合;上第四中间非圆锥齿轮21和上第三中 间非圆锥齿轮19均与上第二中间轴20固定;上第五中间非圆锥齿轮22和上第六中间非圆 锥齿轮24均与上第三中间轴23固定;上行星非圆锥齿轮27与上行星轴26固定;上第三中 间非圆锥齿轮19与上第二中间非圆锥齿轮18啮合,上第五中间非圆锥齿轮22与上第四中 间非圆锥齿轮21啮合,上行星非圆锥齿轮27与上第六中间非圆锥齿轮24啮合;下第三中 间非圆锥齿轮5和下第四中间非圆锥齿轮12均与下第二中间轴13固定;下第五中间非圆 锥齿轮6和下第六中间非圆锥齿轮10均与下第三中间轴11固定;下行星非圆锥齿轮8与 下行星轴7固定;下第三中间非圆锥齿轮5与下第二中间非圆锥齿轮14啮合,下第五中间 非圆锥齿轮6与下第四中间非圆锥齿轮12啮合,下行星非圆锥齿轮8与下第六中间非圆锥 齿轮10啮合。
[0042] 如图1、4和5所示,上行星轴26伸出齿轮箱28外的一端与上栽植臂25的栽植臂 壳体49固定,下行星轴7伸出齿轮箱28外的一端与下栽植臂9的栽植臂壳体49固定;上 栽植臂25和下栽植臂9的结构完全一致,均采用成熟的现有技术,如201110164729. 9的专 利。
[0043] 如图10、11、12和13所示,上第一中间轴17和下第一中间轴15对称设置在中心 轴2两侧,且与中心轴2的轴交角均为^ ;上第二中间轴20和下第二中间轴13对称设置在 中心轴2两侧,上第二中间轴20与上第一中间轴17、下第二中间轴13与下第一中间轴15 之间的轴交角均为η ;上第三中间轴23和下第三中间轴11对称设置在中心轴2两侧,上 第三中间轴23与上第二中间轴20、下第三中间轴11与下第二中间轴13之间的轴交角均为 上行星轴26和下行星轴7对称设置在中心轴2两侧,上行星轴26与上第二中间轴20、 下行星轴7与下第三中间轴11之间的轴交角均为炉;5、η、ξ和供的取值根据相应的宽 窄行行距农艺要求设计,角度值可以在2~45°范围内变化。
[0044] 如图6和7所示,上第一中间非圆锥齿轮16与下第一中间非圆锥齿轮4的几何参 数完全相同;上第二中间非圆锥齿轮18与下第二中间非圆锥齿轮14的几何参数完全相同; 上第三中间非圆锥齿轮19与下第三中间非圆锥齿轮5的几何参数完全相同;上第四中间非 圆锥齿轮21与下第四中间非圆锥齿轮12的几何参数完全相同;上第五中间非圆锥齿轮22 与下第五中间非圆锥齿轮6的几何参数完全相同;上第六中间非圆锥齿轮24与下第六中间 非圆锥齿轮10的几何参数完全相同;上行星非圆锥齿轮27与下行星非圆锥齿轮8的几何 参数完全相同。
[0045] 中心非圆锥齿轮29、上第一中间非圆锥齿轮16、上第二中间非圆锥齿轮18、上第 三中间非圆锥齿轮19、上第四中间非圆锥齿轮21、上第五中间非圆锥齿轮22、上第六中间 非圆锥齿轮24、上行星非圆锥齿轮26、下第一中间非圆锥齿轮4、下第二中间非圆锥齿轮 14、下第三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