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冷水性鱼类苗种培育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业,具体涉及一种高原地区冷水性鱼类苗种培育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我国例如西藏等高原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水资源,但是存在生态环境脆弱、水体自净化能力差、养殖初级生产力低以及海拔高溶氧低等高原环境特点。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限制,我国高原地区工厂化循环水苗种培育技术研究与装备推广应用明显滞后。高原地区水产养殖苗种的主要来源通常是以长途活鱼运输的方式获得,受天气和长途运输奔波影响,苗种损耗严重,运费昂贵,导致苗种价格偏高。稀缺的苗种来源与高昂的苗种价格严重制约了高原地区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当地对健康、优质、高附加值和特色土著鱼类的苗种需求量日趋迫切。
[0003]传统的开放式流水苗种培育技术与设备高度依赖自然水源和气候条件,并不能满足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光照强、饱和溶解氧浓度低(气压低)和昼夜温差大等自然条件下的繁育要求。因此,循环水苗种培育系统技术在西藏等高原地区的推广应用工作日益被提上议程,现代水产养殖应用生态工程技术,协调渔业的全面发展,是一种经济、高效的现代渔业生产模式,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安全高效等基本特点,是渔业生产模式转变的目标。开发一种高原地区冷水性鱼类苗种培育系统对西藏等水产业欠发达的高原地区更是意义非凡。
[0004]201310724696.8,名称为“一种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包括养鱼池,溶氧罐,曝气增氧机,第一道微生物净化池,第二道微生物净化池,快速过滤器,全自动微滤机,蛋白质分离器,调温池,紫外线消毒器,水质监测系统和循环栗,所述水质监测系统包括单片机和传感器,该工厂化海水鱼养殖系统,可大幅降低海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投入成本和养殖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0005]CN201220213124.4,名称为“高效节能环保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实用新型专利,所述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进水管和回水管;氧补充系统;水处理系统;紫外线消毒器;紫外线消毒器一侧连接回水管,紫外线消毒器另一侧连接水处理系统的出水口;所述水处理系统中按照水流方向依次连接有:鼓式微滤机、集水池、沉淀池、增氧过滤池和两个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沉淀池、增氧过滤池和两个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相互间通过其上部的溢流口相连。
[0006]以上专利都是针对海水鱼养殖工况的成鱼养殖,并不适用于高原地区的冷水性鱼类苗种培育,无法克服高原地区饱和溶解氧浓度低(气压低)和昼夜温差大等自然条件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当前适用于高原地区的冷水性鱼类苗种培育系统技术与装备的缺失问题,提供了一种高原地区冷水性鱼类苗种培育系统,在高原地区饱和溶解氧浓度低(气压低)和昼夜温差大等自然条件下实现充足的溶解氧浓度和维持稳定的苗种培育水温。
[0008]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 ]高原地区冷水性鱼类苗种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鱼池、过滤系统、砂滤罐、紫外线杀菌装置、固定床生物滤器、移动床生物滤器和溶氧装置;所述的鱼池内设置有曝气增氧装置,鱼池的出水口和进水口通过外部管道连通,从出水口到进水口的连接管道上依次设置有过滤系统、砂滤罐、紫外线杀菌装置、固定床生物滤器、移动床生物滤器和溶氧装置。
[0010]本实用新型在固定床生物滤器后面连接移动床生物滤器,是由于固定床生物滤器和移动床生物滤器在功能重点上各有所侧重。固定床生物滤器在生物过滤去除氨氮和亚硝氮的同时,可针对颗粒物进一步截留和沉淀。移动床生物滤器功能在于氨氮和亚硝氮的去除,以及生物滤料的自动清洗,从而提高生物净化效率。
[0011]本实用新型在微滤机除去悬浮颗粒物后,采用砂滤罐进一步去污,是由于体长相对于成鱼更小的苗种,其养殖系统出现的颗粒物(鱼粪、残饵等)通常也较为细碎,任何情况下通过微滤机的过滤后都不可能将颗粒物质完全去除干净,而相对于成鱼养殖,苗种通常对水体的清澈程度要求更高,所以需要在微滤机后继续设置沙滤罐,进一步滤除颗粒物质,甚至还设置固定床生物滤器进一步对残留的颗粒物质做截留和沉淀。
[00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溶氧装置为滴流式低压纯氧溶氧装置,为了克服高原地区饱和溶解氧浓度低(气压低)和昼夜温差大等自然条件特点,利用滴流式纯氧溶氧装置的溶氧效率高等特点提高系统氧溶解能力,维持养殖对象的溶氧需求。滴流式纯氧溶氧装置的具体结构见专利ZL200910195316.X,该设备为低压纯氧溶解装置,适合高原地区使用。
[0013]本实用新型在鱼池中布置曝气增氧装置,延缓因系统故障水循环停止后溶解氧快速消耗殆尽导致死鱼情况的发生。
[00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滤系统为设置有微滤机的水槽,水槽内安装有换热盘管。去除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的同时,实现自动调控水温,克服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对鱼苗的影响。同时,将控温用的换热盘管安装于微滤机槽内,有利于节省空间,不用另行设置调温池。
[0015]优选地,所述的微滤机为转鼓式微滤机,过滤网目为200目,可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
[0016]优选地,向微滤机水槽内补水,使新补充的水通过后续水处理环节,同化水质,降低因新补充的水水质的不同带来的对养殖对象的冲击。
[0017]本实用新型的鱼池和过滤系统均设置有排污口,定期排污或更换10%_15%的水体。补充排污损失的水量,需要补充蒸发所损失的水量等。
[0018]本实用新型只在砂滤罐前设置水栗。考虑到系统各环节的水位平衡,在整个水循环系统中只配置一次水栗,也是兼顾砂滤罐进水必须是压力进水这一要求。
[0019]本实用新型的鱼类苗种培育系统的水循环率为每小时一次,且该循环率可根据不同鱼类苗种培育养殖的需要通过调整水栗电源频率或水栗出水口分流水量进行调节。
[0020]水循环率是根据生物过滤、悬浮颗粒去除、增氧等各方面的工艺需要以及鱼池排污所需的水流速计算获得的。
[0021 ] 本实用新型所述鱼池的池深为0.8-1.0米,水深为0.7-0.9米。
[0022]优选地,所述的鱼池为圆形,直径为1.5-2m,这样的深径比有利于鱼池内二次水流的形成和实现良好的排污效果。
[0023]优选地,所述的鱼池为聚丙烯板材焊接而成。较为轻便,抗摔,便于长途运输和现场焊接拼装,较低的造价,以及鱼池内壁不易附着污物。
[002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床生物滤器包括罐体、曝气筒、进水环、进气环、进气管、集污腔;所述的曝气装置设置在罐体内的中部,所述的集污腔设置在罐体内的下部,所述的进水环为沿罐体上方内壁设置的环状管道,进水环底部有一圈出水孔,进水环的进水口与罐体的进水口相通;所述的曝气筒为上下开口的筒体,进气环为沿曝气筒下方外壁设置的环状管道,进气环与曝气筒的接触面上开有曝气孔;所述的进气环通过进气管与罐体上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罐体的出水口设置在进水口的上方。
[0025]移动床生物滤器内填充有悬浮状生物滤料和水,待处理的水自进水口进入进水环,经由进水环底部的出水孔进入滤器,带动曝气筒外部罐体内的水自上往下运动;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进气环,经由曝气筒上的曝气孔进入曝气筒内的水体,微小气泡沿曝气筒内壁面向上运动,带动曝气筒内的水体及水体中的悬浮状生物滤料同步地自下往上运动。从而使滤器内的悬浮状生物滤料随水体在内部由下往上流出曝气筒,在外部由上往下进入曝气筒,在罐体内形成上下循环运动。通过颗粒型滤料在水体里的运动和互相碰撞摩擦,脱落老化的生物膜,提高生物净化效率,实现氨氮和亚硝氮去除的同时,实现生物滤料的自动清洗。
[0026]由于冷水性鱼类要求的水温较常规的常见养殖对象低,导致系统配备的常规生物滤器(池)处理效率低下,并且生物滤器初次启动至稳定运行所需时间大幅增加。本实用新型的生物滤器的颗粒型生物滤料在水体里运动和互相碰撞摩擦,脱落老化的生物膜,提高了生物净化效率,使内部填充的生物滤料附着生物膜以及生物膜成熟所需的时间更短,通常的生物滤器生物膜成熟的时间约45-60天,在低温淡水工况下的生物膜成熟时间约为25-30天,为快速启动型生物滤器。
[0027]优选地,移动床生物滤器内部填充的生物填料比表面积为500-600m2/m3,为快速启动型生物滤器,其内部填充的生物填料比表面积较大,使同等容积的生物滤器比其他生物滤器处理负荷更高。
[0028]优选地,所述出水口的下方设置有出水挡板,出水挡板上开有直径小于5mm的孔。滤器处理的水经出水挡板上密布的小孔从出水口流出,有效阻止滤料逃出滤器进入后一环节所配备的设备内,导致相关设备损坏。
[002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出水挡板与罐体内壁的夹角为120°。避免滤料在夹角处堆积,同时使水流更顺畅,有利于水体和滤料在滤器内部做